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灯接线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21566发布日期:2021-10-27 19:39阅读:1314来源:国知局
一种路灯接线井的制作方法

1.本公开涉及路灯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路灯接线井。


背景技术:

2.通常路灯接线井靠近路灯灯基设置在线路上,灯具的纵向间距一般为30~50m。为了节约人行道下方的土地资源,急需研究出一种不占用道路下方资源的路灯接线井。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路灯接线井,井体避开人行道设置在路缘石外侧的绿化带区域,埋设在人行道下方的穿线管贯穿井体的周壁,接入井内设备的线缆穿过穿线管连接路灯接线井近旁的路灯或连接下一路灯接线井的设备。本实用新型在绿化带区域设置路灯接线井,节约人行道下方空间。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路灯接线井,包括井体、第一穿线管和第二穿线管,所述井体设置在道路的绿化带区域,所述井体靠近路缘石设置;
6.所述第一穿线管贯穿所述井体的一个侧壁,所述第二穿线管贯穿所述井体相对的另一个侧壁,所述第一穿线管和所述第二穿线管均穿过路缘石下方0.5m以下区域;
7.所述井体内安装有电气设备,所述第一穿线管内贯穿有第一线缆,所述第二穿线管内贯穿有第二线缆,与电气设备连接的第一线缆穿过第一穿线管连接所述井体近旁的路灯,与电气设备连接的第二线缆穿过第二穿线管连接下一个路灯接线井内的电气设备。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井体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抗疏力材料层、主体结构层、第二抗疏力材料层和砂浆层,第一抗疏力材料层与所述井体周围的土体接触,第二抗疏力材料层位于所述井体的内表面,砂浆层位于第二抗疏力材料层的内表面。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体结构层沿井深方向依次包括:预制井底、砖砌结构和预制井口,预制井底的两个相对侧壁预留有洞口,第一穿线管和第二管线管贯穿洞口;
10.砖砌结构的高度至少占井深的一半,预制井口的高度小于预制井底的高度。
11.在一些实施例中,预制井底的底面设置有凸台,凸台内预埋螺栓,电气设备与凸台通过预埋螺栓固定;
12.凸台的高度小于预制井底的一半高度。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抗疏力材料层和所述第二抗疏力材料层由抗梳理材料制成,抗梳理材料通过抗疏力土壤固化剂和红黏土为原料制备。
14.通过抗疏力材料增强路灯接线井的防渗性和憎水性。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穿线管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第一管体埋设于人行道下方0.5
±
0.05米,第二管体埋设于机动车道下方0.8
±
0.05米,第二管体与第一管体连通,第二管体和第一管体的连通处形成0.3
±
0.05米高差;
16.第一管体贯穿所述井体的一个侧壁。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穿线管包括第三管体、第四管体和第五管体,第三管体和第五管体均埋设于人行道下方0.5
±
0.05米,第四管体埋设于机动车道下方0.8
±
0.05米,第三管体、第四管体和第五管体相互连通,第三管体和第四管体的连通处、第四管体和第五管体的连通处均形成0.3
±
0.05米高差;
18.第三管体贯穿所述井体相对的另一个侧壁,第五管体贯穿下一个路灯接线井的井体。
19.在本公开中,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20.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采用了在绿化带区域设置路灯接线井,有效解决人行道下方的土地资源受限问题,进而实现节约人行道下方空间的有益效果。
21.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井体避开人行道设置在路缘石外侧的绿化带区域,埋设在人行道下方的穿线管贯穿井体的周壁,接入井内设备的线缆穿过穿线管连接路灯接线井近旁的路灯或连接下一路灯接线井的设备,既能不占用道路下方资源又能实现路灯接线井的安全施工。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路灯接线井沿第一穿线管和第二穿线管横切的示意图;
24.图2为图1的a

