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52936发布日期:2021-09-25 03:03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生态护坡是综合工程力学、土壤学、生态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对斜坡或边坡进行支护,形成由植物或工程和植物组成的综合护坡系统的护坡技术。
3.相关技术中的生态边坡包括坡体,坡体上设置坡块单元,坡块单元上设置有容置腔,容置腔内填充有土壤,土壤上种植有植物,靠着植物的根系对土壤的加固,对边坡保护。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大雨天气时,雨水对会在容置腔内堆积,当雨水堆积高于坡块单元的下挡条时,雨水无法再在容置腔内堆积,会沿坡块单元上表面下流,而这种情况,雨水容易将容置腔内土壤带出,导致容置腔内土壤流失。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土壤流失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结构。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结构,包括坡体,所述坡体包括斜坡面,所述斜坡面上设置有由若干个坡块单元组成的护坡模块,所述坡块单元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固定条,两个所述固定条之间设置有第一水平条和第二水平条,所述第一水平条和第二水平条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水平条位于第二水平条上方,所述第一水平条、第二水平条、固定条和斜坡面围合形成有容置腔,所述第一水平条远离容置腔的一侧开设有进水通道,所述第二水平条靠近容置腔的一侧开设有出水通道,所述固定条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固定条靠近容置腔的一侧开设有连通空腔的第一透水孔,所述固定条的上端面开设有排水通道,所述排水通道靠近容置腔的一侧开设有连通空腔的第二透水孔。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生态护坡结构稳定性好,适应性广,科学化设计的护坡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具有生态环保功能;两个坡块单元上下连接时,上方坡块单元的出水通道与下方坡块单元的进水通道连通,同时使得上方坡块单元的排水通道与下方坡块单元的排水通道连通,当容置腔内与积水时,可以通过出水通道和进水通道将积水排放;在下雨天气,雨水会落到容置腔内,当容置腔的水量增加速度小于出水通道的排水速度时,水不会在容置腔内堆积;当容置腔的水量增加速度大于出水通道的排水速度时,雨水会在容置腔内堆积,当坡块单元内水位高于第一透水孔内时,雨水通过第一透水孔进入到空腔内,使空腔内水量堆积,当空腔内水量到一定程度时,水通过排水通道排出,具有分流的作用,减少土壤流失,提高生态效益。
8.可选的,所述固定条朝向斜坡面的一侧开设有第三透水孔,所述斜坡面上开设有泄水孔,所述第三透水孔与泄水孔连通,所述坡体内设置有存水箱,所述泄水孔远离第三透水孔的一侧与存水箱连通。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空气内的水可以通过第三透水孔与泄水孔进入到的存水
箱内,可以将雨水进行储存。
10.可选的,所述斜坡面上开设有连通存水箱的插孔,所述插孔与容置腔连通,所述插孔内穿设有毛细管,所述毛细管的下端插入到存水箱内。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土壤水分减少时,毛细管将存水箱的水吸到土壤中,补充土壤中的水分。
12.可选的,所述第三透水孔的进水口高于第二透水孔的进水口。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雨水可以先进入到排放到存放箱内,将雨水进行储存,以备植物使用。
14.可选的,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封堵结构,所述封堵结构包括设置于空腔内的操作块和弹性件,所述操作块将空腔分隔为第一操作腔和第二操作腔,所述第一操作腔位于第二操作腔上方,所述弹性件与第二操作腔远离第一操作腔的端面以及操作块的抵接,当操作块远离弹性件的一侧不受力时,操作块对第二透水孔封堵。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块先将第二透水孔封堵,雨水进入到空腔内,雨水会进入第三透水孔内;当空腔进水量大于第三透水孔的排水量,空腔内水量增加,水的重力使操作块下降,同时弹性件被压缩,空腔内的水经过第二透水孔排出;但是空腔进水量再次减小时,弹性件驱动操作块复位,使操作块重新对第二透水孔密封。
