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拆筋钢筋笼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7372948发布日期:2021-11-15 14:34阅读:567来源:国知局
可拆筋钢筋笼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1.本公开的实施例总体上涉及绿色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拆筋钢筋笼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带来大规模基坑工程的开挖和支护。基坑工程常采用桩锚支护结构体系开挖,而这种支护结构属于临时支护功能,待高层建筑基础建成以及回填土回填以后,这种临时支护结构的功能随即结束,因此这种临时支护结构中的钢筋笼、以及钢筋混凝土护坡桩也失去原有作用,钢筋笼和护坡桩中的大量钢筋也成为了建筑垃圾,并对地下空间二次开发造成严重影响。
3.现有护坡桩是将钢筋通过焊接、绑扎制成钢筋笼,再整体插入浇满混凝土的桩孔内,此时混凝土包裹钢筋笼凝固后形成护坡桩。基坑开挖后,护坡桩的水平抗剪性能由护坡桩的竖向刚度决定,而其竖向刚度是由握裹在混凝土的竖向钢筋因护坡的土侧压力导致护坡桩产生弯曲变形而产生的拉力来决定。因此肥槽回填后护坡桩已无土侧压力,此时支护功能结束,而护坡桩中的钢筋笼的钢筋却无法回收。
4.中国专利cn108951613b公开了一种可回收钢筋笼,但其存在以下缺陷:第一,钢筋笼采用下法兰盘3和下保护套螺母4

2的结构进行固定,使得钢筋笼在插入浇满混凝土的桩孔内时,由于下法兰盘3的阻碍作用,使得钢筋笼整体插入过程非常缓慢,效率很低;第二,下保护套螺母4

2下端虽然留有一定的长度,但由于下保护套螺母4

2主要用作螺母构件,因此有长度限制,且由于下保护套螺母4

2相互之间呈平行且分散的位置关系,因此其与混凝土之间的锚固力非常弱,使得钢筋笼底部与混凝土之间无法实现良好的锚固;第三,由于采用下法兰盘3和下保护套螺母4

2的结构,因此需要在回收纵筋时,将纵筋从隔离套中拧下或取出,但由于钢筋笼在吊起或插入桩孔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弯曲、扭曲或变形,因此若采用旋转或转动纵筋的操作方式,很难将纵筋与下保护套螺母4

