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沉式绿化带多级雨水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17882发布日期:2022-09-23 21:47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下沉式绿化带多级雨水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海绵城市市政道路绿化带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下沉式绿化带多级雨水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2.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破坏了原有的自然排水体系,大多采用地下管网的快排模式,在遇到强降雨时,短时间内雨水量激增,管网排水能力不足,极易产生城市内涝危害;同时,地表径流污染严重,雨水难以有效储存及利用。
3.海绵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在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在目前海绵城市技术体系及实际工程应用中,发现仍存在如下问题或需改进的地方:(1)对于市政道路建设与初期雨水收集、处理、使用方面的技术较少,缺乏有效针对道路雨水收集、处理和回用的一体化处理技术;(2)雨水流经地表后,污染较为严重,仅依靠绿化带土壤的渗透过滤,缺乏其他有效的净化措施,难以得到有效利用;(3)主要依靠土壤层蓄水,蓄水能力有限,难以应对强降雨等恶劣天气,且后续维护施工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海绵城市道路绿化带建设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下沉式绿化带多级雨水管理系统,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5.一种下沉式绿化带多级雨水管理系统,由下沉式绿化带、透水路面和蓄水模块组成;透水路面设于下沉式绿化带两侧,分别为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透水路面与下沉式绿化带之间由排水路缘石隔开;下沉式绿化带从上至下依次为种植层、土壤层,下沉式绿化带中央凹陷区设有生物滞留池,生物滞留池内设有检查井与溢流井,下沉式绿化带设有一检查井;位于生物滞留池的检查井内设有一级过滤装置,位于下沉式绿化带的检查井内设有二级过滤装置;蓄水模块包括初级蓄水箱与蓄水箱,初级蓄水箱与蓄水箱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初级蓄水箱设于生物滞留池内,蓄水箱在下沉式绿化带内沿纵向布置。
6.优选地,透水路面从上至下依次为透水混凝土面层、透水混凝土结构层、碎石垫层、素土夯实层;生物滞留池从上至下依次为种植层、土壤层、保水层、排水层。
7.优选地,溢流井井口设有截污收集装置,包含固定把手、截污栅栏、截污网,固定把手通过嵌插固定于溢流井井壁,溢流井与生物滞留池表面交界处开设有透水孔,溢流井内底部设有与一级过滤装置相连的进水管,溢流井内距顶部1/3位置处设有溢流管,溢流管与市政雨水管相连。
8.优选地,一级过滤装置包括、进水管、排污管、过滤网、离心式过滤器,进水管接收来自溢流井内的雨水,通过离心式过滤器分离雨水中的固体微粒,处理后的污水通过过滤网由排污管排入至市政污水管。
9.优选地,二级过滤装置包括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第三过滤层,二级过滤装置
设于位于下沉式绿化带内的检查井中,二级过滤装置进水一端与来自初级蓄水箱相连,出水一端与蓄水箱相连。
10.优选地,初级蓄水箱、蓄水箱设于垫层之上,初级蓄水箱、蓄水箱四周及底部包裹防水土工布,顶部设有反滤土工布。
11.优选地,连接管伸入至蓄水箱内,伸入蓄水箱的连接管端头处设有止逆阀,距蓄水箱底部20cm。
12.优选地,下沉式绿化带内设有绿化植被,植被均匀分布与下沉式绿化带上。
13.优选地,蓄水箱中间位置设有抽水管,抽水管一端伸入蓄水箱内,距蓄水箱底部10cm,抽水管另一端与用水管网相连;蓄水箱相对连接管的另一侧设有蓄水箱溢流管,蓄水箱溢流管设于距蓄水箱顶部10cm处,并与市政雨水管相连。