16.可选的,所述第二操作面上开设有连通排水通道的第四透水孔。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有水进入到操作块靠近弹性件的一侧时,水从第四透水孔排放到排水通道内。
18.可选的,所述空腔靠近容置腔的端面设置有限位块,当操作块与限位块抵接时,操作块对第二透水孔密封。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限位块与操作块抵接,限制操作块朝第一操作面方向移动,具有限位作用。
20.可选的,所述第一透水孔靠近容置腔一侧的开口高于第一透水孔靠近空腔一侧的开口。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雨水更容易通过第一透水孔进入到空腔内,起到导流作用。
22.可选的,所述固定条朝向斜坡面的一侧设置有定位块,所述斜坡面上开设有供定位块嵌入的定位槽。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定位块和定位槽具有定位效果,使坡块单元安装到斜坡面上时不会滑落,另外由于坡块单元自身的重力,进一步提高坡块单元与斜坡面连接的稳定性。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生态护坡结构稳定性好,适应性广,科学化设计的护坡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具有生态环保功能;两个坡块单元上下连接时,上方坡块单元的出水通道与下方坡块单元的进水通道连通,同时使得上方坡块单元的排水通道与下方坡块单元的排水通道连通,当容置腔内与积水时,可以通过出水通道和进水通道将积水排放;在下雨天气,雨水会落到容置腔内,当容置腔的水量增加速度小于出水通道的排水速度时,水不会在容置腔内堆积;当容置腔的水量增加速度大于出水通道的排水速度时,雨水会在容置腔内堆积,当坡块单元内水
位高于第一透水孔内时,雨水通过第一透水孔进入到空腔内,使空腔内水量堆积,当空腔内水量到一定程度时,水通过排水通道排出,具有分流的作用,减少土壤流失,提高生态效益;2.设置第三透水孔、泄水孔和存水箱,可以将水资源进行储存,但天气干燥时,可以通过毛细管将水输送到土壤内,为植物提供水分。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凸显两个坡块单元连接时状态的剖视图;图3是凸显空腔内部结构的剖视图;图4是凸显第三透水孔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26.附图标记:1、坡体;11、斜坡面;12、顶面;13、泄水孔;14、定位槽;15、插孔;16、毛细管;2、坡块单元;21、第一水平条;211、进水通道;22、第二水平条;221、出水通道;23、固定条;231、空腔;232、第一透水孔;233、薄膜;234、排水通道;235、第二透水孔;236、第三透水孔;237、第四透水孔;238、限位块;239、定位块;24、容置腔; 3、封堵结构;31、操作块;32、弹性件;4、存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8.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结构。参照图1,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结构包括坡体1,坡体1包括有斜坡面11和顶面12。斜坡面11上设置有护坡模块,护坡模块由若干个坡块单元2组成,若干个坡块单元2均呈长方形状或正方形状,本技术中坡块单元2呈正方形状。
29.参照图1,坡块单元2包括有均与斜坡面11固定连接。两个固定条23相互平行设置。第一水平条21沿长度方向的两端与两个固定条23固定连接,第二水平条22沿长度方向的两端与两个固定条23固定连接。第一水平条21位于第二水平条22的上方。第一水平条21、第二水平条22、两个固定条23和斜坡面11围合形成有容置腔24,容置腔24内填充有土壤,土壤用于种植植物。
30.参照图1和图2,第一水平条21远离容置腔24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进水通道211,若干个进水通道211沿第一水平条21的长度方向阵列分布。第二水平条22靠近容置腔24的一侧 开设有若干个出水通道221,若干个出水通道221沿第二水平条22的长度方向阵列分布。当上下两个坡块单元2连接时,上方坡块单元2的出水通道221与下方坡块单元2的进水通道211一一对应且相互连通。
