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面雨水收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21378发布日期:2022-01-22 13:27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屋面雨水收集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雨水回用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屋面雨水收集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城市高速发展,城市硬化路面普及率越来越高,降雨量较大时,城市易发生内涝问题,为了方便雨水的排放和处理,城市内一般会增设雨水管网,将雨水收集并输送至污水处理厂中,进行处理后再排放或利用。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雨水经过路面时将大量污染物带离,加重了雨水的污染程度,增加了雨水的处理利用难度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提高雨水的利用率,方便雨水的收集利用,本技术提供一种屋面雨水收集系统。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屋面雨水收集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屋面雨水收集系统,包括蓄水池和清水池,所述蓄水池连通有设于屋面的集雨组件,所述蓄水池和所述清水池间设有用于处理雨水的处理组件,所述集雨组件包括多个虹吸雨水斗,多个所述虹吸雨水斗均向下连接有连接管,多根所述连接管共同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悬吊管,所述悬吊管向下连接有立管,所述立管与所述蓄水池间连通有出户管。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了将屋面雨水通过虹吸雨水斗收集屋面雨水并通过连接管、悬吊管、立管及出户管流至蓄水池内,方便了屋面上较为清洁的雨水的收集和储存,通过设置清水池,并在蓄水池和清水池间设置处理组件,方便了将雨水中的杂质等去除,并储存至清水池中,进一步提高了雨水的质量,提高了雨水的净化和利用效率。
8.可选的,所述出户管直径沿靠近所述蓄水池的方向逐渐增大。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了将出户管内雨水的流速逐渐降低,减小了雨水进入蓄水池内时对蓄水池内的雨水造成冲击,导致蓄水池内沉底的杂质上浮,不利于雨水的利用。
10.可选的,屋面上方2-3mm处设有排水液位计,所述出户管还连通至室外雨水管网,所述出户管与室外雨水管网间设有排水阀,所述排水阀与所述排水液位计电性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屋面径流厚度到达2-3mm时,排水阀开启,将屋面雨水引流至室外雨水管网中,方便了在降雨量较大时对屋面进行辅助排水,防止屋面承载雨水过多对屋面造成损坏。
12.可选的,所述处理组件包括过滤器和搅拌器,所述过滤器与所述蓄水池间连通有雨水管,所述雨水管末端位于所述蓄水池内下端,所述过滤器与所述蓄水池间设有雨水提升泵,所述过滤器与所述清水池间连通有清水管,所述清水管末端位于所述清水池内上端,所述搅拌器连接有消毒加药泵,所述消毒加药泵与市政给水管网相连通,所述清水池上端与市政给水管网相连通,所述搅拌器与所述清水管连通,所述搅拌器与所述清水管连通处
设有管道混合器。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了将雨水过滤后送至清水管内,方便了雨水的初步清洁,通过消毒加药泵将自来水送至搅拌器内,将搅拌器内的消毒剂融化并继续送至清水管内,通过管道混合器将消毒剂溶液和雨水混合,再送入清水池中,方便了雨水的消毒处理,以及在雨水存量不足时通过市政给水管网对清水池补充水,保证了清水池的持续供水。
14.可选的,所述雨水管末端设为喇叭状,所述雨水管末端与所述蓄水池底面间设有支架。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了通过喇叭状的雨水管末端将雨水从蓄水池抽吸至清水池,提高了雨水的抽吸效率。
