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生物临时栖息槽的硬质化渠道

文档序号:28002357发布日期:2021-12-15 07:43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生物临时栖息槽的硬质化渠道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生物临时栖息槽的硬质化渠道。


背景技术:

2.传统的灌溉渠道为了提高输配水效率、保证结构稳固、以及减小施工难度,一般采用硬质化衬砌的形式以及“三面光”式断面结构,这样使得传统的灌溉渠道存在一些弊端:边坡垂直化和渠面光滑无孔隙影响了水生与两栖生物的正常栖息繁衍和迁移,且坡面硬化后无植被覆盖,引起水温和局部小环境变化,难以为水生生物提供荫蔽和食物来源,因此每年夏季均有大量水生和两栖动物因渠道干涸后而死于脱水暴晒,也有大量田间生物不慎落入渠道而无法爬出,当地生态环境因此遭到破坏,严重影响灌区内的农业生物多样性。
3.申请号为cn201721004097.9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符合青蛙运动习性的便携式生物通道,并具体公开了如下内容:包括板梯和固定部,所述板梯上呈阶梯分布有若干落脚部,所述板梯和所述固定部之通过连接轴连接,所述板梯和所述固定部可绕所述连接轴转动来调节两者间的夹角,所述板梯倾斜立于渠道内侧斜坡,由渠道底通向渠道上端面,所述固定部用于将所述板梯固定在渠道侧。该生物通道结构简单,便于拆卸,适应性强。然而该实用新型的通道仅适用于青蛙一种生物,适用性有限;且无法对青蛙起到诱导作用,可能存在青蛙直至晒死也不会爬上通道的情况。
4.申请号为cn201620537122.9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带生态池的灌溉渠道,并具体公开如下内容:包括渠道本体、沿渠道纵向等距布置在渠道本体下方的生态池;在渠道本体下方的生态池顶部设置与渠底齐平的第一混凝土盖板,第一混凝土盖板设置有系列通孔;生态池根据渠道两侧的可利用空间向一侧或两侧延伸布置;向一侧或两侧延伸的侧池体部分与渠道本体之间设置实心或带通孔的第二混凝土盖板,第二混凝土盖板与渠道原护坡和渠顶齐平;侧池体部分的顶部与渠顶齐平,且侧池体部分顶部设置带系列通孔的第三混凝土盖板。且上述盖板与渠道本体衔接为一体,保持渠道的原有断面形式。本实用新型改善了传统渠道的生物栖息环境,创造出适宜的生态空间和避难场地,维持了生物多样性,增强了灌溉渠道的生态功能。然而该实用新型的渠道在夏季遭到长时间暴晒时,生态池同样会干涸,池内的生境同样遭到破坏。
5.申请号为cn201711374809.0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新型生态农田排水沟系统,并具体公开了如下内容:包括平行设置的农渠以及农沟;多条生态沟,多条所述生态沟分别设置于所述农渠以及农沟之间,并分别与所述农渠以及农沟垂直。本技术提供的系统,可以实现水田

