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土地区塔吊基础施工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_2

文档序号:9246726阅读:来源:国知局
m=400mm以及沉井挡土侧墙I的高度之和。
[0036]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需要开挖的塔吊基础土方的长度和宽度均为e=5000mmo
[0037]参见图1-图3所示,所述沉井挡土侧墙I相对井底圈梁3内缩形成预留的抹浆台7,抹浆台的宽度t=30mm,抹浆台7的上侧、沉井挡土侧墙I的外侧和井顶圈梁2的外侧涂抹有厚度小于抹楽台宽度的减阻水泥砂楽层6。本实施例中减阻水泥砂楽层6是厚度d=15_的1:2的水泥砂浆。
[0038]实施例二参见图1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相邻两根构造角柱4间的沉井挡土侧墙I之内设有至少一根钢筋混凝土的构造边柱5,本实例中为设置一根构造边柱5。所述构造边柱5的顶端与井顶圈梁2的底部连接,构造边柱5的底端与井底圈梁3的顶部连接。
[0039]参见图2-图6所示,井底圈梁断面的下侧边宽度与上侧边宽度的比值一般为1/3?1/2,保证沉降刃边3.1的斜度,使支护沉井顺利下沉。井顶圈梁2的断面宽度b、构造角柱4的断面宽度a、构造边柱5的断面宽度a以及井底圈梁3的断面上侧边宽度c=p+q均相等,b=a=c=370mm,井底圈梁3的断面下侧边宽度p=150mm,沉降刃边3.1的水平投影长度 q=220mm。
[0040]以上这两种软土地区塔吊基础施工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施工步骤如下:
步骤一,平整场地、测量放线:先根据塔吊定位及基础设计图纸,将开挖范围内的场地进行平整,保证定位放线的准确性,设置测量控制网和水准基点,用于定位放线的依据,将基坑的上、下坎线用白灰标记,尽量减少沉井施工的制作高度,严禁土方超挖。
[0041]步骤二,开挖首层土方:首层土方采用放坡开挖,放坡的坡度根据现场土的性质确定。
[0042]步骤三:施工支护沉井垫层:待首层土方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将需要制作沉井即塔吊基础部位的土方进行平整,将需要浇筑混凝土垫层的位置准确放线,浇筑垫层混凝土,并在垫层上、井底圈梁的部位设置砖座。
[0043]步骤四:施工井底圈梁:垫层施工完毕后,进行井底圈梁受力筋9和井底圈梁箍筋8的绑扎、井底圈梁模板的支设及井底圈梁混凝土的浇筑,并预留构造柱的插筋。
[0044]步骤五:砌筑沉井挡土侧墙:待井底圈梁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沉井挡土侧墙的砌筑,沉井挡土侧墙的定位比井底圈梁内缩预留抹浆台,本实例中抹浆台的宽度预留为30_,构造柱部位的墙体要预留砌出马牙槎,先退后进。
[0045]步骤六:同时施工井顶圈梁及构造柱:沉井挡土侧墙达到预定砌筑高度之后,进行井顶圈梁受力筋13、井底圈梁箍筋12、构造柱的柱箍筋10、柱受力筋11的绑扎、井顶圈梁和构造柱模板的支设及井顶圈梁和构造柱混凝土的浇筑。
[0046]此时支护结构施工完成,参见图7所示。
[0047]步骤七:涂抹减阻水泥砂浆:在抹浆台上、沉井挡土侧墙和井顶圈梁的外侧共同涂抹减阻水泥砂浆层,以减少沉井下沉过程中的摩阻力。
[0048]步骤八:支护沉井下沉:待减阻水泥砂浆层凝固后,在减阻水泥砂浆层的外侧刷肥皂水,进一步减少沉井与土壁的摩阻力,并对称的破除步骤三中施工的砖座及混凝土垫层O
[0049]步骤九:开挖支护沉井内的土方:采用机械配合人工挖土法使支护沉井在重力的作用下下沉,从支护沉井围合的土方中间开始逐渐挖向井壁,每层挖土厚约500mm,沿沉降刃脚即井底圈梁周围保留约500mm 土堤,然后再沿支护沉井的井壁逐层全面、对称、均匀地削薄土层,每次削约100mm,当土层经不住沉降刃脚的挤压而破裂,支护沉井便在自重作用下均匀垂直挤土下沉。沉井过程参见图8所示。
[0050]步骤十:封底施工:待支护沉井下沉至接近设计标高时,迅速将井内积水排除干净,并将沉降刃脚部位的土方挖除不小于100mm,以便铺设封底混凝土钢筋,并进行封底混凝土 14的浇筑。封底过程参见图9所示。
【主权项】
1.一种软土地区塔吊基础施工支护结构,位于地下室顶板之下,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护沉井和封底混凝土(14),所述支护沉井包括在塔吊基础土方四周围合而成的沉井挡土侧墙(1)、顺次连接墙顶的井顶圈梁(2)、顺次连接墙底的井底圈梁(3)和沉井的构造角柱(4),所述支护沉井的尺寸与塔吊基础的尺寸相适应,所述构造角柱(4)位于相邻两片沉井挡土侧墙(I)的拐角处,构造角柱(4)的顶端与井顶圈梁(2)的底部连接,构造角柱(4)的底端与井底圈梁(3)的顶部连接,所述井底圈梁(3)的断面上宽下窄,井底圈梁(3)的内侧壁是支护沉井的沉降刃边(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土地区塔吊基础施工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沉井是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组合式的支护结构,所述沉井挡土侧墙(I)为低密度灰砂砖砌筑而成的砌体结构,所述井顶圈梁(2)、井底圈梁(3)和构造角柱(4)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土地区塔吊基础施工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底圈梁(3)断面为倒直角梯形,所述沉降刃边(3.1)为倒直角梯形的斜边。