一种基坑边坡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42726发布日期:2021-08-03 14:27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坑边坡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边坡支护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坑边坡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边坡支护是指为保证边坡及其环境的安全,对边坡采取的支挡、加固与防护措施。常用的支护结构型式有:重力式挡墙、扶壁式挡墙、悬臂式支护、板肋式或格构式锚杆挡墙支护、排桩式锚杆挡墙支护、锚喷支护和坡率法。

现有的公路边坡,在进行边坡支护前会对边坡进行修整,自上而下由人工进行刷坡,过宽的部分先机械后人工进行刷坡整修。常规在边坡下方设置挡土墙,而边坡上通过支模,并进行混凝土浇筑,配合锚杆固定,形成由混凝土制成的网格状的结构,在网格内种植植被,从而对边坡形成一种生态支护结构。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边坡上进行网格状混凝土浇筑,配合锚杆固定的工艺,存在有施工进度缓慢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达到结合植被对边坡生态支护且节省工时的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基坑边坡支护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坑边坡支护结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坑边坡支护结构,包括固定在边坡底部的挡土墙,边坡上铺设有草皮,所述边坡上设置有多个预制的第一隔断块和多个预制的第二隔断块,第一隔断块和第二隔断块组成多个分格,草皮位于分格内,边坡上设置有供第一隔断块和第二隔断块同时固定在边坡上的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外管和内杆,外管一端为封闭状,内杆插嵌在外管内部,内杆外壁与外管内壁存在相切点,内杆外壁与外管内壁未相切处设置有凸块,凸块与内杆外壁固定连接,外管上开设有供内杆转动后凸块转出外管内部的长条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土钉墙对边坡坡脚处进行支撑,第一隔断块和第二隔断块相互交叉形成用于存放草皮的分格,草皮种植在边坡上且放置在分格内,先将内杆插嵌在外管内,此时凸块位于内杆内部,继而内杆贯穿第一隔断块或第二隔断块后插嵌在边坡内,最后转动内杆将凸块通过长条孔转出内杆,完成第一隔断块、第二隔断块与边坡的固定,预制的第一隔断块和第二隔断块运送到现场后,通过连接组件进行拼装固定,达到结合植被对边坡生态支护且节省工时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外管上铰接有限位板,限位板一端与长条孔靠近边坡内部更深处的侧壁铰接,长条孔正对限位板铰接轴的孔壁倾斜设置,倾斜方向由外管外部至外管内部且向靠近边坡更深处倾斜,限位板靠近长条孔的侧壁与长条孔内壁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板的设置使外管插嵌在边坡上时不会有土壤通过长条孔进入外管内部,对土壤起到阻挡作用,便于凸块的后续转动;凸块转动后将限位板顶出长条孔,限位板配合凸块的设置使外管外壁上形成倒刺状的结构,使外管与土壤结合的更加稳定,增大外管拔出边坡的难度。

可选的,所述内杆端部固定有定位板,定位板垂直内杆设置,定位板与内杆远离凸块一端固定连接,定位板与外管远离边坡一端的端面抵接时,凸块与长条孔位于外管同一截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内杆插嵌在外管内部时,通过锤击将内杆插嵌进入,当内杆和外管长度存在差距时,定位板的设置能避免内杆过度插嵌在外管内部,同时对凸块的位置产生定位效果,并且内杆与外管相互限位后,定位板对外管贯穿的第一隔断块和第二隔断块起到限位作用,能使第一隔断块和第二隔断块更好的固定在边坡上。

可选的,所述内杆远离凸块的端部开设有螺纹,外管远离边坡一端的内壁上开设有与内杆上螺纹相适配的螺纹,内杆插嵌在外管内部后,内杆和外管螺纹连接同时凸块将限位板顶出长条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管和内杆螺纹配合使两者结合的更加牢固,使凸块将限位板顶出后完成定位,即使受到土壤的压力,限位板也无法复位。

可选的,所述外管上插嵌有保护销,保护销为l状,外管外壁上开设有定位槽,定位槽位于外管远离边坡内部一端处,保护销一端插嵌在定位槽内,另一端朝向远离边坡方向设置,当内杆插嵌在外管内部后,定位板与保护销远离定位槽的端部抵接,内杆上的螺纹刚好即将接触外管内部的螺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销的设置,使内杆向外管内部插嵌时,将保护销一端插嵌在定位槽内,另一端顺应外管长度方向向背离边坡方向设置,内杆插嵌在外管内部后,定位板与保护销端部抵接,从而对内杆和外管上的螺纹进行保护,避免螺纹损坏产生滑扣现象;其中保护销可以取下进行多次使用。

可选的,所述定位板上开设有注浆孔,注浆孔将外管内部与外界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外管和内杆定位后,通过注浆孔向外管内部残留的空间注浆,浆液通过长条孔渗透到土壤中,进一步增强了外管与土壤之间的连接性。

