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护坡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84807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态护坡堤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生态护坡堤,涉及生态护坡技术领域,位于河床底部和垂直沿岸设置的混凝土层,且位于上述混凝土层之间从内至外依次设置有石块层、碎石层、土壤层、透水生态混凝土层和植生生态混凝土层,碎石层堆积在土壤层与石块层之间,位于河面下方的土壤层表面安装有透水生态混凝土层,位于河面上方的土壤层表面安装有植生生态混凝土层;透水生态混凝土层和植生生态混凝土层采用护坡网进行相应固定。本技术方案采用上述方案,能够在加强河岸稳固性前提下在河岸处种植植被,通过植被来净化河水,按照不同水淹周期,筛选水淹0?5个月、5?9个月、9个月的乔?灌?草植物品种,增强河岸两端的美观性。
【专利说明】
一种生态护坡堤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护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增加沿河两岸的美观的生态护坡堤。
【背景技术】
[0002]河岸是水陆交错带,在调节气候、保持水土、防洪方面具有重要的功能。健康的河岸生态系统能使物质通过其界面区的速度和形式保持适当,从而使陆地加强了“水土保持”,水体防止了 “富营养化”的出现。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和高强度的开发,会导致河岸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在城镇化程度较高的地区表现尤为突出。
[0003]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城镇水环境的整治已经越来越被社会各界所重视,人们已经由传统的防洪、排涝的水利建设观念转向“安全、舒适、优美”的水环境建设观念,城镇的防洪工程建设不仅要使堤岸发挥水利工程的功效,而且还要融入城镇园林景观、生态保护、建筑艺术等多种内容。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克服上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诣在提供一种能够美观、环保的沿岸生态护坡堤。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0006]—种生态护坡堤,位于河床底部和垂直沿岸设置的混凝土层,且位于上述混凝土层之间从内至外依次设置有石块层、碎石层、土壤层、透水生态混凝土层和植生生态混凝土层,碎石层堆积在土壤层与石块层之间,位于河面下方的土壤层表面安装有透水生态混凝土层,位于河面上方的土壤层表面安装有植生生态混凝土层;透水生态混凝土层和植生生态混凝土层采用护坡网进行相应固定。
[0007]进一步,石块层位于两混凝土层的连接处。
[0008]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加强河岸稳固性前提下在河岸处种植植被,通过植被来净化河水,按照不同水淹周期,筛选水淹0-5个月、5-9个月、9个月的乔_灌-草植物品种,增强河岸两端的美观性。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0]以上附图中:1、混凝土层;2、石块层;3、碎石层;4、土壤层;5、透水生态混凝土层;
6、植生生态混凝土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12]实施例:参见图1所示:
[0013]一种生态护坡堤,位于河床底部和垂直沿岸设置的混凝土层I,且位于上述混凝土层I之间从内至外依次设置有石块层2、碎石层3、土壤层4、透水生态混凝土层5和植生生态混凝土层6,其中石块层2位于两混凝土层I的连接处,该石块层2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整个地基的稳定性,沟通堤坝内外两侧的水,有利于水渗透至整个土壤。碎石层3堆积在土壤层4与石块层2之间,位于河面下方的土壤层4表面安装有透水生态混凝土层5,位于河面上方的土壤层4表面安装有植生生态混凝土层6(由于河面的水位高度时常变化,在实际施工中植生生态混凝土层将扩大范围,覆盖一部分河面下方的区域);透水生态混凝土层5和植生生态混凝土层6上都种植有植被,且这些植被采用护坡网进行相应固定,防止植被被水流冲刷走。
[0014]本技术方案采用上述方案,能够在加强河岸稳固性前提下在河岸处种植植被,通过植被来净化河水,按照不同水淹周期,筛选水淹0-5个月、5-9个月、9个月的乔-灌-草植物品种,增强河岸两端的美观性。
[0015]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该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生态护坡堤,其特征在于:位于河床底部和垂直沿岸设置的混凝土层,且位于上述混凝土层之间从内至外依次设置有石块层、碎石层、土壤层、透水生态混凝土层和植生生态混凝土层,碎石层堆积在土壤层与石块层之间,位于河面下方的土壤层表面安装有透水生态混凝土层,位于河面上方的土壤层表面安装有植生生态混凝土层;透水生态混凝土层和植生生态混凝土层采用护坡网进行相应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护坡堤,其特征在于,石块层位于两混凝土层的连接处。
【文档编号】E02B3/12GK205676829SQ201520889204
【公开日】2016年11月9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10日 公开号201520889204.5, CN 201520889204, CN 205676829 U, CN 205676829U, CN-U-205676829, CN201520889204, CN201520889204.5, CN205676829 U, CN205676829U
【发明人】郏静达, 武涛, 刘军, 许盛凯, 曹翔
【申请人】江苏澳洋园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