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工程简易集降水井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842273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下工程简易集降水井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工程简易集降水井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水文地质条件适合时,地下工程施工常采用降水井降水,若场地窄小,降水井常设在基坑之地板范围内(最低处),造成降水井穿透底板防水层,通常的措施是在钢管降水井中部设置止水环,但并未能解决防水层被穿透的问题。降水井在浇筑底板上层砼时,采用干硬性砼强制封压井口的传统作法,也常因渗水压较大,而留下后患。
[0003]此外,承台及其他基坑处的渗、积水,还另需设法排除,不论什么方法,都会拖泥带水。因此,传统作法,不仅未能充分发挥降水井的作用,也对防水效果大打折扣,且因习惯,视而不见。这在地下水丰富、补水快而多时,问题尤为突出。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下工程简易集降水井装置,采用埋深浅、容水量较大的简易集降水井,结合分段式降排水技术和分导流结构,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施工流程简明、清晰、高效,从而大大提高了防水施工的质量。
[0005]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
[0006]一种地下工程简易集降水井装置,在集降水井内设置积水装置,所述的积水装置采用镀锌铁桶或钢板网围合成桶,所述的镀锌铁桶设有顶、无底、桶壁穿孔;所述的积水装置外包覆多层聚酯滤水布,所述的积水装置内设置潜水泵,所述积水装置的顶部设置集降水井钢管,所述的潜水泵的管线通过集降水井钢管穿过所述积水装置的顶部并延伸出底板垫层。
[0007]其中,所述的集降水井钢管分为排水钢管和绝缘线钢管。
[0008]其中,所述的集降水井通过导流管与其他基坑连通。
[0009]其中,所述的导流管分为导流管上段与导流管下段、以及位于导流管上段与导流管下段之间的中间段,所述的中间段为软管,所述导流管上段与导流管下段为硬质PVC管。
[0010]其中,所述的导流管上段设置在底板垫层,所述的导流管上段预焊PVC止水板,所述的PVC止水板上设有与导流管上段内径相当的通孔使导流管与环形PVC止水板中心相通。
[0011]其中,所述的PVC止水板厚度不小于4mm,平面尺寸不小于300mm。
[0012]其中,所述的PVC止水板与地下工程主防水层的搭接长度不小于120mm。
[0013]其中,所述的集降水井钢管端口预焊钢环,所述钢环内径与集降水井钢管内径相当,所述钢环与地下工程主防水层搭接,且搭接长度不小于150mm。
[0014]其中,所述的钢环上焊接套管,所述的套管含有排水支管和绝缘线支管。
[0015]最后,所述的钢板网围桶采用网眼小于15mm的钢板网围合、顶部焊接薄钢板而成;或者当所述钢板网的网眼大于等于15_时,所述的钢板网设置双层或者以上。
[0016]以上实现的地下工程简易集降水井装置,采用埋深浅、容水量较大的简易集降水井,结合分段式降排水技术和分导流结构,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施工流程简明、清晰、高效,从而大大提高了防水施工的质量。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地下工程简易集降水井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0019]一种地下工程简易集降水井装置,如图1所示,在集降水井I内设置积水装置2,所述的积水装置2采用镀锌铁桶或钢板网围合成桶;如果采用镀锌铁桶,所述的镀锌铁桶设有顶、无底、桶壁穿孔;所述的积水装置2内设潜水泵、外包多层聚酯滤水布,顶部设置集降水井钢管3,所述的潜水泵的管线通过集降水井钢管3穿过所述积水装置2的顶部并延伸出底板垫层。积水装置的穿孔率、孔径及聚酯滤水布密度、层数根据地下水情况确定,潜水泵穿过积水装置顶部处也应滤水布封包严实。
[0020]当所述的积水装置采用钢板网围桶时,应采用小而密之钢板网眼者,若大于15_,应采用双层钢板网进行围合,顶部应采用3_厚薄钢板与钢板网焊牢。所述的钢板网外包敷多层聚酯滤水布应形成全封闭;同样,潜水泵穿过顶部的地方,及其他管线穿过网桶处,应包封严实。
[0021]积水装置2内外滤水层按有关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设置,包括粗、细砂层厚度、粒径,砾石层厚度、粒径、级配。
[0022]如图1所示,所述的集降水井钢管3端口预焊钢环4,所述钢环4内径与集降水井钢管3内径相当,所述钢环3与底板垫层上的主防水层搭接,且搭接宽度不小于150mm,该技术使降水井处的底板主防水层形成连续防水;所述的钢环上焊接套管,所述的套管含有排水支管5和绝缘线支管6,使地下压力渗水、地表水、其他基坑积水都可通过降水井排除,直到不需要时,才对其进行封闭处理,封闭时,可以视需要对排水支管5和绝缘线支管6焊接钢板7进行封闭。
