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回收锚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48447发布日期:2022-04-13 22:00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回收锚索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锚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回收锚索。


背景技术:

2.锚索是通过外端固定于坡面,另一端锚固在滑动面以内的稳定岩体中穿过边坡滑动面的预应力钢绞线,直接在滑面上产生抗滑阻力,增大抗滑摩擦阻力,使结构面处于压紧状态,以提高边坡岩体的整体性,从而从根本上改善岩体的力学性能,有效地控制岩体的位移,促使其稳定。
3.公开号为cn21350843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可回收锚索,锚头包括导向套、多组防旋板和多组阻力板;多组防旋板和多组阻力板均垂直设置在导向套上;承压块螺纹旋入螺旋管设有的开口内,承压块上均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多个锁紧夹片两两一组分别配合插入多个第一通孔内;螺旋管螺纹旋入导向套的另一端设有的开口内;螺旋管内延其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多个隔离架;多个隔离架上分别设有第二通孔;锚具包括承压板和多个锚固夹片;承压板上均匀设有第三通孔;多个锚固夹片两两一组分别配合插入多个第三通孔内;多个锚索的一端分别穿过第三通孔;多个锚索的另一端分别穿过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并伸入导向套内。虽然上述方案可以解决锚索回收的问题,但是该方案无法实现锚索的高效回收和锁定,且锚索钢束的拉力的可承受的范围无法判断,存在安全隐患,故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回收锚索。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上的缺陷,提供一种可回收锚索,克服现有技术中无法实现锚索的高效回收和锁定,且锚索钢束的拉力的可承受的范围无法判断,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5.一种可回收锚索,包括钢束,还包括调控机构、定位机构、检测机构,所述调控机构与定位机构连接,检测机构安装在定位机构上,所述调控机构包括调整组件、限位组件,所述调整组件根据钻孔的深度进行长度调整后,驱动定位机构运作,所述限位组件用于限制定位机构的位置;所述定位机构用于实现锚索与岩体的固定,所述检测机构用于检测钢束上施加的拉力值。
6.进一步的,所述调整组件包括沿中滑动管轴向方向滑动的前套管、后套管,前套管与转动套固定连接,后套管与调控锥齿轮二转动连接,调控锥齿轮二上固定安装有前六方转动管,调控锥齿轮二的轴线方向上设置有滑动安装在前六方转动管上的中六方转动管以及滑动安装在中六方转动管上的后六方转动管,后六方转动管与顶球固定连接,后六方转动管与转动套螺纹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前套管、中滑动管、后套管、前六方转动管、中六方转动管、后六方转动管、转动套为中空结构。
8.进一步的,所述调控锥齿轮二与调控锥齿轮一相互啮合,所述调控锥齿轮一通过
转轴与手柄盘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上设置有若干插孔,当限位组件插入插孔中时,实现定位机构位置的锁定。
9.进一步的,所述钢束穿过调控锥齿轮二、前六方转动管、中六方转动管、后六方转动管与顶球固定连接,常态下所述转动套与端部套保持接触,当定位机构与岩体固定后,通过钢束上施加的拉力拉动顶球、后六方转动管,带动转动套与端部套分离。
10.进一步的,所述端部套上均匀转动设置有多个支撑杆,每个支撑杆由一个直行段和一个斜行段组成,每个支撑杆的斜行段始终保持与顶球接触。
11.进一步的,所述端部套上设置有与支撑杆数量相同的弹簧片,常态下支撑杆的直行段通过弹簧片的弹力作用保持与转动套的轴线方向一致。
12.进一步的,所述转动套上固定安装有定位滑杆,定位滑杆与端部套滑动连接,定位滑杆上套设有强力弹簧,所述定位滑杆有多个,其中一个定位滑杆与齿条固定连接,所述齿条与检测机构连接,将钢束拉紧后,当转动套与端部套分离,带动定位滑杆、齿条移动,齿条驱动检测机构运作,检测机构根据钢束的拉力显示不同的数值。
