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41026发布日期:2022-01-12 02:32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工程机械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程机械。


背景技术:

2.工程机械,如挖掘机,其工作装置通常包括后端铰接在主机回转平台上的动臂,后端与动臂前端铰接的斗杆,在斗杆的前端根据作业需求而安装不同的属具。在斗杆上安装有铲斗油缸,铲斗油缸通常安装在斗杆的前侧面(斗杆向前平伸时铲斗油缸位于斗杆的上侧面,斗杆在竖直状态时铲斗油缸则位于斗杆的前侧)。铲斗油缸的布置方式通常是缸筒铰接端与斗杆铰接,活塞杆的铰接端与连杆机构铰接,铲斗油缸活塞杆的伸缩通过连杆机构推动铲斗或安装在斗杆前端的属具绕斗杆前端摆动。
3.挖掘机可通过更换属具而实现不同的功能,工作于不同的工作环境,例如将铲斗更换为破碎锤,可使其演变为清渣机,用于钢铁冶炼厂进行高温钢渣清理。铲斗油缸的活塞杆从缸筒的缸盖中伸出,在缸盖与活塞杆之间具有密封件。采用传统方式安装的铲斗油缸,缸筒的缸盖端靠近斗杆的前端,用于高温钢渣清理时缸盖离高温钢渣的距离较近,容易受高温烘烤而导致缸盖内的密封件损坏,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工程机械用于高温物料作业时斗杆上的铲斗油缸受高温烘烤而容易导致密封失效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工程机械,在工程机械用于高温作业时斗杆上的铲斗油缸的缸盖远离高温物料而延长其使用寿命。
5.本实用新型为实现其目的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构造一种工程机械,包括安装于主机上的工作装置,所述工作装置包括动臂、后端与动臂铰接的斗杆、安装于斗杆前端的属具、安装于斗杆前端的并与属具连接的连杆机构、安装于斗杆上的铲斗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铲斗油缸活塞杆的铰接端与所述斗杆铰接,缸筒的缸头铰接端与连杆机构铰接。在本实用新型中,铲斗油缸倒置,相对于传统安装的铲斗油缸而言,本实用新型中缸筒上缸盖的位置靠后,属具在对高温物料进行破碎、挖掘铲装时缸盖受高温物料的炙烤相对较弱,温度较低,其内的密封件不易因高温而损坏。
6.上述工程机械中,连接铲斗油缸的管路包括第一钢管、软管,所述第一钢管固定在动臂上,软管与第一钢管连接,斗杆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软管的软管固定装置,所述软管固定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斗杆上且位于活塞杆完全伸出时的缸筒的缸盖端部与活塞杆铰接端之间的区间内。倒置的铲斗油缸伸缩时缸筒相对斗杆具有平移动作,连接铲斗油缸的管路在铲斗油缸上的软管连接点都在缸筒上,因此软管也随缸筒移动。相对于斗杆上不设置软管固定装置,管路上离缸筒上软管连接点最近的软管固定点位于动臂上,此时动臂上软管固定点(即位于第一钢管端部的软管连接端)至缸筒上软管连接点之间的软管长度以铲斗油缸伸长至最大时的距离确定,当铲斗油缸回缩至极限时,缸筒上软管连接点与动臂上软管固定点的距离最小,两点之间的软管因两端距离缩小、软管长度相对较长且受重力
影响会导致弯曲方向不确定,朝各个方向扭曲并发生晃动,容易与其他部件发生碰撞磨损等。本实用新型中,在斗杆上设置软管固定装置,用于固定软管,铲斗油缸伸缩时,软管随缸筒移动而以软管固定装置为基点进行摆动,无论铲斗油缸处于回缩极限位置还是在活塞杆伸长极限位置,缸筒上的软管连接点与软管固定装置之间的距离都较短,软管因自身的弹性而处于相对稳定的位置,油缸伸缩时不会激烈的晃动,从而对软管起到很好得保护作用。
7.上述工程机械中,连接铲斗油缸的管路包括油缸大腔连接管路和油缸小腔连接管路,所述油缸大腔连接管路还包括第二钢管,所述第二钢管固定在所述铲斗油缸的缸筒上,其一端与油缸大腔连通,另一端沿缸筒向缸筒的缸盖端延伸并与对应的软管连接。铲斗油缸的大腔(无杆腔)的进油口通常设置在靠近缸头的位置,而小腔的进油口通常设置在靠近缸盖的位置,利用第二钢管将缸筒与软管的连接点移动至缸盖端,使软管与属具的距离增大,避免软管受高温物料烘烤而损坏。进一步地,所述软管固定装置在斗杆上的固定位置靠近活塞杆完全伸出时的缸筒的缸盖端部与活塞杆铰接端之间的中部位置。
8.上述工程机械中,所述软管固定装置为软管中间接头,所述软管包括由所述软管中间接头连接的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所述第一软管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钢管和软管中间接头,即连接在动臂上的软管固定点与软管中间接头之间,所述第二软管连接在软管中间接头与油缸之间,即连接在软管中间接头与缸筒上的软管连接点之间。
