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兼顾排水和自动调蓄动能的生态停车场

文档序号:28795917发布日期:2022-02-08 13:13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兼顾排水和自动调蓄动能的生态停车场

1.本实用新型属于停车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兼顾排水和自动调蓄动能的生态停车场。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快速提升,我国汽车数量急剧增加,露天停车场的数量也随之急剧增加。目前,现有的大部分生态停车场主要是通过改变常规的硬质停车场地面为植草格或植草砖,使得停车场的面层具有渗透性,增大绿地面积。并且对下垫面的处理和海绵技术的应用,实现对雨水的循环利用。对于年降雨比较丰富的地区,现有的生态停车场不具备快速排水和存储的功能,易造成雨水积存,虽然现有生态停车场采用草坪砖或者植草格,如果排水条件不具备,也会长期滞存腐蚀路面,并且会造成植物死亡,同时也不能有效合理的收集和利用雨水,使得毫无景观性可言,并且后期的养护成本非常高,生态停车场虽然修建了许多,但是大部分都随着时间导致现状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并且养护成本偏高。此外,随着社会工业的快速发展,并且大量车辆行驶和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油污、尘土和橡胶碎屑等,使得城市水环境污染更加严重,这严重影响着城市环境和景观效果,也自觉的背离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方向。
3.针对上述问题也进行了相应的改进,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610078479.x,公开日为 2016年6月1日,该专利公开了一种生态停车场,其由上至下依次为植被层、生态混凝土层、营养土层和碎石层,其中,所述生态混凝土层的强度在c15以上、厚度为5-10cm,所述营养土层的厚度为20-30cm,所述碎石层的厚度为5-10cm;所述生态停车场主要由如下步骤构造:整地、浇筑格构框梁、铺设碎石、回填营养土、浇筑生态混凝土以及植被种植养护。该专利的不同之处在于:虽能有效提高植被覆盖率,但是不具备排水条件,易造成雨水堆积。
4.又如中专利申请号cn202010252667.6,公开日为2020年7月10日,该专利公开了一种海绵生态停车场,包括排水系统和若干组停车单元,每组停车单元上具有一排水区,排水系统上具有一生物滞留区,生物滞留区的最低处设置有一溢流装置,溢流装置上具有一溢流口,溢流口高出所述生物滞留区的最低处表面一距离,排水区能够将其上的雨水导流至所述生物滞留区,溢流装置用于将生物滞留区上高出溢流口的水导入溢流口内进行排放。该专利的不足之处在于:结构复杂,排水效果一般。


技术实现要素:

5.1、要解决的问题
6.针对现有露天停车场功能单一且雨水无法有效利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兼顾排水和自动调蓄动能的生态停车场。本实用新型通过储水池用于将雨水储存,避免停车区域造成雨水堆积;通过排水装置,对种植层内的植物进行水量浇灌,避免种植层内的植物长时间缺水损坏的情况,节省了后期植物维护成本,对雨水进行合理回收利用;整体结构简单,实现了多功能的合理设计,易于实现。
7.2、技术方案
8.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9.一种兼顾排水和自动调蓄动能的生态停车场,包括种植层,种植层通过支撑件固定在地面上,种植层的两侧均设有过滤层,过滤层与承重层呈钝角设置,种植层和过滤层的下方均设有储水池,过滤层下方的储水池上设有出水口,种植层下方的储水池内设有用于对种植层内植物浇灌的排水装置。
10.更进一步的,所述排水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撑件上的排水板,设置在储水池内的吸水条,排水板上设有若干个孔洞和若干个凸台,相邻两个凸台之间设有海绵块,海绵块与种植层中的植物根系连接,吸水条通过排水板上的孔洞与海绵块连接。
11.更进一步的,在排水板上每间隔4~10cm设置一个孔洞,且孔洞的直径为2~3cm。
12.更进一步的,所述吸水条的长度与储水池的深度相同。
13.更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层从上到下依次为麦饭石层、沸石层、石灰石层、天然砂层和无纺土工布。
