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设计护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79537发布日期:2021-11-25 11:40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利工程设计护坡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利工程设计护坡结构。


背景技术:

2.水利工程中需要对斜坡进行保护,通常是在斜坡上栽植植被来加强斜坡土质强度,但植被在干燥气候下植被缺失水分不容易存活,因此需要给植被增加喷水装置,目前现有的护坡结构的喷水装置大多只能对一定范围内的植被进行喷洒,无法调节喷洒角度,使得喷洒的范围降低,喷洒的效率不高,且蓄水池内收集的雨水一般都没进行过滤,容易堵塞水泵,不便于增加喷洒的范围,同时不便于对蓄水池内的雨水进行过滤,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水利工程设计护坡结构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设计护坡结构,解决了不便于增加喷洒的范围,同时不便于的问题。
5.(二)技术方案。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设计护坡结构,包括坡体,所述坡体的一侧设有植被层和水泥层,所述坡体的上表面开设有蓄水池,且坡体内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底部内壁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口连通并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延伸至蓄水池内,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连通并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顶端贯穿安装腔连通并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坡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第一矩形盒,所述第一矩形盒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右侧开口设置的第二矩形盒,所述第一矩形盒的顶部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喷头,所述喷头通过软管与连接管连通并固定,所述支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矩形盒转动套设在第二转轴的外侧,所述第一转轴延伸至第一矩形盒内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第一矩形盒的后侧内壁固定连接有方杆,所述方杆的外侧滑动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与对应的齿轮相啮合,所述齿条与对应的第一矩形盒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齿条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矩形块,所述矩形块的前侧嵌装有滚珠,所述第二矩形盒内设有第一锥形齿和第二锥形齿,所述第二锥形齿与对应的第一锥形齿相啮合,所述第一锥形齿固定套设在第二转轴的外侧,所述第二锥形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的右端延伸至对应的第一矩形盒内固定连接有偏心轮,所述偏心轮与对应的滚珠滚动接触。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蓄水池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回形框,所述回形框的内壁开设有顶部开口设置的回形槽,所述回形槽的内壁卡接有过滤网。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齿条的后侧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内壁与对应的方杆的外侧滑动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矩形盒的顶部内壁开设有第一圆形孔,所述第一圆形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与对应的第一转轴的外侧固定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矩形盒的左侧内壁开设有第二圆形孔,所述第二圆形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与对应的第三转轴的外侧固定连接。
11.(三)有益效果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设计护坡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该水利工程设计护坡结构,通过设置的第一锥形齿、偏心轮、齿轮和弹簧相配合,第二锥形齿通过第一锥形齿带动第三转轴转动,第三转轴带动偏心轮转动前半圈时,偏心轮通过滚珠挤压矩形块,矩形块通过齿条挤压弹簧,齿条通过齿轮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带动喷头转动,偏心轮转后半圈不在挤压滚珠,弹簧通过齿条带动齿轮转动,解决不便于增加喷洒的范围的问题。
14.2、该水利工程设计护坡结构,通过设置的回形框和过滤网相配合,回形框的设置便于对过滤网进行安装和拆卸,过滤网的设置是对被收集到蓄水池内的雨水进行过滤,解决不便于对蓄水池内的雨水进行过滤的问题。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后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a的放大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图5中b的放大示意图;
21.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图5中局部剖视示意图;
22.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图7中c的放大示意图。
23.图中:1、坡体;2、植被层;3、水泥层;4、蓄水池;5、水泵;6、进水管;7、出水管;8、连接管;9、支架;10、第一矩形盒;11、第二矩形盒;12、第一转轴;13、喷头;14、软管;15、电机;16、第二转轴;17、齿轮;18、方杆;19、齿条;20、弹簧;21、矩形块;22、第一锥形齿;23、第二锥形齿;24、第三转轴;25、偏心轮;26、回形框;27、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实施例
26.请参阅图1

