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上油类处理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518626发布日期:2022-04-06 22:14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上油类处理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油类泄漏的回收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上油类处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科学的进步,海上石油开采活动日益频繁,海上石油运输也日趋活跃。海上开采、运输、装卸和使用石油过程中发生的溢漏事故,造成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灾难。且人们通常可修建沟渠或运河以运输油类,油类的再回收困难且效率较低。
3.现有技术的溢油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吸油毡吸附、喷洒化学试剂中和或使用油类回收装置等,存在成本高、效率低的缺陷;且油类回收装置仅能回收处理油水混合物,而海面上海况复杂,现有油类回收装置无法有效处理包含其他气体的混合物,例如,空气,天然气等;且现有油类回收装置的处理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一种水上油类处理系统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油类回收装置适用性较低以及处理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5.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水上油类处理系统,用于处理水面上包含油类的混合物,包括:多相流混输装置、三相分离器和吸油装置;
6.所述吸油装置与所述多相流混输装置连通,所述吸油装置用于吸取水面上的包含油类的混合物并输送至所述多相流混输装置;
7.所述多相流混输装置包括容器和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容器中的液体在所述容器和所述驱动机构中往复循环,使所述容器形成真空吸入腔和/或者压缩排出腔,以实现对液体和/或气体混合物的连续混合输送;
8.所述三相分离器与所述多相流混输装置连通,所述三相分离器用于处理所述多相流混输装置输出的液体和/或气体混合物并分离出原油、水和/或气体。
9.在本技术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容器包括第一罐体、第二罐体,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动力泵和第一循环管线;
10.所述第一循环管线连通所述第一动力泵、所述第一罐体和所述第二罐体,所述第一动力泵驱动液体在所述第一循环管线、所述第一罐体和所述第二罐体中往复流动,使所述第一罐体和所述第二罐体交替形成真空吸入腔和/或者压缩排出腔,以实现对液体和/或气体混合物的连续混合输送。
11.在本技术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容器包括循环罐体,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二动力泵、射流器和第二循环管线;
12.所述第二循环管线与所述循环罐体连通并形成液体循环回路;
13.所述射流器设置于所述第二循环管线上,具有第一流体入口、第一流体出口以及旁通入口,所述第一流体入口、所述第一流体出口通过所述第二循环管线与所述循环罐体
连通;
14.所述第二动力泵设置于所述第二循环管线上,所述第二动力泵驱动所述循环罐体内液体经所述第一流体入口流入至所述射流器内,并于所述旁通入口处形成负压,所述旁通入口在所述负压条件下吸入液体和/或气体混合物,所述液体和/或气体混合物与所述循环罐体内液体混合,并从所述第一流体出口流出至所述循环罐体内。
15.在本技术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相流混输装置还包括控制机构和液位传感器;
16.所述液位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容器中的液位高度;
17.所述控制机构分别与所述液位传感器和所述驱动机构通讯连接,并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液体流动。
18.在本技术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相流混输装置还包括输入管线,所述输入管线连通所述吸油装置。
19.在本技术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相流混输装置还包括输出管线,所述输出管线连通所述三相分离器。
20.在本技术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水上油类处理系统还包括储油罐,所述三相分离器与所述储油罐连通。
