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构件及地下连续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31056发布日期:2022-01-12 01:10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制构件及地下连续墙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制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制构件及地下连续墙。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干式连接的装配式格栅地下连续墙,简述一下方案,该方案装配式地下连续墙采用自动化流水线生产,尺寸精度高。可以实现工厂预制、现场安装,符合建筑工业化的趋势,可以有效节约材料、减少施工带来的污染、减少劳动力成本,但其仍然具有改进空间,该方案中的连续墙因连接件的原因在墙体上设置诸多凹腔,对墙体的完整性造成了损伤,在墙体承力时,这些连接节点可能导致墙体达不到理想的承力标准,而带来安全隐患;另外,该技术方案在地下施工时,当土体或土质条件不理想时,预制墙体单元之间在墙体依靠连接件或锚固件紧固,很难做到真正的整体形成连续墙,或通过预埋型钢咬合,虽然能形成连续墙,但成本很高,并且预埋的精度难以保证;在端面上依靠在上部墙体单元即将完全沉入前,对墙体端部磨毛坐浆界面用细石混凝土坐浆,该方案对施工现场要求较高,施工质量难以控制,故上述方案在整体性方面仍存在着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满足对接便利、承力要求、安全性高的预制构件。
4.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所述预制构件进行连接的地下连续墙。
5.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制构件,包括用于在竖向和横向互相装配形成连续墙的预制构件本体,预制构件本体两端设有对应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竖向的安装连接件,使得预制构件之间端面的固定连接;其中,在预制构件本体的端面上至少一端面上设置有密封部,并且,在预制构件本体的至少一裸露面上形成有榫卯结构。
6.进一步的,上述预制构件,还具有如下技术特征,至少一密封部呈圆形或整环形或半环形或多圆环或带状,且位于预制构件本体端面远离中心侧;
7.和/或,至少一密封部呈环形且包裹所有连接部;
8.和/或,至少一密封部呈环形且包裹部分连接部;
9.和/或,至少一密封部呈环形且包裹单个连接部。
10.进一步的,上述预制构件,还具有如下技术特征,所述密封部为设置于预制构件本体端面上至少一道的凸起,与所述预制构件端面相抵接的相邻预制构件的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凸起相应的凹槽带;
11.或者,所述密封部为设置于预制构件本体端面上的卡存槽及安装在卡存槽内的填塞件。
12.优选地,所述填塞件可以是胶条或粘性材料或弹性件,所述填塞件用于预制构件的之间端面的密封。
13.进一步的,所述榫卯结构呈角型或矩形或燕尾型或t字型或l型;
14.和/或,至少一榫卯结构位于预制构件本体的侧面上,其中,所述榫卯结构包括设置于预制构件本体一侧面上的第一卯槽和另一侧面上的第一榫头,优选的,所述第一榫头与预制构件本体为一体化成型或者另外安装;
15.和/或,至少一榫卯结构位于预制构件本体的端面上且位于与密封部同一端面上,其中,所述榫卯结构为设置于预制构件本体一端面上的第二榫头和/或第二卯槽,优选的,所述第二榫头和/或所述第二卯槽位于所述密封部远离所述预制构件本体端面中心一侧。
16.进一步的,上述预制构件,还具有如下技术特征,所述第一榫头和所述第一卯槽的侧面上设有注浆预埋槽,使得相邻预制构件在侧面对接的注浆预埋槽形成注浆密封孔。
17.进一步的,上述预制构件,还具有如下技术特征,所述第一榫头和所述第一卯槽沿预制构件本体竖向延伸,并且呈反向卡扣连接。
18.为实现上述另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下连续墙,由上述的预制构件横向和竖向装配组成,其中,在竖向上相邻两条预制构件的之间端面通过连接部安装的连接件固定连接及榫卯结构的连接,并且,连接点通过密封部密封接缝,在横向上相邻两条预制构件之间的侧面设有榫卯结构。
19.优选地,在至少两条横向上相邻的所述预制构件侧壁上设置有冠梁,使得在连续墙上便利安装横梁。
20.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利用上述预制构件的行成上述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包括:
21.通过水泥土搅拌设备在施工场地按预定尺寸进行地基水泥土作业;
22.通过吊装设备将上述的预制构件起吊至形成水泥土的地基上方,然后通过打桩机作业将预制构件打入地基内,在预制构件完全沉入前,通过吊装设备再在该预制构件上方安装又一预制构件,预制构件之间端面通过安装于连接部内的连接件、榫卯结构连接,并且通过密封部对接缝进行密封,依此作业方式持续竖向施工至达到需要的连续墙高度;
23.通过吊装设备将上述的预制构件起吊至已经完成竖向对接的多节预制构件侧面,并通过榫卯结构拼接,在形成的注浆密封孔中浇注高强性水泥基复合材料进行密封,依此作业方式持续横向施工至形成上述的地下连续墙;
24.通过取土设备在地下连续墙中心取土形成地下室或基坑;
25.通过地下连续墙上的冠梁连接横梁、支护机构,得到完整的地下连续墙。
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下连续墙由两端设置有相对应的连接部的预制构件横向和竖向依次装配形成,通过连接部在竖向上安装连接件以使两个竖向相邻的预制构件之间端面固定连接,连接部为端面上竖向开口,无需墙体开设凹腔操作连接件,从而使连续墙墙体完整无缺陷,承载力强,且竖向相邻的预制构件之间端面的对接处上形成有密封部,从而实现密封对接接缝,连续墙止水效果较好,并且竖向相邻的预制构件之间还形成有榫卯结构,提升连续墙横向抗承载力,使连续墙的完整性保持较好;在横向相邻的预制构件之间通过榫卯结构,连续墙横向完整性较好,止水效果较好,从而连续墙可以作为止水帷幕、传统围护桩而形成桩墙一体化结构,较少连续墙施工工序,降低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公开的预制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图1中预制构件的密封部的位置及形状的一种示意图;
