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承台桩施工用快速成型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34250发布日期:2022-05-17 10:12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承台桩施工用快速成型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承台桩施工用快速成型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2.高承台桩是指桩身上部露出地面而承台底位于地面以上的桩基础。港口工程和离岸工程中常采用这种基础,在高承台桩施工的时候,需要将海水挡开,露出海底,对高承台桩的底部进行施工,以便于其的快速成型,而露出海底的过程中,需要通过辅助装置进行辅助,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3.1、现有的高承台桩施工用快速成型辅助装置在辅助高承台桩快速成型时,施工较慢,无法快速满足高承台桩施工的前置条件;
4.2、现有的高承台桩施工用快速成型辅助装置在海水中进行运送的过程中,容易失去平衡造成侧翻,现有的高承台桩施工用快速成型辅助装置在海水中漂浮时平衡性较差。
5.因此,现有的高承台桩施工用快速成型辅助装置,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承台桩施工用快速成型辅助装置,通过设置外板、浮箱、输气管、顶块和平衡配重板,解决了现有的高承台桩施工用快速成型辅助装置无法快速满足高承台桩施工的前置条件和在海水中漂浮时平衡性较差的问题。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8.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高承台桩施工用快速成型辅助装置,包括外板、浮箱、输气管、顶块和平衡配重板,两个所述外板通过外封板和内封板互相卡接,所述外板外侧的下部固定有平衡配重板,所述平衡配重板上方的外板外部固定有浮箱,所述浮箱的顶部通过输气管连接有浮球,所述输气管的顶部插接有塞柱,所述塞柱的顶端固定有顶块,两个外板在外封板和内封板配合下互相卡在一起,并将卡在一起的部位互相封闭,通过浮箱在输气管输送的空气作用下,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浮提供浮力,通过输气管将顶块上输送的空气输送到浮箱中,通过顶块和塞柱将输气管顶部封闭,通过平衡配重板在外板浮在水中的时候,为外板保持竖直平衡。
9.进一步地,所述外板外侧的一侧固定有外封板,所述外板内侧靠近外封板的一侧固定有内封板,所述内封板的前侧靠近外封板的一侧固定有软封水条,外板通过外封板和内封板配合卡在一起,并为两个外板的的连接部分在软封水条的作用下进一步防水。
10.进一步地,所述浮箱的顶部中央开设有连通孔,所述浮箱的底部开设有若干排水口,浮箱通过连通孔和输气管连通,通过排水口排水。
11.进一步地,所述输气管的底端固定在浮箱上的连通孔顶部,所述输气管周侧的上部固定有浮球,输气管通过浮球将其顶端浮在水面上。
12.进一步地,所述塞柱的底端环形阵列固定有单向阀,所述顶块的顶部中央贯通塞柱开设有输气孔,输气管通过塞柱和顶块配合,将输气管的顶端封闭。
13.进一步地,所述平衡配重板的底部固定有若干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底端固定有锥头,配重块通过连接柱连接的锥头插入海底后,将本实用新型稳定地立在海中。
14.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外板、浮箱、输气管和顶块,解决了现有的高承台桩施工用快速成型辅助装置无法快速满足高承台桩施工的前置条件的问题,使用时,通过塞上塞柱的输气管,在输气孔中充入一定量的空气,使得外板通过浮箱浮起来,将四个本实用新型运送到指定位置后,组合后,将输气管顶部的塞柱通过顶块取出,浮箱中的空气通过输气管导出,使得本实用新型缓慢下降到海底,完成安装,在抽水后,即可完成高承台桩施工的前置条件,大大加快了高承台桩施工的速度,且在其成型时,保持高承台桩和空气的接触,加快高承台桩的成型。