可选的,所述第一隔断块上开设有插嵌槽,插嵌槽长度方向垂直第一隔断块长度方向开设,且开透第一隔断块两正对侧壁,插嵌槽开设有多个,相邻插嵌槽沿第一隔断块长度方向等距开设;第二隔断块端部固定有供相邻第二隔断块连接限位的连接部,相邻连接部相互限位后放置在插嵌槽内,此时第二隔断块底面与边坡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嵌槽的开设使第二隔断块端部可以插嵌在插嵌槽内,与第一隔断块形成限位,而连接组件定位点可以在第一隔断块和第二隔断块相交处,减少了连接组件的使用数量,同时增强了第一隔断块和第二隔断块之间的连接性。

可选的,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条和第二连接条,第一连接条一端与第二隔断块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顺应第二隔断块长度方向,向远离第二隔断块方向悬挑设置,第二连接条一端与第一连接条悬挑端部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条垂直第一连接条设置,第一连接条、第二连接条和第二隔断块三者形成凹状卡槽,同一第二隔断块两端的连接部以隔断块中心线对称设置;相邻第二隔断块上相互靠近的连接部通过凹状卡槽的造型相互卡嵌,且相邻第二连接条与外管适配将外管包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连接条和第二连接条的固定位置配合第二隔断块形成凹状的卡槽,而连接部的设置方式,使第二隔断块可以批量生产,当相邻第二隔断块需要相互限位连接时,将一个第二隔断块翻转180°即可使相邻第二隔断块上的连接部相互卡嵌限位了,操作简单便利。

可选的,所述定位板周向侧壁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端面,所述相互平行的端面均垂直定位板与内杆接触的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板上相互平行端面的设置,便于内杆插嵌到指定位置后,工人通过定位板对内杆的旋转,使工人有一个便于施力的平面,或通过扳手转动定位板继而带动内杆转动。

可选的,所述第一隔断块和第二隔断块均采用秸秆和混凝土混合物预制而成的第一隔断块和第二隔断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凝土的添加保证了第一隔断块和第二隔断块预制出来后的强度,秸秆的添加使第一隔断块和第二隔断块内产生孔隙,便于植被茂盛后,根系贯穿第一隔断块或第二隔断块,增强第一隔断块或第二隔断块与边坡的连接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连接组件配合预制的第一隔断块和第二隔断块加快了施工进行,达到结合植被对边坡生态支护且节省工时的效果;

2.连接部的设置增强了相邻第二隔断块之间的连接效果,且采用装配式配合连接组件的固定,达到节省工时的效果;

3.注浆孔的开设进一步加强了连接组件与边坡的连接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隔断块和第二隔断块安装时的爆炸图;

图3是连接组件爆炸图;

图4是连接组件内部剖视图;

图5是连接组件使用状态图;

图6是保护销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边坡;11、挡土墙;2、第一隔断块;21、插嵌槽;3、第二隔断块;31、连接部;311、第一连接条;312、第二连接条;4、连接组件;41、外管;411、长条孔;412、限位板;42、内杆;421、凸块;5、定位板;51、注浆孔;6、保护销;61、定位槽;7、弧形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基坑边坡1支护结构。

参照图1,一种基坑边坡支护结构包括挡土墙11、第一隔断块2、第二隔断块3和连接组件4,挡土墙11固定在边坡1坡脚处,对边坡1坡脚起到支撑加固的作用,第一隔断块2和第二隔断块3相互交错设置,在边坡1上形成网格状,网格内放置有草皮,网格的存在为草皮提供了固定位置,图中草皮未画出;连接组件4的设置将第一隔断块2和第二隔断块3固定在边坡1上,而第一个隔断块和第二隔断块3均为提前预制而成,运送到现场直接拼装通过连接组件4固定,达到结合植被对边坡1生态支护且节省工时的效果。

参照图1,挡土墙11竖直设置,第一隔断块2沿边坡1倾斜面紧贴边坡1设置,第一隔断块2一端延伸至边坡1坡顶处,另一端延伸至挡土墙11顶部处与挡土墙11固定连接;挡土墙11的存在同时对第一隔断块2起到支撑作用。

参照图1和图2,第二隔断块3紧贴边坡1水平设置,第二隔断块3和第一隔断块2交错形成田字格状。第一隔断块2上开设有插嵌槽21,插嵌槽21长度方向垂直第一隔断块2长度方向设置,插嵌槽21沿水平方向开透第一隔断块2两侧侧壁,插嵌槽21开设有多个,相邻插嵌槽21沿第一隔断块2长度方向等距开设。插嵌槽21的开设便于第一隔断块2端部卡嵌在插嵌槽21内,增强第一隔断块2和第二隔断块3之间的连接性,未插嵌有第一隔断块2的插嵌槽21在雨季来临时,便于雨水从插嵌槽21处流过,避免过多雨水堆积在网格内。

参照图1和图2,第二隔断块3两端端部固定有连接部31,位于同一块第二隔断块3上的连接部31,以第二隔断块3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在第二隔断块3两端端部上。连接部31的设置用于相邻第二隔断块3相互卡嵌限位。