21.在本技术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水上油类处理系统还包括绞盘,所述吸油装置与所述多相流混输装置通过柔性管道连通,所述绞盘用于收放所述柔性管道。
22.在本技术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吸油装置包括检测器、吸油器以及驱动器,所述探测器用于探测油迹信号及探测油面高度,所述吸油器能够根据所述油面高度调整插入液面的高度,所述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吸油装置沿所述油迹信号移动。
23.在本技术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水上油类处理系统还包括承载机构,所述多相流混输装置和所述三相分离器安装在所述承载机构上;
24.所述承载机构还设有充气围栏,所述充气围栏用于围住水面上包含油类的混合物。
25.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水上油类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6.控制机构接受处理请求后,启动吸油装置和多相流混输装置,所述吸油装置将水面上包含油类的混合物从水面吸收并经所述多相流混输装置输送至三相分离器;
27.启动所述三相分离器并将所述液体和/或气体混合物处理分离为原油、水和/或气体。
28.在本技术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启动吸油装置的步骤还包括:
29.将所述吸油装置投放至预设工作区域;
30.检测并获取当前所述水面上包含油类的混合物的参数;
31.判断当前所述水面上包含油类的混合物参数是否达到预设吸油条件,根据当前所述水面上包含油类的混合物参数,若达到所述预设吸油条件,控制所述吸油装置吸取所述水面上包含油类的混合物。
32.在本技术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判断当前所述水面上包含油类的混合物参数是否达到预设吸油条件的步骤包括:
33.检测当前所述水面上包含油类的混合物中油迹信号以及当前油面高度值;
34.将所述当前油面高度值与预设油面高度值进行比较计算;
35.判断是否存在所述油迹信号以及所述当前油面高度值是否等于所述预设油面高度值。
36.在本技术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判断所述当前油面高度值是否等于所述预设油面高度值的步骤包括:
37.设定所述预设油面高度值;
38.实时获取所述水面上包含油类的混合物的所述当前油面高度值;
39.比较计算所述当前油面高度值与所述预设油面高度值。
40.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水上油类处理系统及方法,通过设置互相连通的吸油装置与多相流混输装置,以及互相连通的多相流混输装置与三相分离器。吸油装置不仅可吸收油类、水和/或气体的混合物,吸油装置还将油类、水和/或气体的混合物输送至多相流混输装置,且多相流混输装置可连续不间断的输送液体和/或气体混合物至三相分离器,三相分离器可将多相流混输装置混输的包含油类的液体和/或气体混合物分离为原油、水和/或气体,提高了水上油类处理系统的适用性和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41.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4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上油类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4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相流混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4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多相流混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45.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射流器的结构示意图;
46.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上油类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47.附图标记:
48.多相流混输装置1、容器11、第一罐体111、第二罐体112、循环罐体113、混合物出口1131、驱动机构12、第一动力泵121、第一循环管线122、第二动力泵123、第二循环管线124、射流器125、第一流体入口1251、第一流体出口1252、旁通入口1253、输入管线13、输出管线14、控制机构15、三相分离器2、吸油装置3、储油罐4、绞盘5、柔性管道6、承载机构7、充气围栏8。
具体实施方式
4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5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
