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术室的清洗台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959810发布日期:2022-05-11 08:48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术室的清洗台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手术室清洗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术室的清洗台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手术前手臂消毒(刷手法),是外科无菌技术的重要环节。传统的刷手法是目前外科教材所述的刷手方法:有肥皂刷手法,氨水刷手法和紧急简易洗手法,其氨水刷手法在国内外已较少使用。肥皂刷手法在欧美、日本已经不用,但在国内一些医院仍被普遍的应用,其缺点是操作时间长,对皮肤刺激性大。随着各类新型灭菌剂的问世,对手术洗手是否必须用刷子经过那么长的烦锁过程提出了挑战。现有技术中进行洗手时一般通过清洗台进行,而一般的清洗台是通过脚踏式控制开关水的,医生弯腰清洗手臂的过程中需要一直踩着踏板,才能持续不间断的供水;进行清洗,常规七步法洗手所耗费时间较长,而脚部一直在脚踏板上不能调整位置;脚部会出现酸痛感十分不便。
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中提出一种手术室的清洗台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4.(一)发明目的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手术室的清洗台及其使用方法,具有清洗烘干方便,不会溅水;同时与水池不接触,清洗更加安全的特点。
5.(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手术室的清洗台,包括水池和用于支撑的支架;水池设置多个工位,水池安装在支架上;水池的一侧靠向墙壁设置;水池靠向墙壁的一侧设置有竖直的挡板;水池上朝向挡板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座,安装座上等间距设置多个水龙头,每个工位上均对应一个水龙头;水池中朝向远离水龙头的一侧设置有阻挡件;阻挡件设置呈弧形面,且朝向远离水龙头的一侧保持弯曲;水龙头朝向阻挡件底部与水池连接的接缝处喷水;阻挡件与水池配合形成清洗区和烘干区;烘干区设置出风口;水池的底部设置有供气装置,供气装置内置加热丝,供气装置朝向出风口供气;水池中设置有多个凹槽;凹槽位于水龙头的正下方,凹槽中设置接近传感器;水池中设置有条形的排水槽,排水槽沿着池底靠近水龙头的一侧设置;凹槽与排水槽相连通。
6.优选的,支架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加固的稳定杆。
7.优选的,凹槽倾斜设置,凹槽朝向排水槽的一侧深度大于朝向阻挡件的一侧。
8.优选的,阻挡件朝向水龙头一侧的斜面上等间距设置有多个喷头;喷头与供气装置相连通;喷头倾斜向上度喷射出热空气。
9.优选的,阻挡件以及挡板上均设置有疏水镀层。
10.优选的,水池的底部等间距设置有多个识别传感器,任意一个识别传感器有且只与一个水龙头相对应。
11.优选的,识别传感器上集成有指示灯;指示灯向下在地面上投影出信号感应区。
12.优选的,水龙头的供水端集成有加热组件。
13.一种手术室的清洗台使用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s、接通电源,经过杀菌的无菌水进入加热组件中,加热组件对水源进行预热;并进行暂存;s、识别传感器向下在地面上投影出信号感应区,手部伸入水池凹槽上方;进行清洗;s、手部离开凹槽,停止出水;供气装置启动进行供气;s、脚部离开识别区停止供气。
14.优选的,脚踩在信号感应区处,供气装置中的加热丝进行预热;同时通过阻挡件上的喷头开始喷气。
15.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1、喷头与供气装置相连通;喷头倾斜向上度喷射出热空气。喷头喷出的空气能够形成气幕,溅起的水会在气幕气流的作用下朝向水池内部方向运动,而不会向外溅出,使用更加方便。
16.2、设置的条形排水槽相比于传统的漏斗式排水结构,不易堵塞,多个漏口均可以下水;使用更加方便。
