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用引水隧洞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30432发布日期:2021-10-24 05:48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利工程用引水隧洞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利工程用引水隧洞结构。


背景技术:

2.水利工程中包含一种分洪工程,原理是将超过一定水位或流量的超额洪水有计划地分泄于湖泊、洼地,或分注于其他河流,或直泄入海,或绕过保护区在下游仍返回原河道,一般有分洪闸,渠道和引水隧洞等组成,但现有的大多数引水隧洞结构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
3.不便于对水头进行消减,可能导致水头蓄势过大而导致隧洞产生塌陷或将隧洞内部构件冲毁,且不便于对水流中含有的石块等杂质进行阻挡,可能导致其引导至水电站时对水电站造成破坏,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引水隧洞结构,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引水隧洞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大多数引水隧洞结构不便于对水头进行消减,可能导致水头蓄势过大而导致隧洞产生塌陷或将隧洞内部构件冲毁,且不便于对水流中含有的石块等杂质进行阻挡,可能导致其引导至水电站时对水电站造成破坏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用引水隧洞结构,包括隧洞本体、第一缓冲块、集石板和第二缓冲块,所述隧洞本体的内侧安装有加固杆,且加固杆的内侧设置有缓冲环,所述缓冲环的内侧设置有第一缓冲块,且第一缓冲块的右侧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右端安装有安装架,且安装架的右侧设置有阻砂块,所述阻砂块的下端安装有定位杆,且定位杆的右侧设置有集石板,所述集石板的上端安装有支撑架,且集石板的下侧设置有开设于隧洞本体下侧的集石坑,并且集石坑的内侧安装有集石杆,所述集石板的右侧设置有第二缓冲块,且第二缓冲块的内侧上端安装有上安装杆,所述第二缓冲块的内侧安装有下安装杆,且下安装杆和上安装杆的外侧设置有焊接杆。
6.优选的,所述第一缓冲块呈圆锥形,且第一缓冲块通过弹簧与限位柱构成弹性连接,且安装架关于限位柱的中心呈等角度设置。
7.优选的,所述缓冲环的外侧呈倾斜状,且缓冲环通过焊接与加固杆构成一体化结构。
8.优选的,所述集石板的纵截面呈“ω”型,且支撑架在集石板的上端关于集石板的中心呈等角度设置。
9.优选的,所述第二缓冲块的左端呈倾斜状,且第二缓冲块在隧洞本体内呈等间距设置。
10.优选的,所述第二缓冲块通过弹簧与上安装杆和下安装杆均构成弹性连接,且上安装杆和下安装杆的外端均呈倾斜设置。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水利工程用引水隧洞结构,能够对水头进行消减,避免水头蓄势过大而导致隧洞产生塌陷或将隧洞内部构件冲毁,且能够对水流中含有的石块等杂质进行阻挡,避免杂质引导至水电站时对水电站造成破坏;
12.1、通过缓冲环左端的倾斜设置能够对水头进行初步缓冲,随后通过第一缓冲块与限位柱之间的弹性连接,能够进一步吸收水头的势能,再经过第二缓冲块的左端的倾斜设置对水进行引导,使其先流至第二缓冲块的下侧在通过上安装杆进行流出,且通过第二缓冲块在隧洞本体内侧的等间距设置,能够多次对水头进行消减,避免水头蓄势过大而导致隧洞产生塌陷或将隧洞内部构件冲毁;
13.2、通过集石板能够将水体进行阻拦,随后通过集石板下侧设置的开设于隧洞本体下侧的集石坑内等间距设置的集石杆对对水流中含有的石块等杂质进行阻挡,避免杂质引导至水电站时对水电站造成破坏;
