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升降的挂壁式硬化河道生态防护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12615阅读:4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升降的挂壁式硬化河道生态防护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环境生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升降的挂壁式硬化河道生态防护带。
【背景技术】
[0002]河岸是河流一陆地生态系统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重要生态过渡区,具有独特的生态系统结构和服务功能,而且对于防治面源污染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成为国内外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的研究热点之一。然而,目前城市中的河流大都采用两面光甚至三面光的处理措施,使得河流失去了生态功能,特别是雨水形成的径流污染直接从岸边进入河体造成污染。虽然,针对这种硬化河岸的改造有些采用在河岸上挂植物的方法,但是此种方法会使得雨水与植物接触时间过短达不到处理效果,而且日常维护也非常不方便。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在河道壁上修建混凝土或者水泥构筑物,在其中栽种植物。但是这种方法不仅投资高,施工难度,日常维护不方便。

【发明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可升降的挂壁式硬化河道生态防护带,通过拉升链条,它能够上升至河岸,呈阶梯式排布,多级处理雨水径流,且造价低,管理维护方便。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有圆筒形钢轨、链条、链轮和梯形槽,圆筒形钢轨固定在河岸边,所述圆筒形钢轨一侧开有未拉通的缝口,链条穿过圆筒形钢轨内部的空心,且绕过固定在圆筒形钢轨顶端的链轮,梯形槽两边固定有薄板,薄板通过圆筒形钢轨的缝口固定在链条上,梯形槽面向河流一侧开有出水孔,梯形槽与河岸接触一侧的上沿有弧边,梯形槽内下层填充细滤料、上层填充粗滤料,并培植有植物。
[0005]本发明的工作过程是:拉动链条,使多个梯形槽上升,呈阶梯状排布在河岸边,使雨水逐级流过多个梯形槽。梯形槽中的植被以及滤料能够使雨水得到净化。通过多级处理、净化之后,雨水形成的径流污染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降低。而且通过拉升链条能够将梯形槽拉至河岸上,方便维护和管理。另外梯形槽与河岸接触的一侧的上沿有弧边,能将雨水引入进梯形槽,避免雨水顺着岸壁直接流入水体。而圆筒形钢轨上的缝口底端之所以未拉通是为了防止梯形槽落入水中。
[0006]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梯形槽可经调节后沿河岸呈阶梯式排布,对雨水形成的径流进行多级处理,而且减小了施工难度,降低了工程造价,方便了维护、管理。
【附图说明】
[0007]本发明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
[0008]图中:1、圆筒形钢轨;2、链条,3、链轮,4、薄板,5、出水孔,6、梯形槽,7、细滤料,8、粗滤料,9、植物,10、弧边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包括有圆筒形钢轨1、链条2、链轮3和梯形槽6,圆筒形钢轨I固定在河岸边,所述圆筒形钢轨I 一侧开有未拉通的缝口,链条2穿过圆筒形钢轨内部的空心,且绕过固定在圆筒形钢轨顶端的链轮3,梯形槽6两边固定有薄板4,薄板4通过圆筒形钢轨I的缝口固定在链条3上,梯形槽6面向河流一侧开有出水孔5,梯形槽与河岸接触一侧的上沿有弧边10,梯形槽6内下层填充细滤料7、上层填充粗滤料8,并培植有植物9。
[0010]上述圆筒形钢轨1、链条2、链轮3、薄板4、梯形槽6都采用防腐蚀材料制作,能够经受雨水和河水浸泡。
[0011 ] 本发明能够大幅降低雨水径流造成的污染,且施工难度小,工程造价低,管理、维护方便。
【主权项】
1.一种可升降的挂壁式硬化河道生态防护带,其特征是:包括有圆筒形钢轨(1)、链条(2)、链轮(3)和梯形槽(6),圆筒形钢轨(I)固定在河岸边,所述圆筒形钢轨(I)一侧开有未拉通的缝口,链条(2)穿过圆筒形钢轨内部的空心,且绕过固定在圆筒形钢轨顶端的链轮(3),梯形槽(6)两边固定有薄板(4),薄板(4)通过圆筒形钢轨(I)的缝口固定在链条(3)上,梯形槽(6)面向河流一侧开有出水孔(5),梯形槽与河岸接触一侧的上沿有弧边(10),梯形槽(6 )内下层填充细滤料(7 )、上层填充粗滤料(8 ),并培植有植物(9 )。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升降的挂壁式硬化河道生态防护带,它包括有圆筒形钢轨、链条、链轮和梯形槽,圆筒形钢轨固定在河岸边,所述圆筒形钢轨一侧开有未拉通的缝口,链条穿过圆筒形钢轨内部的空心,且绕过固定在圆筒形钢轨顶端的链轮,梯形槽两边固定有薄板,薄板通过圆筒形钢轨的缝口固定在链条上,梯形槽面向河流一侧开有出水孔,梯形槽与河岸接触一侧的上沿有弧边,梯形槽内下层填充细滤料、上层填充粗滤料,并培植有植物。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梯形槽可经调节后沿河岸呈阶梯式排布,对雨水径流进行多级处理,且减小了施工难度,降低了工程造价,方便了维护管理。
【IPC分类】A01G9/02, E02B3/12
【公开号】CN105133543
【申请号】CN201510474936
【发明人】何强, 艾海男, 徐警卫, 张青, 李莉, 古励
【申请人】重庆大学
【公开日】2015年12月9日
【申请日】2015年8月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