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应力预制管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37206发布日期:2022-04-07 04:13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应力预制管桩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预制桩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应力预制管桩。


背景技术:

2.预制桩,是在工厂或施工现场制成的各种材料、各种形式的桩。其中预应力管桩是预制桩的一种,由混凝土浇筑制成,主要用于桩基工程来提高地基与基础的承载力,其将上部的建筑载荷传递到下层承载力高的土层中用于弥补不稳定或支撑不良的土壤层的建筑环境。
3.预应力管桩在安装时,通常采用静压法将其压入下层承载力高的土层中。由于下层承载力高的土层距离与地面之间的长度较长,单节的预应力管桩长度不够,所以通常将预应力管桩分节连接并压入地下,相邻两节预应力管桩之间通过焊接进行固定连接。
4.为了便于相邻两节预应力管桩之间焊接,在制备时每节管体两端一体通过混凝土凝固后的胶黏力固定连接有端板,通过对相邻两个预应力管桩上的端板焊接实现相邻两节预应力管桩的固定。
5.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现有的端板通过混凝土凝固后的胶黏力固定,连接强度不够高,进而影响相邻两节预应力管桩之间的连接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提高端板与管体之间的连接强度,本技术提供一种预应力预制管桩。
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预应力预制管桩,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8.一种预应力预制管桩,包括管体和连接于管体两端的端板,所述预应力预制管桩还包括加强组件,所述加强组件包括加强件和连接杆,所述加强件位于所述管体内,所述连接杆一端位于管体内与所述加强件固定,所述连接杆另一端突出于所述管体与所述端板固定。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件、连接杆和管体浇筑一体成型,加强件位于管体的内部受到管体的限制,然后加强件与端板之间又通过同样位于管体内部的连接杆进行连接,使得端板与管体连接更加牢固。
10.可选的,所述端板上开设有供所述连接杆穿过的沉头孔,所述连接杆包括连接部和固定部,所述连接部固定于所述固定部的一侧,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加强件连接,所述固定部嵌装于所述沉头孔的沉头内并通过焊接固定。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穿过沉头孔,并通过焊接固定于沉头孔的沉头内,使得连接杆与端板固定的更加牢固,提高了连接杆与端板之间连接的牢固度和稳定性。
12.可选的,所述连接部的周侧壁上开设有固定孔。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浇筑时,混凝土依靠自身的流动性,可以流入固定孔内,待混凝土凝结之后固定孔内的混凝土与管体自身连接在一起,使得连接部与管体连接的更加牢靠,进而提高端板与管体的连接强度。
14.可选的,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端板的一端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加强件上设置有插入所述定位槽内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通过焊接固定于所述定位槽内。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块和定位槽配合,实现加强件与连接杆的预定位,使得加强件与连接杆之间焊接时更加的方便,同时,焊接以后的强度更高。
16.可选的,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端板的一端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加强件上设置有插入所述定位槽内的定位块,所述定位槽的槽内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定位块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接槽配合卡接限位的卡接块。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块和定位槽配合,实现加强件与连接杆的预定位,卡接块与卡接槽的配合使得定位块不易脱离出定位槽,使得定位块的固定更加方便,同时在浇筑成型后,形成管体的混凝土凝固后影响连接杆于定位槽处的变形能力,使得加强件与连接杆之间连接的更加牢固。
18.可选的,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端板的一端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加强件上设置有插入所述定位槽内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与所述连接杆之间设置有限位钢筋,所述限位钢筋穿过所述定位块和所述连接杆。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钢筋一方面将加强件与连接杆连接在一起,另一方面限位钢筋的设置增加了连接杆与管体之间的连接强度,浇筑成型以后,限位钢筋与管件浇筑固定于一起,限制限位钢筋脱离加强件和连接杆,保持加强件与连接杆之间连接的牢固度。
20.可选的,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穿装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端板朝向所述加强件的板面抵接。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件的设置使得连接部不易脱离出沉头孔,同时在对固定部焊接时,限位件对连接部进行定位,限制了连接杆沿着其轴向窜动。
22.可选的,所述端板朝向所述加强件的板面上设置有凸环,所述凸环内壁设置有限位块。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环的设置增大了端板与管体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了端板与管体的连接强度,限位块的设置在管体浇筑成型时与管体一体成型,同时限位块与凸环形成卡钩状,进一步加强了端板与管体的连接强度。
