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混凝土绕流的锁扣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00985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混凝土绕流的锁扣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止混凝土绕流的锁扣管。
【背景技术】
[0002]地下连续墙已被公认为是深基坑中最佳的挡土结构之一,一般情况下地下连续墙适合如下条件的基坑工程:
[0003](I)深度较大的基坑工程,一般开挖深度大于1m才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0004](2)邻近区域存在保护要求较高的建、构筑物,对基坑变形和防水要求较高的工程;
[0005](3)场地空间有限,地下室外墙距用地红线距离极近,采用其他围护形式无法满足留设施工操作空间要求的工程;
[0006](4)围护结构需作为主体结构的一部分,且基坑施工阶段对防水、抗渗有较高要求工程;
[0007](5)采用逆作法施工,地上和地下同步施工时,一般采用地下连续墙作为挡土结构;
[0008](6)在超深基坑中,例如30?50m的深基坑工程,采用其他挡土结构无法满足要求时,常采用地下连续墙作为挡土结构。
[0009]由于基坑单边较长,为确保施工质量,地下连续墙采用分幅施工,分幅之间采用一定形式的接头连接,以确保地下连续墙结构的整体性以及防渗可靠性,因此接头施工质量的好坏是地下连续墙挡土结构成功的关键。
[0010]目前锁扣管接头形式应用较多,在分幅施工成槽后用锁扣管把槽段隔开,吊放钢筋笼和灌注混凝土后,拔出锁扣管。现有的锁扣管一般为圆柱形,外径同槽宽。
[0011]目前常规处理措施存在以下问题:在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中,锁扣管设置在已开挖槽段和未开挖槽段之间,开挖面为圆弧形,易形成超挖而产生混凝土绕流,尤其是在砂性土层中,由于泥浆护壁效果较差,更易产生绕流。在施工相邻一副地下连续墙时,由于混凝土绕流的影响而造成成槽困难,当绕流的混凝土较多时需采用冲击破碎等方式处理,费用较高,且若处理不够彻底容易导致相邻两幅地下连续墙之间的接头处产生缝隙,存在渗水、漏水、涌水等隐患,影响结构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0012]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止混凝土绕流的锁扣管,能够克服上述现有锁扣管的不足,解决混凝土绕流,消除接头处渗水的隐患。对锁扣管的结构进行改进后,降低了混凝土绕流的可能,达到接头处无渗水的目标。
[001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防止混凝土绕流的锁扣管,包括:锁扣管的管身,在所述管身的两个对称侧面分别开设有一条翼板槽,所述翼板槽的槽宽与所述锁扣管的壁厚相同,翼板槽的深度为锁扣管壁厚的一半,在所述翼板槽上均匀开设有肋板槽,所述相邻两个肋板槽之间的距离为0.8米?1.5米,所述肋板槽的厚度与翼板槽的厚度相同,肋板槽的深度为锁扣管壁厚的三分之二,肋板槽的宽度为翼板槽宽度的三倍,在所述翼板槽内嵌入有翼板,在所述肋板槽内嵌入有肋板,所述翼板的尺寸与所述翼板槽的尺寸相匹配,所述肋板的尺寸与所述肋板槽的尺寸相匹配。
[0014]优选的,所述相邻两个肋板槽之间的距离为I米,加强了翼板与管身之间连接的稳固性。
[0015]优选的,所述翼板与肋板的材质均采用钢,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
[0016]优选的,所述翼板与管身之间、肋板与管身之间采用焊接连接加固,保证了翼板、肋板与管身之间连接的稳固性。
[00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锁扣管两侧增加了翼板后,翼板嵌入地下连续墙槽的槽壁砂土内,阻断了混凝土的绕流路径,可有效地减少混凝土的绕流,方便了后续槽段的成槽施工,且减小了地下连续墙接头处渗水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止混凝土绕流的锁扣管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
[0019]图2是所示图1中A-A截面示意图;
[0020]图3是所述锁扣管的装配俯视图;
[0021]图4是所述锁扣管的装配主视图;
