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向架及装配式限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02495发布日期:2022-07-01 21:54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向架及装配式限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向架以及应用于其上的装配式限位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单桩沉桩的水下导向架及其装配式限位结构,属于海上风电单桩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目前,单桩是海上风机基础主要形式之一。施工对单桩基础的垂直度要求高,工程中需要使用水上导向架进行辅助沉桩;沉桩时,单桩顺着导向结构,插入导向架后,通过至少上下两层水平限位机构(每层从水平至少四个方向上顶住单桩),进行水平位移控制,从而实现单桩的垂直度要求。
3.随着水深加大,更大尺寸、更大重量单桩的应用,水下形式的导向架因其尺寸、重量的优势,开始应用,出于水下环境的可靠性要求考量,如今水下导向架上采用固定形式的限位结构应对具体直径的单桩,当单桩的桩径发生变化,限位机构需要进行调整。
4.为此,提供一种简单可靠的限位机构以实现同一水下架适应一定范围内桩径变化的单桩,是亟需解决的一项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导向架及装配式限位结构,其结构简单、可靠,操作简单,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匹配不同桩径的单桩结构。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7.一种装配式限位结构,包含有初始限位机构,初始限位机构包含有初始限位支撑件,初始限位机构上套装有补充限位机构。
8.优选的,所述补充限位机构包含有补充限位支撑件,补充限位支撑件的四周外壁上沿其轴向安装有多组加强件,每组加强件包含有两块外加强筋板二;初始限位支撑件的四周外壁上沿其轴向安装有外加强筋板一,且外加强筋板一插置于构成加强件的两块外加强筋板二之间的间隙内。
9.优选的,所述外加强筋板一上设置有多个螺栓孔一,所述外加强筋板二上设置有螺栓孔二,紧固螺栓穿过螺栓孔一和螺栓孔二实现初始限位机构和补充限位机构的固定。
10.优选的,同时初始限位支撑件的内腔设置有内加强筋板。
11.优选的,外加强环板连接于相邻两组加强件的外加强筋板二之间。
12.优选的,初始限位支撑件的顶部和补充限位支撑件的底部之间留有空隙,抗磨损垫片垫置于该空隙内。
13.一种导向架,构成该导向架的竖向设置的支撑件的顶部安装有导向机构,支撑件的侧壁上安装有限位结构,限位结构为装配式限位结构,每组装配式限位结构包含有初始限位机构以及套装于初始限位机构上的补充限位机构。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本实用新型装配式的限位结构可实现对单桩的准确水平位移限制,保证单桩垂直
度;且限位结构简单,重量轻,采用螺栓紧固件装配实现初始限位机构和补充限位机构的连接,易于现场安装,缩短了现场安装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
16.即本专利实现同一水下架可适应一定范围内不同桩径的单桩,实现一架多用,节约了费用;且初始限位机构和补充限位机构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同时,补充限位机构可采用工厂化预制模式,保证了制造精度。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限位结构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限位结构的示意图(取下补充限位机构后)。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限位结构的初始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限位结构的初始限位机构的剖视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限位结构的补充限位机构的剖视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限位结构的应用于10m桩径的单桩时的状态示意图。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限位结构的应用于9m桩径的单桩时的状态示意图。
24.其中:
25.初始限位机构1、补充限位机构2、支撑件3、导向机构4、单桩桩管5;
26.初始限位支撑件1.1、外加强筋板一1.2、内加强筋板1.3、抗磨损垫片1.4;
27.螺栓孔一1.2.1;
28.补充限位支撑件2.1、外加强筋板二2.2、外加强环板2.3;
29.螺栓孔二2.2.1。
具体实施方式
30.参见图1~5,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装配式限位结构,包含有初始限位机构1以及套装于初始限位机构1上的补充限位机构2,
31.参见图2~4,初始限位机构1包含有初始限位支撑件1.1,初始限位支撑件1.1由图示圆管短截段构成,也是为方管等其他形状构成,初始限位支撑件1.1的四周外壁上沿其轴向安装外加强筋板一1.2上设置有多个螺栓孔一1.2.1,同时初始限位支撑件1.1的内腔设置有内加强筋板1.3,
32.参见图5,补充限位机构2包含有补充限位支撑件2.1,该补充限位支撑件2.1与初始限位支撑件1.1一样为圆管短截段构成,也是为方管等其他形状构成,初始限位支撑件1.1和该补充限位支撑件2.1保持一致结构;且该补充限位支撑件2.1的四周外壁上沿其轴向安装的外加强筋板二2.2上设置有螺栓孔二2.2.1,外加强筋板二2.2两两设置,且外加强筋板一1.2插置于两两组建的外加强筋板二2.2之间实现初始限位机构1和补充限位机构2的级联,此时初始限位支撑件1.1和补充限位支撑件2.1之间设置有抗磨损垫片1.4(初始限位支撑件1.1和补充限位支撑件2.1在轴向上留有空隙后通过不同厚度的抗磨损垫片1.4进行补偿,可有效的降低加工精度的要求),理想状态下:初始限位支撑件1.1的高度、补充限位支撑件2.1的高度和抗磨损垫片1.4的厚度等于外加强筋板二2.2的长度。同时,紧固螺栓穿过螺栓孔一1.2.1和螺栓孔二2.2.1实现初始限位机构1和补充限位机构2紧固。最后补充限位支撑件2.1的外壁设置有外加强环板2.3,具体的讲,外加强环板2.3连接于相邻两块外
加强筋板二2.2之间,多块外加强环板2.3构成一环状结构。
33.由于补充限位机构2可以进行工厂化预制,不但结构简单、重量轻、成本低,且制造精度有保证;同时通过插装配合加上紧固螺栓紧固的装配式连接后,不但可实现后续对桩管的准确限位,而且现场安装简单、效率高;当需要应用于不同桩径的单桩上时,仅需匹配不同的尺寸的补充限位机构2即可实现快速应用。最后,装配后的外加强筋板一1.2和外加强筋板二2.2通过紧固螺栓构成一整体结构,使得整体刚度更大,有效抵消力矩变大带来的抗弯曲能力减弱。
34.一种导向架,构成该导向架的竖向设置的支撑件3上安装有装配式限位结构,且每根支撑件3的顶部安装有导向机构4,每根支撑件3的侧壁上至少安装有上下两组装配式限位结构,每组装配式限位结构包含有初始限位机构1以及套装于初始限位机构1上的补充限位机构2,从而实现对不同桩径的单桩桩管5的快速导向和限位。
35.参见图6,当导向架应用于10m桩径的单桩桩管5时,仅需初始限位机构1即可;参见图7时,当导向架应用于9m桩径的单桩桩管5时,仅需将补充限位机构2套装于初始限位机构1上即可;当导向架应用于其他桩径的单桩桩管5时,仅需匹配不同尺寸的补充限位机构2即可。
36.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专利的一个优化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构思所做的任何改动或改进,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