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承台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20455发布日期:2022-09-14 12:42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施工用承台模板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承台模板。


背景技术:

2.目前,建筑工程承台施工中多数模板不易拆除,大部分工程项目部在承台浇筑前砌筑砖胎膜,砖砌体的承台模板强度较低,且砌筑过程时间长,针对有些地区春夏多雨天,一旦下雨,将严重影响承台施工进度。
3.另外,目前代替砖胎膜的混凝土预制板承台模板,仅仅做到了组装,并不能完全形成自身紧固作用,还需要在拼装时采用砂浆粘结,后期需要利用砂浆的粘结力抵抗土压力,且容易被承台间回填土压坏,影响承台施工进度。
4.现有承台模板采用砖胎膜施工,既不能保证承台模板的强度,长期阴雨天气也会严重影响砖胎膜施工进度,基坑长时间浸泡雨水,使砂浆和泥土稀释,大大降低砖胎膜强度,雨过天晴后依然要将部分倾倒、垮塌的承台砖胎膜清理干净后砌筑新砖胎膜,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采用一种混凝土预制板作为承台模板,利用预制模具定型化制作预制板,并在板材两端设置类似木结构的榫卯结构,在现场安装时就消除后期雨水冲刷浸泡的影响,并通过提高自身混凝土强度等级,板内加设钢筋,从而达到抵抗承台间土压力的目的,保证一次安装成功,节约工期。
6.包括第一模板本体、第一凹槽、第一凸起、第二模板本体、第二凹槽和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凸起匹配,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凹槽匹配;
7.第一凹槽侧边设置第一子凹槽,第一凸起的侧边设置第二子凹槽,第二凹槽侧边设置第三子凹槽,第二凸起的侧边设置第四子凹槽,第一子凹槽、第二子凹槽、第三子凹槽和第四子凹槽的形状和大小相同,所述第一子凹槽与所述第四子凹槽匹配形成第一插槽,所述第二子凹槽与所述第三子凹槽匹配形成第二插槽;
8.还包括折型卡锁,所述折型卡锁包括第一插柱、横杆、第二插柱,所述第一插柱设置在横杆的一侧,所述第二插柱设置在横杆另一侧,所述第一插柱能够嵌入所述第一插槽,所述第二插柱能够嵌入所述第二插槽。
9.所述的建筑施工用承台模板,第一模板本体上还包括第一螺纹凹槽,第二模板本体上还包括第二螺纹凹槽,所述折型卡锁上包括第三螺纹凹槽和第四螺纹凹槽,所述第一螺纹凹槽和所述第三螺纹凹槽位置可贯通,所述第二螺纹凹槽和所述第四螺纹凹槽位置可贯通,通过第一长螺丝可贯穿所述第一螺纹凹槽和所述第三螺纹凹槽,通过第二长螺丝可贯穿所述第二螺纹凹槽和所述第四螺纹凹槽,将所述折型卡锁与所述第一模板本体和第二模板本体固定。
10.所述的建筑施工用承台模板,所述第一模板本体的端部设置第一l型下沉结构,所
述第一l型下沉结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模板本体其他部分的厚度,第一凹槽和第一凸起设置所述第一l型下沉结构上。
11.所述的建筑施工用承台模板,所述第二模板本体的端部设置第二l型下沉结构,所述第二l型下沉结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模板本体其他部分的厚度,第二凹槽和第二凸起设置所述第二l型下沉结构上,所述第一l型下沉结构与所述第二l型下沉结构反向匹配。
12.所述的建筑施工用承台模板,所述折型卡锁从与所述第一模板本体的第一l型下沉结构和所述第二模板本体的第二l型下沉结构垂直的方向插入到所述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中。
13.所述的建筑施工用承台模板,当所述第一l型下沉结构与所述第二l型下沉结构反向匹配后,则此时第一模板本体和第二模板本体在第一方向上受到第一凹槽与第二凸起的锲入阻力,以及第二凹槽与第一凸起的锲入阻力,在第一方向上处于稳定固定状态;
