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挡土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38058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态挡土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护岸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河道护岸的生态挡土工回ο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用于河道护岸的挡土墙一般采用浆砌块石或现浇混凝土结构,虽然能起到挡土的作用,但这种挡土墙阻碍了水与土的交流,影响河道的自净能力。部分生态挡土墙砌块虽然有一定的生态功能,但难以提供足够的土壤和空间供植物生长,起不到良好的生态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河道护岸的生态挡土墙。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生态挡土墙,由若干个第一砌块与若干个第二砌块堆砌而成,所述第一砌块包括“日”字形第一砌块主体,所述第一砌块主体包括前侧壁、后侧壁、前侧壁与后侧壁之间的两个“口 ”字形植生腔,所述前侧壁两端分别向外延伸有第一连接部,所述前侧壁及第一连接部的底端朝向后侧壁方向水平延伸有底壁,所述底壁底面与第一砌块主体底面齐平,所述前侧壁两端的第一连接部分别与第一砌块主体、底壁之间合围成第一连接腔,所述后侧壁底部设置有与植生腔相连通的流水槽,所述后侧壁底部还设置有与流水槽并列的第一转弯容纳槽。
[0005]所述第二砌块包括“山”字形第二砌块主体,所述第二砌块主体包括一个后侧板及三个相平行的围板,两侧围板之间设置有与后侧板平行的隔板,所述隔板与三个围板一体成型,所述第二砌块本体被隔板分隔成置于前端的两个连接孔及置于后端的两个通孔,所述隔板两端分别向外延伸有第二连接部,所述隔板两端的第二连接部分别与同侧围板的前端之间合围成第二连接腔,所述后侧板底部设置有第二转弯容纳槽。
[0006]若干个第一砌块通过第一连接部相触接形成第一砌块组,相邻第一砌块的相邻第一连接腔形成与植生腔等宽的第一组合腔;若干个第二砌块通过第二连接部相触接形成第二砌块组,相邻第二砌块的相邻第二连接腔形成与连接孔等宽的第二组合腔;所述第二砌块的连接孔宽度等于第一组合腔宽度,若干个第一砌块组与若干个第二砌块组交替堆砌且第二砌块的一连接孔对应于第一砌块的第一组合腔。
[000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挡土墙,其第一砌块的植生腔与第二砌块的连接孔之间上下贯通形成生态空间,该生态空间可以填充泥土种植绿植,为绿植提供了较大的生长空间,且第一砌块的流水槽能起到排水功能,同时也便于绿植将根系延伸至岸坡以形成植物根系网络,稳固坡面;该生态空间也可为鱼类生长繁殖提供栖息地,保护河岸的生态环境,形成较为美观的景观生态效应。
[0008]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砌块主体的后侧壁底部垂直向下延伸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卡接于下层第二砌块的后侧板,所述第二砌块主体的后侧板底部垂直向下延伸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卡接于下层第一砌块的后侧壁。相邻层砌块组通过第一限位部或第二限位部进行卡接,能够提高其堆砌的稳定性。
[0009]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相邻层的第一砌块组与第二砌块组之间铺设有拉结网片;将拉结网片延伸至岸坡的回填土中,具有稳固墙体作用。
[0010]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砌块的前侧壁及第一连接部的横截面为波纹状结构。
[001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施工方便,能够起到生态护坡作用。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砌块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两个第一砌块并排触接的配合关系图;
[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砌块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实用新型两个第二砌块并排触接的配合关系图;
[0016]图5为本实用新型直线型挡土墙的第二砌块与第一砌块堆砌的配合关系图;
[0017]图6为本实用新型转弯型挡土墙的第二砌块与第一砌块堆砌的配合关系图;
[0018]图7为本实用新型挡土墙的侧视角度剖视图。
[0019]图中标号为:1-第一砌块,11-第一砌块主体,111-前侧壁,112-后侧壁,113-植生腔,114-第一连接部,115-底壁,116-第一连接腔,117-流水槽,118-第一转弯容纳槽,119-第一限位部,120-第一组合腔,2-第二砌块,21-第二砌块主体,211-后侧板,212-围板,213-隔板,214-连接孔,215-通孔,216-第二连接部,217-第二连接腔,218-第二转弯容纳槽,219-第二限位部,220-第二组合腔,3-拉结网片,4-岸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1]参照图1至图7可知,一种生态挡土墙,由若干个第一砌块I与若干个第二砌块2堆砌而成。
[0022]参照图1、图2,所述第一砌块I包括“日”字形第一砌块主体11,所述第一砌块主体11包括前侧壁111、后侧壁112、前侧壁111与后侧壁112之间的两个“口 ”字形植生腔113,所述前侧壁111两端分别向外延伸有第一连接部114,所述前侧壁111及第一连接部114的底端朝向后侧壁112方向水平延伸有底壁115,所述底壁115底面与第一砌块主体11底面齐平,所述前侧壁111两端的第一连接部114分别与第一砌块主体11、底壁115之间合围成第一连接腔116,所述后侧壁112底部设置有与植生腔113相连通的流水槽117,所述后侧壁112底部还设置有与流水槽117并列的第一转弯容纳槽118 ;所述第一砌块主体11的后侧壁112底部垂直向下延伸有第一限位部119 ;若干个第一砌块I通过第一连接部114相触接形成第一砌块组,相邻第一砌块I的相邻第一连接腔116形成与植生腔113等宽的第一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