16.可选的,所述蓄水池内侧壁上设有位于低液位的第一液位计、位于中液位的第二液位计、位于中高液位的第三液位计及位于高液位的第四液位计,所述清水池内侧壁上设有位于低液位的第五液位计、位于中液位的第六液位计、位于中高液位的第七液位计及位于高液位的第八液位计,所述雨水提升泵与所述第一液位计、第二液位计、第七液位计、第八液位计、搅拌器及消毒加药泵电性连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了蓄水池内水位位于第二液位计以上且清水池内水位位于第七液位计以下时,雨水提升泵自动开启,将蓄水池内的雨水抽吸至清水池内,以及蓄水池内水位位于第一液位计以下或清水池内水位到达第八液位计时,雨水提升泵自动关闭,防止清水池内雨水满溢或雨水提升泵空转。
18.可选的,所述雨水提升泵后还连通有污水管,所述搅拌器和所述清水池均与所述污水管连通,所述污水管通向室外雨水管网,所述污水管与所述清水池间设有反冲洗泵,所述反冲洗泵与所述第五液位计电性连接。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了将蓄水池内收集的初期雨水排放至室外雨水管网中,方便了杂质较多的初期雨水的统一处理,以及清水池内水位高于第五液位计时,反冲洗泵对清水池内的清洗。
20.可选的,所述蓄水池内底部设有潜水排污泵,所述潜水排污泵与所述第四液位计电性连接。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了蓄水池内水位到达第四液位计时将蓄水池内的水部分排出,防止蓄水池满溢。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3.1.方便了将屋面雨水通过虹吸雨水斗收集屋面雨水并通过连接管、悬吊管、立管及出户管流至蓄水池内,方便了屋面上较为清洁的雨水的收集和储存,通过设置清水池,并在蓄水池和清水池间设置处理组件,方便了将雨水中的杂质等去除,并储存至清水池中,进一步提高了雨水的质量,提高了雨水的净化和利用效率;
24.2.通过过滤器将雨水中的杂质去除,通过搅拌器和消毒加药泵将消毒剂溶液送入雨水中,方便了雨水的消毒,提高了雨水的质量,通过在蓄水池内设置潜水排污泵,在清水池上连接反冲洗泵,并将潜水排污泵、反冲洗泵和搅拌器通过污水管连通至室外雨水管网上,方便了对蓄水池、清水池和搅拌器定期清理,保持蓄水池、清水池及搅拌器内的清洁;
25.3.通过在蓄水池和清水池内设置多个液位计,并将多个液位计与多个泵或其他结构电性连接,方便了蓄水池和清水池内水位位于不同状态时自动补水或放水,方便了保持
清水池的供水以及蓄水池和市政管网对清水池的水量的补充。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屋面雨水收集系统的集雨组件和蓄水池的主视图。
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屋面雨水收集系统的蓄水池和雨水池的主视图。
28.附图标记说明:1、蓄水池;11、第一液位计;12、第二液位计;13、第三液位计;14、第四液位计;15、潜水排污泵;16、支架;2、清水池;21、第五液位计;22、第六液位计;23、第七液位计;24、第八液位计;25、反冲洗泵;3、集雨组件;31、虹吸雨水斗;32、排水液位计;41、连接管;42、悬吊管;43、立管;44、出户管;45、排水阀;5、处理组件;51、过滤器;52、搅拌器;53、雨水管;54、雨水提升泵;55、清水管;56、消毒加药泵;57、管道混合器;58、污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0.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屋面雨水收集系统。参照图1和图2,一种屋面雨水收集系统,包括设置在屋面上的集雨组件3,集雨组件3包括多个虹吸雨水斗31,多个虹吸雨水斗31均设置在屋面内,且多个虹吸雨水斗31的顶面均低于屋面顶面,方便了屋面雨水流至虹吸雨水斗31内,并在虹吸雨水斗31内变得均匀分散,破坏雨水形成漩涡的条件,隔绝空气进入,使雨水后续达到满流状态。
31.参照图1和图2,多个虹吸雨水斗31下方均连接有连接管41,多个连接管41共同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悬吊管42,悬吊管42末端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立管43,雨水在立管43中加速流动,使悬吊管42形成负压区,而立管43形成正压区,方便了将悬吊管42内的雨水抽吸至立管43内,提高了屋面雨水的收集和排放效率。
32.参照图1和图2,立管43末端连接有出户管44,出户管44连通有蓄水池1,将雨水引流并储存在蓄水池1内,蓄水池1侧壁下端穿设有雨水管53,雨水管53位于蓄水池1内的一端朝下,并呈喇叭状,雨水管53末端下方设有支架16,将雨水管53末端支撑住,方便了雨水管53对蓄水池1内的雨水的抽吸。雨水管53连接有雨水提升泵54,雨水提升泵54后连接有污水管58,雨水提升泵54将初期收集的含杂质较多的屋面雨水抽吸至污水管58中,由污水管58送入室外雨水管网中,方便了初期雨水的处理,减小了屋面雨水处理利用的负担。