14.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技术方案,与传统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15.1、设有多级过滤装置及蓄水模块,各级蓄水模块通过连接管进行串联,可根据道路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节布置,并能根据需求大量储存多种净度的水,满足不同标准的用水需求,蓄水箱设有抽水管并连接用水管网,取用水方便,水资源利用率高。
16.2、溢流井井口内设有截污收集装置,截污网及截污栅栏可有效拦截树叶等杂物防止其落入溢流井内;固定把手嵌固于溢流井井壁,安装及拆卸简单,方便杂物的清除。
17.3、生物滞留池设于下沉式绿化带中央凹陷区域,可有效、快速汇集雨水,通过下渗和植物吸附等作用,对雨水径流进行消减,同时对初期雨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及其他污染物质进行净化处理;一级过滤装置设有离心式过滤器可将雨水中的固体微粒进行分离;二级过滤装置设有多级滤芯可实现雨水的进一步净化。
18.4、检查井及蓄水模块均采用预制装配式构件,施工速度快;雨水过滤净化装置均设置在检查井内,方便后续维护保养施工,避免开挖作业,节省施工及维护费用。
19.5、排水路缘石可快速地将路面雨水排至下沉式绿化带内,避免路面积水,防止道路积水对行人、车辆的影响;可根据暴雨等恶劣天气预警,通过抽水管将蓄水箱内的水先行排空,提前为雨水腾出空间,显著提高城市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的“弹性”,有效减轻强降雨时市政雨水管网的排水压力,降低内涝发生的概率。
附图说明
20.图1是下沉式绿化带平面布置图;
21.图2是下沉式绿化带蓄水箱布置平面示意图;
22.图3是图1中的a-a剖视图;
23.图4是图1中的b-b剖视图;
24.图5是溢流井口内置过滤收集装置结构示意图;
25.图6是一级过滤装置结构示意图;
26.图7是二级过滤装置结构示意图;
27.图8是实施例初级蓄水箱安装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
28.图9是实施例多级蓄水箱安装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
29.图10是实施例管道连接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
30.图11是实施例部分土体回填、检查井及溢流井施工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
31.图12是实施例绿化带回填及植被种植施工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
32.图13是另一种实施例下沉式绿化带多级雨水管理系统结构示意图。
33.图中标注:1-下沉式绿化带,2-生物滞留池,3-种植层,4-土壤层,5-保水层,6-排水层,7-反滤土工布,8-机动车道,9-非机动车道,10-排水路缘石,11-植被,12-检查井,13-溢流井,1301-透水孔,1302-固定把手,1303-截污栅栏,1304-截污网,14-路基,15-垫层,16-抽水管,17-用水管网,18-防水土工布,19-止逆阀,20-市政污水管,21-连接管,22-一级过滤装置,2201-进水管,2202-排污管,2203-过滤网,2204-离心式过滤器,23-初级蓄水箱,24-二级过滤装置,2401-第一过滤层,2402-第二过滤层,2403-第三过滤层,25-蓄水箱,26-蓄水箱溢流管,27-市政雨水管,28-溢流管,29-透水混凝土面层,30-透水混凝土结构层,31-碎石垫层,32-素土夯实层。
具体实施方式