2旋转分离,导致回收失败;第四,箍筋和加劲筋固定在钢筋笼纵筋外面,用固定环固定在纵筋隔离套外,但这种结构由于是从纵筋外面进行加固,因此会使得纵筋向内变形,使得纵筋产生弯曲、扭曲或变形,不便于后续将纵筋从隔离套中拧下或取出。
5.因此需要一种改进的可拆筋钢筋笼及其制作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以上缺陷中的至少一项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公开各实施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可拆筋钢筋笼及其制作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以上问题中的至少一个问题。
7.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拆筋钢筋笼,包括:可拆卸筋(1),沿着桩孔的方向延伸,并具有位于顶部的第一端(11)、以及位于底部的第二端(12);锚固筋(2),其靠近所述第二端(12)并通过连接件(4)与所述可拆卸筋(1)相互连接;以及套管(3),其套设在所述
可拆卸筋(1)的外侧,所述套管(3)在靠近所述第一端(11)的位置通过螺母与所述可拆卸筋(1)相互安装,并在靠近所述第二端(12)的位置通过所述连接件(4)与所述可拆卸筋(1)相互安装;其中,所述连接件(4)被设置为在所述可拆卸筋(1)受到向下的按压力时,会使得所述可拆卸筋(1)脱离与所述连接件(4)和所述锚固筋(2)的连接,并能够从所述套管(3)中拆卸下来。
8.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件(4)包括自卸螺母(41)和反力套筒(42);所述自卸螺母(41)在受到向下的按压力时,会在所述反力套筒(42)内部绕所述可拆卸筋(1)的轴线反时针转动。
9.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自卸螺母(41)可转动式套设在所述反力套筒(42)内,所述可拆卸筋(1)的所述第二端(12)通过螺纹可转动式套设在所述自卸螺母(41)内。
10.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自卸螺母(41)呈圆柱状并设有四个圆柱状耳钉(411);所述耳钉(411)呈螺旋状均匀地布置在所述自卸螺母(41)的外圆柱面上。
11.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自卸螺母(41)沿着轴线设置有带有螺纹的通孔(412),所述通孔(412)能够与所述可拆卸筋(1)的所述第二端(12)可转动式连接。
12.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反力套筒(42)呈中空圆柱状,其内壁(421)上设置有与所述耳钉(411)相互配合的螺旋槽(422)。
13.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反力套筒(42)的一端与所述锚固筋(2)相互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套管(3)相互密封。
14.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螺旋槽(422)的中心线螺距与呈螺旋状的所述耳钉(411)形成的螺距相等。
15.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自卸螺母(41)在受到向下的按压力时,所述耳钉(411)会受到所述螺旋槽(422)的圆周反扭力,以驱动所述自卸螺母(41)绕所述可拆卸筋(1)的轴线反时针转动。
16.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环状的架立筋(6),其从内部方向支撑所述套管(3)。
17.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架立筋(6)在与所述套管(3)的接触点位置焊接有套管夹(7);所述套管夹(7)均匀分布在所述架立筋(6)上,并用于插入和固定所述套管(3)。
18.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箍筋(8),其从外部方向缠绕在所述套管(3)上。
19.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箍筋(8)在与所述套管(3)的接触点位置用火烧丝绑紧。
20.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锚固筋(2)整体上呈锥形。
21.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可拆筋钢筋笼的制作方法,其在制作之后形成本公开第一方面所述的可拆筋钢筋笼(10)。
22.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该可拆筋钢筋笼的制作方法包括:将套管夹(7)焊接在环状的架立筋(6)上,然后将装有所述可拆卸筋(1)的所述套管(3)插入所述套管夹(7)中,并将所述套管夹(7)夹紧在所述套管(3)上。
23.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该可拆筋钢筋笼的制作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可拆卸筋(1)的所述第二端(12)与所述连接件(4)相互连接并使所述套管(3)与所述连接件(4)相互密封。
24.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该可拆筋钢筋笼的制作方法,还包括:将所述锚固筋(2)连接在所述连接件(4)上。
25.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该可拆筋钢筋笼的制作方法,还包括:将箍筋(8)从外部方向缠绕在所述套管(3)上,并在所述箍筋(8)与所述套管(3)的接触点位置用火烧丝绑紧。
附图说明
26.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7.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的可拆筋钢筋笼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的可拆筋钢筋笼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9.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的可拆筋钢筋笼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0.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的自卸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31.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示例的反力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32.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的自卸螺母和图5中反力套筒等结构的示意图。
33.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示例的反力套筒等结构的示意图。
34.图8为图7中反力套筒的截面结构的示意图。
35.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的自卸螺母和图7中反力套筒等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37.实施例1:可拆筋钢筋笼如图1

图3所示,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拆筋钢筋笼10,包括:可拆卸筋1、锚固筋2以及套管3。
38.参考图1,可拆卸筋1沿着桩孔的方向延伸(例如平行延伸),并具有位于顶部的第一端11、以及位于底部的第二端12。
39.继续参考图1,锚固筋2靠近所述第二端12,所述锚固筋2通过连接件4与所述可拆卸筋1相互连接(例如可拆卸连接)。
40.如图1所示,套管3套设在所述可拆卸筋1的外侧,所述套管3在靠近所述第一端11的位置通过螺母与所述可拆卸筋1相互安装(例如通过螺母将套管3和可拆卸筋1相互紧固),并在靠近所述第二端12的位置通过所述连接件4与所述可拆卸筋1相互安装(例如通过连接件4将套管3和可拆卸筋1相互紧固)。
41.其中,所述连接件4被设置为在所述可拆卸筋1受到向下的按压力(例如沿着桩孔朝下的方向施加按压力)时,会使得所述可拆卸筋1脱离与所述连接件4和所述锚固筋2的连接,并能够从所述套管3中拆卸下来。
42.应当理解,本公开的可拆筋钢筋笼具有以下优势:首先,可以实现对可拆卸筋1的拆卸和回收,由于可拆卸筋1通常占钢筋笼重量的85%,因此可拆卸筋1的回收意义重大,既可以二次利用,又能较大程度的减少了建筑碳排放,非常具有环保和经济价值。其次,由于底部采用了锚固筋2的设计,因此舍弃了中国专利cn108951613b的下法兰盘3的结构,此时可以使得钢筋笼在插入浇满混凝土的桩孔内时,不存在下法兰盘3的阻碍作用,使得钢筋笼整体插入过程非常顺畅,效率更高。再次,锚固筋2作为独立的部件设计,其长度可以进行任意调整并设置,因此规避了中国专利cn108951613b中下保护套螺母4

