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装方便的防臭防堵地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36007发布日期:2021-12-11 12:42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装方便的防臭防堵地漏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地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装方便的防臭防堵地漏。


背景技术:

2.地漏是连接排水管道系统与室内地面的重要接口,作为住宅中排水系统的重要部件,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室内空气的质量,对卫浴间的异味控制非常重要。但现有的地漏安装不方便,一般是地漏座外螺纹连接有落水座,或通过外螺纹连接的安装螺母将落水座固定,当地漏座预埋后,落水座及安装于落水座内的地漏芯拆卸与维护困难,影响地漏的正常使用。因此,为了避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做出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安装方便的防臭防堵地漏。
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5.一种安装方便的防臭防堵地漏,包括地漏座,所述地漏座底部的内侧螺接有一落水座,所述落水座的内侧螺接有一地漏芯,所述落水座顶部的外侧设有第一凸缘,所述地漏座底部的内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凸缘对应的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缘的外侧套设有第一防水胶圈,所述第一防水胶圈的底部抵住所述第一凸台的顶部,所述地漏芯顶部的外侧设有第二凸缘,所述第二凸缘的底部抵住所述第一防水胶圈的顶部,所述地漏芯的顶部盖设有一滤盖,所述滤盖的顶部设有一提手,所述地漏座的顶部盖设有一地漏盖。
6.进一步,所述地漏座底部的内侧设有第一内螺纹,所述落水座的外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内螺纹对应的第一外螺纹。
7.进一步,所述落水座顶部的内侧设有第二内螺纹,所述地漏芯的外侧设有与所述第二内螺纹对应的第二外螺纹。
8.进一步,所述地漏芯的内侧设有一纵向的中空套柱,所述中空套柱的内侧套设有一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底部连接有一底盖,所述底盖盖设于所述地漏芯的底部,所述连接柱的外侧套设有一复位弹簧。
9.进一步,所述底盖的外侧套设有第二防水胶圈,所述地漏芯底部的内侧设有抵住所述第二防水胶圈的第二凸台。
10.进一步,所述连接柱的顶部设有一抵住所述复位弹簧顶端的凸块。
11.进一步,所述地漏座上部的内侧设有一倒圆台形的导流面,所述导流面设于所述地漏盖的上方。
12.进一步,所述地漏座的下部设有供所述落水座螺接的中空套柱。
13.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落水座螺接于地漏座的内侧,地漏芯螺接于落水座的内侧,落水座顶部的外侧设有第一凸缘,地漏座底部的内侧设有与第一凸缘对应的第一凸台,第一凸缘的外侧套设有第一防水胶圈,第一防水胶圈的底部抵住第一凸台的顶
部,地漏芯顶部的外侧设有第二凸缘,第二凸缘的底部抵住第一防水胶圈的顶部,使地漏的安装简单,不需要安装螺母安装,地漏座预埋后,落水座及安装于落水座内的地漏芯拆卸方便,维护容易,保证地漏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方便的防臭防堵地漏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方便的防臭防堵地漏的结构分解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方便的防臭防堵地漏的纵向剖视图。
18.图中:1

地漏座;2

落水座;3

地漏芯;4

第一凸缘;5

第一凸台;6

第一防水胶圈;7

第二凸缘;8

滤盖;9

提手;10

地漏盖;11

第一内螺纹;12

第一外螺纹;13

第二内螺纹;14

第二外螺纹;15

中空套柱;16

连接柱;17

底盖;18

复位弹簧;19

第二防水胶圈;20

第二凸台;21

凸块;22

导流面;23

中空套柱。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安装方便的防臭防堵地漏,包括地漏座1,地漏座1底部的内侧螺接有一落水座2,落水座2的内侧螺接有一地漏芯3,落水座1顶部的外侧设有第一凸缘4,地漏座1底部的内侧设有与第一凸缘4对应的第一凸台5,第一凸缘4的外侧套设有第一防水胶圈6,第一防水胶圈6的底部抵住第一凸台5的顶部,地漏芯3顶部的外侧设有第二凸缘7,第二凸缘7的底部抵住第一防水胶圈6的顶部,地漏芯3的顶部盖设有一滤盖8,滤盖8的顶部设有一提手9,地漏座1的顶部盖设有一地漏盖10。通过落水座2螺接于地漏座1的内侧,地漏芯3螺接于落水座2的内侧,落水座2顶部的外侧设有第一凸缘4,地漏座1底部的内侧设有与第一凸缘4对应的第一凸台5,第一凸缘4的外侧套设有第一防水胶圈6,第一防水胶圈6的底部抵住第一凸台5的顶部,地漏芯3顶部的外侧设有第二凸缘7,第二凸缘7的底部抵住第一防水胶圈6的顶部,使地漏的安装简单,不需要安装螺母安装,地漏座1预埋后,落水座2及安装于落水座2内的地漏芯3拆卸方便,维护容易,保证地漏的正常使用。
21.地漏座1底部的内侧设有第一内螺纹11,落水座2的外侧设有与第一内螺纹11对应的第一外螺纹12,方便落水座2螺接于地漏座1的内侧。
22.落水座2顶部的内侧设有第二内螺纹13,地漏芯3的外侧设有与第二内螺纹13对应的第二外螺纹14,方便地漏芯3螺接于落水座2的内侧。
23.地漏芯3的内侧设有一纵向的中空套柱15,中空套柱15的内侧套设有一连接柱16,连接柱16的底部连接有一底盖17,底盖17盖设于地漏芯3的底部,连接柱16的外侧套设有一
复位弹簧18,利于地漏的排水与防臭。
24.底盖17的外侧套设有第二防水胶圈19,地漏芯3底部的内侧设有抵住第二防水胶圈19的第二凸台20,提高地漏防臭的密封性。
25.连接柱16的顶部设有一抵住复位弹簧18顶端的凸块21,使复位弹簧18压缩与复位稳定,地漏排水稳定,防臭性能好。
26.地漏座1上部的内侧设有一倒圆台形的导流面22,导流面22设于地漏盖10的上方,导流面22使地漏容易形成旋涡效应,可使排水形成虹吸排水状态,排水量增大,排水更顺畅。
27.地漏座1的下部设有供落水座螺接的中空套柱23,中空套柱23方便安装,可以使地漏下沉到管内(外径小于75mm),使铺地砖的高度降低,大大降低地漏的厚度。
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