生态沟

生态护坡

水生动物

水生植物

水生蔬菜浮床为一体的互利共生的生态系统。在保留排水沟原有排涝的标准基础上,引入生态学和景观学的理念,以实现养排结合的生态农业、防治生态退化和面源污染,以及维持生物多样性为目标,形成修复生态系统、改善周围环境以及改造生态景观的生态型农田排水沟系统。可以增强农田生态的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及抵御虫害的能力。然而该发明专利申请的排水沟系统对原有渠道形
式改造程度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输配水效率,且建造和维护成本较高,另外,该排水沟系统的鱼虾通道区和阶梯式动物逃生通道区在夏季非灌水期同样面临着沟渠内水干涸的问题,无法在长期暴晒中为鱼虾等生物提供隐蔽和生存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生物临时栖息槽的硬质化渠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硬质化渠道在夏季非灌水期沟渠内水干涸,无法在长期暴晒中为鱼虾等生物提供隐蔽和生存空间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8.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生物临时栖息槽的硬质化渠道,包括渠道本体,渠道本体的渠道底部开设有栖息槽,渠道本体至少一侧的渠道护岸上开设有与栖息槽相对应的蓄水箱,蓄水箱和栖息槽之间设有管道,管道一端与蓄水箱的底部连通,另一端与栖息槽的侧壁连通,且管道与蓄水箱的连通处高于管道与栖息槽的连通处,管道与栖息槽的连通处设有闸门,栖息槽的底部设有压力传感器,闸门根据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水压值大小实现关闭和开启。
9.进一步的,渠道本体的渠道底部开设有多个栖息槽,多个栖息槽沿渠道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渠道本体至少一侧的渠道护岸上开设有多个与栖息槽相对应的蓄水箱。
10.进一步的,栖息槽内设有土工网,土工网上设有卵石、砂砾作为生态基底。
11.进一步的,土工网与栖息槽底部之间的距离值为栖息槽深度值的1/3。
12.进一步的,蓄水箱的顶部设有与蓄水箱的顶部开口相适配的盖板,盖板与渠道本体的渠道护岸铰接。
13.进一步的,盖板上开设有多个小孔,均匀分布于盖板上。
14.进一步的,小孔的形状为圆形或梅花形。
15.进一步的,管道与蓄水箱的连通处以及管道与栖息槽的连通处均设有挡污罩。
16.进一步的,挡污罩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17.进一步的,闸门为单向进水闸门。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生物临时栖息槽的硬质化渠道,当栖息槽内的水量蒸发较多时,栖息槽内的水位下降,栖息槽的底部所受到的水压力降低,当压力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水压值低于一定值时,闸门开启,此时蓄水箱中的蓄水在水压差的作用下通过管道流入栖息槽中,栖息槽内的水量得到补充;当栖息槽中的水量比较充足时,栖息槽的底部所受到的水压力较大,当压力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水压值高于一定阈值时,闸门关闭,栖息槽内的水量停止补充,如此循环往复,只要蓄水箱中存在蓄水,便可向栖息槽中自动补水,保持栖息槽内的湿润,在非灌水期渠道内水分完全干涸后,为渠道内的水生生物或不慎落入渠道内的两栖生物提供一个临时的避难场所,避免生物因长期暴晒而脱水死亡,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向栖息槽内补充水量,无需人为操作,便可维持栖息槽内适宜生物生存的生境,节省人力,管理成本低,蓄水箱中通过收集降雨或人工注水进行一次水量补充后,能够使该沟渠持续运行较长一段时间,节约水资源,该渠道能够减轻对当地造成的生态破坏,达到生态修复的目的;
2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生物临时栖息槽的硬质化渠道,仅对传统的硬质化渠道的渠道底部和渠道护岸作出局部改造,不占用耕地,节省土地,且对传统的硬质化渠道的过水断面的改动较小,不影响其输配水能力,该渠道的使用时间长,维护成本低。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生物临时栖息槽的硬质化渠道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生物临时栖息槽的硬质化渠道的俯视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生物临时栖息槽的硬质化渠道的剖视图;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生物临时栖息槽的硬质化渠道中栖息槽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生物临时栖息槽的硬质化渠道中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