2与混凝土之间的锚固力非常弱的缺陷,相反,锚固筋2在插入桩孔之后,可以与混凝土粘接固化形成可拆筋预应力护坡桩的桩底锚固端,与混凝土之间的锚固力更强。又次,本公开可以通过在所述可拆卸筋1上施加向下的按压力来实现可拆卸筋1脱离与所述连接件4和所述锚固筋2的连接,并能够从所述套管3中拆卸下来。这可以在钢筋笼在吊起或插入桩孔的过程中发生弯曲、扭曲或变形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将可拆卸筋1拆卸下来,实现回收,从而规避了采用旋转或转动纵筋的操作方式无法在该情况下实现回收的缺陷。
43.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可拆筋钢筋笼10可以大致呈圆柱形,其更适合用于护坡桩的施工领域;也可以大致呈正方体或长方体形(本公开的附图中未示出),其更适合用于连续墙的施工领域。
44.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锚固筋2可以具有一定的长度并设置多个,相互平行(大致呈筒状,例如圆筒状)。
45.优选地,锚固筋2整体上优选地可以呈锥形(例如圆锥形或方锥形),即多个锚固筋2会使得钢筋笼内底部整体上呈锥形。可以理解,呈锥形的锚固筋2的设计,特别适用于插入浇满混凝土的桩孔(即先在桩孔中浇筑混凝土,然后插入钢筋笼,也即“倒插钢筋笼”)的使用场景。其可以进一步规避中国专利cn108951613b中下法兰盘3的阻碍缺陷、以及下保护套螺母4

2与混凝土之间的锚固力非常弱的缺陷,相反,呈锥形的锚固筋2可以使得钢筋笼在插入浇满混凝土的桩孔内时,不存在下法兰盘3的阻碍作用,并且由于锥形更适于在有混凝土的桩孔中方便地插入,因此可以进一步使得钢筋笼整体插入过程更加顺畅,效率进一步提高。此外,锚固筋2在插入桩孔之后,可以更优化地与混凝土粘接固化形成可拆筋预应力护坡桩的桩底锚固端,与混凝土之间的锚固力进一步加强。
46.如图1

图3所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可拆筋钢筋笼10还包括环状的架立筋6,其从内部方向支撑所述套管3。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架立筋6在与所述套管3的接触点位置焊接有套管夹7(例如采用金属材质,以方便焊接,比如铁制、钢制)。所述套管夹7均匀分布在所述架立筋6上(例如根据可拆卸筋1的数量来设置合理的分布间隔),并用于插入和固定所述套管3。
47.可以理解,本公开的架立筋6可以从内部方向支撑所述套管3,此时可以防止可拆卸筋1向内变形,防止可拆卸筋1产生弯曲、扭曲或变形,以便于后续将可拆卸筋1从套管3中取出。
48.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箍筋8,其从外部方向缠绕在所述套管3上。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箍筋8在与所述套管3的接触点位置用火烧丝(又名捆绑丝,退火丝。柔韧性好,可以由优质铁丝制成,采用国标低碳钢线材经酸洗除锈、拉拔成型、高温退火等工艺精制而成)绑紧。
49.应理解,本公开的架立筋6和箍筋8可以分别从内部方向和外部方向同时支撑所述套管3,此时可以进一步防止可拆卸筋1向内变形或向外变形,更好地防止可拆卸筋1产生弯曲、扭曲或变形,以便于后续将可拆卸筋1从套管3中取出。
50.如图4

图9所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件4包括自卸螺母41和反力套筒42;所述自卸螺母41在受到向下的按压力时,会在所述反力套筒42内部绕所述可拆卸筋1的轴线反时针转动(例如,通过反时针转动,可以使得自卸螺母41在反力套筒42内部实现与可拆卸筋1的脱离)。
51.参考图6和图9,所述自卸螺母41可转动式套设在所述反力套筒42内,所述可拆卸筋1的所述第二端12通过螺纹可转动式套设在所述自卸螺母41内。
52.参考图4,所述自卸螺母41呈圆柱状并设有四个圆柱状耳钉411;所述耳钉411呈螺旋状均匀地布置在所述自卸螺母41的外圆柱面上。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自卸螺母41沿着轴线设置有带有螺纹的通孔412,所述通孔412能够与所述可拆卸筋1的所述第二端12可转动式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公开的圆柱状耳钉411也可以采用其他形状,例如锥形、柱状等合理的形状。
53.参考图5和图7,所述反力套筒42呈中空圆柱状,其内壁421上设置有与所述耳钉411相互配合的螺旋槽422。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反力套筒42的一端与所述锚固筋2相互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套管3相互密封(例如无缝连接),至于其具体实现方式,下面介绍两个示例性实施例。
54.作为一个示例,如图5和图6所示,反力套筒42呈中空圆柱状,其下端具有缩口设计,并可以通过螺纹与锚固筋2相互连接。反力套筒42的上端呈敞口状(没有缩口设计),此时自卸螺母41可以从上端放入反力套筒42内,然后将套有套管3的可拆卸筋1从上部敞口插入,其中可拆卸筋1通过螺纹与自卸螺母41旋转连接并安装,而套管3则与上部敞口在形状上适配并相互密封起来。
55.作为另一个示例,如图7

