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96072发布日期:2022-04-09 10:06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建筑在环境中要经受降雨,雨水的排放一般采用雨水管引至排污渠道流失,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施工现场降水、积水综合排放与利用,能保证施工现场整洁,加大对水资源的回收利用力度,达到节水、节能、环境保护的目的,同时降低运营成本。
3.如今的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往往对积水排放地不彻底,造成路边水渍斑驳,道路洁净度差,不利于人员走动,而就地排放的污水未经过处理,带有许多杂质、污物与金属颗粒,对地质、地下水或河流水造成污染。因此,亟需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来解决此类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包括土壤层与施工工地,施工工地外围设置有排水渠机构,土壤层一侧社设置有抽水回收机构,排水渠机构为施工工地一侧外壁开设有第一排水渠,施工工地前后两侧开设有第二排水渠,第二排水渠一侧均与第一排水渠两侧贯通连接,施工工地另一侧开设有第三排水渠,第三排水渠两侧均与第二排水渠另一侧贯通连接,施工工地外围均匀设置有排水沟盖板,排水沟盖板位于第一排水渠、第二排水渠与第三排水渠顶部。
7.优选地,第一排水渠设置为两端向下倾斜,第二排水渠设置为完全向下倾斜,第三排水渠设置为中间向下倾斜,第二排水渠靠近第一排水渠一端设置有第一过滤板,第三排水渠两端均设置有第二过滤板。
8.优选地,施工工地四周均匀设置有多个支架,支架内壁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水管,水管外壁均匀设置有多个喷头,喷头的喷淋朝向第一排水渠、第二排水渠与第三排水渠。
9.优选地,第三排水渠顶部设置有第三过滤板,第三过滤板两端与第三排水渠底部贴合,第三过滤板中间设置为下凹形,第三过滤板顶部固定连接有一组顶板,顶板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推板,推板底部与第三过滤板顶部紧密贴合。
10.优选地,抽水回收机构为第三排水渠底部设置有第一抽水泵、第二抽水泵与第三抽水泵,第一抽水泵、第二抽水泵与第三抽水泵的高度依次增高,第一抽水泵、第二抽水泵与第三抽水泵底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连管,连管另一端伸出土壤层且固定连接有蓄水罐。
11.优选地,蓄水罐与连管连接处设置有加压泵,蓄水罐另一侧外壁设置有回收管,回收管另一端伸入蓄水罐内部且法兰连接有软管,软管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浮球,蓄水罐底部
一侧设置有沉淀物出口,蓄水罐内部盛接有回收水,浮球漂浮于回收水水面。
12.优选地,施工工地一侧开设有一组滑槽,滑槽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移动框,移动框位于第三排水渠顶部,移动框内部固定连接有排水沟盖板。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4.1.通过设置的排水渠机构,将施工工地的降水与积水在倾斜设置的第一排水渠与第二排水渠的作用下排入第三排水渠,提高了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的效率,同时在排水渠顶部设置的排水沟盖板有效地避免了较大体积的杂物随污水流入排水渠内部,减少了后期过滤和抽水泵的工作压力,而设置的喷头可利用装置回收的水源对排水沟盖板顶部进行冲洗,防止其堵塞影响排水力;
15.2.通过设置的抽水回收机构,利用不同高度的抽水泵对第三排水渠内部积存的雨水抽至蓄水罐,使其可进行二次利用,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同时可在降水较大时利用三个抽水泵共同抽水提高了抽水速度,避免雨水汇聚于施工工地地面,对施工造成不利影响,而第三过滤板顶部设置的电动推杆与推板可对第三过滤板表面的杂质推动,避免堵塞影响排水;
[0016] 3.通过设置的滑槽、滑块与移动框,可将移动框由滑槽内移出,使得第三排水渠顶部的排水沟盖板打开,便于将第三过滤板取出并对其进行清洁,使得第三过滤板保持通畅,可保证装置处于高效排水状态,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的外部一侧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的外部另一侧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的左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
图4为实施例2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