34.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参考图1至图13,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35.本实施例中,一级过滤装置22的进水管2201、排污管2202均釆用dn100 mm的hdpe双壁波纹管;连接管21采用dn300mm的hdpe双壁波纹管;透水路面自上而下依次设有厚度为10cm的透水混凝土面层29、15cm厚的透水混凝土结构层30、15cm厚的碎石垫层31、20cm厚得素土夯实层32;生物滞留池2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厚度为70cm厚度的种植层3、40cm厚的土壤层4、15cm厚的保水层5、15cm厚的排水层6;二级过滤装置24的第一过滤层2401、第二过滤层2402、第三过滤层2403依次为微孔过滤膜层、超滤膜层、活性炭层;初级蓄水箱23内投放有絮凝剂,可将雨水中的小颗粒悬浮物快速聚集沉淀。
36.结合附图1、附图2所示,下沉式绿化带多级雨水管理系统由下沉式绿化带1、透水路面和蓄水模块组成,透水路面设于下沉式绿化带1两侧,分别为机动车道8与非机动车道9,透水路面与下沉式绿化带1之间由排水路缘石10隔开。
37.结合附图3所示,下沉式绿化带1从上至下依次为种植层3、土壤层4,下沉式绿化带1中央凹陷区设有生物滞留池2,生物滞留池2设于下沉式绿化带1中央凹陷区域,可有效、快速汇集雨水,通过下渗和植物吸附等作用,对雨水径流进行消减,生物滞留池2内设有检查井12与溢流井13,下沉式绿化带1设有一检查井12;位于生物滞留池2的检查井12内设有一级过滤装置22,位于下沉式绿化带1的检查井12内设有二级过滤装置24;蓄水模块包括初级蓄水箱23与蓄水箱25,初级蓄水箱23与蓄水箱25之间通过连接管21连接;初级蓄水箱23设于生物滞留池2内,蓄水箱25在下沉式绿化带1内沿纵向布置。
38.结合附图4所示,透水路面从上至下依次为透水混凝土面层29、透水混凝土结构层30、碎石垫层31、素土夯实层32;生物滞留池2从上至下依次为种植层3、土壤层4、保水层5、排水层6。
39.结合附图3、附图5所示,溢流井13井口设有截污收集装置,包含固定把手1302、截污栅栏1303、截污网1304,固定把手1302通过嵌插固定于溢流井13井壁,溢流井13与生物滞留池2表面交界处开设有透水孔1301,溢流井13内底部设有与一级过滤装置22相连的进水管2201,溢流井13内距顶部1/3位置处设有溢流管28,溢流管28与市政雨水管27相连。
40.结合附图3、附图6所示,一级过滤装置22包括、进水管2201、排污管2202、过滤网2203、离心式过滤器2204,进水管2201接收来自溢流井13内的雨水,通过离心式过滤器2204分离雨水中的固体微粒,处理后的污水通过过滤网2203由排污管2202排入至市政污水管20。
41.结合附图3、附图7所示,二级过滤装置24包括第一过滤层2401、第二过滤层2402、第三过滤层2403,二级过滤装置24设于位于下沉式绿化带1内的检查井12中,二级过滤装置24进水一端与来自初级蓄水箱23相连,出水一端与蓄水箱25相连。
42.结合附图8所示,土方开挖至蓄水模块底面,进行蓄水模块的垫层15施工,垫层15高度为1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5,垫层15施工完毕之后安装初级蓄水箱23,并在初级蓄水箱23底部及四周包裹防水土工布18,顶部包裹反滤土工布7。
43.结合附图9所示,蓄水箱25的垫层15施工完毕后,安装蓄水箱25,并在蓄水箱25底部及四周包裹防水土工布18,顶部包裹反滤土工布7。
44.结合附图10所示,连接管21伸入至蓄水箱25内,伸入蓄水箱25的连接管21端头处设有止逆阀19,距蓄水箱25底部20cm;蓄水箱25中间位置设有抽水管16,抽水管16一端伸入蓄水箱25内,距蓄水箱25底部10cm,抽水管16另一端与用水管网17相连;蓄水箱25相对连接管21的另一侧设有蓄水箱溢流管26,蓄水箱溢流管26设于距蓄水箱25顶部10cm处,并与市政雨水管27相连。
45.结合附图11所示,安装检查井12及溢流井13,组装检查井12内的一级过滤装置22,并将溢流管28接入市政雨水管网27,并回填土体。
46.结合附图12所示,回填下沉式绿化带1的土体,从下至上依次为土壤层4、种植层3,并种植绿化植被11,植被11均匀分布与下沉式绿化带1上。
47.结合附图13所示,是下沉式绿化带多级雨水管理系统结构另一种实施例,该实施例的蓄水模块数量减少,适用于辅路、社区道路等绿化带规模较小的道路施工。
48.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而非对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的限定,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