14.且所述第一l型下沉结构和所述的第二l型下沉结构反向匹配后,所述第一子凹槽与所述第四子凹槽匹配组合形成第一插槽,所述第二子凹槽与所述第三子凹槽匹配组合形成第二插槽,则此时所述第一插槽和所述第二插槽俯视为长条形;所述折型卡锁插入到所述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中后,由于第一插柱锲入第一插槽,第二插柱锲入第二插槽,在第二方向上第一模板本体和第二模板本体稳定固定;
15.然后,通过第一长螺丝可贯穿所述第一螺纹凹槽和所述第三螺纹凹槽,通过第二长螺丝可贯穿所述第二螺纹凹槽和所述第四螺纹凹槽,将所述折型卡锁与所述第一模板本体和第二模板本体固定,同时能够使得第一模板本体和第二模板本体在第三方向上稳定固定;
16.其中,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相互垂直形成三维直角坐标。
17.所述的建筑施工用承台模板,所述第一模板本体和第二模板本体的侧边还包括配合形成用于容纳所述折型卡锁的横杆的凹陷部,使得所述折型卡锁插入所述第一模板本体和第二模板本体后表面始终为平齐,方便其他模板在第三方向的叠加。
18.一种如上述任意所述建筑施工用承台模板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9.步骤s1:将所述第一l型下沉结构与所述第二l型下沉结构反向匹配后,则此时第一模板本体和第二模板本体在第一方向上受到第一凹槽与第二凸起的锲入阻力,以及第二凹槽与第一凸起的锲入阻力,在第一方向上处于稳定固定状态;
20.步骤s2:在所述第一l型下沉结构和所述的第二l型下沉结构反向匹配后,所述第一子凹槽与所述第四子凹槽匹配组合形成第一插槽,所述第二子凹槽与所述第三子凹槽匹配组合形成第二插槽,则此时所述第一插槽和所述第二插槽俯视为长条形;所述折型卡锁插入到所述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中后,由于第一插柱锲入第一插槽,第二插柱锲入第二插槽,在第二方向上第一模板本体和第二模板本体稳定固定;
21.步骤s3:通过第一长螺丝可贯穿所述第一螺纹凹槽和所述第三螺纹凹槽,通过第二长螺丝可贯穿所述第二螺纹凹槽和所述第四螺纹凹槽,将所述折型卡锁与所述第一模板本体和第二模板本体固定,同时能够使得第一模板本体和第二模板本体在第三方向上稳定固定;
22.其中,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相互垂直形成三维直角坐标。
23.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使用一种有自身紧固效果的混凝土预制板代替砖砌体,作为
承压能力和强度更高的承台模板,此混凝土预制板模板具有自身紧固榫卯结构,能达到快速拼装和自身紧固的目的,减少外界环境对承台膜的影响,大大缩短工期。本发明拟采用一种混凝土预制板作为承台模板,利用预制模具定型化制作预制板,并在板材两端设置类似木结构的榫卯结构,在现场安装时就消除后期雨水冲刷浸泡的影响,并通过提高自身混凝土强度等级,板内加设钢筋,从而达到抵抗承台间土压力的目的,保证一次安装成功,节约工期。本发明的能够实现三个方向的稳定固定,通过折型卡锁能够方便两个模板本体之间固定连接,且折型卡锁的插柱为了适应两个模板本体的连接,分别设置在横杆两侧,通过折型卡锁的插入既能够实现第一方向的固定,由于横杆在第一方向具备拉伸力,协助凸起和凹槽在第一方向更好固定,又能够实现插柱嵌入插槽中,实现第二方向的稳定固定,且模板本体上设置有凹陷部,方便折型卡锁能够在插入后,横杆存在容纳空间。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发明第一模板本体俯视示意图。
25.图2为本发明折型卡锁俯视示意图。
26.图3为本发明折型卡锁侧视示意图。
