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使用作业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58039发布日期:2022-01-26 19:31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使用作业平台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作业平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使用作业平台。


背景技术:

2.竖井作为盾构机始发井,具有挡土和截水的作用;因竖井临近长江,其地下水丰富,地连墙接缝处及坑底有可能渗漏水,甚至出现涌水涌砂的现象,需快速封底降低风险,故采用明挖顺逆结合法多工作面立体交叉施工以加快工期(即开挖第一层土方施做冠梁及第一道支撑,达到80%强度后开挖第二层土方施做第二道现浇环梁及支撑,依此类推至底板;主体结构侧墙与基坑开挖立体交叉同时作业,第二道环梁及支撑达到100%强度后,在环梁及支撑上搭设作业平台,施做负一层结构侧墙,依此类推至最后一层侧墙)。
3.中国专利cn212248263u公开了主体结构侧墙与基坑开挖立体交叉作业,包括横梁、钢筋混凝土冠梁和地下连续墙,地下连续墙的顶部固定连接钢筋混凝土冠梁,钢筋混凝土冠梁的内壁固定连接横梁,地下连续墙之间设置有钢管支撑柱,钢管支撑柱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螺纹钢筋栓,螺纹钢筋栓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紧固板和预埋钢板,地下连续墙主要由底部基岩层、桩孔内混凝土层和固定套筒组成,底部基岩层设置在基坑中,固定套筒固定安装在桩孔内混凝土层的外侧上,每个螺纹钢筋栓的末端均贯穿固定套筒延伸至桩孔内混凝土层中,每个螺纹钢筋栓的末端均固定安装有剪力筋,剪力筋与桩孔内混凝土层固定连接,预埋钢板固定安装在固定套筒的外侧壁上,紧固板设置在预埋钢板的侧方,钢管支撑柱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圆环安装板,圆环安装板上安装有锚索主体,锚索主体的另一端顶部铰接在地下连续墙的内壁上;通过钢管支撑柱和螺纹钢筋栓的设置,使得地下连续墙的受力均匀,支撑稳定性强,能够均匀的对地铁车站基坑进行稳固支撑,确保基坑开挖过程中和基坑开挖完成后的稳固性,并能保证施工过程安全、可靠,且钢管支撑柱与地下连续墙之间的结构简单,施工作业便捷且高效,施工量小,施工简便、快速;未能解决竖井截面面积较小,钢筋砼支撑较密集,且环梁宽度较窄,主体结构侧墙与基坑开挖立体交叉作业存在较大的施工难度及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移动使用作业平台,所述作业平台包括地下连续墙的内侧固定设有结构侧墙,结构侧墙的内侧设有环框梁,环框梁的内侧固装有钢筋砼支撑,钢筋砼支撑呈人字形,钢筋砼支撑的上端固设在环框梁的上端,钢筋砼支撑的中间端固设在环框梁的左端和右端的中间点处,钢筋砼支撑的下端固设在环框梁的下端;结构侧墙上设有第一工字钢,结构侧墙与环框梁之间设有第二工字钢,环框梁的内侧设有第三工字钢,第一工字钢、第二工字钢、第三工字钢相互平行放置,第一工字钢、第二工字钢、第三工字钢通过第三钢筋焊接连接;第一工字钢、第二工字钢、第三工字钢的上端与第一钢筋焊接连接,第一钢筋通过焊接与钢筋网片连接,钢筋网片与厚花纹钢板焊接连接,竖直贯穿第一钢筋、钢筋网片、厚花纹钢板的第三钢筋与第一工字钢、第二工字钢、第三工
字钢的上端焊接连接,第三钢筋的上端插入脚手架立杆;第一工字钢、第二工字钢、第三工字钢的下端与第二钢筋焊接连接,第二钢筋设置在环框梁、第一垫块、第二垫块的上端,第一垫块、第二垫块设置在钢筋砼支撑上,第一垫块、第二垫块的上端面与环框梁的上端面齐平;第一工字钢、第二工字钢、第三工字钢的下端两侧均设有膨胀螺栓,第一工字钢的下端两侧的膨胀螺栓与环框梁连接,第二工字钢的下端两侧的膨胀螺栓与第一垫块连接,第三工字钢的下端两侧的膨胀螺栓与第二垫块连接;第一工字钢的左端、第三工字钢的右端均均焊接有吊耳。