29.图3为图1中预制构件的密封部的位置及形状的另一种示意图;
30.图4为图1中预制构件的密封部的位置及形状的另一种示意图;
31.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公开的预制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32.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公开的预制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33.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公开的预制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34.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公开的预制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35.图9为图8中地下连续墙的预制构件俯视及横向连接结构示意图。
36.附图中:
37.100、预制构件;101、第一榫头;102、第一卯槽;103、连接孔;104、卡存槽;105、第二卯槽;106、第二榫头;107、螺母;
38.200、预制构件;201、凸起;
39.300、预制构件;301、垫圈;
40.400、预制构件;401、螺纹孔;402、钢制型榫头;403、钢制型卯槽;
41.1、冠梁;
42.2、注浆密封孔;
43.3、注浆预埋槽。
具体实施方式
44.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45.在本文中,“上、下、左、右、内、外”等用于是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二确立的,根据附图的不同,相应的位置关系也有可能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并不能将其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绝对限定;而且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与另一个具有相同名称的部件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部件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以上”、“以下”等,包括本数。
46.《实施例一》
47.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预制构件100,所谓的预制构件为工厂预制加工,尤其为装配可形成连续墙的混凝土预制构件。该预制构件100的两端设有对应的连接部,连接部为连接孔103,连接部用于竖向的安装连接件,使得预制构件之间端面的固定连接,在预制构件本体的端面上至少一端面上设置有密封部,并且,在预制构件本体的至少一裸露面上形成有榫卯结构。当然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制构件100中,在预制构件100的端部或者侧面或者侧面中部上形成榫卯结构即可。
48.其中,如图1-4所示,在预制构件100的端部布置有卡存槽104,卡存槽104 可以为环状或者圆形或者半环形,卡存槽104中布置有填塞件,在相邻两个预制构件之间的端面抵接时挤压填塞件密封接缝。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在装配形成地下连续墙的密封效果,卡存槽104可以是环形环绕所有连接孔103;也可以是环形环绕部分连接孔103;还可以是环绕单个连接孔10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填塞件可以为粘性材料或者胶条或者弹性件;卡存槽104中填充粘性材料时,相邻预制构件之间的端面抵接时,挤压出卡存槽104内的粘性材料,由于粘性材料一般为液态的凝胶材料或改性凝胶材料,凝胶材料流动至预制构件100的
端部连接孔103及端部外轮廓线侧,从而可以密封接桩缝隙;卡存槽104中布置胶条或者弹性件时,胶条一般为塑性材料,具有较高的恢复性,弹性件一般为橡胶材料,也具有很好的恢复性,使得相邻预制构件之间的端面抵接时,由于胶条或者弹性件自身具有缓冲性,仍然可以做到密封的效果,从而可以在竖向拼接形成连续墙时密封接缝,提升连续墙的密封性。
49.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具有密封部的端面上设置榫卯结构,具体的,在预制构件100的具有卡存槽104的端面上设置第二榫头105,在预制构件100 的另一端面上设置与之相应并且用于对接相邻预制构件100的第二榫头105的第二卯槽106;还可以是在在预制构件100的具有卡存槽104的端面上设置第二卯槽106,在预制构件100的另一端面上设置与之相应并且用于对接相邻预制构件 100的第二卯槽106的第二榫头105(图中未显示);还可以是在在预制构件100 的具有卡存槽104的端面上设置第二榫头106和第二卯槽105,在预制构件100 的另一端面上设置与之相应第二榫头105和第二卯槽106(图中未显示),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二榫头106和第二卯槽105为便于插接的角型,或者无缝拼接的矩形,或者可以锁扣卡接的燕尾形(图中未显示)。
50.如图1-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预制构件100的侧面上同步设置又一榫卯结构,具体的,该榫卯结构为设置在预制构件100一侧的第一榫头101及另一侧相对应的第一卯槽102,为了能够实现横向相邻预制构件之间密封性,在第一榫头101和第一卯槽102的侧面分别设有注浆预埋槽3,使得在横向装配连续墙时相邻预制构件100对接两个注浆预埋槽3形成注浆密封孔2,向注浆密封孔2内浇筑高强形浇注高强性水泥基复合材料进行密封,从而使得装配形成的连续墙横向接缝密封性较好。当然,在本实施例中,预制构件100侧面上设置至少一个第一榫头101和第一卯槽10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一榫头101和第一卯槽102 为与预制构件100的本体在工厂一体化预制。为了实现横向装配连续墙的完整性,第一榫头101和第一卯槽102为燕尾形或者t形,使得相邻预制构件100之间的侧面锁扣连接。
