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工程下水道清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55347发布日期:2022-04-30 09:11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市政工程下水道清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清淤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工程下水道清淤装置。


背景技术:

2.下水管道用于排放雨水以及污水,在雨季汛期来临前,各个城市常会对下水管道进行清淤,以保障下水管道能够正常排水,防止城市内涝。
3.相关技术中,一种下水道清淤装置包括螺旋钻头以及用于驱动螺旋钻头转动的气动马达,通过旋转的螺旋钻头以刮除下水管道管壁上的污物。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通过上述清淤装置清理下水管道时,螺旋钻头的直径需与下水管道的内径一致,导致清理不同内径的下水管道时,需更换螺旋钻头直径不同的清淤装置,导致清淤装置的适配性差,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扩大清淤装置的适配性,本技术提供一种市政工程下水道清淤装置。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市政工程下水道清淤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市政工程下水道清淤装置,包括动力机构,包括主硬管、转动连接在主硬管上的主轴以及用于驱动主轴转动的驱动电机;排污机构,包括连接在主硬管一端的辅软管、设置在主轴上的螺旋叶片以及呈倾斜设置在主硬管下方的铲板,所述螺旋叶片设置在主硬管中,所述铲板的高度沿主硬管至辅软管的方向递增,所述铲板的一端可拆卸连接在主硬管远离辅软管的端部,所述铲板的另一端用于与下水管道的管壁抵触;去污机构,包括设置在主轴上的第一连接环、设置在连接环上的伸缩刮壁组件,伸缩刮壁组件包括连接在连接环上的第一套筒、滑动设置在第一套筒上的第一滑块、限制第一滑块滑动的第一限位件以及设置在滑块上的刮刀,所述刮刀用于与下水管道的管壁抵触;移动机构,设置有多组,包括设置在主硬管上第二连接环、多组设置在第二连接环上的伸缩移动组件,所述伸缩移动组件包括第二套筒、滑动设置在第二套筒上的第二滑块、限制第二滑块滑动的第二限位件以及转动设置在第二滑块上的移动轮,所述移动轮用于与下水管道的管壁抵触。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除地下管道中的污物时,根据下水管道的内径,滑动第一滑块以及各第二滑块,再通过第一限位件限制第一滑块滑动、通过第二限位件限制第二滑块滑动,使得主轴的轴心线与下水管道轴心线共线的情况下,刮刀以及移动轮均能够与下水管道的管壁抵触。然后启动驱动电机并沿辅软管至主硬管的方向推进本技术清淤装置,驱动电机驱动主轴转动,主轴带动第一连接环转动,第一连接环带动第一套筒以及第一滑块转动,从而带动刮刀转动并挂落管壁上的污物。掉落的污物堆积在下水管道的内底壁
上,随着本技术清淤装置的推进,呈倾斜设置铲板使得铲板能够铲起下水管道内底壁上的污物,污物沿铲板上移至主硬管中。主轴在转动的同时带动螺旋叶片转动,螺旋叶片将进入主硬管的污物传输至辅软管中,将辅软管远离主硬管的一端置于下水管道外, 即可将污物排出下水管道。
8.通过上述结构,使得本技术的清淤装置能够适配不同内径的下水管道,提高了清淤装置的适配性。
9.可选的,所述伸缩刮壁组件设置有多组且沿第一连接环的轴心线周向排布,所述去污机构还包括转动设置在主轴上的第一收卷环,所述伸缩刮壁组件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一滑块向远离第一连接环方向移动的第一弹簧以及一端连接在第一滑块靠近第一连接环一侧的第一伸缩绳,所述第一伸缩绳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收卷环上,所述第一收卷环用于将第一伸缩绳收卷至第一收卷环上。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不同内径的下水管道调节各第一滑块时,转动收卷环以收卷各第一伸缩绳,第一伸缩绳拉动第一滑块向靠近第一连接环的方向滑动,第一滑块带动刮刀向靠近第一连接环的方向滑动。撤除施加在第一收卷环上的力后,第一滑块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向远离第一连接环的方向滑动,从而带动刮刀向远离第一连接环的方向滑动。