31.参照图3,固定条23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存水的空腔231。空腔231沿固定条23的长度方向包括第一操作面和第二操作面,第一操作面高于第二操作面。
32.参照图3,固定条23靠近容置腔24的一侧开设有多个第一透水孔232,多个第一透水孔232沿固定条23的长度方向阵列分布,多个第一透水孔232均与空腔231连通。第一透水孔232靠近容置腔24的开口高于第一透水孔232靠近空腔231的开口。第一透水孔232的进水口处设置有供水通过的薄膜233,薄膜233使第一透水孔232仅供水通过,将土壤隔绝在第二水平条22的上方,以防止土壤流失。
33.参照图3,固定条23的上端开设有排水通道234,排水通道234靠近容置箱的一端开设有第二透水孔235。第二透水孔235的位置低于第一透水孔232的位置。空腔231内设置有用于封堵第二透水孔235的封堵结构 3,封堵结构 3包括操作块31和弹性件32,弹性件32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操作面以及操作块31抵接,弹性件32可以为橡胶块、弹簧等弹性件32中的任意一种,本技术中弹性件32为弹簧。空腔231靠近容置腔2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38,当限位块238与操作块31抵接上,操作块31对第二透水孔235封堵。操作块31将空腔231分隔为第一操作腔和第二操作腔,第一操作腔位于第二操作腔的上方。
34.参照图3和图4,空腔231朝向斜坡面11的一端开设有第三透水孔236,第三透水孔236的进水口位置高于第二透水孔235的进水位置口,第三透水孔236的进水口位置低于第一透水孔232的出水口位置。水通过第三透水孔236的流速低于第一透水孔232的流速。坡体1内部设置有存水箱4,斜坡面11上开设有竖直向下的泄水孔13,泄水孔13的上端与第三透水孔236连通,泄水孔13的下端与存水箱4连通。
35.参照图3和图4,当操作块31上端没有水时,操作块31未受到压力,限位杆的上端与第一操作面贴合,操作块31对第二透水孔235封堵。而操作块31未对第三透水孔236封堵,当水进入到空腔231内时,水通过第三透水孔236进入到泄水孔13内,再由泄水孔13进入到存水箱4内。
36.参照图3和图4,当第一透水孔232的进水量大于第三透水孔236的出水量时,使第一操作腔内的水量逐渐增加,即使操作块31受到水的重力逐渐下降,同时弹簧压缩变形。当操作块31下降到一定程度后,使操作块31不再封堵第二透水孔235,使水可以通过第二透水孔235进入到排水通道234内,加快将第一操作腔内的水排出。
37.参照图3,第二操作面上开设有第四透水孔237,第四透水孔237与排水通道234连通。第二透水孔235的位置低于第一透水孔232的位置。当第二操作腔内有水进入时,水可以从第四透水孔237排放到排水通道234内。
38.参照图2,固定条23朝向斜坡面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块239,斜坡面11朝向坡块单元2的一侧开设有供定位块239嵌入的定位槽14。当定位嵌入到定位槽14内时,第三透水孔236与泄水孔13对齐。
39.参照图2,斜坡面11朝向坡块单元2的一侧开设有多个竖直向下的插孔15,多个插孔15的下端与存水箱4连通。当坡块单元2安装到斜坡面11上时,插孔15的上端与容置腔24连通。插孔15内穿设有毛细管16,毛细管16的下端插入到存水箱4内部。毛细管16的上端插入到土壤中。
40.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结构的实施原理为:情形一:落到容置腔24内的雨水量小于或等于出水通道221的排水量时,雨水通过出水通道221排将雨水进行排放。
41.情形二:落到容置腔24内的雨水量大于出水通道221的排水量时,水量在容置腔24内增加,当水位高于第一透水孔232的位置时,雨水进入到空腔231内;当进入空腔231内的进水量小于或等于第三透水孔236的出水量时,进入到空腔231内的雨水通过第三透水孔236排放到存水箱4内。
42.情形三:落到容置腔24内的雨水量大于出水通道221的排水量时,水量在容置腔24内增加,当水位高于第一透水孔232的位置时,雨水进入到空腔231内;当进入空腔231内的
进水量大于第三透水孔236的出水量时,雨水将空气内堆积,雨水的重力使操作块31下降,使操作块31不再封堵第二透水孔235,同时弹簧被压缩,空腔231内的雨水通过第三透水孔236排放到排水通道234内。
4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设计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