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捷式土坝安全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50596发布日期:2022-06-02 01:28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捷式土坝安全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捷式土坝安全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2.土坝是利用当地土料和砂、砂砾、卵砾、石碴、石料等筑成的坝。土坝优点是:

筑坝材料取自当地,可节省水泥、钢材和木材;

对坝基工程地质条件要求比其他坝型低;

抗震性能较好等。其缺点是:一般需在坝外另行修建昂贵的泄水建筑物,如溢洪道、隧洞等。
3.如说明书附图1中所示的现有水坝,表面防护层大多采用混凝土钢筋浇筑而成,不仅建造成本高,并且后期维护保养均要付出较大成本,而且施工速度慢,有较高的施工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捷式土坝安全防护结构,解决了表面防护层大多采用混凝土钢筋浇筑而成,不仅建造成本高,并且后期维护保养均要付出较大成本,而且施工速度慢,有较高的施工难度的问题。
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便捷式土坝安全防护结构,包括多个设置在土坝坝体表面的攀爬结构和混凝土防护模块,所述攀爬结构包括镶嵌在土坝坝体表面的中隔断和连接板,所述土坝坝体位于两个混凝土防护模块中间的表面镶嵌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连接板水平设置;
6.所述混凝土防护模块包括多个组合的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内腔浇筑有纵向非金属筋和横向非金属筋,所述纵向非金属筋和横向非金属筋组成网状支撑,所述纵向非金属筋和横向非金属筋均贯穿并延伸至相邻防护板的内腔,所述纵向非金属筋和横向非金属筋交错处通过塑料卡扣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一个所述混凝土防护模块内设有六个防护板,且防护板之间上下两个为一组,横向设置有三组。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相邻所述防护板之间的纵向非金属筋贯穿长度相同,且中间的防护板内的横向非金属筋并未延伸至左侧防护板内。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相邻所述防护板之间的横向非金属筋贯穿长度相同。
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中隔断和连接板连接缝处通过防水胶密封,所述中隔断具体为检修梯或排水道,排水道和检修梯均采用工程塑料制成,局部嵌入混凝土模块后再用胶封闭,且检修梯和排水道均匀间隔分布,检修梯50米左右设置一个。
11.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土坝坝体的坡底处浇筑有挡土墙,所述混凝土防护模块的表面与挡土墙的表面抵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板的内腔内置有水流压力传感器组件。
13.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混凝土防护模块的表面涂刷有防水漆或密封
胶。
14.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非金属筋的防洪安全防护板,跟随夯土堤坝原有坡度外形,先在土坝表面铺设一层抗渗水土工布(如两布一膜),然后加盖专门设计的循环使用拼装模板,现场流水作业完成混凝土板的浇筑养护,最终在堤坝表面形成抗渗抗压的混凝土整体防护模块,通过每年汛期前的巡视维护,可使土坝坝体避免或减少如水浪冲刷、渗漏液化以及孔穴管涌等险情发生,整体结构施工方便,通过非金属筋即可起到对防护板的防崩裂效果,无需钢筋增加强度,整体造价低,可以大规模进行建造。
16.2、本实用新型,通过中隔断和连接板的设计,便于后期的维护保养,并且通过水流压力传感器组件可以实时监测水压。
附图说明
17.图1为现有土坝坝体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混凝土防护模块的结构剖视图。
21.图中:1、土坝坝体;2、混凝土防护模块;3、中隔断;4、连接板;5、支撑板;6、挡土墙;7、水流压力传感器组件;21、防护板;22、纵向非金属筋;23、横向非金属筋。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23.请参阅图2-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捷式土坝安全防护结构,包括多个设置在土坝坝体1表面的攀爬结构和混凝土防护模块2,攀爬结构包括镶嵌在土坝坝体1表面的中隔断3和连接板4,土坝坝体1位于两个混凝土防护模块2中间的表面镶嵌有支撑板5,支撑板5与连接板4水平设置,通过使用非金属筋的防洪安全防护板,跟随夯土堤坝原有坡度外形,加上专门设计的循环使用模板,现场浇筑混凝土在堤坝表面形成一层混凝土防护模块2,避免冲刷、生物筑穴和部分防渗,整体结构施工方便,通过非金属筋即可起到对防护板21的防崩裂效果,无需钢筋增加强度,整体造价低,可以大规模进行建造;
24.混凝土防护模块2包括多个组合的防护板21,防护板21的内腔浇筑有纵向非金属筋22和横向非金属筋23,纵向非金属筋22和横向非金属筋23组成网状支撑,纵向非金属筋22和横向非金属筋23均贯穿并延伸至相邻防护板21的内腔,纵向非金属筋22和横向非金属筋23交错处通过塑料卡扣连接,在土坝坝体1的表面进行开挖,将斜面上方的原坝体迎水面剖面线,向下开挖,形成两道平行但是不在一个水平面的坝体迎水面,在土坝坝体1的底部浇筑挡土墙6,然后分别在两个坝体迎水面现场浇筑防护板21,并且通过纵向非金属筋22和横向非金属筋23将其组合成混凝土防护模块2,然后将中隔断3和连接板4钉入土坝坝体1内,进行组装成型。
25.一个混凝土防护模块2内设有六个防护板21,且防护板21之间上下两个为一组,横
向设置有三组,三组互相组合。
26.相邻防护板21之间的纵向非金属筋22贯穿长度相同,且中间的防护板21内的横向非金属筋23并未延伸至左侧防护板21内,纵向非金属筋22之间穿插形成搭接,增加强度。
27.相邻防护板21之间的横向非金属筋23贯穿长度相同,标准化加工,组装更加方便,便于后期施工和成本控制。
28.中隔断3和连接板4连接缝处通过防水胶密封,中隔断3具体为检修梯或排水道,排水道和检修梯均采用工程塑料制成,局部嵌入混凝土模块后再用胶封闭,且检修梯和排水道均匀间隔分布,检修梯50米设置一个,通过中隔断3和连接板4的设计,便于后期的维护保养,并且通过水流压力传感器组件7可以实时监测水压。
29.土坝坝体1的坡底处浇筑有挡土墙6,混凝土防护模块2的表面与挡土墙6的表面抵接,通过挡土墙6来承受混凝土防护模块2的重力,进行支撑。
30.支撑板5的内腔内置有水流压力传感器组件7。
31.混凝土防护模块2的表面涂刷有防水漆或密封胶。
32.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在土坝坝体1的表面进行开挖,将斜面上方的原坝体迎水面剖面线,向下开挖,形成两道平行但是不在一个水平面的坝体迎水面,在土坝坝体1的底部浇筑挡土墙6,然后分别在两个坝体迎水面现场浇筑防护板21,并且通过纵向非金属筋22和横向非金属筋23将其组合成混凝土防护模块2,然后将中隔断3和连接板4钉入土坝坝体1内,进行组装成型。
33.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介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