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5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52.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53.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技术。此外,本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技术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54.请参考图1至图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水上油类处理系统,用于处理水面上包含油类的混合物,包括:多相流混输装置1、三相分离器2和吸油装置3;吸油装置3与多相流混输装置1连通,吸油装置3用于吸取水面上的包含油类的混合物并输送至多相流混输装置1;多相流混输装置1包括容器11和驱动机构12,驱动机构12驱动容器11中的液体在容器11和驱动机构12中往复循环,使容器11形成真空吸入腔和/或者压缩排出腔,以实现对液体和/或气体混合物的连续混合输送;三相分离器2与多相流混输装置1连通,三相分离器2用于处理多相流混输装置1输出的液体和/或气体混合物并分离出原油、水和/或气体。
55.需要说明的是,海上石油泄漏一般分为油轮船体破损泄漏油类和海上油类钻井平台故障发生漏油事故。一方面油轮船体破损泄漏的油类一般位于海面,且海面波浪较大,海况较为复杂,现有的抽油泵通常会将空气、水和油类一同抽取,却无法分离出空气与油类,分离效果较差且分离效率较低。另一方面,海上油类钻井平台发生泄漏时,抽油泵不仅会将空气、水和油类一同抽取,且抽油泵抽取的气体通常还包括部分天然气,而天然气中不仅含有甲烷、乙烷或丙烷等气体,还同样包括硫化氢等有毒气体,亟需对这些气体分离处理。
56.另由于采油井一般距离提炼和处理的厂区较远,一种可能的运输采油井采出油类的方式是:修建沟渠或运河等,利用油类的密度相较于水的密度更低的性质,通过水的流动来运输油类。这样既避免了油类粘度较大不便于流动运输的缺陷;且同时油类在建沟渠或运河中运输时,油类浮于水面并随着水流流动至提炼和处理的厂区附近,工作人员可设置浮动围栏以拦住油类,进而回收油类。
57.另需说明的是,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若无特殊说明,混合物为包括油类、水和/或气体的混合物,而混合物中的气体包括不限于空气、或甲烷、或乙烷、或丙烷、或硫化氢等气体的混合物。
58.通过设置互相连通的吸油装置3与多相流混输装置1,以及互相连通的多相流混输装置1与三相分离器2。吸油装置3不仅可吸收油类、水和/或气体的混合物,吸油装置3还将油类、水和/或气体的混合物输送至多相流混输装置1;且多相流混输装置1可连续不间断的输送液体和/或气体混合物至三相分离器2,三相分离器2可将多相流混输装置1混输的液体和/或气体混合物分离为原油、水和/或气体,提高了水上油类处理系统的适用性和处理效率。
59.请参阅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容器11包括第一罐体111、第二罐体112,驱动机构12包括第一动力泵121和第一循环管线122;第一循环管线122连通第一动力泵121、第一罐体111和第二罐体112,第一动力泵121驱动液体在第一循环管线122、第一罐体111和第二罐体112中往复流动,使第一罐体111和第二罐体112交替形成真空吸入腔和/或者压缩排出腔,以实现对液体和/或气体混合物的连续混合输送。
60.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一循环管线122连通第一动力泵121、第一罐体111、以及第二罐体112。当第一动力泵121工作时,第一动力泵121将位于第一罐体111内的液体泵送至第二罐体112内,第一罐体111内液体的体积减少,从而在第一罐体111内形成真空吸入腔;同时,随着第一罐体111内液体被泵送至第二罐体112内,第二罐体112内的液体的体积相应增加,从而在第二罐体112内形成压缩排出腔。同理,当第一动力泵121将位于第二罐体112内的液体泵送至第一罐体111内时,可在第二罐体112内形成真空吸入腔,在第一罐体111内形成压缩排出腔,在此不再重复阐述。如此,可以使得多相流混输装置1可连续不间断的输送液体和/或气体混合物至三相分离器2,提高多相流混输装置1输送液体和/或气体混合物的效率;多相流混输装置1可输送不同物质状态的混合物,可提高其适用性。
61.请参考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容器11包括循环罐体113,驱动机构12包括第二动力泵123、射流器125和第二循环管线124;第二循环管线124与循环罐体113连通并形成液体循环回路;射流器125设置于第二循环管线124上,具有第一流体入口1251、第一流体出口1252以及旁通入口1253,第一流体入口1251、第一流体出口1252通过第二循环管线124与循环罐体113连通;第二动力泵123设置于第二循环管线124上,第二动力泵123驱动循环罐体113内液体经第一流体入口1251流入至射流器125内,并于旁通入口1253处形成负压,旁通入口1253在负压条件下吸入液体和/或气体混合物,液体和/或气体混合物与循环罐体113内液体混合,并从第一流体出口1252流出至循环罐体113内。
