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膨胀土边坡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18893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膨胀土边坡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膨胀土边坡加固结构,包括设置于膨胀土边坡外的海绵层和设置于所述海绵层外的覆土层,所述膨胀土边坡与海绵层之间以及海绵层与覆土层之间均设置有加筋网,所述覆土层外栽种有绿化植被。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本实用新型膨胀土边坡加固结构能够有效避免雨水对膨胀土边坡冲刷,进而避免整个膨胀土边坡的滑塌破坏,确保膨胀土边坡整体稳定。
【专利说明】
一种膨胀土边坡加固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固结构,具体涉及一种膨胀土边坡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0002]为防止膨胀土边坡水土流失、冲刷侵蚀影响,高速公路路段存在多处高度小于6m的膨胀土边坡,传统多采用绿化植草防护形式。由于进入汛期以来,地区雨水较为充沛,加之边坡植被未完全生长,导致膨胀土边坡水毁较为严重,为了打造生态环保路,总结过去的经验,积极探索、创新,努力寻求既不改变原防护形式,又能有效地治理膨胀土边坡水毁的新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膨胀土边坡加固结构,该加固结构能够有效避免雨水对膨胀土边坡冲刷,进而避免整个膨胀土边坡的滑塌破坏,确保膨胀土边坡整体稳定。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膨胀土边坡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膨胀土边坡外的海绵层和设置于所述海绵层外的覆土层,所述膨胀土边坡与海绵层之间以及海绵层与覆土层之间均设置有加筋网,所述覆土层表面栽种有绿化植被。
[0005]上述的一种膨胀土边坡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两张所述加筋网均采用经玮编织的方式编织而成,其中设置于膨胀土边坡与海绵层之间的加筋网的经线为交替布设的竹竿和草绳,玮线为草绳,设置于海绵层与覆土层之间的加筋网的经线为草绳,玮线为交替布设的竹竿和草绳。
[0006]上述的一种膨胀土边坡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筋网的网格形状为正方形。
[0007]上述的一种膨胀土边坡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方形的边长为40cm?50cmo
[0008]上述的一种膨胀土边坡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层的厚度为1cm?15cm。
[0009]上述的一种膨胀土边坡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覆土层的厚度为8cm?12cm。
[0010]上述的一种膨胀土边坡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土边坡与海绵层之间且位于加筋网的底部设置有土工膜。
[0011 ]上述的一种膨胀土边坡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筋网的四角均通过尼龙绑带固定在钢筋上,所述钢筋插设于膨胀土边坡内。
[00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3]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
[0014]2、本实用新型使用起来方便有效,且使用寿命长。
[0015]3、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避免雨水对膨胀土边坡冲刷,进而避免整个膨胀土边坡的滑塌破坏,确保膨胀土边坡墙整体稳定。
[0016]4、本实用新型内部设置网状加筋网,能够将以前松散的膨胀土边坡整合为一个高抗冲击性的整体,提高膨胀土边坡的稳定性。
[0017]5、本实用新型设置土工膜,能够有效防止遇水侵入边坡内部;海绵层具有储水作用,当雨水倾入海绵层,海绵可以吸入水分,当天晴后雨水逐渐排出;采用钢筋能够解决加筋网各角的锚固问题,以及草绳与竹杆之间的缠绕问题;通过设置植被层,能够使从边坡上面流下来的水经过其外侧面时,水被植被层阻挡,并被植被层土壤吸收,大大的减小了水下流的速度和水量,有效的避免了水对膨胀土边坡的冲刷。
[0018]4、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有效的将边坡上的水引导至稳固体外侧斜面上的植被层,使从边坡上引导下来的水能够充分的被植被层吸收。
[0019]5、本实用新型实现成本低,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002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可靠性和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0021]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实用新型设置于膨胀土边坡与海绵层之间的加筋网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实用新型设置于海绵层与覆土层之间的加筋网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I—膨胀土边坡;2—海绵层;3—覆土层;
[0027]4 一加筋网;44—竹竿;4_2 一草绳;
[0028]5一绿化植被; 6—土工膜;7—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实施例1
[0030]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膨胀土边坡加固结构包括设置于膨胀土边坡I外的海绵层2和设置于所述海绵层2外的覆土层3,所述膨胀土边坡I与海绵层2之间以及海绵层2与覆土层3之间均设置有加筋网4,所述覆土层3表面栽种有绿化植被5。
[0031]如图2和图3所示,两张所述加筋网4均采用经玮编织的方式编织而成,其中设置于膨胀土边坡I与海绵层2之间的加筋网4的经线为交替布设的竹竿4-1和草绳4-2,玮线为草绳4-2,设置于海绵层2与覆土层3之间的加筋网4的经线为草绳4-2,玮线为交替布设的竹竿4-1和草绳4-2。
[0032]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筋网4的网格形状为正方形。
[0033]本实施例中,所述正方形的边长为40cm?50cm。
[0034]本实施例中,所述海绵层2的厚度为1cm?15cm。
[0035]本实施例中,所述覆土层3的厚度为8cm?12cm。
[0036]如图1所示,所述膨胀土边坡I与海绵层2之间且位于加筋网4的底部设置有土工膜6。
[0037]如图1所示,所述加筋网4的四角均通过尼龙绑带固定在钢筋7上,所述钢筋7插设于膨胀土边坡I内。
[0038]结合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膨胀土边坡加固结构在进行现场试验时发现,经过了几次大雨或暴雨的洗礼,并未出现膨胀土边坡滑塌及冲沟现象,达到了预期整治目的,恢复了原有防护形式,使此段整体防护协调一致,达到了美观、生态的目的。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膨胀土边坡加固结构能够有效避免雨水对膨胀土边坡冲刷,进而避免整个膨胀土边坡的滑塌破坏,确保膨胀土边坡整体稳定。
[003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膨胀土边坡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膨胀土边坡(I)外的海绵层(2)和设置于所述海绵层(2)外的覆土层(3),所述膨胀土边坡(I)与海绵层(2)之间以及海绵层(2)与覆土层(3)之间均设置有加筋网(4),所述覆土层(3)表面栽种有绿化植被(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膨胀土边坡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两张所述加筋网(4)均采用经玮编织的方式编织而成,其中设置于膨胀土边坡(I)与海绵层(2)之间的加筋网(4)的经线为交替布设的竹竿(4-1)和草绳(4-2),玮线为草绳(4-2),设置于海绵层(2)与覆土层(3)之间的加筋网(4)的经线为草绳(4-2),玮线为交替布设的竹竿(4-1)和草绳(4-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膨胀土边坡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筋网(4)的网格形状为正方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膨胀土边坡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方形的边长为40cm?50cmo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膨胀土边坡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层(2)的厚度为I Ocm?15cm ο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膨胀土边坡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覆土层(3)的厚度为8cm?12cm ο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膨胀土边坡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土边坡(I)与海绵层(2)之间且位于加筋网(4)的底部设置有土工膜(6)。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膨胀土边坡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筋网(4)的四角均通过尼龙绑带固定在钢筋(7)上,所述钢筋(7)插设于膨胀土边坡(I)内。
【文档编号】E02D17/20GK205502032SQ201620255232
【公开日】2016年8月24日
【申请日】2016年3月30日
【发明人】李建安, 毛久海, 万强, 李小峰, 邓坤, 杨荣尚, 吕乐宁, 刘军营, 王鹏, 赵涛, 申艳军, 韩特, 仝涛, 刘涛, 郭文山, 苟钧凯, 纪金刚, 刘昊明, 郝行, 郝一行, 郑重, 李丹
【申请人】陕西省高速公路建设集团公司, 西安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