14.更进一步的,所述麦饭石层、沸石层、石灰石层和天然砂层的高度比例为2:3:1:1。
15.更进一步的,沸石层中沸石粒径为3~7cm。
16.更进一步的,出水口设置在储水池的上部侧面,且出水口与外界储水设备连接。
17.更进一步的,所述承重层从上到下依次为水泥面层、片石垫层和素土层。
18.更进一步的,所述种植层包括种植土,种植土上栽种有植物,且种植土的深度为50~70cm。
19.3、有益效果
20.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21.(1)本实用新型通过分区域设置,通过种植层内栽种植物,种植层两侧的过滤层用于对雨水进行过滤,承重层用于停放车辆的车轮,承托车辆;在部分层的下方均设有储水池用于将雨水储存,避免停车区域造成雨水堆积;同时在种植层对应的储水池内设有排水装置,对种植层内的植物进行水量浇灌,避免种植层内的植物长时间缺水损坏的情况,节省了后期植物维护成本;整体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易于实现;
22.(2)本实用新型中的排水装置通过储水池内的吸水条充分吸收水量且水流传递给海绵块,从而海绵块吸附水流之后将其传递给植物的根系,从而完成对植物的浇灌;整体结构简单,无需复杂的机械设备,减小设计成本;同时通过吸水条通过排水板上的孔洞与海绵块连接有效对吸水条起到限位作用,增强两者连接的稳固性能;
23.(3)本实用新型在排水板上每间隔一段距离设置一个孔洞,避免孔洞太过密集或疏松所带来的排水效果差的影响;同时对孔洞的直径进行限制,避免孔洞过大或过小均不利于吸水条的设置,保证吸水条与海绵块的连接效果;吸水条的长度设置成与储水池的深度相同,保证吸水条能够完全触碰到储水池内的水流;
24.(4)本实用新型将过滤层设置为多层复合结构,麦饭石具有多孔性并且有巨大的表面积,因此具有较大的吸附性,因此能有效的对雨水进行有效的过滤,改善水质,复合层的设置极大的提高了整个过滤层的过滤效果;且每层的高度进行了不同比例的设置,在保证整体结构稳固的情况下增强过滤效果;
25.(5)本实用新型将承重层也设计为多层复合结构,因承重层承载车辆,复合层的设
计能够增加稳固性能,保证车辆能够安全稳固的停放,避免出现塌陷和积水的情况;将出水口设置在储水池的上部侧面,便于水流的排除以及与外界储水设备的连接。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透视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图;
2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图;
2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过滤层和种植层的剖面图。
30.图中:1、种植层;2、第一过滤层;3、第一承重层;4、储水池;5、支撑柱;6、第二承重层;7、第二过滤层;8、第二出水口;9、海绵块;10、支撑件;11、吸水条;12、水泥面层;13、片石垫层;14、种植土;15、麦饭石层;16、沸石层;17、凸台;18、石灰石层; 19、天然砂层;20、第一出水口;21、排水板;22、无纺土工布。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进行描述。
32.实施例1
33.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兼顾排水和自动调蓄动能的生态停车场,包括种植层1,种植层1通过支撑件10固定在地面上,种植层1内种植有植物,种植层1所在的区域为车身覆盖的区域,即种植层1不与车辆直接接触;在本实施中,选择支撑柱5作为支撑件10,支撑柱5结构简单且为规则的长方形圆柱状,安装简单且稳定性高。种植层1的两侧均设有过滤层,过滤层则是对雨水起到过滤作用,能够将雨水中氮、磷、重金属、悬浮物等污染物质进行过滤去除,改善水质。在这进行说明的是,种植层1的两侧指的是相对的两侧,且是与车辆行驶方向平行的两侧。过滤层与承重层呈钝角设置,也即在本技术中种植层1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过滤层2和第二过滤层7,第一过滤层2与第一承重层3连接,第二过滤层7与第二承重层6连接。过滤层为水平状态,承重层所在的区域即是指车轮经过的区域,承重层即与车轮直接接触,进而承载整个车辆的重量。将过滤层与承重层呈钝角设置也即为两层之间为倾斜设置,且承重层高于过滤层,即承重层的最低端与过滤层连接,这样的设置则方便承重层上的雨水由于重力原因向过滤层流动,快速排水,避免雨水在承重层上发生堆积。在本实施中,过滤层与承重层之间的夹角为177