33.参照图1和图2,蓄水池1后设有清水池2,蓄水池1与清水池2间设有处理组件5,处理组件5包括过滤器51和搅拌器52,过滤器51与雨水提升泵54相连接,过滤器51后连接有清水管55,清水管55与清水池2相连通,雨水提升泵54将中后期较为清洁的雨水抽吸至过滤器51中,将雨水中的不溶性杂质过滤,并送入清水池2内储存,提高了雨水的质量,方便了雨水的利用。
34.参照图1和图2,搅拌器52连接至清水管55上,搅拌器52连接有消毒加药泵56,消毒加药泵56连通至市政供水管网,消毒加药泵56将市政供水管网中的自来水抽吸至搅拌器52中,将搅拌器52内的消毒剂如次氯酸钠溶解,并送至清水管55中,搅拌器52与清水管55连接处设有管道混合器57,消毒剂溶液和雨水在管道混合器57中混合,将过滤后的雨水消毒再送至清水池2中,进一步提高了雨水的质量,同时消毒加药泵56连接至清水池2上端,方便了雨水不足时对清水池2补充自来水,保证清水池2的供水。
35.参照图1和图2,出户管44还与室外雨水管网相连通,出户管44与室外雨水管网间设有排水阀45,屋面上方2-3mm处设有排水液位计32,排水阀45与排水液位计32电性连接,当屋面上方径流厚度达到2-3mm时,排水阀45打开,将屋面雨水排向室外雨水管网中,方便了降雨量较多时多余雨水的排放,防止屋面承载的雨水过多对屋面造成损伤。
36.参照图1和图2,蓄水池1内壁由下至上分别设有第一液位计11、第二液位计12、第三液位计13和第四液位计14,第一液位计11设置于低液位处,第二液位计12设置于中液位处,第三液位计13设置于中高液位处,第四液位计14设置于高液位处。清水池2内壁由上至下分别设有第五液位计21、第六液位计22、第七液位计23及第八液位计24,第五液位计21设置于低液位处,第六液位计22设置于中液位处,第七液位计23设置于中高液位处,第八液位计24设置于高液位处。
37.参照图1和图2,雨水提升泵54与第一液位计11、第二液位计12、第七液位计23、第八液位计24、搅拌器52及消毒加药泵56电性连接,当蓄水池1内水位位于第二液位计12以上且清水池2内水位位于第七液位计23以下时,雨水提升泵54、搅拌器52及消毒加药泵56自动开启,将蓄水池1内的雨水过滤消毒,并抽吸至清水池2内,方便了清水池2内的水量的自动补充。当蓄水池1内水位位于第一液位计11以下或清水池2内水位到达第八液位计24时,雨水提升泵54、搅拌器52及消毒加药泵56自动关闭,防止清水池2内雨水满溢,造成雨水的浪费。
38.参照图1和图2,蓄水池1内底端设置有潜水排污泵15,潜水排污泵15与第四液位计14电性连接,当蓄水池1内的水位到达第四液位计14时,潜水排污泵15启动,将蓄水池1内下层含杂质较多的雨水排放至室外雨水管网中,防止蓄水池1内雨水满溢,并提高了蓄水池1内存蓄的雨水的质量,减轻了处理组件5的负担。
39.参照图1和图2,清水池2下端连接有反冲洗泵25,反冲洗泵25与第五液位计21电性连接,当清水池2内水位高于第五液位计21时,反冲洗泵25定期开启,对清水池2底部进行反冲洗。反冲洗泵25和搅拌器52均连接至污水管58,方便了清水池2反冲洗后的污水以及搅拌器52内多余药剂的定期排出,保证了清水池2和搅拌器52的清洁。
40.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屋面雨水收集系统的实施原理为:初期降雨时,虹吸雨水斗31将屋面积蓄的雨水收集并导流至蓄水池1中,再经由雨水提升泵54抽吸至室外雨水管网中,方便了含杂质较多的初期雨水的排放处理。
41.待杂质较多的初期雨水排放完毕后,雨水提升泵54将后续雨水抽吸至过滤器51中,将雨水中的杂质去除,再通过清水管55输送至清水池2中,同时通过消毒加药泵56将自来水抽吸至搅拌器52中,将搅拌器52内的消毒剂溶解并泵入清水管55中,雨水和消毒剂溶液在管道混合器57的作用下混合,并进入清水池2中,使得雨水净化为可以作为绿化用水和道路冲洗用水。
42.当蓄水池1内水位较低,低于第一液位计11时,蓄水池1停止对清水池2供水,转而由市政管网对清水池2供水,当清水池2水位较高,达到第八液位计24时,市政管网也停止对清水池2供水,防止清水池2满溢,同时保证清水池2对绿化和道路冲洗的供水。
43.当蓄水池1内水位较高,达到第四液位计14时,为防止蓄水池1满溢,潜水排污泵15打开,将蓄水池1底部的水排放至室外雨水管网中,方便了雨水在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净化处理。
44.当屋面水位达到2-3mm,即屋面水位到达排水液位计32时,出户管44上连接的排水阀45开启,将虹吸雨水斗31收集的雨水部分排放至室外雨水管网中,加速了屋面雨水的排放,防止降雨量较大时屋面承载雨水过多,对屋面造成损害。
45.以上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