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沙土地水土保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45749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沙土地水土保持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土保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沙土地水土保持结构,包括由上向下顺序分布的吸收层、第一保持层和第二保持层,吸收层、第一保持层和第二保持层之间填充泥沙、水土,吸收层由横向塑料丝和纵向塑料丝编织成网状,横向塑料丝与纵向塑料丝的连接处设有加强筋,第一保持层和第二保持层均包括防水层和编织草垫,防水层上间隔分布竖直贯穿防水层的漏孔,第一保持层与第二保持层中的漏孔错位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矩形加强筋增加横向、纵向塑料丝的抗破坏强度,第一保持层与第二保持层之间设置的防水层有横向储水作用,第一保持层与第二保持层的漏孔错位设置增加水质在泥沙水土中的经过路径,减慢水质的竖向流失。
【专利说明】
一种沙土地水土保持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土保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沙土地水土保持结构。
【背景技术】
[0002]1981年科学出版社《简明水利水电词典》提出,水土流失指“地表土壤及母质、岩石受到水力、风力、重力和冻融等外力的作用,使之受到各种破坏和移动、堆积过程以及水本身的损失现象。这是广义的水土流失。狭义的水土流失是特指水力侵蚀现象。
[0003]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面广量大。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成果,我国现有水土流失面积294.91万平方公里。严重的水土流失,是我国生态恶化的集中反映,威胁国家生态安全、饮水安全、防洪安全和粮食安全,制约山丘区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
[0004]传统的水土保持结构通常为金属丝网,金属丝网由于经常与水接触会生锈腐蚀,而塑料制成的编制网寿命较长但是通常为单层,效果不佳,而且横向与纵向的连接处经常发生损坏,强度不够。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沙土地水土保持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水土保持防护能力一般,强度不够的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种沙土地水土保持结构,包括由上向下顺序分布的吸收层、第一保持层和第二保持层,所述吸收层、第一保持层和第二保持层之间填充有泥沙、水土,所述吸收层由横向塑料丝和纵向塑料丝编织成网状,所述横向塑料丝与纵向塑料丝的连接处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相互连接成矩形,所述第一保持层和第二保持层均包括防水层和编织草垫,所述防水层上间隔分布竖直贯穿防水层的漏孔,所述第一保持层与第二保持层中的漏孔错位设置。
[0007]进一步的,所述防水层上的漏孔水平间距为50cm。
[0008]进一步的,所述编织草垫设置在防水层下方。
[0009]进一步的,所述编织草垫设置在防水层上方。
[0010]进一步的,所述漏孔为圆形。
[0011]有益效果:
[00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沙土地水土保持结构,通过设置矩形加强筋增加横向、纵向塑料丝的抗破坏强度,第一保持层与第二保持层之间设置的防水层有横向储水作用,防止干旱时水质过渡流失,同时,第一保持层与第二保持层的漏孔错位设置增加水质在泥沙水土中的经过路径,减慢水质的竖向流失。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分布示意图;
[0015]图2为吸收层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第一保持层或第二保持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8]实施例1:
[0019]如图1-3所示的一种沙土地水土保持结构,包括由上向下顺序分布的吸收层1、第一保持层2和第二保持层3,所述吸收层1、第一保持层2和第二保持层3之间填充有泥沙、水土 4,所述吸收层I由横向塑料丝5和纵向塑料丝6编织成网状,所述横向塑料丝5与纵向塑料丝6的连接处设有加强筋7,所述加强筋7相互连接成矩形,所述第一保持层2和第二保持层3均包括防水层8和编织草垫9,所述防水层8上间隔分布竖直贯穿防水层的漏孔10,所述第一保持层2与第二保持层3中的漏孔10错位设置,如图1所示,所述防水层8上的漏孔10水平间距为50cm,所述编织草垫9设置在防水层8下方或上方,所述漏孔10为圆形。
[0020]需要说明的是,编织草垫9与防水层8的上下关系设置对于不同的土质可做调整,当编织草垫9位于防水层8上方时,第一保持层和第一保持层的水质保持能力为最强。
[002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沙土地水土保持结构,通过设置矩形加强筋增加横向、纵向塑料丝的抗破坏强度,第一保持层与第二保持层之间设置的防水层有横向储水作用,防止干旱时水质过渡流失,同时,第一保持层与第二保持层的漏孔错位设置增加水质在泥沙水土中的经过路径,减慢水质的竖向流失。
[0022]本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沙土地水土保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向下顺序分布的吸收层、第一保持层和第二保持层,所述吸收层、第一保持层和第二保持层之间填充有泥沙、水土,所述吸收层由横向塑料丝和纵向塑料丝编织成网状,所述横向塑料丝与纵向塑料丝的连接处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相互连接成矩形,所述第一保持层和第二保持层均包括防水层和编织草垫,所述防水层上间隔分布竖直贯穿防水层的漏孔,所述第一保持层与第二保持层中的漏孔错位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土地水土保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上的漏孔水平间距为50c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土地水土保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草垫设置在防水层下方。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土地水土保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草垫设置在防水层上方。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土地水土保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漏孔为圆形。
【文档编号】E02D3/00GK205530205SQ201620095745
【公开日】2016年8月31日
【申请日】2016年1月30日
【发明人】渠修霞, 孙国焕
【申请人】渠修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