24.可选的,所述管体为圆管,所述凸环为圆环,所述凸环的外周壁与所述管体的外周壁位于同一圆柱面上。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预应力预制桩在被压入地下的时候更加的顺畅,降低了预制桩在压入地下时的难度。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7.1.混凝土浇筑管体时,将加强件与连接杆浇筑在一起,且连接杆与端板固定连接,使得端板与管体的连接更加牢固;
28.2.连接杆上开设固定孔,混凝土流入固定孔内并固定成型,加强了连接件的固定。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管体与加强组件的爆炸图。
3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管体、钢筋笼和加强组件的爆炸图。
3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端板与连接杆的爆炸图。
32.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端板与连接杆的连接结构图。
33.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连接杆与加强件的连接结构图。
34.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2中的连接杆与加强件的连接结构图。
35.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3中的连接杆与加强件的连接结构图。
36.附图标记说明:1、管体;2、端板;21、凸环;22、限位块;23、沉头孔;3、连接杆;31、固定部;32、连接部;33、限位孔;34、限位件;35、固定孔;36、定位槽;361、卡接槽;362、第二通孔;4、加强件;41、定位块;411、卡接块;412、第一通孔;5、钢筋笼;51、钢筋;52、箍筋;6、限位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37.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8.实施例1:
39.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预应力预制管桩。参照图1,预应力预制管桩包括管体1、连接于管体1两端的端板2、位于管体1内部同时加强管体1和端板2之间连接的加强组件。其中,管体1为圆管。
40.参照图1与图2,管体1包括钢筋笼5和浇筑于钢筋笼5外包裹整个钢筋笼5的混凝土,管体1整体由凝固后的混凝土组成,钢筋笼5作为管体1的骨架,用于提高其整体的强度。钢筋笼5包括钢筋51和箍筋52,钢筋51的轴向与管体1的轴向一致,钢筋51沿着管体1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多个,箍筋52用于将间隔设置的多个钢筋51连接在一起,箍筋52呈环状套装于全部钢筋51外,且箍筋52沿着钢筋51的轴向设置多个,钢筋51与箍筋52之间可以采用焊接固定。
41.参照图3与图4,端板2一板面上设置有凸环21。凸环21为圆环状,凸环21与端板2一体成型,凸环21的外周壁与管体1的外周壁位于同一圆柱面上,凸环21的内壁上一体连接有限位块22。限位块22沿着凸环21的内壁周向均匀设置多个,本实施例中限位块22设置六个,限位块22远离端板2的板面与凸环21远离端板2的端面平齐。
42.端板2沿着其厚度方向开设有贯穿端板2的沉头孔23。沉头孔23的沉头位于端板2远离管体1的板面上,其中,沉头孔23的沉头指的是沉头孔23的大径的孔。沉头孔23贯穿端板2,且沉头孔23沿着端板2外周壁方向均匀设置四个。
43.参照图4与图5,加强组件包括连接杆3和加强件4,连接杆3一端与端板2固定,另一端与加强件4连接。
44.连接杆3包括连接部32和固定部31,连接部32一体设置于固定部31的一侧,固定部31的直径大于连接部32的直径。固定部31用于与端板2固定。固定部31通过焊接固定于沉头孔23沉头内,固定部31不突出于沉头孔23的沉头,且固定部31与沉头孔23的沉头有高度差,使得固定部31不会凸出端板2的板面,保证端板2焊接后表面的平整。
45.连接部32用于与加强件4固定连接。连接部32朝向限位块22的一端穿过凸环21,连接部32上开设有限位孔33,限位孔33位于连接部32靠近限位块22的一侧。限位孔33内穿装有防止连接部32脱离出沉头孔23的限位件34,限位件34与端板2抵接。连接部32的周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可以使混凝土流入的固定孔35,固定孔35不贯穿连接部32,固定孔35沿着连接
部32的轴向间隔排布。
46.继续参照图4与图5,连接部32远离固定部31的端面上开设有定位槽36,定位槽36贯穿连接部32的侧壁。其中,加强件4上一体设置有与定位槽36配合的定位块41,定位块41插入定位槽36内并通过焊接进行固定。
47.加强件4的数量与连接杆3的数量一致,且加强件4的外周壁不突出于管体1的外周壁。
48.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预应力预制管桩的实施原理为:端板2沿管体1轴向的一端通过固定部31焊接固定于沉头孔23的沉头,另一端通过与限位件34焊接固定使得端板2与连接杆3的连接更加的牢固。连接杆3另一端固定有加强件4,加强件4位于管体1的内部受到管体1的限制,然后加强件4与端板2之间又通过同样位于管体1内部的连接杆3进行连接,通过连接杆3把端板2受到远离管体1的力传递到加强件4,进而通过加强件4把力传递到管件内,使得端板2与管体1连接更加牢固。
49.实施例2:
50.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预应力预制管桩,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定位块41固定于定位槽36内的方式不同,具体方案如下:
51.参照图6,定位槽36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开设有卡接槽361,卡接槽361为半球形凹槽。定位块41上一体设置有与两个卡接槽361对应的半球形卡接块411。
52.加强件4与连接杆3连接时,将定位块41对应插入定位槽36内,并通过卡接槽361与卡接块411的配合将加强件4与连接杆3卡接固定,使得加强件4安装固定时更加方便。
53.实施例3:
5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预应力预制管桩,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定位块41固定于定位槽36内的方式不同,具体方案如下:
55.参照图7,定位块41上开设有第一通孔412,第一通孔412贯穿定位块41。定位槽36内开设有第二通孔362,第二通孔362贯穿连接杆3,且第二通孔362与第一通孔412同轴连通。第一通孔412内穿装有限位钢筋6,限位钢筋6穿过第一通孔412与第二通孔362,限位钢筋6分别与定位块41和连接杆3焊接固定。限位钢筋6埋设于管体1内。
56.限位钢筋6的设置一方面使得加强件4与连接杆3固定的更加牢靠,另一方面增加了连接杆3在管体1内沿管体1轴向的连接强度,使得连接杆3与管体1固定的更加牢固。
57.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