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河道整治的河底淤泥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84629发布日期:2022-02-12 12:41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河道整治的河底淤泥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整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河道整治的河底淤泥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经济发展,城市河流内的杂物和各种污染物越来越多,如淤泥、砖头、石块、或者其他污染物,河流中经常发生冲刷和淤积现象,容易发生水害,妨碍水利发展,河流内的垃圾越多,越容易破坏河流的生态平衡,污染水体,造成生态危机,为适应除患兴利要求,必须采取适当措施对河道进行整治,包括治导、疏浚和护岸等工程,河道整治工程中,需要定期的对河道进行清淤作业。
3.目前一般采用清淤机来对河道进行清淤作业,通过清淤机将河底的淤泥抽出,但是河底的淤泥内部会含有垃圾和块状杂质,淤泥混合垃圾和杂质被直接抽出并排放到收集箱内。
4.但是这种方法往往在去掉河底的垃圾和杂质的同时,也会除去河底的淤泥,河底的淤泥是河道生态环境的基石,其中生长着水草等自然界的生产者,还有泥鳅、龙虾等生物生活在淤泥内,去除河底的淤泥会导致河道生态环境的破坏,影响生态平衡。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河道整治的河底淤泥清理装置,可以在不破坏河底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去除河道内的垃圾和块状杂质。
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河道整治的河底淤泥清理装置,包括运输船,所述运输船旁设有伸缩架,所述伸缩架旁设置有可伸缩的吸泥管,所述运输船上设置有吸泥泵,所述吸泥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吸泥泵,所述吸泥管远离吸泥泵的一端连接有吸泥罩,所述吸泥罩固定连接在伸缩架上,所述吸泥泵的出口处连接出泥管,所述运输船远离伸缩架的一侧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过滤箱,所述过滤箱内设有第一过滤辊、第二过滤辊、第三过滤辊和第四过滤辊,所述第一过滤辊和第二过滤辊上裹有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三过滤辊和所述第四过滤辊裹有第二过滤网,所述出泥管的出口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上方,所述第二过滤辊设置在第三过滤辊正上方,所述第二过滤辊和第三过滤辊转动连接,所述过滤箱的底部设置为过滤底网,所述过滤箱的侧面设置有收集箱,所述第四过滤辊位于所述收集箱的上端。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河道整治的河底淤泥清理装置,包括运输船,运输船旁设有伸缩架,伸缩架旁设置有可伸缩的吸泥管。伸缩架可伸缩,当运输船的水位较高时,伸缩杆和吸泥管伸长,当运输船的水位降低时,伸缩杆和吸泥管缩短,使得运输船在多种环境下都可以吸取河床上的污泥和污染物。运输船上设置有吸泥泵,吸泥管的一端连接吸泥泵,吸泥管远离吸泥泵的一端连接有吸泥罩,吸泥罩固定连接在伸缩架上。吸泥罩罩在河床上,吸泥罩和河床形成一个半密封的空间,吸泥泵产生吸力,方便吸泥管吸取河床上的污泥
和杂物。吸泥泵的出口处连接出泥管,被吸泥泵吸取的污泥和杂物从出泥管处流出。运输船远离伸缩架的一侧设置有过滤机构,过滤机构包括过滤箱,过滤箱内设有第一过滤辊、第二过滤辊、第三过滤辊和第四过滤辊,第一过滤辊和第二过滤辊上裹有第一过滤网,第三过滤辊和第四过滤辊裹有第二过滤网,出泥管的出口位于第一过滤网的上方,第二过滤辊设置在第三过滤辊正上方,第二过滤辊和第三过滤辊通过链条连接。收集箱上端设有电机,电机带动第二过滤辊转动,污泥和杂物从出泥管处流出,落到第一过滤网上,第二过滤辊被电机带动转动,所以第一过滤网也会转动,在转动的过程中,污泥和杂物会被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过滤,被第一过滤网后的杂质落在第二过滤网上,二次过滤,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上的淤泥被过滤,细小落在过滤箱中,过滤箱的底部设置有过滤底网,污泥二次过滤,大部分细小的淤泥被过滤出去,过滤箱的侧面设置有收集箱,第四过滤辊位于收集箱的上端。落在河床上,较大的杂物则留在过滤底网上,待靠岸后人工清理;第二过滤网也在转动,将较大的、不能过滤出来的杂物运送到收集箱中,杂物由收集箱收集起来,淤泥则再次抛入河中,落到河床上。
8.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箱、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的一部分浸在水中。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箱、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的一部分浸在水中,过滤箱的底部为过滤底网,河水会从过滤底网进入过滤箱,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的一部分在河水中,在水中可以达到更好的过滤效果。
