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透水t形灌注坝及施工方法

文档序号:9662570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不透水t形灌注坝及施工方法
【专利说明】
[0001]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础工程设计及施工方法,尤其是不透水Τ形灌注坝及施工方法。
[0002]技术背景:
现有灌注粧基础及河道整治工程中灌注粧都为互不相靠,不能防止渗水及漏水,当有防渗防漏水要求时需做专门的防水设施,造成投资大,工序复杂。
[0003]
【发明内容】
: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可承载又可防水,施工时不需大量开挖基坑和排水,对其它建筑物无影响的不透水Τ形灌注坝及施工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呈τ形排列灌注粧一、灌注粧二和呈三角形布置的连系梁经钢筋混凝土连接成一个既不透水,又不变形和移位的稳固构筑物,其中:灌注粧一的断面形式为圆形和长圆形,灌注粧二的断面形式有长圆形、带缺口的长圆形、梅花形。梅花形由一个大直径园和两个小直径圆弧组成,灌注粧一、灌注粧二的组合形式有五种。都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其直径及长度由受力大小及结构要求决定;灌注粧二可与灌注粧一紧靠,也可包裹灌注粧一的一部分,具体连接方式根据要求及地质情况确定;连系梁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其断面可为矩形面,也可为其它形式,上下表面可为水平面,也可为倾斜面;灌注坝的长宽尺寸根据要求、作用及地质情况决定。多个不透水τ形灌注坝可组成各种形状,各种用途的基础工程。
[0004]本发明的施工方法:先做灌注粧一,且严格控制垂直度,当灌注粧一为长圆形时需扩孔。等灌注粧一的混凝土凝固到一定程度,再做灌注粧二。灌注粧二全都需要扩孔。长圆形灌注粧一扩孔时,先做圆孔,圆孔做成后,用锤头一及冲击钻机,靠着圆孔一侧从孔底到孔口上下往复滑动进行扩孔,直到全部达到设计尺寸为止。
[0005]灌注粧二扩孔时,带缺口长圆形灌注粧,先在两灌注粧一中间做圆孔,圆孔做成后,用锤头二、冲击钻机及导向装置,使锤头二的凹圆弧及弹簧条刮条始终对着灌注粧一,分别靠着圆孔两侧从孔口分段上下往复滑动进行扩孔,直到灌注粧一表面没有成块土为止;
长圆形灌注粧及梅花形灌注粧扩孔时,先在两灌注粧一中间做圆孔,圆孔做成后,用锤头三、冲击钻机及导向装置,使锤头三的弹簧条刮条始终对着灌注粧一,分别靠着圆孔两侧从孔口分段上下往复滑动进行扩孔,直到灌注粧一表面没有成块土为止。
[0006]每根灌注粧成孔合格后,立即清孔、下钢筋笼、灌注混凝土而成粧。
[0007]施工扩孔时所使用的锤头一、锤头二、锤头三为专用锤头,其中:锤头一为钢结构,且带有多个等直径圆形刮板及四个流浆槽,一个穿钢丝绳孔;锤头二为钢结构,底部有呈对称布置的两凹圆弧,凹圆弧直径大于灌注粧一的直径15 — 25厘米;锤头二带有呈梅花形布置的弹簧条刮条及导向孔;锤头三为钢结构,底部有对称呈梅花形布置弹簧条刮条及导向孔。
[0008]本发明的意义:不透水Τ形灌注坝可用于水利工程、工民建、地铁、道路交通等工程的基础工程中,适应地层范围广;施工相对安全;造价低;对地基及其它建筑物没有影响;是一种既可承载,又可防水的构筑物。
[0009]【附图说明】:
图1为灌注粧一断面为圆形,灌注粧二断面为长圆形两者紧靠的平面布置图,图中1、灌注粧一 2、灌注粧二。
[0010]图2为灌注粧一断面为长圆形,灌注粧二断面为长圆形两者紧靠的平面布置图,图中1、灌注粧一 2、灌注粧二。
