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箱的双出水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4865阅读:9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箱的双出水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与卫生间使用的马桶(坐便器)冲水水箱有关,进一步言之,是与装设于水箱的出水口结构有关。
请参阅图1,其是常用水箱的双出水口结构的平面图,其出水口分为低水位出水口10及高水位出水口11两个,该两出水口10、11均呈垂直状向上开口,其中,出水口10、11下方延伸设有一喉部12,该喉部12之中形成两个引水道,当水由低水位出水口10流入该喉部12时,是先流至该喉部12的底部13,碰到阻碍后,水流一部份侧向引流至喉部12右边,再碰到阻碍后,向下流向出口排出,水流另一部份则直接向下流向出口,由此不难发现常用水箱的双出水口的缺点如下(1)出水时水流的动线弯角太多,水流不顺畅,造成紊流、扰流现象,而使水的位能转换为动能的排水过程中,产生极大的能量耗损,以致影响冲水时的水流动压,导致降低冲洗能力。
(2)由于常用的出水口均呈垂直状向上开口,故形成排水后残留于水箱内的水位太高,造成水箱内部空间无形的浪费,且流入水箱内的水量无法充分运用,难以充分发挥水资源的利用率。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创作人乃基于多年从事同类型产品产销、研发的经验,投注心力积极研究改良,历经多次试验而终有一创新且可供产业上利用的本实用新型产生。
即,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型水箱的双出水口结构,其出水口是呈斜置状并概与出水管对准,使水流顺畅。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型水箱的双出水口结构,藉该出水口是呈斜置状,使供降低水箱残留水的水位,以节省用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箱的双出水口,主要包含一溢水管、一低位出水口及一高位出水口,其中,该低、高位出水口的下方形成一水喉,并于该水喉的下方延伸设有一出水管;其特征在于该低、高位出水口分别向外呈倾斜状,该水喉邻近该低位出水口的连接部亦配合形成倾斜状。
本实用新型中的该水喉内部于顶缘斜置一导流板;而该出水管内部于顶、底端周缘处,分别设有导角。
本实用新型的出水口是呈斜置状,使出水口对正引水道,可让水流顺畅,且由于出水口呈斜置状,故能降低水箱内的残水水位,可增进使用的便利性。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构造特征、功效及产业上利用性,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同,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
于后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图1是常用水箱双出水口结构的平面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平面图。
请参阅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改型水箱的双出水口一较佳实施例的平面图,其主要是由一溢水管20、一低位出水口21及一高位出水口22所组成,其中,该低、高位出水口21、22是概呈向外倾斜状,且该低、高位出水口21、22的轴向与水平面间,分别形成小于九十度的夹角,该低、高位出水口21、22下方形成一水喉23,该水喉23于邻近该低位出水口21处的连接部,亦配合形成倾斜状,使供一第一盖体24盖合(如图中假想线所示);该水喉23于内部顶缘处斜置一导流板25,该水喉23于底缘延伸设有一出水管26,并于该出水管26内部顶、底端周缘各设有导角27、28。
当盖于该低位出水口21的该第一盖体24打开时,预储于水箱内的水,遂通过该低位出水口21排流,此时,一部分水流顺沿著该水喉23弧度向下流动,另一部份水流则流向该导流板25并受其引导而向下流动,整体而言,水箱排水时,水流是经过该水喉23直接流向该出水管26,其水流的流动路线顺畅,没有弯角造成紊流、扰流,故排水时的水流动压大,使供提高冲洗能力。
当盖于该高位出水口22的第二盖体30打开时,水箱内的水流亦概如前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该出水管26内部上、下方周缘上各设有导角27、28,故水流流经此处时,流动路径仍然可以保持顺畅,没有造成任何弯角,而得以避免紊流、扰流的产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经多次试验,确证能充分达成预期的目的、功效,申请前未见于公开刊物,亦未见于市面公开销售,而具有优越的新颖性及产业上利用性。
权利要求1.一种水箱的双出水口,主要包含一溢水管、一低位出水口及一高位出水口,其中,该低、高位出水口的下方形成一水喉,并于该水喉的下方延伸设有一出水管;其特征在于该低、高位出水口分别向外呈倾斜状,该水喉邻近该低位出水口的连接部亦配合形成倾斜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箱的双出水口,其特征在于该水喉内部于顶缘斜置一导流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箱的双出水口,其特征在于该出水管内部于顶、底端周缘处,分别设有导角。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水箱的双出水口,其主要包含一溢水管、一低位出水口及一高位出水口,其中,该低、高位出水口的下方形成一水喉,并于该水喉的下方延伸设有一出水管;其特征在于:该低、高位出水口分别向外呈倾斜状,该水喉邻近该低位出水口的连接部亦配合形成倾斜状,使用出水口对正引水道,可让水流顺畅,且由于出水口呈斜置状,故能降低水箱内的残水水位,可增进使用的便利性。
文档编号E03D1/00GK2307837SQ9722560
公开日1999年2月17日 申请日期1997年9月1日 优先权日1997年9月1日
发明者蔡邦彦, 萧健良 申请人:蔡邦彦, 萧健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