a剖视图;
25.附图标记:1

井体;11

预制井底;12

砖砌结构;13

预制井口;101

第一抗疏力材料层;102

主体结构层;103

第二抗疏力材料层;104

砂浆层;2

第一穿线管;3

第二穿线管;4

预制井盖;5

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公开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公开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27.在本公开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
ꢀ“
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创造的限制。
28.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29.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创造中的具体含义。
30.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路灯接线井,请参阅图1和图2,包括井体1、第一穿线管2和第二穿线管3,井体1设置在道路的绿化带区域,井体1靠近路缘石设置;第一穿线管2贯穿井体1的一个侧壁,第二穿线管3贯穿井体1相对的另一个侧壁,第一穿线管2和第二穿线管3均穿过路缘石下方0.5m以下区域;井体1内安装有电气设备,第一穿线管2内贯穿有第一线缆,第二穿线管3内贯穿有第二线缆,与电气设备连接的第一线缆穿过第一穿线管2连接井体1近旁的路灯,与电气设备连接的第二线缆穿过第二穿线管3连接下一个路灯接线井内的电气设备。
3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采用了在绿化带区域设置路灯接线井,有效解决人行道下方的土地资源受限问题,进而实现节约人行道下方空间的目的。
32.本实施例优选穿线管埋设较浅,在人行道下时埋设为0.5米,在机动车道下时埋设0.8米,埋设过程均采用小型挖机开挖。优选在人行道下敷设时采用4
×
upvc80管,在机动车道下时采用4
×
100sc100钢管,本实施例优选井体1的井深800mm,内空480
×
480
×
750mm,井体1的内表面使用m7.5砂浆抹面,采用砼预制盖板,盖板尺寸为600
×
600
×
50mm。
33.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2,井体1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抗疏力材料层101、主体结构层102、第二抗疏力材料层103和砂浆层104,第一抗疏力材料层101与井体1周围的土体接触,第二抗疏力材料层103位于井体1的内表面,砂浆层104位于第二抗疏力材料层103的内表面。
34.本实施例的抗疏力材料层采用抗疏力材料制成,抗疏力材料包括抗疏力固化剂和红黏土。
35.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2,主体结构层102沿井深方向依次包括:预制井底11、砖砌结构12和预制井口13,预制井底11的两个相对侧壁预留有洞口,第一穿线管2和第二管线管贯穿洞口;砖砌结构12的高度至少占井深的一半,预制井口13的高度小于预制井底11的高度。
36.本实施例采用预制井底11和预制井口13形式,缩短主体结构层102的施工周期,主体结构层102施工更快捷。
37.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2,预制井底11的底面设置有凸台5,凸台5内预埋螺栓,电气设备与凸台5通过预埋螺栓固定;凸台5的高度小于预制井底11的一半高度。
38.本实施例设置凸台5的目的是便于安装电气设备,电气设备诸如开关、断路器、分流器、整流器等电子设备。在实际使用时根据实际需求选取即可。
39.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抗疏力材料层101和第二抗疏力材料层103由抗梳理材料制成,抗梳理材料通过抗疏力土壤固化剂和红黏土为原料制备。本实施例通过抗疏力材料增强路灯接线井的防渗性和憎水性。
40.上述的抗疏力固化剂是一种专为土壤稳固研发的化学加固材料,主要成分为sd(粉剂)和c4 (水剂)。c4 (水剂)的作用机理为和土颗粒发生离子交换作用,使土颗粒的薄膜水变薄,增大了土颗粒之间的吸附能,使土体小颗粒产生凝聚作用,并且可提高土体防渗
性能。sd(粉剂)附着在土颗粒表面可使土颗粒具有憎水性,进一步提高土体的防渗性能。
41.上述的红黏土是一种特殊土,其特点主要是天然含水率较高(一般大于最佳含水率)、液限较高(50%~80%)、塑性指数较高(塑性指数大于 26)、高孔隙比、低压缩性、抗剪强度较高、沉降变形时间较长、在干燥状态下强度较高,一旦遇水则迅速软化,强度急剧降低,水稳定性差,易失水开裂。
42.本实施例使用抗疏力材料层具有以下优点:

能使土壤固化,且具有较好的防水防潮性,经固化的土壤不会出现“二次泥化”现象。

能缩短工期,提高工作效率,使用固化剂不受气温影响,凝固时间快,大大缩短工期,降低成本。

热传导性极微。固化剂具有强烈的凝固性与固化作用,凝固表面紧密,具有较好的隔热功能和降温功能。

收缩及膨胀系数小。使用固化剂的材料,凝固紧密,收缩及膨胀系数较低,因此不易受气温变化而产生热胀冷缩现象导致变形龟裂。
43.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第一穿线管2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第一管体埋设于人行道下方0.5
±
0.05米,第二管体埋设于机动车道下方0.8
±
0.05米,第二管体与第一管体连通,第二管体和第一管体的连通处形成0.3
±
0.05米高差;第一管体贯穿井体1的一个侧壁。
44.在实际应用中,优选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的数量均为2n个,n≥2;第二管体在机动车道下方并行排列,第一管体在人行道下方呈两列固定,最上层第一管体距离人行道表面的最短距离为0.5
±
0.05m,最下层第一管体距离人行道表面的最短距离为0.8
±
0.05米。优选最下层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的埋深一致,最下层第一管体的中心线与第二管体的中心线位于同一条直线,最下层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顺接。具体地,当n=2时,第二管体的端部向最上层第一管体方向倾斜,使得第二管体的端部形成一倾角,第二管体的端部与最上层第一管体顺接。具体地,当n>2时,一部分第二管体的端部向最上层第一管体方向倾斜,使得第二管体的端部形成第一倾角,另一部分第二管体的端部向中间层第一管体方向倾斜,使得第二管体的端部形成第二倾角,第一倾角大于第二倾角;一部分第二管体的端部与最上层第一管体顺接,另一部分第二管体的端部与中间层第一管体顺接。
45.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第二穿线管3包括第三管体、第四管体和第五管体,第三管体和第五管体均埋设于人行道下方0.5
±
0.05米,第四管体埋设于机动车道下方0.8
±
0.05米,第三管体、第四管体和第五管体相互连通,第三管体和第四管体的连通处、第四管体和第五管体的连通处均形成0.3
±
0.05米高差;第三管体贯穿井体1相对的另一个侧壁,第五管体贯穿下一个路灯接线井的井体1。
46.在实际应用中,优选第三管体、第四管体和第五管体的数量均为2n个,n≥2;第四管体在机动车道下方并行排列,第三管体、第五管体在人行道下方呈两列固定,最上层第三管体、第五管体距离人行道表面的最短距离为0.5
±
0.05m,最下层第三管体、第五管体距离人行道表面的最短距离为0.8
±
0.05米。优选最下层第三管体、第五管体均与第四管体的埋深一致,最下层第三管体、第五管体的中心线均与第四管体的中心线位于同一条直线,最下层第三管体、第五管体均与第四管体顺接。
47.具体地,当n=2时,第四管体的端部向最上层第三管体、第五管体方向倾斜,使得第四管体的端部形成一倾角,第四管体的端部与最上层第三管体、第五管体顺接。
48.具体地,当n>2时,一部分第四管体的端部向最上层第三管体、第五管体方向倾
斜,使得第四管体的端部形成第一倾角,另一部分第四管体的端部向中间层第三管体、第五管体方向倾斜,使得第四管体的端部形成第二倾角,第一倾角大于第二倾角;一部分第四管体的端部与最上层第三管体、第五管体顺接,另一部分第四管体的端部与中间层第三管体、第五管体顺接。
49.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井体1避开人行道设置在路缘石外侧的绿化带区域,埋设在人行道下方的穿线管贯穿井体1的周壁,接入井内设备的线缆穿过穿线管连接路灯接线井近旁的路灯或连接下一路灯接线井的设备,既能不占用道路下方资源又能实现路灯接线井的安全施工。
50.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公开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公开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51.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公开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公开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公开。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公开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52.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