14.3、通过集石板上侧等角度设置的支撑架能够对隧洞本体内部上侧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且通过阻砂块在隧洞本体内侧的等间距倾斜设置能够对水流中的泥砂等细小的杂质进行堆积收集,减少水中杂质。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架与隧洞本体连接侧视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集石板与隧洞本体连接侧视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缓冲块与隧洞本体连接侧视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隧洞本体;2、第一缓冲块;3、加固杆;4、缓冲环;5、限位柱;6、安装架;7、阻砂块;8、集石板;9、支撑架;10、第二缓冲块;11、上安装杆;12、定位杆;13、集石坑;14、集石杆;15、焊接杆;16、下安装杆。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用引水隧洞结构,包括隧洞本体1、第一缓冲块2、加固杆3、缓冲环4、限位柱5、安装架6、阻砂块7、集石板8、支撑架9、第二缓冲块10、上安装杆11、定位杆12、集石坑13、集石杆14、焊接杆15和下安装杆16,隧洞本体1的内侧安装有加固杆3,且加固杆3的内侧设置有缓冲环4,缓冲环4的内侧设置有第一缓冲块2,且第一缓冲块2的右侧设置有限位柱5,限位柱5的右端安装有安装架6,且安装架6的右侧设置有阻砂块7,阻砂块7的下端安装有定位杆12,且定位杆12的右侧设置有集石板8,集石板8的上端安装有支撑架9,且集石板8的下侧设置有开设于隧洞本体1下侧的集石坑13,并且集石坑13的内侧安装有集石杆14,集石板8的右侧设置有第二缓冲块10,且第二缓冲块10的内侧上端安装有上安装杆11,第二缓冲块10的内侧安装有下安装杆16,且下安装杆16和上安装杆11的外侧设置有焊接杆15;
22.如图1和图2中,第一缓冲块2呈圆锥形,且第一缓冲块2通过弹簧与限位柱5构成弹性连接,且安装架6关于限位柱5的中心呈等角度设置,能够进一步吸收水头的势能,如图1中,缓冲环4的外侧呈倾斜状,且缓冲环4通过焊接与加固杆3构成一体化结构,能够对水头进行初步缓冲,如图1和图3中,集石板8的纵截面呈“ω”型,且支撑架9在集石板8的上端关于集石板8的中心呈等角度设置,能够对隧洞本体1内部上侧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23.如图1中,第二缓冲块10的左端呈倾斜状,且第二缓冲块10在隧洞本体1内呈等间距设置,能够多次对水头进行消减,避免水头蓄势过大而导致隧洞产生塌陷或将隧洞内部构件冲毁,如图1中,第二缓冲块10通过弹簧与上安装杆11和下安装杆16均构成弹性连接,且上安装杆11和下安装杆16的外端均呈倾斜设置,能够对水头进行消减。
24.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水利工程用引水隧洞结构时,首先图1和图2中,通过缓冲环4左端的倾斜设置能够对水头进行初步缓冲,而通过加固杆3与缓冲环4的焊接能够增加缓冲环4的安装稳定性,随后通过第一缓冲块2与限位柱5之间的弹性连接,能够进一步吸收水头的势能,且通过安装架6关于限位柱5中心的等角度设置,增加限位柱5的结构稳定性,之后水经过阻砂块7,通过阻砂块7在隧洞本体1内侧的等间距倾斜设置能够对水流中的泥砂等细小的杂质进行堆积收集,减少水中杂质,再如图3中,通过集石板8能够将水体进行阻拦,随后通过集石板8下侧设置的开设于隧洞本体1下侧的集石坑13内等间距设置的集石杆14对对水流中含有的石块等杂质进行阻挡,且通过集石板8上侧等角度设置的支撑架9能够对隧洞本体1内部上侧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之后如图4中,通过第二缓冲块10左端的倾斜设置对水进行引导,使其先流至第二缓冲块10的下侧在通过上安装杆11进行流出,且通过第二缓冲块10在隧洞本体1内侧的等间距设置,能够多次对水头进行消减,这就是该水利工程用引水隧洞结构的使用方法。
25.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26.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