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用潜水型清淤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88331发布日期:2021-12-01 02:05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利用潜水型清淤车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水下清淤技术,具体是指一种水利用潜水型清淤车。


背景技术:

2.淤泥是一种天然含水量大于流性界限,孔隙比大于1.5的软土。是海湾、湖沼或河湾中水流缓慢的环境中所形成的一种近代沉积物。淤泥沉积过多会使水质恶化,病菌大量增多,对水体造成污染,还会影响河道的防洪功能。目前,常用的清淤设备对水体影响大,清淤效果不理想,需要一种更加有效的清淤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利用潜水型清淤车。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利用潜水型清淤车,包括车体和用于车体移动的移动装置,所述车体一端外侧面设有搅吸装置,所述搅吸装置包括搅吸头和与搅吸头连接的搅吸管,所述搅吸管自由端连接设有输泥管道,所述输泥管道一端通向车体内,所述搅吸头两侧设有搅拌轴,所述搅吸管上设有吸泥头,所述吸泥头与搅吸管之间连接设有转轴,所述吸泥头两侧沿周设有若干通孔,所述吸泥头上设有若干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自由端设有圆环,所述搅拌轴上设有若干搅拌杆,所述搅拌杆呈l型,所述搅吸头外侧设有保护罩,所述搅吸装置与车体之间设有升降结构,所述车体远离搅吸装置的一端外侧面设有螺旋桨,所述车体两侧前后设置有储水腔,所述车体底部设有与储水腔连通的入水管,所述入水管一端延伸至车体外,所述车体底部远离入水管的一侧连通设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自由端设有水泵,所述储水腔之间连通设有压力补偿器,所述压力补偿器一端与水泵相连,所述输泥管道自由端连接设有吸泥泵,所述吸泥泵另一端连接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与外界处理设备相连接。
5.所述移动装置包括设置于车体两侧的履带。履带能够增加与水下地面的摩擦力,防止打滑。
6.所述升降结构包括位于箱体内部的固定块和减速电机,所述固定块上转动连接有连杆一,所述减速电机输出端转动连接有连杆二,所述连杆二呈v字型,所述连杆一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杆三,所述连杆三另一端与连杆二自由端铰接,所述连杆一上远离固定块处一侧铰接设有连杆四,所述连杆四一端延伸至车体外,所述车体上设有活动杆四通过的活动孔,所述车体外侧面且低于连杆四处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与搅吸装置连接,所述连杆四自由端与搅吸装置连接。减速电机转动时,减速电机带动连杆二转动,连杆二带动连杆三进行圆周运动,此时连杆三便带动连杆一前后移动,连杆一便带动前后移动,进而可以调节搅吸装置上下升降。
7.所述入水管和出水管上均设有阀门,控制储水腔内的水,便于水下工作。
8.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发明可以自行实现水下清理工作,受水下环境影响小,可以通过储水腔来调节水下工作状态,螺旋桨则可以对水下行进提供额外的
动力,还可以调整自身的平衡状态,搅吸头可以通过上下移动来应付复杂的水底状况,更有效的进行清理工作。
附图说明
9.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0.图2是本发明专利的后视图。
11.图3是本发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2.图4是本发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3.如图所示:1、车体,2、移动装置,3、搅吸装置,4、升降结构,5、螺旋桨,6、储水腔,7、入水管,8、出水管,9、水泵,10、压力补偿器,201、履带,301、搅吸头,302、搅吸管,303、输泥管道,304、搅拌轴,305、吸泥头,306、转轴,307、通孔,308、连接杆,309、圆环,310、搅拌杆,311、保护罩,401、固定块,402、减速电机,403、连杆一,404、连杆二,405、连杆三,406、连杆四,407、伸缩杆,408、活动孔,11、吸泥泵,12、排污管,13、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15.结合附图1,图2,图3,图4。
16.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一种水利用潜水型清淤车,包括车体1和用于车体1移动的移动装置2,所述车体1一端外侧面设有搅吸装置3,所述搅吸装置3包括搅吸头301和与搅吸头301连接的搅吸管302,所述搅吸管302自由端连接设有输泥管道303,所述输泥管道303一端通向车体1内,所述搅吸头301两侧设有搅拌轴304,所述搅吸管302上设有吸泥头305,所述吸泥头305与搅吸管302之间连接设有转轴306,所述吸泥头305两侧沿周设有若干通孔307,所述吸泥头305上设有若干连接杆308,所述连接杆308自由端设有圆环309,所述搅拌轴304上设有若干搅拌杆310,所述搅拌杆310呈l型,所述搅吸头301外侧设有保护罩311,所述搅吸装置3与车体1之间设有升降结构4,所述车体1远离搅吸装置3的一端外侧面设有螺旋桨5,所述车体1两侧前后设置有储水腔6,所述车体1底部设有与储水腔6连通的入水管7,所述入水管7一端延伸至车体1外,所述车体1底部远离入水管7的一侧连通设有出水管8,所述出水管8自由端设有水泵9,所述储水腔6之间连通设有压力补偿器10,所述压力补偿器10一端与水泵9相连,所述输泥管道303自由端连接设有吸泥泵11,所述吸泥泵11另一端连接有排污管12,所述排污管12与外界处理设备相连接。
17.所述移动装置2包括设置于车体1两侧的履带201。
18.所述升降结构4包括位于箱体内部的固定块401和减速电机402,所述固定块401上转动连接有连杆一403,所述减速电机402输出端转动连接有连杆二404,所述连杆二呈v字型,所述连杆403一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杆三405,所述连杆三405另一端与连杆二自由端404铰接,所述连杆一403上远离固定块处一侧铰接设有连杆四406,所述连杆四406一端延伸至车体1外,所述车体上设有活动杆四406通过的活动孔408,所述车体1外侧面且低于连杆四406处设有伸缩杆407,所述伸缩杆与搅吸装置3连接,所述连杆四406自由端与搅吸装置3连接。
19.所述入水管7和出水管8上均设有阀门13。
20.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本发明使用时,首先搅吸头301上的搅拌轴304带动搅拌杆310,搅散淤泥,吸泥头305通过侧面的通孔307吸收淤泥,同时吸泥头305上的转轴306旋转,聚集周围的淤泥,加快吸收,淤泥自搅吸管302流入输泥管道303内,受吸泥泵11压力经排污管12流入外界处理设备,,根据水下状况,可以通过水泵9控制吸入储水腔6内的水,压力补偿器10则用来辅助调节储水腔6内的压力,防止储水腔6在水下排水时出现意外情况,车体1上设置的螺旋桨5则可以辅助车体1移动,根据水下淤泥的分布可以使用升降结构4调整搅吸头301,减速电机402转动时,减速电机402带动连杆二404转动,连杆二404带动连杆三405进行圆周运动,此时连杆三405便带动连杆一403前后移动,连杆一403便带动406前后移动,进而可以调节搅吸装置3上下升降,此时搅吸装置3做一定程度的上下运动。搅吸头301上设置的搅拌轴304用来搅动水下的淤泥,l型搅拌杆310搅动效果更好,吸泥头305上设置的连接杆308和圆环309,可以起到对吸泥头305的保护作用,并且可以挡住水下存在的部分垃圾,避免吸泥头305被塑料袋等垃圾堵住,吸泥头305上设置的转轴306可以利用转动的产生的向心力,聚集水中分散的淤泥,保护罩311则可以挡住水中的石块。
21.以上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