27.图4为本发明建筑施工用承台模板的施工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只用于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申请内容对本技术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29.本发明采用一种混凝土预制板作为承台模板,利用预制模具定型化制作预制板,并在板材两端设置类似木结构的榫卯结构,在现场安装时就消除后期雨水冲刷浸泡的影响,并通过提高自身混凝土强度等级,板内加设钢筋,从而达到抵抗承台间土压力的目的,保证一次安装成功,节约工期。
30.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第一模板本体俯视示意图。
31.包括第一模板本体1、第一凹槽2、第一凸起3、第一凹槽侧边设置第一子凹槽4,第一凸起的侧边设置第二子凹槽5,第一螺纹凹槽9;
32.优选的是,第二模板本体等为根据图1所述逆时针翻转180度,即可实现第一模板本体与第二模板本体相匹配,第二模板本体、第二凹槽和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凸起匹配,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凹槽匹配;
33.优选的,第一模板本体和第二模板本体可设置为不同大小或形状,只需在将连接处设置为具备凹槽和凸起的模板连接处;如针对解决现有砖胎膜做法(砖胎膜前度不足)或混凝土预制板模板做法(矩形承台转角处采用砂浆粘结不牢)的两个问题,可以将第一模板本体或第二模板本体设置为折型,如根据混凝土的设置结构,设置为垂直90度,将连接处设置在非矩形承台转角的位置,这样能够保证在承台转角处拼接牢固。
34.图1只示出了第一模板本体而直线型,优选的是可以将第一模板本体的中间位置设置为弯折90的直角或者其他角度的弯折,将直角或者其他角度的弯折设置在承台转角处,将第一凹槽2、第一凸起3设置在非弯折处,方便进行稳固连接。
35.第二凹槽侧边设置第三子凹槽,第二凸起的侧边设置第四子凹槽,第一子凹槽、第二子凹槽、第三子凹槽和第四子凹槽的形状和大小相同,所述第一子凹槽与所述第四子凹槽匹配形成第一插槽,所述第二子凹槽与所述第三子凹槽匹配形成第二插槽;
36.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折型卡锁俯视示意图。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折型卡锁侧视示意图。还包括折型卡锁,所述折型卡锁包括第一插柱8、横杆6、第二插柱7,所述第一插柱设置在横杆的一侧,所述第二插柱设置在横杆另一侧,所述第一插柱能够嵌入所述第一插槽,所述第二插柱能够嵌入所述第二插槽。图2为插入图1中俯视相匹配的形式。
37.所述的建筑施工用承台模板,第一模板本体上还包括第一螺纹凹槽9,第二模板本体上还包括第二螺纹凹槽,所述折型卡锁上包括第三螺纹凹槽和第四螺纹凹槽,所述第一螺纹凹槽和所述第三螺纹凹槽位置可贯通,所述第二螺纹凹槽和所述第四螺纹凹槽位置可贯通,通过第一长螺丝可贯穿所述第一螺纹凹槽和所述第三螺纹凹槽,通过第二长螺丝可贯穿所述第二螺纹凹槽和所述第四螺纹凹槽,将所述折型卡锁与所述第一模板本体和第二模板本体固定。
38.所述的建筑施工用承台模板,所述第一模板本体的端部设置第一l型下沉结构,所述第一l型下沉结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模板本体其他部分的厚度,第一凹槽和第一凸起设置所述第一l型下沉结构上。
39.所述的建筑施工用承台模板,所述第二模板本体的端部设置第二l型下沉结构,所述第二l型下沉结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模板本体其他部分的厚度,第二凹槽和第二凸起设置所述第二l型下沉结构上,所述第一l型下沉结构与所述第二l型下沉结构反向匹配。
40.所述的建筑施工用承台模板,所述折型卡锁从与所述第一模板本体的第一l型下沉结构和所述第二模板本体的第二l型下沉结构垂直的方向插入到所述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中。