渠道本体、2

渠道底部、3

栖息槽、4

渠道护岸、5

蓄水箱、6

管道、7

闸门、8

压力传感器、9

土工网、10

生态基底、11

盖板、12

小孔、13

挡污罩。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如图1至图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生物临时栖息槽的硬质化渠道,包括渠道本体1,渠道本体1为三面光式衬砌的梯形断面硬质化渠道,渠道本体1的渠道底部2开设有栖息槽3,渠道本体1至少一侧的渠道护岸4上开设有与栖息槽3相对应的蓄水箱5,蓄水箱5和栖息槽3之间设有管道6,管道6的直径为0.05m,管道6一端与蓄水箱5的底部连通,另一端与栖息槽3的侧壁连通,且管道6与蓄水箱5的连通处高于管道6与栖息槽3的连通处,使得蓄水箱5中的蓄水能在水压差的作用下流入栖息槽3中,管道6与栖息槽3的连通处设有闸门7,栖息槽3的底部设有压力传感器8,闸门7根据压力传感器8检测到的水压值大小实现关闭和开启,以压力传感器8所检测到的水压值为感应指标,当压力传感器8所检测到的水压值较小时,闸门7开启,当压力传感器8所检测到的水压值超过一定阈值后,闸门7关闭;另外,还可以将压力传感器8检测到的水压值通过网络实时传输至终端设备,有助于灌区管理人员了解和调控栖息槽3内的水位,符合灌区现代化发展需求和趋势。
29.渠道本体1的渠道底部2开设有多个栖息槽3,多个栖息槽3沿渠道本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渠道本体1至少一侧的渠道护岸4上开设有多个与栖息槽3相对应的蓄水箱5。
30.栖息槽3内设有土工网9,土工网9的设置能够隔绝杂物与压力传感器8接触,保证压力传感器8能够正常运行,土工网9上设有卵石、砂砾作为生态基底10,卵石、砂砾均是不规则介质,能够营造出适宜生物栖息的多孔质、多样化空间。
31.土工网9与栖息槽3底部之间的距离值为栖息槽3深度值的1/3。
32.蓄水箱5的顶部设有与蓄水箱5的顶部开口相适配的盖板11,盖板11的厚度为0.03m,盖板11与渠道本体1的渠道护岸4铰接,将盖板11盖上时,不仅可以通过盖板11上的小孔12来向蓄水箱5中收集降雨,而且在非降雨期,盖板11能够减少蓄水箱5中蓄水的蒸发量;另外,在长时间无降雨的特殊时期,可以将盖板11打开,通过人工向蓄水箱5内进行注水操作。
33.盖板11上开设有多个小孔12,均匀分布于盖板11上。
34.小孔12的形状为圆形或梅花形。
35.管道6与蓄水箱5的连通处以及管道6与栖息槽3的连通处均设有挡污罩13,挡污罩13的设置能够防止异物进入管道6,造成管道6堵塞。
36.挡污罩13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不锈钢丝网的孔径为5mm。
37.闸门7为单向进水闸门。
38.具体的工作原理如下:
39.在降雨期,将盖板11盖上,通过盖板11上的小孔12来向蓄水箱5中收集降雨,在非降雨期,盖板11的设置能够减少蓄水箱5中蓄水的蒸发量,当栖息槽3内的水量蒸发较多时,栖息槽3内的水位下降,栖息槽3的底部所受到的水压力降低,当压力传感器8所检测到的水压值低于一定值时,闸门7开启,此时蓄水箱5中的蓄水在水压差的作用下通过管道6流入栖息槽3中,栖息槽3内的水量得到补充;当栖息槽3中的水量比较充足时,栖息槽3的底部所受到的水压力较大,当压力传感器8所检测到的水压值高于一定阈值时,闸门7关闭,栖息槽3内的水量停止补充,如此循环往复,只要蓄水箱5中存在蓄水,便可向栖息槽3中自动补水,保持栖息槽3内的湿润,在非灌水期渠道内水分完全干涸后,为渠道内的水生生物或不慎落入渠道内的两栖生物提供一个临时的避难场所,避免生物因长期暴晒而脱水死亡,当在长时间无降雨的特殊时期,可以将盖板11打开,通过人工向蓄水箱5中进行注水操作,保持蓄水箱5中一直存在蓄水,不管是通过收集降雨还是人工注水向蓄水箱5中进行一次水量补充后,便可使该沟渠持续运行较长一段时间,不仅节省人力,而且节约水资源。
40.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向栖息槽3内补充水量,无需人为操作,便可维持栖息槽3内适宜生物生存的生境,节省人力,管理成本低,该渠道能够减轻对当地造成的生态破坏,达到生态修复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仅对传统的硬质化渠道的渠道底部2和渠道护岸4作出局部改造,不占用耕地,节省土地,且对传统的硬质化渠道的过水断面的改动较小,不影响其输配水能力,该渠道的使用时间长,维护成本低。
41.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