°
~179
°
之间,使得承重层基本平行与过滤层,稍微带一点斜度,避免承重层倾斜角度过大不利于车辆的停放。种植层1和过滤层的下方均设有储水池4,种植层1内的雨水和过滤层的雨水均流至储水池4内对雨水进行储存。在过滤层下方的储水池4上设有出水口,出水口即当储水池4内水量存储达到饱和时便于及时排出。即第一过滤层2对应的储水池4上设有第一出水口20,第二过滤层7对应的储水池4上设有第二出水口8。种植层1下方的储水池4内设有用于对种植层1内植物浇灌的排水装置,排水装置的设置主要考虑到当长时间没有雨水时,种植层1内的植物可能会因为缺水而发生干旱损伤,而种植层1对应的储水池4内原始状态便存在一定的水量,通过该排水装置将储水池4内的水排至种植层1内的植物根系中,从而完成对植物的灌溉,避免植物的损伤。
34.本实用新型通过分区域设置,通过种植层1内栽种植物,种植层1两侧的过滤层用于对雨水进行过滤,承重层用于停放车辆的车轮,承托车辆;在部分层的下方均设有储水池
4用于将雨水储存,避免停车区域造成雨水堆积;同时在种植层1对应的储水池4内设有排水装置,对种植层1内的植物进行水量浇灌,避免种植层1内的植物长时间缺水损坏的情况,对雨水进行合理回收利用,便于对植物的养护,节省了后期植物维护成本;整体结构简单,实现了多功能的合理设计。
35.具体的,在本实施中排水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撑件10上的排水板21,即种植层1的底部与支撑件10之间设有排水板21,设置在储水池4内的吸水条11,吸水条11用于吸附储水池 4内的水。优选的,将吸水条11的长度与储水池4的深度相同,保证吸水条11能够完全触碰到储水池4内的水流,避免储水池4内水量不够吸水条11无法接触到水的现象。排水板 21上设有若干个孔洞和若干个凸台17,凸台17呈规则的正方形结构,加工方便且结构简单。相邻两个凸台17之间设有海绵块9,即海绵块9设置在两个凸台17的间隙之中,由于海绵块9吸附水之后会发生膨胀,因此在两个凸台17之间的间隙中设置海绵块9,充分给与海绵块9体积膨胀的空间。海绵块9与种植层1中的植物根系连接,当海绵块9吸附大量的水量之后,植物的根系便会开始吸收海绵块9内的水分,继而完成对植物根系的浇灌。吸水条11 通过排水板21上的孔洞与海绵块9连接,通过吸水条11充分吸收水量且水流传递给海绵块 9,从而海绵块9吸附水流之后将其传递给植物的根系,从而完成对植物的浇灌;整体结构简单,无需复杂的机械设备,减小设计成本。更具体的,在排水板21上每间隔4~10cm设置一个孔洞,孔洞之间距离过小则在排水板21上排布过于密集,使得排水板21的强度降低;孔洞之间距离过大则在排水板21上排布过于稀疏,无法对植物根系起到良好的灌溉作用,使其灌溉效率慢。且孔洞的直径为2~3cm,避免孔洞被杂质等堵塞孔洞。
36.实施例2
37.如图4所示,基本同实施例1,为了保证过滤层的过滤效果,在本实施中过滤层从上到下依次为麦饭石层15、沸石层16、石灰石层18、天然砂层19和无纺土工布22。为了防止土壤中的微小颗粒物在储水池4里面堆积产生淤泥,且同时对雨水起到过滤,经过滤层进行复合层的设计,麦饭石具有多孔性并且有巨大的表面积;沸石具有较高的吸附性、催化性、离子交换性等优异性能;整体复合层的设计使得过滤层具有较大的吸附性,因此能有效的对雨水进行有效的过滤,改善水质,并且提高了雨水的利用率。更进一步的,将麦饭石层15、沸石层16、石灰石层18和天然砂层19的高度比例设置为2:3:1:1,在保证整体结构稳固的情况下进一步增强过滤效果。同时将沸石层16中沸石粒径控制为3~7cm,避免过大或过小不利于杂质的吸附作用。同时在本实施中,将出水口设置在储水池4的上部侧面,方便与外界进行连接,且出水口与外界储水设备连接,便于对储水池4内的水进行回收再利用,有效节约水资源。
38.实施例3
39.基本同实施例2,为了进一步保证停放车辆的安全稳固性,在本实施中将承重层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为水泥面层12、片石垫层13和素土层,因承重层承载车辆,复合层的设计能够增加稳固性能,保证车辆能够安全稳固的停放,避免出现塌陷和积水的情况,增强整个结构的安全稳固性。同时本实施例中的种植层1包括种植土14,种植土14上栽种有植物,植物可为马尼拉草坪,即种植土14上铺装草坪,美观且平整度高。种植土14的设置使得植物能够吸收种植土14中的营养,加速成长。且种植土14的深度为50~70cm,深度过低或过高均不利于种植土14上植物的生长,在该深度范围内能够实现植物的快速生长。
40.本实用新型所述实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