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设计护坡结构,
包括坡体1,坡体1的一侧设有植被层2和水泥层3,坡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蓄水池4,且坡体1内设有安装腔,安装腔的底部内壁安装有水泵5,水泵5的进水口连通并固定连接有进水管6,进水管6延伸至蓄水池4内,水泵5的出水口连通并固定连接有出水管7,出水管7的顶端贯穿安装腔连通并固定连接有连接管8,坡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架9,支架9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第一矩形盒10,第一矩形盒10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右侧开口设置的第二矩形盒11,第一矩形盒10的顶部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12,第一转轴1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喷头13,喷头13通过软管14与连接管8连通并固定,支架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15,电机1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16,第二矩形盒11转动套设在第二转轴16的外侧,第一转轴12延伸至第一矩形盒10内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齿轮17,第一矩形盒10的后侧内壁固定连接有方杆18,方杆18的外侧滑动连接有齿条19,齿条19与对应的齿轮17相啮合,齿条19与对应的第一矩形盒10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20,齿条19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矩形块21,矩形块21的前侧嵌装有滚珠,第二矩形盒11内设有第一锥形齿22和第二锥形齿23,第二锥形齿23与对应的第一锥形齿22相啮合,第一锥形齿22固定套设在第二转轴16的外侧,第二锥形齿2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24,第三转轴24的右端延伸至对应的第一矩形盒10内固定连接有偏心轮25,偏心轮25与对应的滚珠滚动接触。
27.本实施方案中,第一锥形齿22和第二锥形齿23的设置使得第二转轴16的转动运动转换成第三转轴24的转动运动,弹簧20的设置使得齿条19在移动后便于复位,滚珠的设置降低了摩擦力。
28.具体的,蓄水池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回形框26,回形框26的内壁开设有顶部开口设置的回形槽,回形槽的内壁卡接有过滤网27。
29.本实施例中,过滤网27的设置是对雨水进行过滤,且回形槽的设置便于过滤网27的拆卸更换。
30.具体的,齿条19的后侧开设有矩形槽,矩形槽的内壁与对应的方杆18的外侧滑动连接。
31.本实施例中,所述矩形槽的设置使得齿条19只能在方杆18的外侧滑动。
32.具体的,第一矩形盒10的顶部内壁开设有第一圆形孔,第一圆形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的内圈与对应的第一转轴12的外侧固定连接。
33.本实施例中,第一轴承的设置使得第一转轴12只能转动,不会发生偏移。
34.具体的,第一矩形盒10的左侧内壁开设有第二圆形孔,第二圆形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的内圈与对应的第三转轴24的外侧固定连接。
35.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轴承的设置使得第三转轴24只能转动,不会发生偏移。
3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当需要对植被层2上植被进行喷洒时,起启动水泵5,水泵5通过进水管6、出水管7、连接管8和软管14的相互配合,将蓄水池4内的雨水输送到喷头13内,喷头13对植被进行喷洒,启动电机15,电机15的输出轴通过第二转轴16带动第二锥形齿23转动,第二锥形齿23带动对应的第一锥形齿22转动,第一锥形齿22通过对应的第三转轴24带动偏心轮25转动,偏心轮25转动前半圈时,偏心轮25通过对应的滚珠挤压矩形块21,矩形块21通过对应的齿条19挤压弹簧20,齿条19通过对应的齿轮17带动第一转轴12转动,第一转轴12带动对应的喷头13转动,当偏心轮25转动后半圈时,偏心轮25不在挤压滚珠,弹簧20复位,弹簧20通过对应的齿条19带动齿轮17转动,齿轮17通过对应的第一转
轴12带动喷头13反方向转动,喷头13实现前后摆动,增加了喷洒的范围;
37.设置的回形框26,便于对过滤网27进行安装和拆卸,过滤网27的设置是对被收集到蓄水池4内的雨水进行过滤。
3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