51.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制构件100中,在预制构件100的侧壁上设置预埋件,预埋件用于预制构件100装配地下连续墙安装后便于连接横梁或者其他加固构件。在本实施例中,将预埋件设置为螺母107,使得施工时,横梁或其它加固构件通过与螺母107之间连接即可。
52.《实施例二》
53.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一相同的部分,给与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相同的文字说明。
54.如图5所示,相对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装配形成连续墙的预制构件200还具有这样的结构:在预制构件200的端部仅设置有密封部,该密封部为至少一道的凸起201,该凸起201为环状或者圆形或者半环形,至少一凸起201 为环状并包裹所有连接孔103或者部分连接孔103或者单个连接孔。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该预制构件200的另一端部上设置与凸起201相适配的凹槽带,该凸起201横截面为三角形或者梯形或者矩形或者弧形或者圆形。当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制构件200中,该凸起201为与预制构件200一体化成型的混凝土结构。在预制构件200的端面上设置榫卯结构,具体的,榫卯结构为设置在预制构件200 一侧的第一榫头101和另一侧用于拼接相邻预制构件200的第二卯槽102,在本实施例中,在预制构件200的侧面上设置至少一个第一卯槽102和第一榫头10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一榫头101和第一卯槽102为l型,可以便于预制构件 200在预制时脱模以及在施工
现场便利卡扣连接。
55.相对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装配形成连续墙的预制构件200具有更好的端部承载能力、密封效果,制作便利,施工方便。
56.《实施例三》
57.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一相同的部分,给与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相同的文字说明。
58.如图6所示,相对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装配形成连续墙的预制构件300还具有这样的结构:在预制构件300的端部设置有密封部和榫卯结构,该密封部为至少一道的垫圈301,该垫圈301为环状橡胶材料,该垫圈301通过螺钉与预制构件300的端部连接并固定于其上。
59.相对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装配形成连续墙的预制构件300具有更好的端部承载能力、连接精度。
60.《实施例四》
61.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一相同的部分,给与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相同的文字说明。
62.如图7所示,相对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装配形成连续墙的预制构件300还具有这样的结构:在预制构件400的侧面设置有螺纹孔401,螺纹孔 401用于通过螺栓连接另外安装的钢制型榫卯结构,具体的,该钢制型榫卯结构包括钢制型榫头402和钢制型卯槽403,钢制型榫头402和钢制型卯槽403为燕尾型或者t型或者l型。
63.相对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装配形成连续墙的预制构件400具有更好的侧面承载能力、制作简单、模具设计成本低、便于脱模。
64.《实施例五》
65.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一相同的部分,给与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相同的文字说明。
66.如图8和图9所示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地下连续墙,由上述的预制构件 100横向和竖向装配组成,其中,在竖向上相邻两条预制构件100的之间端面通过连接部安装的连接件固定连接及榫卯结构的连接,并且,连接点通过密封部密封接缝,在横向上相邻两条预制构件之间的侧面设有榫卯结构。
6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为了便于提升墙体的完整性,在横向上相邻的预制构件侧壁上通过螺母107安装有冠梁1,使得在连续墙上便于施工后期安装横梁。
68.其中,如图8-所示,该连续墙的具体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9.通过水泥土搅拌设备在施工场地按预定尺寸进行地基水泥土作业;
70.通过吊装设备将上述的预制构件100起吊至形成水泥土的地基上方,然后通过打桩机作业将预制构件打入地基内,在预制构件100完全沉入前,通过吊装设备再在该预制构件100上方安装又一预制构件100,预制构件100之间端面通过安装于连接部内的连接件、榫卯结构连接,并且通过密封部对接缝进行密封,依此作业方式持续竖向施工至达到需要的连续墙高度;
71.通过吊装设备将上述的预制构件起吊至已经完成竖向对接的多节预制构件侧面,并通过榫卯结构拼接,在形成的注浆密封孔2中浇注高强性水泥基复合材料进行密封,依此
作业方式持续横向施工至形成上述的地下连续墙;
72.通过取土设备在地下连续墙中心取土形成地下室或基坑;
73.通过地下连续墙上的冠梁连接横梁、支护机构,得到完整的地下连续墙。
74.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做出的若干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