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水大便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231891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冲水大便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冲水大便器,尤其涉及可以将盆部内的悬浮类污物沉入积水内而向排水管路内高效地排出且可使污物排出性能提高的冲水大便器。
【背景技术】
[0002]以往,作为利用从供水源供给的清洗水来清洗便器并排出污物的冲水大便器,已知例如像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冲水大便器,从内缘的第I吐水口及第2吐水口两个内缘吐水口吐出清洗水,在盆部的污物承接面上成为回旋流而进行供给。在这样的冲水大便器中,从第I吐水口流出的清洗水流过盆部的前方端之后流下去,从前方侧流向弯管入口。此外,从第2吐水口流出的清洗水沿着从盆部的立面后部连续地向后方侧以凸状弯曲的面流下去,直接向排水弯管的入口供给清洗水。
另外,作为以往的冲水大便器,已知例如像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冲水大便器,从内缘的第I吐水部吐出的清洗水沿着台部流动,边回旋边清洗盆部的污物承接面且流入盆部的底部,从喷射口的第2吐水部吐出的清洗水向盆部底部流下去,上下搅拌盆部内的积水。在该便器中,为了以较强的水势从盆部前方侧向弯管入口流动,在前方侧的污物承接面上形成有凹部。
[0003]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11-157738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国专利第5223988号公报
[0004]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冲水大便器中,由于从盆部的前方侧向弯管入口流动的水的流量少,所以存在无法充分排出污物的问题。
另外,在上述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冲水大便器中,由于在前方侧的污物承接面上形成有凹部,所以虽然也可以认为是增加从盆部的前方侧流向弯管入口的水流量的单元,但是却存在以下问题,当前方侧的污物承接面上形成有凹部时,污物则附着在难以冲洗污物的凹部的弯曲部分,导致污物残留。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而进行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冲水大便器,其可充分地进行冲洗而不使污物残留在盆部,可将盆部内的污物向排水管路内高效地排出,从而提高污物排出性能。
[0006]为了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一种冲水大便器,其为利用从供水源供给的清洗水来清洗便器并排出污物的冲水大便器,具有:盆部,具备盆形污物承接面、位于上缘的内缘部、及形成在所述污物承接面下方的凹部,该凹部具备位于比积水水位更靠下方的底面以及连接该底面和所述污物承接面下缘部的壁面;内缘吐水部,沿所述内缘部的向所述盆部的内部空间露出的内周面吐出清洗水,形成回旋的回旋流;及排水管路,其入口连接于所述凹部,排出污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盆部的污物承接面以所述盆部左右方向的中央轴为中心由左侧污物承接面和右侧污物承接面形成,在所述盆部的前方侧区域,所述左侧污物承接面和所述右侧污物承接面以相互不同的形状形成,以便从所述内缘吐水部吐出的清洗水形成从所述盆部的前方侧流入所述凹部的主流。
在如此构成的本发明中,由于盆部的污物承接面以盆部左右方向的中央轴为中心由左侧污物承接面和右侧污物承接面形成,在盆部的前方侧区域,左侧污物承接面和右侧污物承接面以相互不同的形状形成,以便从内缘吐水部吐出的清洗水形成从盆部的前方侧流入凹部的主流,所以可增加从盆部的前方侧流入凹部而向排水管路入口流动的主流的流量。因此,可充分地进行冲洗而不使污物残留在盆部,可将盆部内的污物向排水管路内高效地排出,从而提高污物排出性能。
[0007]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污物承接面的所述左侧污物承接面或所述右侧污物承接面中的一方为设有所述内缘吐水部侧的第I污物承接面,所述左侧污物承接面或所述右侧污物承接面中的另一方为未设有所述内缘吐水部侧的第2污物承接面,该第2污物承接面形成在比所述第I污物承接面低的高度位置。