10.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过滤辊的高度比第二过滤辊高,所述第二过滤辊内的高度比第三过滤辊,所述第四过滤辊的高度比第一过滤辊高。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过滤辊的高度比第二过滤辊高,第二过滤辊内的高度比第三过滤辊,第四过滤辊的高度比第一过滤辊高。被过滤的污泥杂物在第一过滤网由高向低运动,在后半段时没入水中,然后被运输到第二过滤网上,在二过滤网上时有低向高运动,后半段时脱离水体,去除水分,最后被排到收集箱中。
12.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集箱放置在水中。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收集箱放置在水中,可以抵消一部分重量,可以收集更多的杂物。
14.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泥罩的边缘处设有若干辅助爪。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吸泥罩的边缘处设有若干辅助爪。辅助爪为向外翻的三角形不锈钢片,帮助吸泥罩固定在河床上。
16.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泥管为pu钢丝耐磨软管。
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吸泥管为pu钢丝耐磨软管。钢丝结构可以提升使用寿命,耐磨材质可以增长使用寿命,软管可以拉伸。
18.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箱和收集箱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箱和所述运输船滑动连接,所述收集箱和所述运输船滑动连接。
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箱和收集箱固定连接,过滤箱和运输船滑动连接,收集箱和运输船滑动连接。过滤箱和收集箱通过多个螺栓固定连接,船体上固定设置有若干圆环,过滤箱和收集箱靠近船体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若干金属杆,金属杆穿过圆环,同时收集箱和过滤箱上还固定设置有锁链,将锁链提起,收集箱和过滤箱即可向上滑动。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
23.图中标号含义:1、运输船;2、伸缩架;3、吸泥管;4、吸泥泵;5、吸泥罩;6、过滤箱;7、第一过滤辊;8、第二过滤辊;9、第三过滤辊;10、第四过滤辊;11、第一过滤网;12、第二过滤网;13、过滤底网;14、收集箱;15、辅助爪。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5.以下参考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26.一种用于河道整治的河底淤泥清理装置,包括运输船1,运输船1旁设有伸缩架2,伸缩架2旁设置有可伸缩的吸泥管3。伸缩架2可伸缩,当运输船1的水位较高时,伸缩杆和吸泥管3伸长,当运输船1的水位降低时,伸缩杆和吸泥管3缩短,使得运输船1在多种环境下都可以吸取河床上的污泥和污染物。
27.运输船1上设置有吸泥泵4,吸泥管3的一端连接吸泥泵4,吸泥管3远离吸泥泵4的一端连接有吸泥罩5,吸泥罩5固定连接在伸缩架2上。吸泥罩5罩在河床上,吸泥罩5和河床形成一个半密封的空间,吸泥泵4产生吸力,方便吸泥管3吸取河床上的污泥和杂物。吸泥泵4的出口处连接出泥管,被吸泥泵4吸取的污泥和杂物从出泥管处流出。吸泥管3为pu钢丝耐磨软管。钢丝结构可以提升使用寿命,耐磨材质可以增长使用寿命,软管可以拉伸。吸泥罩5的边缘处设有若干辅助爪15。辅助爪15为向外翻的三角形不锈钢片,帮助吸泥罩5固定在河床上。
28.运输船1远离伸缩架2的一侧设置有过滤机构,过滤机构包括过滤箱6,过滤箱6内设有第一过滤辊7、第二过滤辊8、第三过滤辊9和第四过滤辊10,第一过滤辊7和第二过滤辊8上裹有第一过滤网11,第三过滤辊9和第四过滤辊10裹有第二过滤网12,出泥管的出口位于第一过滤网11的上方,第二过滤辊8设置在第三过滤辊9正上方,第二过滤辊8和第三过滤辊9通过链条连接。收集箱14上端设有电机,电机带动第二过滤辊8转动,污泥和杂物从出泥管处流出,落到第一过滤网11上,第二过滤辊8被电机带动转动,所以第一过滤网11也会转动,在转动的过程中,污泥和杂物会被第一过滤网11和第二过滤网12过滤,被第一过滤网11后的杂质落在第二过滤网12上,二次过滤,第一过滤网11和第二过滤网12上的淤泥被过滤,细小落在过滤箱6中,过滤箱6的底部设置有过滤底网13,污泥二次过滤,大部分细小的淤泥被过滤出去,过滤箱6的侧面设置有收集箱14,第四过滤辊10位于收集箱14的上端。落在河床上,较大的杂物则留在过滤底网13上,待靠岸后人工清理;第二过滤网12也在转动,将较大的、不能过滤出来的杂物运送到收集箱14中,杂物由收集箱14收集起来,淤泥则再次抛入河中,落到河床上。
29.过滤箱6、第一过滤网11和第二过滤网12的一部分浸在水中。过滤箱6的底部为过滤底网13,河水会从过滤底网13进入过滤箱6,第一过滤网11和第二过滤网12的一部分在河水中,在水中可以达到更好的过滤效果。
30.第一过滤辊7的高度比第二过滤辊8高,第二过滤辊8内的高度比第三过滤辊9,第四过滤辊10的高度比第一过滤辊7高。被过滤的污泥杂物在第一过滤网11由高向低运动,在后半段时没入水中,然后被运输到第二过滤网12上,在二过滤网上时有低向高运动,后半段时脱离水体,去除水分,最后被排到收集箱14中。收集箱14放置在水中,可以抵消一部分重量,可以收集更多的杂物。
31.过滤箱6和收集箱14固定连接,过滤箱6和运输船1滑动连接,收集箱14和运输船1滑动连接。过滤箱6和收集箱14通过多个螺栓固定连接,船体上固定设置有若干圆环,过滤箱6和收集箱14靠近船体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若干金属杆,金属杆穿过圆环,同时收集箱14和过滤箱6上还固定设置有锁链,将锁链提起,收集箱14和过滤箱6即可向上滑动。
3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