9.上述工程机械中,所述软管固定装置也可以是管夹,即从动臂上软管连接点至缸筒上的软管连接点之间的软管为一整条,中间用管夹固定在斗杆上。
1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铲斗油缸倒置,以便使得铲斗油缸的缸盖与属具的距离增长,降低对高温物料作业使得烘烤,从而延长铲斗油缸的使用寿命。同时在斗杆上设置软管固定装置,对软管进行固定,避免软管过长而随意扭曲与晃动。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工程机械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使本实用新型工程机械中铲斗油缸伸长时的状态示意图。
13.图3使本实用新型工程机械中铲斗油缸回缩时的状态示意图。
14.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序号:
15.动臂1、斗杆2、铲斗油缸3、活塞杆31、缸筒32、缸盖33、第一钢管41、第二钢管42、第一软管43、第二软管44、软管中间接头45、连杆机构5、破碎锤6、主机7。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具体实施方案。
17.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工程机械包括挖掘机主机,在挖掘机主机上安装有工作装置,工作装置包括动臂1、斗杆2、破碎锤6,斗杆2后端与动臂1前端连接、破碎锤6安装在斗杆前端。本实施例中的工程机械的属具为破碎锤6,工程机械演变为可用于破碎高温钢渣用的清渣机。将破碎锤6更换成其他的属具例如铲斗,工程机械则演变成为挖掘机。
18.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在斗杆2的前侧面上安装的铲斗油缸3采用倒置的方式安装,即铲斗油缸3的活塞杆31的铰接端铰接在斗杆2的后部,铲斗油缸3的缸筒32的铰接端(缸头端)与连杆机构5交接,连杆机构5与破碎锤6连接,铲斗油缸3的伸缩通过连杆机
构5推动破碎锤6绕斗杆2的前端转动。
19.铲斗油缸3通过管路与挖掘机主机7上的控制主阀连接,管路包括油缸大腔连接管路和油缸小腔连接管路,其中油缸大腔连接管包括第一钢管41、软管、第二钢管42。如图2所示,第二钢管42固定安装在铲斗油缸3的缸筒上,第二钢管42的前端在铲斗油缸3的缸筒的缸头端与铲斗油缸的大腔连通,第二钢管42的后端向后延伸至缸盖33的位置,其端部是用于与软管连接的软管连接端。第一钢管41固定在动臂1上,其前端位于动臂的前端,在斗杆2与动臂1的铰接销轴附近,形成软管固定点。
20.油缸大腔连接管中的软管包括第一软管43和第二软管44,第一软管43和第二软管44由软管中间接头45连接,第一软管43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钢管41和软管中间接头45,即连接在动臂1上的第一钢管41与软管中间接头45之间,第二软管44连接在软管中间接头45与铲斗油缸3之间,即连接在软管中间接头45与第二钢管42上的软管连接点(第二钢管端部的软管连接端)之间。软管中间接头45固定安装在斗杆2上且位于活塞杆33完全伸出时缸筒的缸盖端部与活塞杆铰接端之间的区间内。软管中间接头45形成软管固定装置,对软管进行固定。软管中间接头45的最佳安装位置靠近活塞杆完全伸出时的缸筒的缸盖端部与活塞杆铰接端之间的中部位置。
21.油缸小腔连接管与油缸大腔连接管类似,其包括第一钢管、软管,其第一钢管固定在动臂上,其软管包括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其通过软管中间接头连接,第一软管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钢管和软管中间接头,第二软管连接在软管中间接头与缸筒上与小腔连通的软管接头之间,软管中间接头作为软管固定装置固定安装在斗杆上。
22.在本实施中,铲斗油缸3倒置,相对于传统安装的铲斗油缸而言本实用新型中缸筒上缸盖的位置靠后,属具在对高温物料进行破碎、挖掘铲装作业时缸盖受高温物料的炙烤相对较弱,温度较低,其内的密封件不易因高温而损坏。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铲斗油缸的软管由软管中间接头固定,软管中间接头与铲斗油缸之间的软管长度相对较短,软管因自身的弹性而处于相对稳定的位置,油缸伸缩时不会激烈的晃动,从而对软管起到很好得保护作用。
23.在本实施例中,软管中间接头还可以采用管夹替代,即软管一端与铲斗油缸的缸筒连接,另一端与动臂上的第一钢管连接,软管中部由管夹固定在斗杆上,管夹可以起到与软管中间接头同样的作用,避免软管两端的固定点之间的长度太长而在铲斗油缸伸缩时不确定地扭曲晃动而带来的不利影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