[0011]图3为灌注粧一断面为圆形,灌注粧二断面为梅花形的平面布置图,图中1、灌注粧一 2、灌注粧二。
[0012]图4为灌注粧一断面为长圆形,灌注粧二断面为带缺口的长圆形的平面布置图,图中1、灌注粧一 2、灌注粧二。
[0013]图5为灌注粧一断面为圆形,灌注粧二断面为带缺口的长圆形的平面布置图,图中1、灌注粧一 2、灌注粧二。
[0014]图6为连系梁平面布置图,图中3、连系梁。
[0015]图7为不透水T形灌注坝横剖视图,图中1、灌注粧一 2、灌注粧二 3、连系梁。
[0016]图8为锤头一俯视图,图中4、锤头一 5、穿钢丝绳孔6、流浆槽7、刮板。
[0017]图9为锤头一立体图,图中4、锤头一 5、穿钢丝绳孔7、刮板。
[0018]图10为锤头二立体图,图中8、锤头二 9、导向孔10、弹簧条刮条。
[0019]图11为锤头二俯视图,图中8、锤头二 9、导向孔10、弹簧条刮条。
[0020]图12为锤头三立视图,图中11、锤头三12、导向孔13、弹簧条刮条。
[0021]图13为锤头三俯视图,图中11、锤头三12、导向孔13、弹簧条刮条。
[0022]【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发明不透水T形灌注坝由灌注粧一 1、灌注粧二 2及连系梁3相互连接而成,灌注粧一 1、灌注粧二 2呈T形排列,且不透水;连系梁3呈三角形布置,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且断面形式可为矩形结构,也可为其它结构形式,上下表面可水平面,也可倾斜面。
[0023]实施例2、灌注粧一 1断面为圆形及长圆形两种,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0024]实施例3、灌注粧二 2断面为带缺口的长圆形、长圆形及梅花形三种,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0025]实施例4、灌注粧一 1和灌注粧二 2紧靠。
[0026]实施例5、灌注粧二 2包裹灌注粧一 1的一部分。
[0027]实施例6、本发明的施工方法:先做灌注粧一 1,且严格控制垂直度,当灌注粧一 1为长圆形时需要扩孔,等灌注粧一 1的混凝土凝固到一定程度,再做灌注粧二 2,做灌注粧二 2时都需要扩孔;长圆形灌注粧一 1扩孔时,先做圆孔,圆孔做成后,用锤头一 4及冲击钻机,靠着圆孔一侧从孔底到孔口上下往复滑动进行扩孔,直到全部达到设计要求为止;灌注粧二 2扩孔时,带缺口长圆形灌注粧二 2,先在两灌注粧一 1中间做圆孔,圆孔做成后,用锤头二 8、冲击钻机及导向装置,使锤头二 8的凹圆弧及弹簧条刮条10始终对着灌注粧一 1,分别靠着圆孔两侧从孔口分段上下往复滑动进行扩孔,直到灌注粧一 1表面没有成块土为止;长圆形灌注粧及梅花形灌注粧扩孔时,先在两灌注粧一 1中间做圆孔,圆孔做成后,用锤头三11、冲击钻机及导向装置,使锤头三11的弹簧条刮条13始终对着灌注粧一 1,分别靠着圆孔两侧从孔口分段上下往复滑动进行扩孔,直到灌注粧一 1表面没有成块土为止。每一根灌注粧成孔合格后,立即清孔、下钢筋笼、灌注混凝土而成粧。
[0028]实施例7、锤头一 4为钢结构,且带有多个等直径圆形刮板7及四个流浆槽6,一个穿钢丝绳孔5。
[0029]实施例8、锤头一带有圆弧形刮板10及导向孔9 ;锤头二 8为钢结构,底部有呈对称布置的两凹圆弧,凹圆弧直径大于灌注粧一 1的直径15 — 25厘米,锤头二带有呈梅花形布置的弹簧条刮条10及导向孔9 ;锤头三11为钢结构,底部有对称呈梅花形布置弹簧条刮条13及导向孔。
【主权项】