5.进一步地,第一钢筋、第二钢筋的直径为22mm,第三钢筋的直径为25mm,第一钢筋、第二钢筋与第三钢筋相互垂直。
6.进一步地,第三工字钢的右侧外设有防护栏和高挡脚板,防护栏的高度为1.2m,高挡脚板的高度为20cm。
7.进一步地,第一工字钢与结构侧墙之间距离为10mm。
8.进一步地,厚花纹钢板的厚度为2mm。
9.进一步地,防护栏和高挡脚板上设有密目网。
10.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所述作业平台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分布,每根工字钢下端两侧均设有膨胀螺栓,第一工字钢的左侧、第三工字钢的右侧均焊接吊耳,便于固定拆卸、吊装移动。
12.2.在结构侧墙的施工与基坑的开挖的立体交叉作业下,第二钢筋上铺设钢筋网片和厚花纹钢板,第三工字钢上端的第三钢筋安装有防护栏和高挡脚板,能够有效地防止高空坠物兼临边防护,提高施工的安全性。
13.3.第三工字钢上端的第三钢筋插入脚手架立杆不仅加快脚手架的搭设速度、提高效率、安全性加强,且脚手架更牢固、规范,能够提高工程进度、工作效率、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作业平台主视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图1所示a的局部放大图;
16.图3为图2所示b-b的剖面图。
17.附图标记说明:
18.1-地下连续墙,2-结构侧墙,3-环框梁,4-钢筋砼支撑,5-第一钢筋,6-第三钢筋,7-第一工字钢,8-第二工字钢,9-钢筋网片,10-第三工字钢,11-膨胀螺栓,12-吊耳,13-第一垫块,14-第二垫块,15-第二钢筋,16-厚花纹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20.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使用作业平台,所述作业平台包括:地下连续墙1的内侧固定设有结构侧墙2,结构侧墙2的内侧设有环框梁3,环框梁3的内侧固装有钢筋砼支撑4,钢筋砼支撑4呈人字形,钢筋砼支撑4的上端固设在环框梁3的上端,钢筋砼支撑4的中间端固设在环框梁3的左端和右端的中间点处,钢筋砼支撑4的下端固设在环
框梁3的下端,结构侧墙2上设有第一工字钢7,结构侧墙2与环框梁3之间设有第二工字钢8,环框梁3的内侧设有相互平行放置的第三工字钢10,第一工字钢7、第二工字钢8、第三工字钢10通过第三钢筋6焊接连接;第一工字钢7、第二工字钢8、第三工字钢10的上端与第一钢筋5焊接连接,第一钢筋5与钢筋网片9焊接连接,钢筋网片9与厚花纹钢板16焊接连接,竖直贯穿第一钢筋5、钢筋网片9、厚花纹钢板16的第三钢筋6与第一工字钢7、第二工字钢8、第三工字钢10的上端焊接连接,第三钢筋6的上端插入脚手架立杆(图中未示出);第一工字钢7、第二工字钢8、第三工字钢10的下端与第二钢筋15焊接连接,第二钢筋15设置在环框梁3、第一垫块13、第二垫块14的上端,第一垫块13、第二垫块14设置在钢筋砼支撑4上,第一垫块13、第二垫块14的上端面与环框梁3的上端面齐平;第一工字钢7、第二工字钢8、第三工字钢10的下端两侧均设有膨胀螺栓11,第一工字钢7的下端两侧的膨胀螺栓11与环框梁3连接,第二工字钢8的下端两侧的膨胀螺栓11与第一垫块13连接,第三工字钢10的下端两侧的膨胀螺栓11与第二垫块14连接;第一工字钢7的左端、第三工字钢10的右端均焊接有吊耳12。
21.进一步地,第一钢筋5、第二钢筋15的直径为22mm,第三钢筋6的直径为25mm,第一钢筋5、第二钢筋15与第三钢筋6相互垂直。
22.进一步地,第三工字钢10的右侧外设有防护栏(图中未示出)和高挡脚板(图中未示出),防护栏的高度为1.2m,高挡脚板的高度为20cm。
23.进一步地,第一工字钢7与结构侧墙2之间距离为10mm。
24.进一步地,厚花纹钢板16的厚度为2mm。
25.进一步地,防护栏和高挡脚板上设有密目网。
26.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