连接部31包括第一连接条311和第二连接条312,第一连接条311和第二连接条312均为矩形长条状,第一连接条311顺应第二隔断块3长度方向设置,第一连接条311一端与第二隔断块3一端端面固定连接,另一端向远离第二隔断块3方向悬挑设置;第二连接条312与第一连接条311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第二连接条312垂直第一连接条311设置,第二连接条312一端与第一连接条311悬挑端部固定连接,且第二连接条312、第一连接条311和第二隔断块3端面形成凹陷状的卡槽。

相邻第二隔断块3通过连接部31相互卡嵌限位时,一旁的第二连接条312插嵌在原本连接部31形成的凹陷状的卡槽内,并将凹陷状的卡槽填满,同时一旁连接部31自身的凹陷状的卡槽也被原本连接部31中的第二连接条312充满。

因为连接部31对称设置在第二隔断块3两端端面上,所以相邻第二隔断块3通过连接部31相互连接卡嵌时,相邻第二隔断块3正反面交错使用,便可实现相邻第二隔断块3通过连接部31限位卡嵌的效果。

参照图2,由于插嵌槽21深度小于第一隔断块2竖直厚度,所以相邻连接部31相互卡嵌并插嵌在插嵌槽21内后,第二隔断块3无法与边坡1接触,为使第二隔断块3靠近边坡1的侧壁紧贴边坡1,将连接部31的整体厚度减少,使连接部31插嵌在插嵌槽21内后,第二隔断块3靠近边坡1的侧壁紧贴边坡1。

参照图2,第二连接条312上设置有弧形面7,弧形面7的弧形凹面正对第二隔断块3端面设置,相邻第二隔断块3通过连接部31相互限位后,相邻第二连接条312上的弧形面7组成一个完整的椭圆形,连接组件4通过椭圆形的空间将第一隔断块2和第二隔断块3与边坡1固定。

参照图3和图4,连接组件4包括外管41和内杆42,外管41一端为封闭的尖锥状,内杆42插嵌在外管41内部。外管41上开设有长条孔411,长条孔411开设有两个,相邻长条孔411对称设置在外管41外壁上。外管41上设置有限位板412,限位板412铰接在长条孔411孔壁上,限位板412将长条孔411完全封堵从而成为外管41外壁的一部分。内杆42上固定有凸块421,凸块421设置有两个,相邻凸块421以内杆42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在内杆42周向外壁上。内杆42插嵌在外管41内部后,内杆42外壁和外管41内壁存在相切点,也存在间隙,而产生的间隙供凸块421的存放。在本实施例中外管41截面为椭圆状,内杆42截面为圆形,当内杆42插嵌在外管41内部到指定位置后,转动内杆42带动凸块421转动,凸块421能将限位板412顶出长条孔411,从而在外管41上形成倒刺的状态,增强外管41与边坡1的连接性。

参照图3和图5,限位板412与长条孔411孔壁的铰接处位于长条孔411靠近外管41尖锥端的孔壁上,长条孔411远离外管41尖锥端的孔壁倾斜设置,倾斜方向沿靠近外管41中心线方向同时向靠近外管41尖锥端倾斜设置,而限位板412靠近长条孔411孔壁的周向侧壁与长条孔411孔壁紧密抵接。如此设置,在外管41插嵌在边坡1的过程中,土壤无法从限位板412处进入外管41内部,而凸块421可以从内部将限位板412顶出,即形成了单向板的结构。

参照图3和图6,内杆42远离外管41尖锥一端处开设有螺纹,外管41远离自身尖锥一端内壁处也开设有螺纹,且外管41开设螺纹处仅为原本外管41与内杆42相切处,同时外管41上螺纹的开设并不影响内杆42的插嵌。达到内杆42插嵌在外管41内部后还可以进行螺纹连接,且不影响凸块421将限位板412顶出。内杆42远离外管41尖锥的端部固定有定位板5,定位板5在本实施例中为圆板状,内杆42与外管41螺纹固定后定位板5可将外管41开口端完全封堵。定位板5上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端面,且端面垂直定位板5与内杆42相交的侧壁,相互平行的端面便于工人转动定位板5从而转动内杆42。定位板5上开设有注浆孔51,在连接组件4就位后,可以通过注浆孔51进行注浆,浆液进一步提升连接组件4就位后的牢固性。外管41上设置有保护销6,外管41远离自身尖锥处的外壁上开设有定位槽61,保护销6为l状,保护销6一端插嵌在定位槽61内,另一端与定位板5抵接。当内杆42插嵌在外管41内部后,保护销6端部与定位板5抵接时,内杆42上的螺纹与外管41内部的螺纹刚要接触,从而保证内杆42向外管41内部插嵌的过程中,对两者上的螺纹的完整性进行保护,减少滑扣现象的发生。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基坑边坡支护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将第一隔断块2和第二隔断块3运输到边坡1上,将第一隔断块2排列好,将相邻第二隔断块3正面交错放置并通过连接部31相互连接,连接完毕后放置在插嵌槽21内,将连接组件4贯穿第一隔断块2和第二隔断块3相交处并最终深入到边坡1内完成固定,将草皮种植在第一隔断块2和第二隔断块3形成的网格内,达到结合植被对边坡1生态支护且节省工时的效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