62.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使循环罐体113内的液体输送至射流器125,利用射流器125产生的负压吸入液体和/或气体混合物,在循环罐体113液位低于混合物出口1131时排出气体,在循环罐体113液位高于混合物出口1131时排出液体。如此,可以使得多相流混输装置1可连续的输送液体和/或气体混合物至三相分离器2,提高多相流混输装置1输送液体和/或气体混合物的效率;多相流混输装置1可输送不同物质状态的混合物,可提高其适用性。
63.请参阅图1至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多相流混输装置1还包括控制机构15和液位传感器(图中未示出);液位传感器用于采集容器11中的液位高度;控制机构15分别与液位传感器和驱动机构12通讯连接,并控制驱动机构12驱动液体流动。
64.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液位传感器检测到容器11内的液位信息,控制机构15可以自动调整驱动机构12的是否启动和/或是否改变液体的流向,在多相流混输装置1中设置控制机构15和液位传感器,有利于提高多相流混输装置1的自动化程度。
65.进一步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多相流混输装置1还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图中未示出),压力传感器可检测第一罐体111和第二罐体112中的压力值,有利于提高多相流混输装置1的安全性。
66.在一些实施例中,多相流混输装置1还包括输入管线13,输入管线13连通吸油装置3。
67.不仅吸油装置3可吸取水面上的包含油类的混合物,并且多相流混输装置1同样也会在运行中负压产生真空吸入腔,通过输入管线13连通吸油装置3和多相流混输装置1,多相流混输装置1也可以吸取包含油类的混合物,如此可提高水上油类处理系统吸入包含油类的混合物的效率。并且吸油装置3活动设置,可提高水上油类处理系统的吸油范围和适用性。
68.在一些实施例中,多相流混输装置1还包括输出管线14,输出管线14连通三相分离器2。
69.需要说明的是,多相流混输装置1在运行过程中,会初步将液体和/或气体混合物进行分离,但多相流混输装置1中的混合物处于动态输入和/或输出的状态,液体和/或气体混合物分离效果不明显,故设置输出管线14连通三相分离器2和输出管线14可更好将液体和/或气体混合物并分离出原油、水和/或气体,且油类的分离效果更好,可提高分离油类的效率。
70.具体的,三相分离器2利用油类、水和气体的密度不同,不同物质在重力作用下分层;其中,气体位于最上层、油类可位于中层,水可位于底层,进而三相分离器2可分离出原油、水和/或气体。如此,三相分离器2结构简单,可降低制造成本。
71.在一些实施例中,水上油类处理系统还包括储油罐4,三相分离器2与储油罐4连通。
72.三相分离器2可分离出原油、水和/或气体,而油类作为可回收利用或处理的物质,需要设置储油罐4储存原油,一方面可避免油类对环境造成污染,另一方面可回收利用原油以减少经济损失。
73.在一些实施例中,水上油类处理系统还包括绞盘5,吸油装置3与多相流混输装置1通过柔性管道6连通,绞盘5用于收放柔性管道6。
74.通过设置绞盘5以收放柔性管道6,一方面可降低柔性管体的占地面积,另一方面便于吸油装置3的投放,提高吸油装置3的吸油效率。
75.在一些实施例中,吸油装置3包括检测器(图中未示出)、吸油器(图中未示出)以及驱动器(图中未示出),探测器用于探测油迹信号及探测油面高度,吸油器能够根据油面高度调整插入液面的高度,驱动器用于驱动吸油装置3沿油迹信号移动。
76.需要说明的是,油类的表面张力大于水的表面张力,并且油类的粘稠度大于水的粘稠度,所以油类的表面比较平滑,而表面越是平滑的物质反光程度越高。另外,油类的折射率大于水的折射率,故油类的反光程度越高。
77.具体的,在本技术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检测器可以是光电传感器(图中未示
出),光电传感器可根据水面的反光程度判定油迹信号,进而自动寻找油迹信号;另检测器还可以是液位计(图中未示出),液位计可探测油面高度和/或水位高度。
78.吸油器为吸油盘,吸油盘上还设有高度调节组件(图中未示出),可够根据油面高度调整插入液面的高度,提高吸油效率。可选的,高度调节组件可以采用丝杠、或齿条、或伸缩杆等以调节高度,高度调节组件还可设有伺服机构以实时动态调整吸油盘插入液面的高度,提高吸油盘工作的稳定性,提高吸油效率。
79.驱动器可以是螺旋桨(图中未示出),可驱动吸油装置3沿油迹信号移动,进而提高吸油效率。
80.在一些实施例中,水上油类处理系统还包括承载机构7,多相流混输装置1和三相分离器2安装在承载机构7上;承载机构7还设有充气围栏8,用于围住水面上包含油类的混合物。
81.可以理解的是,多相流混输装置1和三相分离器2由于结构体积较大,需固定在地面或支架等处,以提高多相流混输装置1和三相分离器2运行时的稳定性。而当油类位于海面或湖面等距离地面或支架较远时,需要设置承载机构7带动多相流混输装置1和三相分离器2移动到靠近油类的位置,以提高油类回收的效率。