在如此构成的本发明中,由于左侧污物承接面或右侧污物承接面中的一方为设有内缘吐水部侧的第I污物承接面,左侧污物承接面或右侧污物承接面中的另一方为未设有内缘吐水部侧的第2污物承接面,该第2污物承接面形成在比所述第I污物承接面低的高度位置,所以流过盆部前方侧的清洗水可以流入凹部,从而增加向排水管路的入口斜着流动的主流流量。因此,可将盆部内的污物向排水管路内高效地排出,可提高污物排出性能。
[0008]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第I污物承接面及所述第2污物承接面分别与所述凹部接合,所述第2污物承接面与所述凹部的接合部上的曲率半径形成为大于所述第I污物承接面与所述凹部的接合部上的曲率半径。
在如此构成的本发明中,由于第I污物承接面及第2污物承接面分别与凹部接合,第2污物承接面与凹部的接合部上的曲率半径形成为大于第I污物承接面与所述凹部的接合部上的曲率半径,所以流过盆部前方侧的清洗水可以流入凹部,从而增加向排水管路的入口斜着流动的主流流量。因此,可将盆部内的污物向排水管路内高效地排出,可提高污物排出性能。
[0009]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污物承接面如下形成,在沿着其前后方向的中央区域,沿距所述内缘部大致处于等距离的线朝向所述盆部的前方侧向下方逐渐倾斜。
在如此形成的本发明中,由于污物承接面如下形成,在沿着其前后方向的中央区域,沿距内缘部大致处于等距离的线朝向盆部的前方端区域向下方逐渐倾斜,所以可充分地进行冲洗而不使污物残留在盆部,可增加从盆部的前方侧流入凹部而向排水管路入口流动的主流流量。因此,可将盆部内的污物向排水管路内高效地排出,可提高污物排出性能。
[0010]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内缘吐水部具备:第I内缘吐水部,位于所述盆部的左右方向的一侧并向所述盆部的前方吐出清洗水,形成沿所述内缘部的内周面回旋的回旋流;及第2内缘吐水部,位于所述盆部的左右方向的另一侧,并向所述内缘部的内周面吐出清洗水,从而形成与所述第I内缘吐水部所形成的回旋流为同一个方向的回旋流。
在如此构成的本发明中,由于内缘吐水部具备:第I内缘吐水部,位于盆部的左右方向的一侧并向盆部的前方吐出清洗水,形成沿内缘部的内周面回旋的回旋流;及第2内缘吐水部,位于盆部的左右方向的另一侧,并向内缘部的内周面吐出清洗水,从而形成与第I内缘吐水部所形成的回旋流为同一个方向的回旋流,所以可充分地进行冲洗而不使污物残留在盆部,可增加从盆部的前方侧流入凹部而向排水管路入口流动的主流流量。因此,可将盆部内的污物向排水管路内高效地排出,可提高污物排出性能。
[0011]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第I内缘吐水部及所述第2内缘吐水部如下构成,从该第2内缘吐水部吐出的清洗水由所述盆部的侧方侧流入所述凹部,在所述第I内缘吐水部所形成的主流的下方位置从横向上进行合流。
在如此构成的本发明中,由于第I内缘吐水部及第2内缘吐水部如下构成,从该第2内缘吐水部吐出的清洗水由盆部的侧方侧流入凹部,在第I内缘吐水部所形成的主流的下方位置从横向上进行合流,所以可在凹部内有效地产生在上下方向上搅拌的水流。因此,与从盆部的前方侧向排水管路的入口流动的主流相互作用,可将盆部内的污物向排水管路内高效地排出,可提高污物排出性能。
[0012]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盆部的污物承接面如下构成,具备在所述第2内缘吐水部的下游附近的后方侧区域形成为台状的后方侧污物承接面,从所述第2内缘吐水部吐出的清洗水通过流经所述后方侧污物承接面上而被导向所述凹部的前方侧区域。
在如此构成的本发明中,由于盆部的污物承接面如下构成,具备在第2内缘吐水部的下游附近的后方侧区域形成为台状的后方侧污物承接面,从第2内缘吐水部吐出的清洗水通过流经后方侧污物承接面上而被导向凹部的前方侧区域,所以可在凹部内有效地产生在上下方向上搅拌的水流。因此,与从盆部的前方侧向排水管路的入口流动的主流相互作用,可将盆部内的污物向排水管路内高效地排出,可提高污物排出性能。
[0013]根据本发明的冲水大便器,可充分地进行冲洗而不使污物残留在盆上,可将盆部内的污物向排水管路内高效地排出,可提高污物排出性能。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冲水大便器的俯视图。
图2是沿图1的I1-1I线观察的剖视图。
图3是沿图1的II1-1II线观察的剖视图。
图4是沿图1的IV-1V线观察的剖视图。
图5是沿图1的V-V线观察的剖视图。
图6是沿图1的V1-VI线观察的剖视图。
图7是沿图1的VI1-VII线观察的剖视图。
图8是沿图1的VII1-VIII线观察的剖视图。
图9是沿图1的IX-1X线观察的剖视图。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