11.通过上述结构,使得工作人员根据内径的下水管道调节各第一滑块时,只需转动第一收卷环,而无需逐个调节第一滑块,便于工作人员调节第一滑块。
12.可选的,所述第一收卷环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收卷环相对第一连接环转动以收卷第一伸缩绳的第一收卷组件。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弹簧用于驱动第一滑块向远离第一连接环的方向滑动,以使第一伸缩绳从第一收卷环上放出,而通过第一收卷组件驱动第一收卷环转动以收卷第一伸缩绳,使得第一伸缩绳能够始终处于张紧状态,有助于第一收卷环收卷第一伸缩绳。
14.可选的,所述第一收件组件包括两个第一拉动块以及两端分别连接在不同第一拉动块上的第一拉动弹簧,两所述第一拉动块分别设置在第一套筒以及第一收卷环上。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弹簧推动第一伸缩块向远离第一连接环的方向移动时,第一伸缩绳放出、第一拉动弹簧压缩。第一拉动弹簧通过第一拉动块对第一收卷环施加力,以使第一伸缩绳张紧。第一收卷组件的结构简单,且便于安装设置。
16.可选的,所述去污机构还包括呈倾斜设置在主硬管上的移动环,所述移动环的轴心线与主轴的轴心线共线,所述移动环的高度沿主硬管至辅软管的方向递减,所述伸缩刮壁组件还包括自身端部沿第一滑块滑动方向滑动设置在刮刀上的移动件,所述移动件的另一端设置在移动环上且沿移动环周向滑动,所述刮刀沿主轴的轴向滑动设置在滑块上。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移动件的一端沿第一滑块的滑动方向滑动设置在刮刀上,移动件的另一端设置在移动环上且沿移动环周向滑动,以使调节并滑动第一滑块时,移动件相对移动环静止、移动件相对第一滑块滑动。通过主轴带动第一连接环、第一套筒、第一滑块以及刮刀转动时,刮刀带动移动件转动。移动件在刮刀的带动下由移动环的上端移动至移动环的下端时,移动件带动刮刀沿主硬管至辅软管的方向滑动;移动件在刮刀的带动下由移动环的下端移动至移动环的上端时,移动件带动刮刀沿辅软管至主硬管的方向
滑动。从而使得本技术的清淤装置在清理堆满污物的下水管道时,会先将管道上方的污物刮下。在本技术清淤装置推进的过程中,能够将堆满在下水管道中的污物清出一个高度沿推进方向递增的倾斜面,以便于铲板铲起,且污物不易从主硬管上方溢过。
18.可选的,所述刮刀背向主硬管的一侧设置有多块辅助刀块。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如此设置的辅助刀块使得本技术清淤装置推进时,能够搅散推进方向上的污物,有助于污物堆积至下水管道的内底壁上。
20.可选的,所述去污机构还包括设置在主轴的端部设置的除淤钻。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除淤钻进一步提高了本技术清淤装置搅散污物的能力。
22.可选的,所述主硬管的内壁上设置有防护箱,所述防护箱中设置有转向箱,所述主轴的一端贯穿至防护箱中并与转向箱的其中一根转轴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一端贯穿至防护箱中并与转向箱的另一根转轴连接。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向箱,使得电机无需设置在主硬管中,有助于电机以及辅软管设置。防护箱对转向箱以及电机的输出轴起到了保护的作用。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第一滑块、第一套筒以及第一限位件,使得刮刀能够与不同内径的下水管道内壁抵触,通过第二滑块、第二套筒以及第二限位件,使得移动轮能够与不同内径的下水管道内壁抵触,从而使得本技术清淤装置能够对多种不同内径的下水管道进行清淤作业,提高了清淤装置的适配性;2.通过第一收卷环、第一弹簧、第一伸缩绳以及第一收卷环,使得工作人员只需转动第一收卷环即可调节多个第一滑块,而无需逐个调节第一滑块,便于工作人员调节第一滑块;3.通过移动环以及移动件,使得本技术的清淤装置在推进的过程中,会先对下水管道上方的污物进行清除,从而将堆满在下水管道中的污物清出一个高度沿推进方向递增的倾斜面,不仅使得污物不易从主硬管上方溢过,还便于铲板铲起。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27.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凸显。