1.不透水T形灌注坝,它是由灌注粧一(1)、灌注粧二(2)及连系梁(3)相互连接而成,其特征是:灌注粧一(1)、灌注粧二(2)呈Τ形排列,且不透水;连系梁(3)呈三角形布置;连系梁(3)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断面形式可为矩形结构也可为其它结构形式,上下表面可水平面,也可倾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透水Τ形灌注坝,其特征是:灌注粧一(1)断面为圆形及长圆形两种,为钢筋混凝土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透水Τ形灌注坝,其特征是:灌注粧二(2)断面为带缺口的长圆形、长圆形及梅花形三种,为钢筋混凝土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透水Τ形灌注坝,其特征是:灌注粧一(1)和灌注粧二(2)紧靠。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透水Τ形灌注坝,其特征是:灌注粧二(2)包裹灌注粧一(1)一部分。6.权利要求1所述不透水Τ形灌注坝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先做灌注粧一(1),且严格控制垂直度,当灌注粧一(1)为长圆形时需要扩孔,等灌注粧一(1)的混凝土凝固到一定程度,再做灌注粧二(2);做灌注粧二(2)时都需要扩孔;长圆形灌注粧一(1)扩孔时,先做圆孔,圆孔做成后,用锤头一(4)及冲击钻机,靠着圆孔一侧从孔底到孔口上下往复滑动进行扩孔,直到全部达到设计要求为止;灌注粧二(2)扩孔时,带缺口长圆形灌注粧二(2),先在两灌注粧一(1)中间做圆孔,圆孔做成后,用锤头二(8)、冲击钻机及导向装置,使锤头二(8)的凹圆弧及弹簧条刮条(10)始终对着灌注粧一(1),分别靠着圆孔两侧从孔口分段上下往复滑动进行扩孔,直到灌注粧一(1)表面没有成块土为止;长圆形灌注粧及梅花形灌注粧扩孔时,先在两灌注粧一(1)中间做圆孔,圆孔做成后,用锤头三(11)、冲击钻机及导向装置,使锤头三(11)的弹簧条刮条(13)始终对着灌注粧一(1),分别靠着圆孔两侧从孔口分段上下往复滑动进行扩孔,直到灌注粧一(1)表面没有成块土为止;每一根灌注粧成孔合格后,立即清孔、下钢筋笼、灌注混凝土而成粧。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不透水Τ形灌注坝,其特征是:施工中的装置为,锤头一(4)为钢结构,且带有多个等直径圆形刮板(7)及四个流浆槽(6),一个穿钢丝绳孔(5);锤头二(8)为钢结构,底部有呈对称布置的两凹圆弧,凹圆弧直径大于灌注粧一(1)的直径15 — 25厘米;锤头二(8)带有成梅花形布置的弹簧条刮条(10)及导向孔(9);锤头三(11)为钢结构,底部有对称呈梅花形布置弹簧条刮条(13)及导向孔。
【专利摘要】不透水T形灌注坝及施工方法<b>是</b>一种基础工程设计及施工方法,呈T形排列灌注桩一、灌注桩二和呈三角形布置的连系梁经钢筋混凝土连接成一个既不透水,又不变形和移位的稳固构筑物,其中:灌注桩一的断面形式为圆形和长圆形,灌注桩二的断面形式有长圆形、带缺口的长圆形、梅花形;梅花形由一个大直径园和两个小直径圆弧组成,灌注桩一、灌注桩二的组合形式有五种;都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其直径及长度由受力大小及结构要求决定;灌注桩二可与灌注桩一紧靠,也可包裹灌注桩一的一部分,具体连接方式根据要求及地质情况确定;连系梁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其断面可为矩形面,也可为其它形式,上下表面可为水平面,也可为倾斜面。
【IPC分类】E02D27/40, E02D5/34, E02B3/10
【公开号】CN105421291
【申请号】CN201510754164
【发明人】孟现坤, 孟珊, 孟庆业
【申请人】孟现坤
【公开日】2016年3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