41.所述的建筑施工用承台模板,当所述第一l型下沉结构与所述第二l型下沉结构反向匹配后,则此时第一模板本体和第二模板本体在第一方向上受到第一凹槽与第二凸起的锲入阻力,以及第二凹槽与第一凸起的锲入阻力,在第一方向上处于稳定固定状态;
42.且所述第一l型下沉结构和所述的第二l型下沉结构反向匹配后,所述第一子凹槽与所述第四子凹槽匹配组合形成第一插槽,所述第二子凹槽与所述第三子凹槽匹配组合形成第二插槽,则此时所述第一插槽和所述第二插槽俯视为长条形;所述折型卡锁插入到所述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中后,由于第一插柱锲入第一插槽,第二插柱锲入第二插槽,在第二方向上第一模板本体和第二模板本体稳定固定;
43.然后,通过第一长螺丝可贯穿所述第一螺纹凹槽和所述第三螺纹凹槽,通过第二长螺丝可贯穿所述第二螺纹凹槽和所述第四螺纹凹槽,将所述折型卡锁与所述第一模板本体和第二模板本体固定,同时能够使得第一模板本体和第二模板本体在第三方向上稳定固定;
44.其中,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相互垂直形成三维直角坐标。
45.所述的建筑施工用承台模板,所述第一模板本体和第二模板本体的侧边还包括配合形成用于容纳所述折型卡锁的横杆的凹陷部,使得所述折型卡锁插入所述第一模板本体和第二模板本体后表面始终为平齐,方便其他模板在第三方向的叠加。
46.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建筑施工用承台模板的施工方法流程图,包括如下步骤:
47.步骤s1:将所述第一l型下沉结构与所述第二l型下沉结构反向匹配后,则此时第一模板本体和第二模板本体在第一方向上受到第一凹槽与第二凸起的锲入阻力,以及第二凹槽与第一凸起的锲入阻力,在第一方向上处于稳定固定状态;
48.步骤s2:在所述第一l型下沉结构和所述的第二l型下沉结构反向匹配后,所述第一子凹槽与所述第四子凹槽匹配组合形成第一插槽,所述第二子凹槽与所述第三子凹槽匹配组合形成第二插槽,则此时所述第一插槽和所述第二插槽俯视为长条形;所述折型卡锁插入到所述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中后,由于第一插柱锲入第一插槽,第二插柱锲入第二插槽,在第二方向上第一模板本体和第二模板本体稳定固定;
49.步骤s3:通过第一长螺丝可贯穿所述第一螺纹凹槽和所述第三螺纹凹槽,通过第二长螺丝可贯穿所述第二螺纹凹槽和所述第四螺纹凹槽,将所述折型卡锁与所述第一模板本体和第二模板本体固定,同时能够使得第一模板本体和第二模板本体在第三方向上稳定固定;
50.其中,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相互垂直形成三维直角坐标。
51.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模板本体和第二模板本体第三方向上还分别设置有t型凹槽和t型凸起,用于在第三方向上进行模板叠加上能够起到固定对接作用。
52.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使用一种有自身紧固效果的混凝土预制板代替砖砌体,作为承压能力和强度更高的承台模板,此混凝土预制板模板具有自身紧固榫卯结构,能达到快速拼装和自身紧固的目的,减少外界环境对承台膜的影响,大大缩短工期。本发明拟采用一种混凝土预制板作为承台模板,利用预制模具定型化制作预制板,并在板材两端设置类似木结构的榫卯结构,在现场安装时就消除后期雨水冲刷浸泡的影响,并通过提高自身混凝土强度等级,板内加设钢筋,从而达到抵抗承台间土压力的目的,保证一次安装成功,节约工期。本发明的能够实现三个方向的稳定固定,通过折型卡锁能够方便两个模板本体之间固定连接,且折型卡锁的插柱为了适应两个模板本体的连接,分别设置在横杆两侧,通过折型卡锁的插入既能够实现第一方向的固定,由于横杆在第一方向具备拉伸力,协助凸起和凹槽在第一方向更好固定,又能够实现插柱嵌入插槽中,实现第二方向的稳定固定,且模板本体上设置有凹陷部,方便折型卡锁能够在插入后,横杆存在容纳空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