28.图4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29.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凸显刮刀以及移动件的局部爆炸示意图。
30.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凸显移动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1.图7是图2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32.附图标记说明:1、动力机构;11、主硬管;12、主轴;13、驱动电机;14、防护箱;15、转向箱;2、排污机构;21、辅软管;22、螺旋叶片;23、铲板;3、去污机构;31、第一连接环;32、第一收卷环;33、伸缩刮壁组件;331、第一套筒;332、第一滑块;333、第一限位件;334、刮刀;3341、辅助刀块;3342、滑动槽;3343、限位槽;335、第一弹簧;336、第一伸缩绳;337、移动件;3371、第一限位部;3372、滑动部;3373、第二限位部;34、除淤钻;35、移动环;351、滑动环槽;352、限位环槽;
353、固定块353;36、第一收卷组件;361、第一拉动弹簧;362、第一拉动块;4、移动机构;41、第二连接环;42、第二收卷环;43、伸缩移动组件;431、第二套筒;432、第二滑块;433、第二限位件;434、移动轮;435、第二弹簧;436、第二伸缩绳;44、第二收卷组件;441、第二拉动弹簧;442、第二拉动块;45、止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市政工程下水道清淤装置。参照图1,市政工程下水道清淤装置包括动力机构1、排污机构2、去污机构3以及两组移动机构4。
35.参照图1、图2,动力机构1包括主硬管11、主轴12以及驱动电机13,驱动电机13固定在主硬管11的外壁上,主轴12转动连接在主硬管11内,且主轴12的轴心线与主硬管11的轴心线共线。主硬管11的内壁上固定有防护箱14,防护箱14中固定有转向箱15,驱动电机13的一端由主硬管11外贯穿至主硬管11内的防护箱14中,并与转向箱15的一根转轴固定连接。主轴12的一端贯穿至防护箱14中,并与转向箱15的另一根转轴固定连接。驱动电机13启动后,通过转向箱15,以驱动主轴12转动。
36.参照图1、图2,排污机构2包括辅软管21、螺旋叶片22以及铲板23,辅软管21与主硬管11的一端固定连接。螺旋叶片22固定在主轴12的周向侧壁上,且螺旋叶片22沿主轴12的轴心线呈螺旋状延伸。铲板23呈倾斜设置在主硬管11的下方,铲板23的高度沿主硬管11至辅软管21的方向递减。
37.参照图1、图2,铲板23的一端可拆卸连接在主硬管11远离辅软管21的端部,铲板23的另一端用于与下水管道的管壁抵触。铲板23与主硬管11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为螺栓连接,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铲板23与主硬管11还可通过过盈配合、卡接配合等方式连接。根据不同的下水管道内径更换不同的铲板23,以使铲板23下端能够与下水管道的内底壁贴合。
38.参照图1、图2,通过本技术的清淤装置进行清淤作业时,沿辅软管21至主硬管11的方向推进。推进本技术清淤装置时,铲板23将堆积在下水管道内底壁上的污物铲起,污物沿铲板23进入主硬管11中。通过驱动电机13驱动主轴12带动螺旋叶片22转动,以使污物由主硬管11传输至辅软管21中。
