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工建筑物砼病害修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54189发布日期:2022-01-19 15:57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工建筑物砼病害修复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砼病害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工建筑物砼病害修复结构。


背景技术:

2.对于存在钢筋锈蚀、表面微裂纹、严重起砂、起皮、蜂窝、麻面、漏骨、低强混凝土及碳化等病害问题的部位,为防止钢筋锈蚀进一步恶化及衬砌混凝土表面病害的进一步增加,并提高隧洞衬砌整体防渗效果,对隧洞边墙衬砌表面进行防锈蚀、防碳化涂层处理,以达到混凝土防锈治理、表面修补、防渗和提高外观效果的作用,延长衬砌混凝土使用寿命。
3.上述衬砌表面修复可采用修复时间较短且效果较好的速凝类修复材料。根据各类水利水电工程引输水与泄水建筑物混凝土加固、补强、修补及修复成功实践,通过对目前广泛应用及技术成熟的大量材料对比分析,择优选择确定采用水泥基新型环保水工建筑物砼病害修复专用速凝修复材料进行砼表面修复防护。速凝修复材料是根据水工建筑物抗冲磨防空蚀制作的环保材料,用高强水泥为基础结合剂、高强度材料(石英砂)作为主骨料、辅以高强抗裂纤维、高分子胶粉、高效减水剂、早强剂、膨胀剂、防离析等物质配制而成具有优良力学性能的速凝砼修复材料。此产品具有自流性好、快硬、早强、抗压强度高、无收缩、微膨胀、无毒、无害、环保、不老化、对水质无污染、自密性好、阻锈等特点,已在水工、建筑、路桥水工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4.现有技术中,缺少能够对隧洞边角进行整体修复的水工建筑物砼病害修复结构,传统的水工建筑物砼病害修复结构对停水施工的时间要求较长,不利于快速施工;也不能辅助修复受损伤的水体生态系统的生物群体。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水工建筑物砼病害修复结构。
6.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7.一种水工建筑物砼病害修复结构,包括与隧洞边角配合的预制砼块,所述预制砼块包括竖直段、斜板连接段和水平段,所述竖直段通过斜板连接段与水平段连为一体;
8.所述竖直段的外侧开设有第一棱槽,内侧设有上斜面,且上斜面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向内开设有若干上种植槽,所述竖直段的上部侧向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竖直段的一端面设有向外凸出的上定位凸起,另一端面向内开设有与上定位凸起配合的上定位槽;
9.所述斜板连接段的外侧开设有第二棱槽,所述斜板连接段的中部侧向开设有第二连接孔;
10.所述水平段的外侧开设有第三棱槽,内侧设有上斜面,所述水平段的上侧面位于上斜面的内边缘处均匀向内开设有若干下种植槽,所述水平段靠近外端部侧向开设有第三连接孔,所述水平段的一端面设有向外凸出的下定位凸起,另一端面向内开设有与下定位
凸起配合的下定位槽。
11.进一步地,上述水工建筑物砼病害修复结构中,所述隧洞边角在安装前铣刨开设与预制砼块配合的安装槽,且对安装槽的表面进行防锈蚀、防碳化涂层处理,所述预制砼块的外侧在安装前涂覆形成有速凝水泥层。
12.进一步地,上述水工建筑物砼病害修复结构中,所述安装槽的表面留有与第一棱槽、第二棱槽、第三棱槽对应配合的凸棱。
13.进一步地,上述水工建筑物砼病害修复结构中,相邻两个所述预制砼块通过卡接连为一体后,对应的连接孔中穿设便于吊运的防水吊绳。
14.进一步地,上述水工建筑物砼病害修复结构中,所述预制砼块的长度为0.5-2m。
15.进一步地,上述水工建筑物砼病害修复结构中,所述预制砼块的长度超过1m时,在预制的过程中增设骨架钢筋。
16.进一步地,上述水工建筑物砼病害修复结构中,所述骨架钢筋为经过弯折处理的三段式结构。
17.进一步地,上述水工建筑物砼病害修复结构中,所述上种植槽和下种植槽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骨架钢筋与上种植槽、下种植槽交错设置。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9.本实用新型其通过预制砼块来减少现场施工的时间,预制砼块结构设计合理,其采用三段式布局,通过在外侧设计棱槽来实现卡合安装,通过设计连接孔来便于安装前的吊装以及安装后的加固工作,,实现对隧洞边角的整体修复;通过设计种植槽来便于水底植物种植,辅助修复受损伤的水体生态系统的生物群体。
20.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示意图;
26.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7.1-竖直段,2-斜板连接段,3-水平段,4-第一棱槽,5-上斜面,6-上种植槽,7-第一连接孔,8-上定位凸起,9-上定位槽,10-第二棱槽,11-第二连接孔,12-第三棱槽,13-上斜面,14-下种植槽,15-第三连接孔,16-下定位凸起,17-下定位槽,18-锚固绳。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请参阅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水工建筑物砼病害修复结构,包括与隧洞边角配合的预制砼块,预制砼块包括竖直段1、斜板连接段2和水平段3,竖直段1通过斜板连接段2与水平段3连为一体。
30.本实施例中,竖直段1的外侧开设有第一棱槽4,内侧设有上斜面5,且上斜面5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向内开设有若干上种植槽6。竖直段1的上部侧向开设有第一连接孔7。竖直段1的一端面设有向外凸出的上定位凸起8,另一端面向内开设有与上定位凸起8配合的上定位槽9。
31.本实施例中,斜板连接段2的外侧开设有第二棱槽10,斜板连接段2的中部侧向开设有第二连接孔11。
32.本实施例中,水平段3的外侧开设有第三棱槽12,内侧设有上斜面13。水平段3的上侧面位于上斜面13的内边缘处均匀向内开设有若干下种植槽14,水平段靠近外端部侧向开设有第三连接孔15。水平段3的一端面设有向外凸出的下定位凸起16,另一端面向内开设有与下定位凸起16配合的下定位槽17。
33.本实施例中,隧洞边角在安装前铣刨开设与预制砼块配合的安装槽,且对安装槽的表面进行防锈蚀、防碳化涂层处理,预制砼块的外侧在安装前涂覆形成有速凝水泥层。安装槽的表面留有与第一棱槽4、第二棱槽10、第三棱槽12对应配合的凸棱,通过卡合能够提高连接强度,避免出现松动。
34.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预制砼块通过卡接连为一体后,对应的连接孔中穿设便于吊运的防水吊绳。当预制砼块卡入隧洞边角的安装槽后,利用对应的连接孔安装锚固绳18,安装完成后,锚固绳18的两端通过锚固钉与地基固定,进一步提高固定可靠性。
35.本实施例中,预制砼块的长度为0.5-2m。预制砼块的长度超过1m时,在预制的过程中增设骨架钢筋。骨架钢筋为经过弯折处理的三段式结构,与预制砼块的三段式结构相互配合。上种植槽6和下种植槽14的位置一一对应,骨架钢筋与上种植槽6、下种植槽14交错设置。
36.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本实施例其通过预制砼块来减少现场施工的时间,预制砼块结构设计合理,其采用三段式布局,通过在外侧设计棱槽来实现卡合安装,通过设计连接孔来便于安装前的吊装以及安装后的加固工作,实现对隧洞边角的整体修复;通过设计种植槽来便于水底植物种植,辅助修复受损伤的水体生态系统的生物群体。
37.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