图9所示,反力套筒42在上端还具有凸缘423(此时其上端有缩口设计,并形成圆柱形的凸缘,或称为凸颈),而下端是敞口设计(没有缩口设计)。此时自卸螺母41可以通过下端的敞口放入反力套筒42内,然后将套有套管3的可拆卸筋1从上部插入,其中可拆卸筋1通过螺纹与自卸螺母41旋转连接并安装,而套管3则与凸缘423在形状上适配,并从外部套住凸缘423,使得两者相互密封起来。最后,通过例如焊接的方式将反力套筒42的下端与锚固筋2相互固定并密封。该示例构成的连接件4的整体结构,可以使得在可拆卸筋1被拉动(例如通过张拉设备进行拉紧)时,不易从反力套筒42的上端开口滑脱出去,从而更有利于对可拆卸筋1进行拉紧,并对护坡桩增加预应力,预防变形,并起到更好的支护作用。
56.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优选地,所述螺旋槽422的中心线螺距与呈螺旋状的所述耳钉411形成的螺距相等。可以理解,通过螺距的设置和配合,可以更优地实现耳钉411在螺旋槽422中的螺旋转动,使得自卸螺母41在受到向下的按压力时,会在所述反力套筒42内部绕所述可拆卸筋1的轴线反时针转动。
57.参考图6和图9,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自卸螺母41在受到向下的按压力时,所述耳钉411会受到所述螺旋槽422的圆周反扭力,以驱动所述自卸螺母41绕所述可拆卸筋1的轴线反时针转动(例如,通过反时针转动,可以使得自卸螺母41在反力套筒42内部
实现与可拆卸筋1的脱离)。
58.可以理解,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采用自卸螺母41和反力套筒42的结构设计,可以通过在所述可拆卸筋1上施加向下的按压力来实现可拆卸筋1脱离与所述连接件4和所述锚固筋2的连接,并能够从所述套管3中拆卸下来。这可以在钢筋笼在吊起或插入桩孔的过程中发生弯曲、扭曲或变形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将可拆卸筋1拆卸下来,实现回收,从而规避了采用旋转或转动纵筋的操作方式无法在该情况下实现回收的缺陷。
59.实施例2:可拆筋钢筋笼的制作方法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拆筋钢筋笼的制作方法,其在制作之后形成本公开实施例1中的可拆筋钢筋笼10。
60.以下示例性介绍可拆筋钢筋笼的制作方法,其结构为实施例1中的可拆筋钢筋笼10,这里不再赘述。该可拆筋钢筋笼的制作方法例如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61.在步骤102中,将套管夹7焊接在环状的架立筋6上,然后将装有所述可拆卸筋1的所述套管3插入所述套管夹7中,并将所述套管夹7夹紧在所述套管3上。
62.继续到步骤104,在步骤104中,将所述可拆卸筋1的所述第二端12与所述连接件4相互连接并使所述套管3与所述连接件4相互密封(例如无缝连接)。
63.继续到步骤106,在步骤106中,将所述锚固筋2连接在所述连接件4上。
64.继续到步骤108,在步骤108中,将箍筋8从外部方向缠绕在所述套管3上,并在所述箍筋8与所述套管3的接触点位置用火烧丝绑紧。
65.通过以上步骤,能够快速、方便地制作出本公开实施例1中的可拆筋钢筋笼10,并具有本公开实施例1中的可拆筋钢筋笼10的全部优势。
66.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公开还可以通过其他结构来实现,本公开的特征并不局限于上述较佳的实施例。任何熟悉该项技术的人员在本公开的技术领域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