82.可选的,承载机构7可以是船体或运载车等,在此不作过多的限定。
83.通过设置在承载机构7设置充气围栏8,可将水面上包含油类的混合物围合在充气围栏8内,便于吸油装置3的吸取水面上包含油类的混合物。
84.请参阅图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水上油类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85.s1、控制机构15接受处理请求后,启动吸油装置3和多相流混输装置1,吸油装置3将水面上包含油类的混合物从水面吸收并经多相流混输装置1输送至三相分离器2;
86.需要说明的是,多相流混输装置1安装有控制机构15,多相流混输装置1内各部件通过数据线与控制机构15电讯连接。控制机构15可以是控制芯片,其内部设有执行水上油类处理方法的控制程序。另外可选的,也可以采用人工控制多相流混输装置1实现以下步骤,在此不作限定。
87.通过人工接受处理请求或控制程序自动运行发出处理请求指令,然后启动吸油装置3和多相流混输装置1。吸油装置3可自动吸取水面上包含油类的混合物,进而将其输送至多相流混输装置1,多相流混输装置1可连续从吸油装置3吸取液体和/或气体混合物和泵送液体和/或气体混合物至三相分离器2,且多相流混输装置1还可以对容器11中液体和/或气体混合物进行初步分离,可提高水上油类处理系统的处理速度和处理效率。
88.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i中启动吸油装置3的步骤包括:
89.将吸油装置3投放至预设工作区域;
90.检测并获取当前水面上包含油类的混合物的参数;
91.判断当前水面上包含油类的混合物参数是否达到预设吸油条件,根据当前水面上包含油类的混合物参数,若达到预设吸油条件,控制吸油装置3吸取水面上包含油类的混合物。
92.需要说明的是,预设工作区域指的是靠近海面油类泄漏的区域或运输油类的沟渠或运河的浮动围栏处。将吸油装置3投放至预设工作区域,吸油装置3可自动检测当前水面上包含油类的混合物的参数,通过判断当前水面上包含油类的混合物参数是否达到预设吸
油条件,吸油装置3可选择是否吸取水面上包含油类的混合物,可提高吸油装置3吸取水面上包含油类的混合物的准确性。
93.在一些实施例中,判断当前水面上包含油类的混合物参数是否达到预设吸油条件的步骤包括:
94.检测当前水面上包含油类的混合物中油迹信号以及当前油面高度值;
95.将当前油面高度值与预设油面高度值进行比较计算;
96.判断是否存在油迹信号以及当前油面高度值是否等于预设油面高度值。
97.在本技术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光电传感器可检测油迹信号,驱动器根据油迹信号可驱动吸油装置3自动跟踪油迹信号,进而实现吸油装置3吸取混合物的自动巡航,提高吸油装置3吸取水面上包含油类的混合物的效率。液位计可检测油面高度和/或水位高度,高度调节组件根据液位计检测到的油面高度和/或水位高度自动调节吸油盘插入水面的高度,进而可提高吸油装置3吸取水面上包含油类的混合物的效率。
98.具体的,吸油盘上设有吸油口(图中未示出),当检测器实时检测到油迹信号、油面高度和水位高度时,即检测器获取到油迹信号以及当前油面高度值;且油面高度位于出油口高度的80%-90%时,即预设油面高度值为出油口80%-90%高度处时;启动吸油装置3。
99.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水面水的波动,吸油盘的插入液面的高度是动态变化的,若预设油面高度值趋近于出油口100%高度处,则由于水的波动,吸油盘可能插入到油面以下,进而只能吸取到水。故通过设定预设油面高度值,可以为吸油装置3提供较好的工作状态,提高吸油装置3的工作效率。
100.在一些实施例中,判断当前油面高度值是否等于预设油面高度值的步骤包括:
101.设定预设油面高度值;
102.实时获取水面上包含油类的混合物的当前油面高度值;
103.比较计算当前油面高度值与预设油面高度值。
104.具体的,预设油面高度值为出油口80%-90%高度处,检测器可实时获取当前油面高度值,通过比较计算当前油面高度值与预设油面高度值区间,判定则当前油面高度值是否位于预设油面高度值区间内。其判定过程简单,执行速度快,可提高水上油类处理方法的执行效率。
105.进一步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预设油面高度值还可以是出油口75%-85%高度处,或85%-95%高度处等,在此不作过多的限定。
106.s2、启动三相分离器2并将液体和/或气体混合物处理分离为原油、水和/或气体;
107.设置三相分离器2可以更好的将液体和/或气体混合物处理分离为原油、水和/或气体,且分离出的原油纯净度较高,提高水上油类处理方法的执行效率。
108.s3、将原油输送至储油罐4。
109.将三相分离器2分离出的较高纯净度的原油单独存储,便于后续运输或进一步提纯等处理。
110.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111.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水上油类处理系统及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
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