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室侧墙泄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87654发布日期:2022-03-23 14:46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下室侧墙泄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室侧墙减压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下室侧墙泄水装置。


背景技术:

2.长江中下游地区海拔较低,河道密布,降雨充沛,导致常年地下水位较高,洪水期地下水位更是高涨。地下建筑物当土覆重量不够时,在地表水及地下水作用下,常发生浮起现象。地下建筑物浮起时,伴随着结构底板及柱开裂破坏,补救困难且耗资巨大。
3.传统抗浮很多都是采用不计成本的加大地库自重,如加大地下车库顶板的顶板覆土厚度,由于地库本身跨度较大,梁板配筋率较高,若是覆土自重过大则无疑加重了梁板负担,导致含钢量的进一步上升,提高了工程成本;此外,增加车库结构自重,往往会加大结构自重,导致结构的体积增大,而由于规范对体积配筋率的要求导致结构的含钢量也随之增加,提高了工程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地下室侧墙泄水装置,包括地下室底板、排水沟、第一泄水管以及第二泄水管,
5.其中所述地下室底板垂直位于地下室侧墙下方,所述排水沟布置在所述地下室底板上,所述第一泄水管有若干根,分别间隔埋设在所述地下室侧墙上,
6.所述第一泄水管倾斜设置,较高的一端朝向地下室室内,另一端朝向地下室室外,所述第一泄水管较高的一端露出所述地下室侧墙,且其露出的一端上可拆卸套设不锈钢滤网,所述第一泄水管较低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泄水管一端,所述第二泄水管倾斜设置,其另一端朝向所述排水沟。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的地下室侧墙泄水装置,所述第二泄水管埋设在地下室底板内。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的地下室侧墙泄水装置,所述第一泄水管为多根,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泄水管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管连通,
9.所述第二泄水管为多根,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泄水管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管连通。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的地下室侧墙泄水装置,所述第一泄水管和所述第二泄水管之间通过弧形管连接。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的地下室侧墙泄水装置,所述地下室底板位于地下室室内的部分上设置有透水层,所述透水层在竖直方向上高于所述第一泄水管较高的一端。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的地下室侧墙泄水装置,所述透水层由透水混凝土砖拼成。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的地下室侧墙泄水装置,所述排水沟的
内壁上都涂覆有光滑防水层。
14.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地下室侧墙泄水装置利用倾斜设置的第一泄水管和第二泄水管进行排水泄压,不需要加大地库自重就可以实现抗浮,采用多根彼此连通的第一泄水管和第二泄水管同时泄压,速度快,效率高。
15.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地下室侧墙泄水装置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多根第一个泄水管和多根第二泄水管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19.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形。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20.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1.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22.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地下室侧墙泄水装置,包括地下室底板1、排水沟2、第一泄水管3以及第二泄水管4,
23.其中所述地下室底板1垂直位于地下室侧墙5下方,所述排水沟2布置在所述地下室底板1上,所述第一泄水管3有若干根,分别间隔埋设在所述地下室侧墙5上,
24.所述第一泄水管3倾斜设置,较高的一端朝向地下室室内,另一端朝向地下室室外,所述第一泄水管3较高的一端露出所述地下室侧墙5,且其露出的一端上可拆卸套设不锈钢滤网6,所述第一泄水管3较低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泄水管4一端,所述第二泄水管4倾斜设置,其另一端朝向所述排水沟2。
25.上述实施方案中利用第一泄水管3和第二泄水管4进行排水泄压,不需要加大地库自重就可以实现抗浮,而且第一泄水管3和第二泄水管4都是倾斜设置,排泄速度更快,而且采用多根第一泄水管和第二泄水管同时泄压,速度快,效率高。并且在第一泄水管3上可拆卸套设不锈钢滤网6,可以避免渣滓堵塞管道。
2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的地下室侧墙泄水装置,所述第二泄水
管4埋设在地下室底板1内。
27.进一步的,为了进一步实现管道资源在排泄过程中的共享,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需对第一泄水管3和第二泄水管4之间进行连接,具体为,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泄水管3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管7连通,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泄水管4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管8连通。
28.另一实施方案中还包括以下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泄水管3和所述第二泄水管4之间通过弧形管连接,连接更为顺畅,连接应力更小,避免由于应力疲劳造成使用寿命的减短。
29.另一实施方案中还包括以下技术方案,所述地下室底板1位于地下室室内的部分上设置有透水层9,所述透水层9的顶端在竖直方向上高于所述第一泄水管3较高的一端,这样可以利用透水层9对水质进行初步过滤。
3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的地下室侧墙泄水装置,所述透水层9由透水混凝土砖拼成,透水混凝土又称多孔混凝土,无砂混凝土,透水地坪。是由骨料、水泥、增强剂、和水拌制而成的一种多孔轻质混凝土,它不含细骨料。透水混凝土由粗骨料表面包覆一薄层水泥浆相互粘结而形成孔穴均匀分布的蜂窝状结构,故具有透气、透水和重量轻的特点。
3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的地下室侧墙泄水装置,所述排水沟4的内壁上都涂覆有光滑防水层。
32.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