[0022]图5是所述锁扣管与导墙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导墙,2、地下连续墙槽,3、导墙预留空槽,4、肋板槽,5、翼板槽,6、管身,7、焊点,41、肋板,51、翼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25]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0026]一种防止混凝土绕流的锁扣管,包括:锁扣管的管身6,在所述管身6的两个对称侧面分别开设有一条翼板槽5,所述翼板槽5的槽宽与所述锁扣管的壁厚相同,翼板槽5的深度为锁扣管壁厚的一半,在所述翼板槽5上均匀开设有肋板槽4,所述相邻两个肋板槽4之间的距离为0.8米?1.5米,所述肋板槽4的厚度与翼板槽5的厚度相同,肋板槽4的深度为锁扣管壁厚的三分之二,肋板槽4的宽度为翼板槽5宽度的三倍。
[0027]如图3、图4所不,在所述翼板槽5内嵌入有翼板51,在所述肋板槽4内嵌入有肋板41,所述翼板51的尺寸与所述翼板槽5的尺寸相匹配,所述肋板41的尺寸与所述肋板槽4的尺寸相匹配,所述翼板51与管身6之间、肋板4与管身6之间采用焊接连接加固,保证了翼板51、肋板41与管身6之间连接的稳固性。
[0028]本实用新型的施工过程如下所示:一、对锁扣管的管身6进行机械成槽,分别开设好翼板槽5与肋板槽4 ;二、将所述翼板51嵌入翼板槽5内,将所述肋板41嵌入肋板槽4内;三、在施工地下连续墙混凝土导墙I时,在导墙I内预留比肋板41大的导墙预留空槽3 ;四、将改造好的锁扣管通过吊钩送入地下连续墙槽2内;五、锁扣管通过自重下沉,如若局部土层下沉困难,可通过对管身施加外力,助其下沉;六、待锁扣管下沉达到预定深度后,吊放钢筋笼,后灌入混凝土;七、混凝土灌注完成后拔出锁扣管。
[0029]采用上述施工方法能够阻断混凝土的绕流路径,可有效的减少混凝土的绕流,为后续槽段的成槽施工方便,且减小了地下连续墙接头处渗水的可能性。
[00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防止混凝土绕流的锁扣管,包括:锁扣管的管身,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管身的两个对称侧面分别开设有一条翼板槽,所述翼板槽的槽宽与所述锁扣管的壁厚相同,翼板槽的深度为锁扣管壁厚的一半,在所述翼板槽上均匀开设有肋板槽,所述相邻两个肋板槽之间的距离为O. 8米?I. 5米,所述肋板槽的厚度与翼板槽的厚度相同,肋板槽的深度为锁扣管壁厚的三分之二,肋板槽的宽度为翼板槽宽度的三倍,在所述翼板槽内嵌入有翼板,在所述肋板槽内嵌入有肋板,所述翼板的尺寸与所述翼板槽的尺寸相匹配,所述肋板的尺寸与所述肋板槽的尺寸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防止混凝土绕流的锁扣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两个肋板槽之间的距离为I米。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防止混凝土绕流的锁扣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翼板与肋板的材质均采用钢。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防止混凝土绕流的锁扣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翼板与管身之间、肋板与管身之间采用焊接连接加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混凝土绕流的锁扣管,包括:锁扣管的管身,在所述管身的两个对称侧面分别开设有一条翼板槽,所述翼板槽的槽宽与所述锁扣管的壁厚相同,翼板槽的深度为锁扣管壁厚的一半,在所述翼板槽上均匀开设有肋板槽,所述相邻两个肋板槽之间的距离为0.8米~1.5米,所述肋板槽的厚度与翼板槽的厚度相同,肋板槽的深度为锁扣管壁厚的三分之二,肋板槽的宽度为翼板槽宽度的三倍,在所述翼板槽内嵌入有翼板,在所述肋板槽内嵌入有肋板,所述翼板的尺寸与所述翼板槽的尺寸相匹配,所述肋板的尺寸与所述肋板槽的尺寸相匹配。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能够克服上述现有锁扣管的不足,解决混凝土绕流问题,消除接头处渗水的隐患。
【IPC分类】E02D29-16, E02D29-02
【公开号】CN204510287
【申请号】CN201520155677
【发明人】高强, 方咸美, 俞建金, 郁连化, 张福军
【申请人】江苏建院营造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3月1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