[0023]所述的集降水井通过导流管与其他易积水的基坑连通,所述的导流管分为导流管上段9与导流管下段10、以及位于导流管上段9与导流管下段10之间的中间段,所述的中间段为软管。所述导流管上段9与导流管下段10为硬质PVC管,所述的导流管上段9预埋于垫层内,Φ 30 X 3或Φ40 X 3,需弯曲处,现场热弯。导流管上段9宜在砼垫层达到要求的强度后开槽埋设;导流管下段10应与垫层浇筑同时完成,末端插入集降水井I ;软管应设置在垫层中,先用卡件钉固就位,然后用水泥砂浆嵌实补平;再将导流管上段9与导流管下段10用软管连通,扎紧,使不漏水。
[0024]所述的导流管上段9预焊PVC止水板8,所述的PVC止水板8上设有与导流管上段9内径相当的通孔,使导流管与环形PVC止水板中心相通。其中,PVC止水板8与砼垫层表面平齐,并在嵌固导流管上段9的同时,将止水板钉固在垫层上。所述的PVC止水板8厚度不小于4mm,平面尺寸不小于300mm,主防水层施工时,在PVC止水板8处应搭接不小于120mm,防水保护层应至管口处Φ60mm范围处止。
[0025]以上实现的地下工程简易集降水井装置,埋深浅、容水量较大,结合分段式降排水技术和分导流结构,与地下工程主防水层形成整体,有效降低渗漏水的风险,且施工流程简明、清晰、高效,从而大大提高了防水施工的质量。
【主权项】
1.一种地下工程简易集降水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集降水井内设置积水装置,所述的积水装置采用镀锌铁桶或钢板网围桶,所述的镀锌铁桶设有顶、无底、桶壁穿孔并包覆多层聚酯滤水布,所述的积水装置内设置潜水泵,所述积水装置的顶部设置集降水井钢管,所述的潜水泵的管线通过集降水井钢管穿过所述积水装置的顶部并延伸出底板垫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工程简易集降水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降水井钢管分为排水钢管和绝缘线钢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工程简易集降水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降水井通过导流管与其他基坑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工程简易集降水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管分为导流管上段与导流管下段、以及位于导流管上段与导流管下段之间的中间段,所述的中间段为软管,所述导流管上段与导流管下段为硬质PVC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工程简易集降水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管上段设置在底板垫层,所述的导流管上段预焊PVC止水板,所述的PVC止水板上设有与导流管上段内径相当的通孔使导流管与环形PVC止水板中心相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下工程简易集降水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VC止水板厚度不小于4mm,平面尺寸不小于300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下工程简易集降水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VC止水板与地下工程主防水层的搭接宽度不小于12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工程简易集降水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降水井钢管端口预焊钢环,所述钢环内径与集降水井钢管内径相当,所述钢环与底板垫层上的主防水层搭接,且搭接长度不小于150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地下工程简易集降水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环上焊接套管,所述的套管含有排水支管和绝缘线支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工程简易集降水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板网围桶采用网眼小于15_的钢板网围合、顶部焊接薄钢板而成;或者当所述钢板网的网眼大于等于15mm时,所述的钢板网设置双层或者以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地下工程简易集降水井装置,在集降水井内设置积水装置,积水装置采用镀锌铁桶或钢板网围合成桶,镀锌铁桶设有顶、无底、桶壁穿孔;积水装置外包覆多层聚酯滤水布,积水装置内设置潜水泵,积水装置的顶部设置集降水井钢管,潜水泵的管线通过集降水井钢管穿过积水装置的顶部并延伸出底板垫层。采用埋深浅、容水量较大的简易集降水井,结合分段式降排水技术和分导流结构,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施工流程简明、清晰、高效,从而大大提高了防水施工的质量。
【IPC分类】E02D19-10
【公开号】CN204551509
【申请号】CN201520154765
【发明人】张道真
【申请人】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
【申请日】2015年3月1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