17.3、识别传感器包括红外传感器和超声波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检测是否有人员靠近;而超声波传感器,发出声波经过反射后判断投影出的信号感应区是否有物体,从而判断是否开机。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中水池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中水池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中阻挡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中水池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19.附图标记:1、挡板;2、水池;3、安装座;4、水龙头;5、支架;51、稳定杆;6、排水槽;7、凹槽;8、阻挡件;81、喷头;82、烘干区;9、供气装置;10、识别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21.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手术室的清洗台,包括水池2和用于支撑的支架5;水池2设置多个工位,水池2安装在支架5上;水池2的一侧靠向墙壁设置;水池2靠向墙壁的一侧设置有竖直的挡板1;水池2上朝向挡板1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座3,安装座3上等间距设置多个水龙头4,每个工位上均对应一个水龙头4;多个工位可满足多人同时进行洗手,节省医生在进行手术前的准备工作所耗费的时间;每个工位上的水龙头4独立工作互不影响;使用更加方便;水池2上设置的竖直挡板,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起到挡水的作用,减少四溅。
22.实施例2如图4-6所示,水池2中朝向远离水龙头4的一侧设置有阻挡件8;阻挡件8设置呈弧形面,且朝向远离水龙头4的一侧保持弯曲;水龙头4朝向阻挡件8底部与水池2连接的接缝处喷水;阻挡件8与水池2配合形成清洗区和烘干区82;烘干区82设置出风口;水池2的底部设置有供气装置9,供气装置9内置加热丝,供气装置9朝向出风口供气;水池2中设置有多个凹槽7;凹槽7位于水龙头4的正下方,凹槽7中设置接近传感器;水池2中设置有条形的排水槽6,排水槽6沿着池底靠近水龙头4的一侧设置;凹槽7与排水槽6相连通。
23.水龙头4出水时,是向着阻挡件8底部与水池2连接的接缝处喷水;喷出的水会被阻挡件8阻挡,水不会四溅至医生的手部,避免洗手的过程中污水溅到手部,以免影响清洗的效果;阻挡件8朝向水龙头4一侧的斜面上等间距设置有多个喷头81;喷头81与供气装置9相连通;喷头81倾斜向上45度喷射出热空气。喷头81喷出的空气能够形成气幕,溅起的水会在气幕气流的作用下朝向水池2内部方向运动,而不会向外溅出,使用更加方便。设置的条形排水槽6相比于传统的漏斗式排水结构,不易堵塞,多个漏口均可以下水;使用更加方便。
24.实施例3支架5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加固的稳定杆51。稳定杆51能够增加整个支架的支撑强度,提高安装的稳定性。凹槽7倾斜设置,凹槽7朝向排水槽6的一侧深度大于朝向阻挡件8的一侧。水流汇聚到凹槽7中后,由于凹槽7倾斜设置,且朝向排水槽6的一侧深度更深,有利于将水朝向排水槽6的方向排出。
25.阻挡件8以及挡板1上均设置有疏水镀层。污水溅到挡板1或阻挡件8上后,会凝聚呈水滴向下滑落。水池2的底部等间距设置有多个识别传感器10,任意一个识别传感器10有且只与一个水龙头4相对应,识别传感器10上集成有指示灯;指示灯向下在地面上投影出信号感应区。识别传感器10包括红外传感器和超声波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检测是否有人员靠近;而超声波传感器,发出声波经过反射后判断投影出的信号感应区是否有物体,从而判断是否开机。
26.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接通电源,经过杀菌的无菌水进入加热组件中,加热组件对水源进行预热;并进行暂存;识别传感器10向下在地面上投影出信号感应区,识别传感器10包括红外传感器和超声波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检测是否有人员靠近;而超声波传感器,发出声波经过反射后判断投影出的信号感应区是否有物体,从而判断是否开机,供气装置9中的加热丝进行预热;同时通过阻挡件8上的喷头81开始喷气;手部伸入水池2凹槽7上方,凹槽7中嵌入的接近传感器检测到人手靠近后,控制水龙头4出水,从而方便进行清
洗;当手部离开凹槽7,停止出水;此时脚部依然踩在识别传感器10投影产生的信号感应区中,此时供气装置9为烘干区进行供气;从而对手部进行快速吹干;当脚部离开识别区停止供气。
27.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