39.参照图1、图3,去污机构3包括套接固定在主轴12上的第一连接环31、转动套接在主轴12上的第一收卷环32、三组伸缩刮壁组件33、固定在主轴12端部的除淤钻34以及套设在主轴12上的移动环35,第一连接环31、第一收卷环32以及移动环35的轴心线均与主轴12的轴心线共线,伸缩刮壁组件33沿第一连接环31的轴心线呈周向均布于第一连接环31的外壁上。
40.参照图3、图4,伸缩刮壁组件33包括固定在第一连接环31上的第一套筒331、滑动设置在第一套筒331上的第一滑块332、限制第一滑块332滑动的第一限位件333、沿主轴12的轴心线滑动连接在第一滑块332远离第一连接环31端部的刮刀334、设置在第一套筒331中的第一弹簧335以及设置在第一滑块332上的第一伸缩绳336。第一限位件333为杆部由第一套筒331外贯穿至第一套筒331内的螺栓,通过旋紧第一限位件333,以使第一限位件333的端部抵紧第一滑块332,从而限制第一滑块332滑动。
41.参照图2、图3、图5,刮刀334用于与下水管道的管壁抵触,刮刀334背向主硬管11的
一侧固定有四块辅助刀块3341,辅助刀块3341沿第一滑块332的滑动方向均布。刮刀334上设置有移动件337,移动件337沿主硬管11至辅软管21的方向分为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一限位部3371、滑动部3372以及第二限位部3373,第一限位部3371的宽度大于滑动部3372的直径,第二限位部3373呈球状且第二限位部3373的直径也大于滑动部3372的直径。
42.参照图1、图2,移动环35呈倾斜设置在主硬管11上,移动环35的高度沿主硬管11至辅软管21的方向递减。移动环35上设置有三个一端与移动环35固定连接的固定块353,固定块353的另一端固定在主硬管11上。
43.参照图3、图4、图5,移动环35背向主硬管11的端面上开设有滑动环槽351,滑动环槽351用于供滑动部3372的端部滑动设置。滑动环槽351的槽底开设有限位环槽352,限位环槽352用于供第二限位部3373滑动设置,第二限位部3373的直径大于滑动环槽351。通过滑动环槽351以及限位环槽352,以使滑动部3372的端部以及第二限位部3373能够沿移动环35周向滑动。
44.参照图2、图4、图5,刮刀334靠近主硬管11的端面上开设有沿第一滑块332滑动方向延伸的滑动槽3342,滑动槽3342的槽底开设有与滑动槽3342延伸方向一致的限位槽3343。滑动槽3342用于供移动件337的端部滑动设置,限位槽3343用于供限位块滑动设置,第一限位部3371的宽度大于滑动槽3342的槽宽。
45.参照图1、图3、图5,主轴12带动限位环转动时,第一套筒331带动第一滑块332以及刮刀334转动,刮刀334带动移动件337沿移动环35周向滑动。由于移动环35的高度沿主硬管11至辅软管21的方向递减,使得移动件337的端部以及第二限位部3373由移动环35的下端滑动至移动环35的上端时,移动件337推动刮刀334沿辅软管21至主硬管11的方向移动;移动部的端部以及第二限位部3373由移动环35的上端滑动至移动环35的下端时,移动件337推动刮刀334沿主硬管11至辅软管21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刮刀334能够先刮落下水管道中上方的污物。
46.参照图4,第一弹簧335沿第一滑块332的滑动方向伸缩,第一弹簧33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套筒331的内底壁以及第一滑块332抵触,以驱动第一滑块332向远离第一连接环31的方向运动。第一伸缩绳336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滑块332靠近第一连接环31的端面上,第一伸缩绳336的另一端贯穿第一套筒331,并固定连接在第一收卷环32上。
47.参照图3、图4,第一收卷环32上设置有三组第一收卷组件36,第一收卷组件36沿第一收卷环32的轴心线周向均布,第一收卷组件36用于将第一伸缩绳336收卷至第一收卷环32上。第一收卷组件36包括第一拉动弹簧361以及两个第一拉动块362,一个第一拉动块362固定在第一收卷环32上,另一个第一拉动块362固定在其中一个第一套筒331上,第一拉动弹簧36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不同的第一拉动块362上。