附图中:1、土壤层;2、施工工地;3、第一排水渠;4、第二排水渠;5、第三排水渠;6、排水沟盖板;7、第一过滤板;8、第二过滤板;9、支架;10、水管;11、喷头;12、第三过滤板;13、顶板;14、推板;15、第三抽水泵;16、第二抽水泵;17、第一抽水泵;18、连管;19、蓄水罐;20、加压泵;21、回收管;22、软管;23、浮球;24、沉淀物出口;25、回收水;26、滑槽;27、滑块;28、移动框;29、电动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0023]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0024]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
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0025]
实施例1
[0026]
参照图1-3,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包括土壤层1与施工工地2,施工工地2外围设置有排水渠机构,土壤层1一侧社设置有抽水回收机构,排水渠机构为施工工地2一侧外壁开设有第一排水渠3,施工工地2前后两侧开设有第二排水渠4,第二排水渠4一侧均与第一排水渠3两侧贯通连接,施工工地2另一侧开设有第三排水渠5,第三排水渠5两侧均与第二排水渠4另一侧贯通连接,施工工地2外围均匀设置有排水沟盖板6,排水沟盖板6位于第一排水渠3、第二排水渠4与第三排水渠5顶部。
[0027]
同时,第一排水渠3设置为两端向下倾斜,第二排水渠4设置为完全向下倾斜,第三排水渠5设置为中间向下倾斜,第二排水渠4靠近第一排水渠3一端设置有第一过滤板7,第三排水渠5两端均设置有第二过滤板8,施工工地2四周均匀设置有多个支架9,支架9内壁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水管10,水管10外壁均匀设置有多个喷头11,喷头11的喷淋朝向第一排水渠3、第二排水渠4与第三排水渠5,第三排水渠5顶部设置有第三过滤板12,第三过滤板12两端与第三排水渠5底部贴合,第三过滤板12中间设置为下凹形,第三过滤板12顶部固定连接有一组顶板13,顶板13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29,电动推杆29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推板14,推板14底部与第三过滤板12顶部紧密贴合,抽水回收机构为第三排水渠5底部设置有第一抽水泵17、第二抽水泵16与第三抽水泵15,第一抽水泵17、第二抽水泵16与第三抽水泵15的高度依次增高,第一抽水泵17、第二抽水泵16与第三抽水泵15底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连管18,连管18另一端伸出土壤层1且固定连接有蓄水罐19,蓄水罐19与连管18连接处设置有加压泵20,蓄水罐19另一侧外壁设置有回收管21,回收管21另一端伸入蓄水罐19内部且法兰连接有软管22,软管22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浮球23,蓄水罐19底部一侧设置有沉淀物出口24,蓄水罐19内部盛接有回收水25,浮球23漂浮于回收水25水面。
[0028]
工作原理:使用时,建筑施工工地的雨水经过排水沟盖板6流入第一排水渠3、第二排水渠4与第三排水渠5内部,同时第一排水渠3的雨水经过第一过滤板7后进入第二排水渠4聚集,最终再经过第二过滤板8与第三过滤板12进入第三排水渠5汇聚,其中,雨水中携带的体积较大的杂物被过滤留存于排水沟盖板6顶部,而体积较小的杂质被过滤留存于第二过滤板8与第三过滤板12顶部,同时电动推杆29启动使得推板14对第三过滤板12表面的杂质进行推动,过滤完成的雨水根据存留高度被第一抽水泵15、第二抽水泵16和第三抽水泵17抽至蓄水罐19内部静置,若施工时需用水,可由回收管21对雨水进行二次利用,静置后的沉淀可由沉淀物出口24排出,同时蓄水罐19内的水可接入水管10内部使得喷头11对排水沟盖板6顶部进行冲洗,防止其堵塞影响排水力。
[0029]
实施例2
[0030]
参照图4,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本实施例相较于实施例1,施工工地2一侧开设有一组滑槽26,滑槽26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块27,滑块27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移动框28,移动框28位于第三排水渠5顶部,移动框28内部固定连接有排水沟盖板6。
[0031]
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设置的滑槽26、滑块27与移动框28,可将移动框28由滑槽26内移出,使得第三排水渠5顶部的排水沟盖板6打开,便于将第三过滤板12取出并对其进
行清洁,使得第三过滤板12保持通畅,可保证装置处于高效排水状态,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003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