13.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通过调控机构实现锚索长度的调整,以适应不同钻孔的深度,适用性好;(2)本发明通过将限位柱插入到转轴的插孔里,实现定位机构的限位,防止锚索回松,带来危险;(3)本发明通过检测机构检测钢束承受的拉力,判断钢束承受的拉力是否在钢束的可承受范围内,避免钢束拉力过载,造成不必要的危险。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发明调控机构局部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发明调控机构另一角度局部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发明调控机构、定位机构局部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发明定位机构、检测机构局部结构示意图。
19.图6为本发明检测机构局部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记:1-调控机构;2-定位机构;3-检测机构;4-钢束;101-前套管;102-中滑动管;103-后套管;104-手柄盘;105-转轴;106-调控锥齿轮一;107-调控锥齿轮二;108-调控支座;109-卡块;110-定位杆;111-限位柱;112-前六方转动管;113-中六方转动管;114-后六方转动管;115-转动套;116-顶球;201-端部套;202-弹簧片;203-支撑杆;204-定位滑杆;205-强力弹簧;206-齿条;301-支撑板;302-直齿轮一;303-检测锥齿轮一;304-检测锥齿轮二;305-指针;306-表盘;307-检测锥齿轮三;308-检测传动轴;309-检测锥齿轮四;310-直齿轮二;311-直齿轮三。
具体实施方式
21.在本发明以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2.在本发明以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亦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23.下面结合附图和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描述,在此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如果已知技术的详细描述对于示出本发明的特征是不必要的,则将其省略。
24.实施例:参考图1-图6一种可回收锚索,包括钢束4,还包括调控机构1、定位机构2、检测机构3,调控机构1与定位机构2连接,检测机构3安装在定位机构2上,调控机构1包括调整组件、限位组件,调整组件根据钻孔的深度进行长度调整后,驱动定位机构2运作,限位组件用于限制定位机构2的位置;定位机构2用于实现锚索与岩体的固定,检测机构3用于检测钢束4上施加的拉力值。
25.调整组件包括沿中滑动管102轴向方向滑动的前套管101、后套管103,前套管101与转动套115固定连接,后套管103与调控锥齿轮二107转动连接,调控锥齿轮二107上固定安装有前六方转动管112,调控锥齿轮二107的轴线方向上设置有滑动安装在前六方转动管112上的中六方转动管113以及滑动安装在中六方转动管113上的后六方转动管114,后六方转动管114与顶球116固定连接,后六方转动管114与转动套115螺纹连接。
26.前套管101、中滑动管102、后套管103、前六方转动管112、中六方转动管113、后六方转动管114、转动套115为中空结构。
27.调控锥齿轮二107与调控锥齿轮一106相互啮合,调控锥齿轮一106通过转轴105与手柄盘104固定连接,转轴105转动安装在调控支座108上,调控支座108固定安装在后套管103上,转轴105上设置有若干插孔,当限位组件插入插孔中时,实现定位机构2位置的锁定。
28.限位组件包括调控支座108,调控支座108上固定安装有卡块109,调控支座108上滑动安装有限位柱111,限位柱111上固定安装有定位杆110,限位柱111上设置有挡盘,限位柱111上套设有锁位弹簧,锁位弹簧的第一端与挡盘固定连接,锁位弹簧的第二端与调控支座108固定连接,定位杆110在初始位置与卡块109接触,当转动限位柱111使定位杆110不与卡块109接触时,松开限位柱111,限位柱111通过锁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使挡盘与调控支座108接触,此时限位柱111插入转轴105上的一个插孔中。
29.钢束4穿过调控锥齿轮二107、前六方转动管112、中六方转动管113、后六方转动管114与顶球116固定连接,常态下转动套115与端部套201保持接触,当定位机构2与岩体固定后,通过钢束4上施加的拉力拉动顶球116、后六方转动管114,带动转动套115与端部套201分离,转动套115与端部套201分离不影响定位机构2与岩体的固定。
