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风机基础的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64533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用于风机基础的工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机基础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用于风机基础的工装。
【背景技术】
[0002]现有预应力墩型风机基础安装,往往需要在上环上方固定大量的吊装槽钢,在固定锚杆及灌浆水泥时,均需要大型吊车往复起吊,不仅重量大,施工复杂,而且存在安全隐串
■/Ql、O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风机基础的工装,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重量大,施工复杂,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用于风机基础的工装,包括上环、下环、吊耳和支撑结构;上环的顶部沿圆周间隔固定有多个吊耳,上环上分布有至少两圈上固定孔和至少两圈竖直上通孔,下环上分布有与上固定孔对应的下固定孔和与竖直上通孔对应的竖直下通孔;上环与下环通过螺母和穿过上固定孔、下固定孔的螺栓固定在一起,上环的底部外侧与下环的顶部外侧间沿圆周固定有多个伸出至上环、下环外部的支撑结构。
[0005]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0006]上述支撑结构可包括固定件和支撑件;固定件的内端与上环的底部外侧、下环的顶部外侧固定在一起,固定件的外端顶部与支撑件的内端底部固定在一起。
[0007]上述支撑件的外端底部可设有垫块。
[0008]上述上环的顶部上可固定有多根固定架,固定架上分布有多个用于固定电缆管的电缆管安装孔。
[0009]上述上环和下环的外部可设有上口模板。
[0010]上述上环的顶部上可沿圆周均匀固定有八个吊耳。
[0011]上述上环的底部与下环的顶部间可沿圆周均匀固定有十二个支撑结构。
[0012]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通过多个沿圆周分布的支撑结构,在灌浆时无需吊装,可直接与地面间形成支点,节省施工工艺,降低施工难度,通过吊环进行锚杆固定环节的吊装,不需大量槽钢起吊,节约了材料,重量轻,提高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0013]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轴侧示意图。
[0016]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I为上环,2为下环,3为吊耳,4为上固定孔,5为竖直上通孔,6为螺母,7为螺栓,8为固定件,9为支撑件,10为垫块,11为固定架,12为电缆管安装孔,13为上口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7]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0018]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0019]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20]如附图1、2、3所示,该用于风机基础的工装包括上环1、下环2、吊耳3和支撑结构;上环I的顶部沿圆周间隔固定有多个吊耳3,上环I上分布有至少两圈上固定孔4和至少两圈竖直上通孔5,下环2上分布有与上固定孔4对应的下固定孔和与竖直上通孔5对应的竖直下通孔;上环I与下环2通过螺母6和穿过上固定孔4、下固定孔的螺栓7固定在一起,上环I的底部外侧与下环2的顶部外侧间沿圆周固定有多个伸出至上环1、下环2外部的支撑结构。这样在风机基础制作中的固定锚杆环节中,通过吊环即可吊起本实用新型,去除了以往大量的吊装槽钢,降低了系统重量50%以上,具有重量轻,不需大型吊车,降低了施工成本的特点;在灌浆环节中,通过固定在上环I与下环2间的支撑结构支持整个系统重量,通过支撑结构与地面间安装千斤顶形成多个支腿,大大提高了稳定性与安全性,而不需要吊车往复起吊,简化了作业流程,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难度。
[0021]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用于风机基础的工装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0022]如附图1、2、3所示,支撑结构包括固定件8和支撑件9;固定件8的内端与上环I的底部外侧、下环2的顶部外侧固定在一起,固定件8的外端顶部与支撑件9的内端底部固定在一起。在加工过程中,固定件8和支撑件9可以通过一体成型制成,这样其强度大,承受能力更强。
[0023]如附图2所示,支撑件9的外端底部设有垫块10。这样支撑件9可通过垫块10与地面间安装千斤顶,增大其接触面积,减少压强,增加使用寿命。
[0024]如附图2所示,上环I的顶部上固定有多根固定架11,固定架11上分布有多个用于固定电缆管的电缆管安装孔12。
[0025]如附图2所示,上环I和下环2的外部设有上口模板13。这样便于在灌浆后形成风机基础圆台。
[0026]如附图1、2、3所示,上环I的顶部上沿圆周均匀固定有八个吊耳3。这样便于保持吊装平稳。
[0027]如附图1、2、3所示,上环I的底部与下环2的顶部间沿圆周均匀固定有十二个支撑结构。这样便于增加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0028]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0029]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使用过程:
[0030]当具备下锚杆的条件时,将锚杆放入挖好的坑中,用吊车通过吊耳3将本实用新型吊起,将锚杆穿过对应的竖直上通孔5和竖直下通孔后固定,每个支撑件9下的垫块10与地面间安装千斤顶形成支腿,固定稳固后,吊车即可撤去进行灌浆及下步工作。
【主权项】
1.一种用于风机基础的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环、下环、吊耳和支撑结构;上环的顶部沿圆周间隔固定有多个吊耳,上环上分布有至少两圈上固定孔和至少两圈竖直上通孔,下环上分布有与上固定孔对应的下固定孔和与竖直上通孔对应的竖直下通孔;上环与下环通过螺母和穿过上固定孔、下固定孔的螺栓固定在一起,上环的底部外侧与下环的顶部外侧间沿圆周固定有多个伸出至上环、下环外部的支撑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风机基础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支撑结构包括固定件和支撑件;固定件的内端与上环的底部外侧、下环的顶部外侧固定在一起,固定件的外端顶部与支撑件的内端底部固定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风机基础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支撑件的外端底部设有垫块。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用于风机基础的工装,其特征在于上环的顶部上固定有多根固定架,固定架上分布有多个用于固定电缆管的电缆管安装孔。5.根据权利要求或I或2或3所述的用于风机基础的工装,其特征在于上环和下环的外部设有上口模板。6.根据权利要求或4所述的用于风机基础的工装,其特征在于上环和下环的外部设有上口模板。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用于风机基础的工装,其特征在于上环的顶部上沿圆周均匀固定有八个吊耳;或/和,上环的底部与下环的顶部间沿圆周均匀固定有十二个支撑结构。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风机基础的工装,其特征在于上环的顶部上沿圆周均匀固定有八个吊耳;或/和,上环的底部与下环的顶部间沿圆周均匀固定有十二个支撑结构。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风机基础的工装,其特征在于上环的顶部上沿圆周均匀固定有八个吊耳;或/和,上环的底部与下环的顶部间沿圆周均匀固定有十二个支撑结构。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风机基础的工装,其特征在于上环的顶部上沿圆周均匀固定有八个吊耳;或/和,上环的底部与下环的顶部间沿圆周均匀固定有十二个支撑结构。
【专利摘要】<b>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机基础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用于风机基础的工装,其包括上环、下环、吊耳和支撑结构;上环的顶部沿圆周间隔固定有多个吊耳,上环上分布有至少两圈上固定孔和至少两圈竖直上通孔,下环上分布有与上固定孔对应的下固定孔和与竖直上通孔对应的竖直下通孔;上环与下环通过螺母和穿过上固定孔、下固定孔的螺栓固定在一起,上环的底部外侧与下环的顶部外侧间沿圆周固定有多个支撑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通过多个沿圆周分布的支撑结构,在灌浆时无需吊装,可直接与地面间形成支点,节省施工工艺,降低施工难度,通过吊环进行锚杆固定环节的吊装,不需大量槽钢起吊,节约了材料,重量轻,提高安全系数。</b>
【IPC分类】E02D27/42
【公开号】CN205276304
【申请号】CN201521090879
【发明人】陈自强
【申请人】中节能风力发电(新疆)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1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