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软土地区塔吊基础施工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底圈梁(3)断面的下侧边宽度与上侧边宽度的比值为1/3?1/2。5.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软土地区塔吊基础施工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井顶圈梁(2)的断面宽度、构造角柱(4)的断面宽度和井底圈梁(3)的断面上侧边宽度均相等。6.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软土地区塔吊基础施工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根构造角柱(4)间的沉井挡土侧墙(I)之内设有至少一根钢筋混凝土的构造边柱(5),所述构造边柱(5)的顶端与井顶圈梁(2)的底部连接,构造边柱(5)的底端与井底圈梁(3)的顶部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软土地区塔吊基础施工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井顶圈梁(2)的断面宽度、构造角柱(4)的断面宽度、构造边柱(5)的断面宽度和井底圈梁(3)的断面上侧宽度均相等。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土地区塔吊基础施工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沉井挡土侧墙(I)相对井底圈梁(3)内缩形成预留的抹浆台(7),抹浆台(7)的上侧、沉井挡土侧墙(O的外侧和井顶圈梁(2)的外侧涂抹有厚度小于抹浆台宽度的减阻水泥砂浆层(6)。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软土地区塔吊基础施工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工步骤如下: 步骤一,平整场地、测量放线:先根据塔吊定位及基础设计图纸,将开挖范围内的场地进行平整,保证定位放线的准确性,设置测量控制网和水准基点,用于定位放线的依据,将基坑的上、下坎线用白灰标记; 步骤二,开挖首层土方:首层土方采用放坡开挖,放坡的坡度根据现场土的性质确定; 步骤三:施工支护沉井垫层:待首层土方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将需要制作沉井即塔吊基础部位的土方进行平整,将需要浇筑混凝土垫层的位置准确放线,浇筑垫层混凝土,并在垫层上、井底圈梁的部位设置砖座; 步骤四:施工井底圈梁:垫层施工完毕后,进行井底圈梁钢筋的绑扎、井底圈梁模板的支设及井底圈梁混凝土的浇筑,并预留构造柱的插筋; 步骤五:砌筑沉井挡土侧墙:待井底圈梁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沉井挡土侧墙的砌筑,沉井挡土侧墙的定位比井底圈梁内缩预留抹浆台,构造柱部位的墙体要预留砌出马牙槎; 步骤六:同时施工井顶圈梁及构造柱:沉井挡土侧墙达到预定砌筑高度之后,进行井顶圈梁和构造柱钢筋的绑扎、井顶圈梁和构造柱模板的支设及井顶圈梁和构造柱混凝土的饶筑; 步骤七:涂抹减阻水泥砂浆:在抹浆台上、沉井挡土侧墙和井顶圈梁的外侧共同涂抹减阻水泥砂浆层,以减少沉井下沉过程中的摩阻力; 步骤八:支护沉井下沉:待减阻水泥砂浆层凝固后,在减阻水泥砂浆层的外侧刷肥皂水,进一步减少沉井与土壁的摩阻力,并对称的破除步骤三中施工的砖座及混凝土垫层; 步骤九:开挖支护沉井内的土方:采用机械配合人工挖土法使支护沉井在重力的作用下下沉,从支护沉井围合的土方中间开始逐渐挖向井壁,每层挖土厚约500mm,沿沉降刃脚即井底圈梁周围保留约500mm 土堤,然后再沿支护沉井的井壁逐层全面、对称、均匀地削薄土层,每次削约100mm,当土层经不住沉降刃脚的挤压而破裂,支护沉井便在自重作用下均匀垂直挤土下沉; 步骤十:封底施工:待支护沉井下沉至接近设计标高时,迅速将井内积水排除干净,并将沉降刃脚部位的土方挖除不小于100mm,以便铺设封底混凝土钢筋,并进行封底混凝土(14)的浇筑。
【专利摘要】一种软土地区塔吊基础施工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支护结构位于地下室顶板之下,包括支护沉井,所述支护沉井包括在塔吊基础土方四周围合而成的沉井挡土侧墙、顺次连接墙顶的井顶圈梁、顺次连接墙底的井底圈梁和沉井的构造角柱,所述支护沉井的尺寸与塔吊基础的尺寸相适应,所述构造角柱位于相邻两片沉井挡土侧墙的拐角处,构造角柱的顶端与井顶圈梁的底部连接,构造角柱的底端与井底圈梁的顶部连接,所述井底圈梁的断面上宽下窄,井底圈梁的内侧壁是支护沉井的沉降刃边。本发明可以在确保施工进度的同时,减少工作量,降低成本,解决了塔吊提前插入及安装困难的难题。
【IPC分类】E02D27/44, E02D17/04
【公开号】CN104963348
【申请号】CN201510429635
【发明人】张鹏, 胡晓晖, 李勇, 张自旺, 宁志学, 周墨, 杨强, 徐巍, 周立新, 谢小林, 魏方勇, 薛刚, 任书华, 闫琴, 安红印
【申请人】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7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