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道路用管道井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19910发布日期:2021-12-22 15:06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市政道路用管道井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领域市政道路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市政道路用管道井系统。


背景技术:

2.管道井系统作为地下管道是城市的生命线,也是城市安全与繁荣的根基所在,管道井系统用于下水道排水或者用于线缆布置等,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管道井系统在在城市规划和道路建设中的市场需求量巨大,管道井的顶部一般都设有井盖,用于遮盖道路、防止人或物体坠落,在道路建设中管道井系统安装在路基内,其上的井盖需承载机动车行驶、行人等来自地面上的负荷。
3.现有管道井系统的井盖一旦被盗或发生城市内涝被水冲走时,都会在道路上形成深井,并且周围没有任何安全提示,人或动物易发生坠落风险,虽然市面上存在铰链铰接在管道井顶部的一体式井盖,但这种井盖在施工、检修或被意外打开后,依然存在坠落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市政道路用管道井系统,旨在解决管道井系统的井盖被打开后,人或动物易发生坠落风险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方案为:一种市政道路用管道井系统,包括设在路基内的管道井和设在管道井顶部的井盖,所述路基内位于管道井顶部的一侧位置开有第一容腔,第一容腔的前端与管道井连通,且第一容腔内设有防坠组件,井盖的底部设有第一挡板,第一挡板的底端封堵于第一容腔的前端,从而阻挡防坠组件进入管道井;
6.防坠组件包括设在第一容腔内部前端的防坠板和设在第一容腔内部后端的触发件,防坠板的一端抵触在第一挡板上,另一端与触发件连接;
7.触发件包括推板、水平杆和弹簧,推板与防坠板连接,且推板滑动设置在水平杆上,水平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容腔的前后端内壁上,弹簧套设在水平杆上并位于推板远离防坠板一侧的位置,从而在第一挡板离开第一容腔的前端时,防坠板在该触发件的驱动下进入管道井内。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触发件还包括多个呈并排间隔分布的连接杆,防坠板通过连接杆与推板连接。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杆之间设有加强筋板。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防坠板上设有凸起,管道井的内壁上开有供凸起进入的卡槽,以在防坠板进入管道井内部时,凸起进入卡槽。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容腔前端的上方开有第二容腔,第二容腔内设有竖直杆,竖直杆的两端均固定在第二容腔的内壁上,竖直杆上套设有滑杆,滑杆的前端伸出第二容腔并设有第二挡板,且第二挡板处在第一挡板与第一容腔前端之间的位置,井盖上开有与第二挡板位置相对应的调节孔,凸起上开有供第二挡板底端进入的凹槽。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防坠板的表面设有橡胶软层。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4.1)本实用新型的管道井系统在管道井一侧的路基内设有防坠组件,在井盖脱离、打开被盗时,防坠组件进入管道井内部,防止人或动物发生坠落风险;
15.2)本实用新型的管道井系统在管道井内还设置有第二挡板,井盖上开有供第二挡板进入的调节孔,可通过调节孔在井盖闭合时调节第二挡板的位置,从而在打开井盖时不触发防坠组件,便于检修;
16.3)本实用新型的管道井系统在井盖脱离时,启动防坠组件,井盖正常闭合时,防坠组件位于第一容腔内,不易被污染物污染。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检修状态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坠板示意图;
20.图中标记:1、路基,101、卡槽,102、第二容腔,103、第一容腔,2、井盖,201、调节孔,3、管道井,4、第一挡板,5、第二挡板,6、竖直杆,7、滑杆,8、防坠板,801、凸起,802、橡胶软层,803、凹槽,9、触发件,901、连接杆,902、水平杆,903、推板,904、弹簧,905、加强筋板。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请参阅附图,一种市政道路用管道井3系统,包括设在路基1内的管道井3和设在管道井3顶部的井盖2,路基1内位于管道井3顶部的一侧位置开有第一容腔103,第一容腔103的前端与管道井3连通,且第一容腔103内设有防坠组件,井盖2的底部设有第一挡板4,第一挡板4固定在井盖2上,且第一挡板4的底端封堵于第一容腔103的前端,从而阻挡防坠组件进入管道井3;防坠组件包括设在第一容腔103内部前端的防坠板8和设在第一容腔103内部后端的触发件9,防坠板8的一端抵触在第一挡板4上,另一端与触发件9连接;触发件9包括推板903、水平杆902和弹簧904,推板903与防坠板8之间通过多个连接杆901连接,相邻的两个连接杆901之间设有用于加强稳定性的加强筋板905,防坠板8远离连接杆901的一侧还设有凸起801,推板903套设在水平杆902上,水平杆902设在防坠板8的两侧,水平杆902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容腔103的前后端内壁上,弹簧904套设在水平杆902上并位于推板903远离防坠板8一侧的位置,管道井3的内壁开有卡槽101,在防坠板8位于第一容腔103内时,井盖2上的第一挡板4阻挡防坠板8,进而保持弹簧904的压缩状态,当井盖2意外脱离、打开、被盗时,第一挡板4脱离,防坠板8在弹簧904的作用下进入管道井3内部,并且凸起801进入卡槽101,进而防止人或动物坠落。
23.所述第一容腔103前端的上方开有第二容腔102,第二容腔102内设有竖直杆6,竖直杆6的两端均固定在第二容腔102的内壁上,竖直杆6上套设有滑杆7,滑杆7与竖直杆6之
间加设阻尼,使滑杆7不易松动,需较大的力才能使滑杆7在竖直杆6上滑动,滑杆7的前端伸出第二容腔102并设有第二挡板5,且第二挡板5处在第一挡板4与第一容腔103前端之间的位置,并伴随滑杆7可上下移动,井盖2上开有与第二挡板5位置相对应的调节孔201,凸起801上开有供第二挡板5底端进入的凹槽803,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铰链式的井盖2,第一挡板4和防坠组件需设在井盖2的铰链点一侧,进而使第一挡板4不影响井盖2的正常打开,并且在井盖2打开时可以触发防坠组件使防坠组件进入管道井3,凸起801上的凹槽803则是在第一挡板4阻挡防坠板8时,通过向下推动第二挡板5,可使第二挡板5的底端进入凹槽803中,防坠板8的表面设有橡胶软层802。
2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如下:井盖2处在正常闭合状态时,如图1所示,此时第二挡板5处在不阻挡防坠板8的位置,在井盖2上第一挡板4的作用下,防坠板8在第一容腔103内并保持弹簧904的压缩状态,当井盖2意外打开、脱离被盗时,第一挡板4离开,防坠板8在弹簧904的作用下进入管道井3内部,防坠板8上的凸起801进入卡槽101,从而防止人或动物坠落,复位则是,将防坠板8推入第一容腔103,并向下拉动第二挡板5,使第二挡板5进入凸起801上的凹槽803,即先使用第二挡板5阻挡防坠板8,之后将井盖2闭合完成,再使用工具通过调节孔201将第二挡板5向上拉动即可。当需要检修管道井3时,即打开井盖2不启动防坠组件,则可先使用工具通过调节孔201将第二挡板5向下推动,如图2所示,此时第二挡板5进入凸起801上的凹槽803,使其阻挡防坠板8,再打开井盖2,则防坠组件不启动。
25.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