30.端部套201上均匀转动设置有多个支撑杆203,每个支撑杆203由一个直行段和一个斜行段组成,每个支撑杆203的斜行段始终保持与顶球116接触。
31.端部套201上设置有与支撑杆203数量相同的弹簧片202,每个弹簧片202的第一端固定安装在端部套201上,每个弹簧片202的第二端分别固定安装在一个支撑杆203上,常态下支撑杆203的直行段通过弹簧片202的弹力作用保持与转动套115的轴线方向一致。
32.转动套115上固定安装有定位滑杆204,定位滑杆204与端部套201滑动连接,定位滑杆204上套设有强力弹簧205,强力弹簧205的第一端与定位滑杆204固定连接,强力弹簧
205的第二端与端部套201固定连接,定位滑杆204有多个,其中一个定位滑杆204与齿条206固定连接,齿条206与检测机构3连接,将钢束4拉紧后,当转动套115与端部套201分离,带动定位滑杆204、齿条206移动,齿条206驱动检测机构3运作,检测机构3根据钢束4的拉力显示不同的数值。
33.检测机构3包括与齿条206相互啮合的直齿轮一302,直齿轮一302与检测锥齿轮一303同轴固定连接,检测锥齿轮一303转动安装在支撑板301上,支撑板301固定安装在端部套201内,检测锥齿轮一303与检测锥齿轮二304相互啮合,检测锥齿轮二304与直齿轮二310同轴固定连接,直齿轮二310转动安装在支撑板301上,直齿轮二310与直齿轮三311相互啮合,直齿轮三311与检测锥齿轮四309同轴固定连接,检测锥齿轮四309转动安装在支撑板301上,检测锥齿轮四309与检测锥齿轮三307相互啮合,检测锥齿轮三307固定安装在检测传动轴308上,检测传动轴308与指针305固定连接,检测传动轴308与表盘306、检测传动轴308转动连接,表盘306固定安装在支撑板301上。
34.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对岩体钻贯穿孔,根据孔的深度人工将前套管101、后套管103伸长,将锚索放入预先钻好的孔里,使检测机构3处于岩体的外侧。
35.转动手柄盘104带动转轴105、调控锥齿轮一106转动,调控锥齿轮一106带动调控锥齿轮二107在后套管103上转动,调控锥齿轮二107带动前六方转动管112、中六方转动管113、后六方转动管114转动,后六方转动管114旋进转动套115中,带动顶球116推动支撑杆203的斜行段,使支撑杆203绕支撑杆203与端部套201的连接处转动,支撑杆203的直行段推动弹簧片202,直到支撑杆203直行段转动到与岩体表面接触的位置,使定位机构2与岩体的一侧固定,此时转动限位柱111,使定位杆110与卡块109分离,限位柱111在锁位弹簧的作用下向转轴105方向滑动,使限位柱111插入转轴105上的一个插孔中,实现手柄盘104的限位,防止锚索回松,发生危险。
36.当对钢束4施加拉力,钢束4带动顶球116、后六方转动管114移动,带动转动套115移动,此时定位机构2通过支撑杆203钩住岩体,转动套115与端部套201分离,端部套201带动定位滑杆204在端部套201内滑动,压紧强力弹簧205,定位滑杆204带动齿条206移动,齿条206带动直齿轮一302转动,直齿轮一302带动检测锥齿轮一303转动,检测锥齿轮一303带动检测锥齿轮二304转动,检测锥齿轮二304带动直齿轮二310转动,直齿轮二310带动直齿轮三311转动,直齿轮三311带动检测锥齿轮四309转动,检测锥齿轮四309带动检测锥齿轮三307转动,检测锥齿轮三307带动检测传动轴308、指针305转动,使指针305与表盘306发生相对转动,通过观察指针305的转动角度判断此刻的钢束4是否过载。
37.当转动套115与端部套201分离时,支撑杆203的斜行段通过弹簧片202的弹力作用仍保持与顶球116接触,转动套115与端部套201分离产生的最大距离,造成的支撑杆203摆动,不影响支撑杆203与岩体的固定。
38.当回收锚索的时候,将限位柱111从转轴105的插孔中拿出,转动限位柱111将定位杆110重新卡到卡块109上,反转手柄盘104,驱动转轴105、调控锥齿轮一106转动,带动调控锥齿轮二107、前六方转动管112、中六方转动管113、后六方转动管114、顶球116转动,带动顶球116、后六方转动管114旋出转动套115,支撑杆203通过弹簧片202复位,复位后可将锚索拿出回收。
39.应当理解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对本领
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对上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所有这些修改和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