48.参照图3、图4,转动第一收卷环32以收卷各第一伸缩绳336时,各第一弹簧335压缩,第一伸缩绳336带动各第一滑块332收入第一套筒331中。撤除施加在第一收卷环32上的力时,第一弹簧335复原,第一伸缩绳336放出,各第一滑块332伸出第一套筒331,第一拉动弹簧361压缩。
49.参照图1、图6,移动机构4包括套设在主硬管11上的第二连接环41、转动套接在主硬管11上的第二收卷环42以及三组伸缩移动组件43,第二连接环41以及第二收卷环42的轴心线均与主硬管11的轴心线共线,伸缩移动组件43沿第二连接环41的轴心线呈周向均布于
第二连接环41的外壁上。
50.参照图1、图6、图7,伸缩移动组件43包括固定在第二连接环41上的第二套筒431、滑动设置在第二套筒431上的第二滑块432、限制第二滑块432滑动的第二限位件433、转动连接在第二滑块432远离第二连接环41端部的移动轮434、设置在第二套筒431中的第二弹簧435以及设置在第二滑块432上的第二伸缩绳436,移动轮434用于与下水管道的管壁抵触。第二套筒431上固定有止动块45,止动块45与主硬管11固定连接以限制第二连接环41相对主硬管11转动。第二限位件433为杆部由第二套筒431外贯穿至第二套筒431内的螺栓,通过旋紧第二限位件433,以使第二限位件433的端部抵紧第二滑块432,从而限制第二滑块432滑动。
51.参照图7,第二弹簧435沿第二滑块432的滑动方向伸缩,第二弹簧435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套筒431的内底壁以及第二滑块432抵触,以驱动第二滑块432向远离第二连接环41的方向运动。第二伸缩绳436的一端固定在第二滑块432靠近第二连接环41的端面上,第二伸缩绳436的另一端贯穿第二套筒431以及第二连接环41,并固定连接在第二收卷环42上。
52.参照图6、图7,第二连接环41上设置有三组第二收卷组件44,第二收卷组件44沿第二收卷环42的轴心线周向均布,第二收卷组件44用于将第二伸缩绳436收卷至第二收卷环42上。第二收卷组件44包括第二拉动弹簧441以及两个第二拉动块442,一个第二拉动块442固定在第二收卷环42上,另一个第二拉动块442固定在第二连接环41上,第二拉动弹簧44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不同的第二拉动块442上。
53.参照图6、图7,转动第二收卷环42以收卷各第二伸缩绳436时,各第二弹簧435压缩,第二伸缩绳436带动各第二滑块432收入第二套筒431中。撤除施加在第二收卷环42上的力时,第二弹簧435复原,第二伸缩绳436放出,各第二滑块432伸出第二套筒431,第二拉动弹簧441压缩。
54.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市政工程下水道清淤装置的实施原理为:使用本技术清淤装置时,将辅软管21远离主硬管11的端部留在地面上,将本技术清淤装置的其余部分放进下水管道中。
55.清淤作业前,先根据下水管道的内径更换适宜铲板23,然后旋松第一限位件333以及第二限位件433,并转动第一收卷环32以及第二收卷环42,以使刮刀334与下水管道内壁抵触、移动轮434与下水管道内壁抵触,且主轴12的轴心线与下水管道的轴心线共线。
56.清淤作业时,启动驱动电机13以通过转向箱15驱动主轴12转动,主轴12一方面带动螺旋叶片22转动,以传输污物,另一方面带动第一连接环31以及除淤钻34转动,第一连接环31通过第一套筒331以及第一滑块332带动刮刀334转动以刮除下水管道内壁上的污物。由于第一限位部3371滑动设置在限位槽3343中,滑动部3372的两端分别滑动设置在滑动槽3342以及滑动环槽351中,且第二限位部3373滑动设置在限位环槽352中,使得移动件337沿移动环35周向滑动。移动环35的高度沿主硬管11至主软管的方向递减,使得刮刀334在转动的过程沿主轴12的轴心线往复滑动,从而使得本技术清淤装置在推进的过程中,先将下水管道内上方的污物刮落。铲板23的在本技术清淤装置推进的过程中,铲起下水管道内底壁上污物,上述污物沿铲板23移动至主硬管11中并由螺旋叶片22传输至辅软管21中,最终传输至地面上。
57.通过上述结构,使得本技术的清淤装置对不同内径的下水管道进行清淤作业,提
高了清淤装置的适配性。
5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