16.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外板、浮箱和平衡配重板,解决了现有的高承台桩施工用快速成型辅助装置在海水中漂浮时平衡性较差的问题,在运送的时候,浮箱中的空气提供一定的浮力,通过平衡配重板将外板竖直地设置在海水中,使得外板保持竖直,使得高承台桩施工用快速成型辅助装置在海水中的平衡性更好,增加了其在运送的过程中安全性。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装结构立体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板结构立体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浮箱结构立体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输气管结构立体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顶块结构立体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平衡配重板结构立体图。
24.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5.100、外板;101、外封板;102、内封板;103、软封水条;200、浮箱;201、连通孔;202、排水口;300、输气管;301、浮球;400、顶块;401、塞柱;402、单向阀;403、输气孔;500、平衡配重板;501、连接柱;502、锥头。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7.请参阅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高承台桩施工用快速成型辅助装置,包括外板100、浮箱200、输气管300、顶块400和平衡配重板500,两个外板100通过外封板101和内封板102互相卡接,互相通过卡接外封板101和内封板102互相卡接的四个外板100将海水挡在
其外侧,外板100外侧的下部固定有平衡配重板500,外板100通过平衡配重板500在其悬浮在海水中时,将外板100保持竖直平衡,平衡配重板500上方的外板100外部固定有浮箱200,外板100通过浮箱200产生更大的浮力,浮箱200的顶部通过输气管300连接有浮球301,浮球301将输气管300的上部浮在海水的水面上,输气管300的顶部插接有塞柱401,塞柱401的顶端固定有顶块400,塞柱401和顶块400配合,将输气管300的上部封闭。
28.其中如图1-5所示,外板100外侧的一侧固定有外封板101,外板100内侧靠近外封板101的一侧固定有内封板102,外板100的外部通过外封板101和内封板102配合,将两个外板100卡在一起,并将海水挡在外板100外部,内封板102的前侧靠近外封板101的一侧固定有软封水条103,软封水条103增加两个卡在一起的外板100的水封性;
29.浮箱200的顶部中央开设有连通孔201,浮箱200通过连通孔201和输气管300连通,浮箱200的底部开设有若干排水口202,浮箱200通过排水口202在输气管300输送空气到浮箱200中后,将浮箱200中的水输送出浮箱200;
30.输气管300的底端固定在浮箱200上的连通孔201顶部,输气管300周侧的上部固定有浮球301,输气管300通过浮球301将其顶端始终保持在水面上;
31.塞柱401的底端环形阵列固定有单向阀402,顶块400和塞柱401中输气孔403输送的空气通过塞柱401单向输送到输气管300中,顶块400的顶部中央贯通塞柱401开设有输气孔403,顶块400和塞柱401通过输气孔403输送空气到输气管300中;
32.在使用时,通过塞上塞柱401的输气管300,在输气孔403中充入一定量的空气,使得外板100通过浮箱200浮起来,将四个本实用新型运送到指定位置后,组合后,将输气管300顶部的塞柱401通过顶块400取出,浮箱200中的空气通过输气管300导出,使得本实用新型缓慢下降到海底。
33.其中如图1、2、3、6所示,外板100外侧的一侧固定有外封板101,外板100内侧靠近外封板101的一侧固定有内封板102,外板100的外部通过外封板101和内封板102配合,将两个外板100卡在一起,并将海水挡在外板100外部,内封板102的前侧靠近外封板101的一侧固定有软封水条103,软封水条103增加两个卡在一起的外板100的水封性;
34.浮箱200的顶部中央开设有连通孔201,浮箱200通过连通孔201和输气管300连通,浮箱200的底部开设有若干排水口202,浮箱200通过排水口202在输气管300输送空气到浮箱200中后,将浮箱200中的水输送出浮箱200;
35.平衡配重板500的底部固定有若干连接柱501,连接柱501将锥头502和平衡配重板500连接在一起,连接柱501的底端固定有锥头502,锥头502在本实用新型下降的时候,将本实用新型稳定地支撑在海底的泥土中;
36.在运送的时候,浮箱200中的空气提供一定的浮力,通过平衡配重板500将外板100竖直地设置在海水中,使得外板100保持竖直。
37.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均属于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