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继两层式立体交叉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2261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四继两层式立体交叉桥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立体交叉桥及其系列属于交通运输领域。
本发明是在本人申请号2004100366353“继两层式立体交叉桥”和2005100465067“再继两层式立体交叉桥”基础上的完善和补充,主要是解决3路口、5路口和6路口立交桥结构的简化以及4路口立交桥调头功能的优化问题,因此名为“四继两层式立体交叉桥。”目前立交桥无论何种形式,都存在一个共同致命伤,即机动车各转向匝道间有交织,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及人行道间有平面交叉或交织,在交叉交织点处形成“瓶领”;缺少左转、右转和调头的必需功能,这是城市交通堵塞的主因。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设计一系列用于城市道路交叉口的两层式立交桥及其系统连通与变通,达到彻底解决城市交通堵塞问题的目的。
本发明的任务是设计出一系列适用于各种街道宽度和道路交叉口形状的两层式立交桥,该立交桥系列具有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及人行道无接触界面、机动车道具有直行、左转、右转和调头的全方向功能。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各变型立交桥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利用道路交叉6路口中一对路口场地宽阔的立交桥平面示意图。
图1标号说明(也适用于其它图)1、下层桥第1右转向匝道;2、下层桥第2右转向匝道;3、下层桥上坡左转轮跨线左转向匝道;4、上层桥先右后左转轮跨线下坡左转向匝道;5、下层跨线桥(非机动车及人行道涵洞);6、上层跨线桥;7、下层桥坡道;8、下层桥直行车道;9、第6路口第1右转向匝道;10、上层跨线桥引桥直行车道;11、上层跨线桥引桥左转向分流减速车道;12、上层桥第1右转向分流减速匝道;13、第6路口第2右转向匝道及其路线;14、第6路口直行匝道;15、第6路口第1左转向匝道及其路线;16、第6路口第2左转向匝道及其路线;17、第6路口匝道下调头车道及其专用空间;18、非机动车及人行道路线;19、上层桥第2右转向匝道及其路线;20、上层桥引桥下调头车道及专用空间;21、下层桥调头车道涵洞;22、下层桥自然地面左转轮穿涵洞调头车道。
下面就立交桥结构及流程结合图1作进一步说明桥的结构由下层桥系统、上层桥系统、连接上下层桥及地面的匝道系统和地面层等4个子系统组成。其中下层桥系统由下层跨线桥即非机动车及人行道涵洞(5)与其两侧连接于地面的坡道(7)构成;上层桥系统由上层跨线桥(6)及其两侧连接于地面的引桥直行车道(10)构成;匝道系统由上层桥先右后左转轮跨线下坡左转向匝道(4)、上层桥第1右转向分流减速匝道(12)、下层桥第1右转向匝道(1)、下层桥第2右转向匝道(2)、下层桥上坡左转轮跨线左转向匝道(3)、第6路口第1右转向匝道(9)、第6路口第2右转向匝道(13)、第6路口直行匝道(14)、第6路口第1左转向匝道(15)、第6路口第2左转向匝道(16)构成;其中在下层跨线桥一端坡道(7)处,从道路中心线向外依次是下层桥直行车道(8)、匝道(4)的下坡连接到下层跨线桥(5)的直线段、匝道(3)一端连接于地面的上坡直线段、匝道(3)跨线后上坡连接于上层跨线桥引桥的直线段(前两者的垂直投影可以重合,或者上层桥匝道(3)直行段略向外移位)、下层桥第2右转向匝道(2)、下层桥调头车道(22)(前两者的垂直投影可以重合);下层跨线桥(5)另端坡道(7)处从道路中心线同方向向外依次是直行车道(8)、匝道(4)连接于地面层的直行车道段、匝道(4)从上层桥先右转后的直行段(前两者的垂直投影可以重合,或者上层桥匝道(4)直行段略向外移位)、匝道(3)由下层跨线桥(5)起坡后直线段、下层桥调头车道(22)(前两者的垂直投影可以重合)和上层桥右转到下层桥沿线方向的匝道(12);下层跨线桥(5)处从道路中心线向外依次是直行车道(8)、匝道(4)跨线后下坡构成下层跨线桥(5)一部分的水平直线段、匝道(3)由自然地面起坡构成下层跨线桥(5)一部分的水平直线段和第6路口各种直行、转向匝道组合成的由自然地面起坡构成下层跨线桥(5)一部分的水平直线段;下层跨线桥坡道(7)向连接于自然地面层道路方向依次是匝道(4)和匝道(3),两者路线段为同一路面高程的整板桥面;坡道(7)向上层跨线桥(6)方向依次是下层桥调头车道涵洞(21)、下层跨线桥(5)、跨线桥(6)另端的涵洞(21)、坡道(7),匝道(4)和匝道(3),第6路口直行匝道(14)对称连接于匝道(3)跨线段及其跨线方向,下层桥第2右转向匝道(2),从匝道(14)下穿过后继续起坡合并于匝道(3)连接于上层跨线桥引桥的弧线段;匝道(12)、第6路口直行及各转向匝道(13)、(14)、(15)、(16)与匝道(3)在下层跨线桥(5)及匝道(12)续接下层跨线桥(5)处的弧段内密接为同一高程的整块道路板;并将匝道(19)与匝道(3)同板同高程起坡形成止于跨线段外顶端的合流匝道;第6路口第1右转向匝道(9)连接于上层跨线桥引桥段;上层桥引桥由路中心线向外的顺序依次是直行车道(10)、左转向车道(11)和右转向匝道(12);地面层系统分为机动车系统和非机动车及人行道系统,其中机动车系统由下层桥调头车道涵洞(21)、上层桥引桥下空间、第6路口连接于上下层桥的各匝道系统下空间以及下层桥自然地面左转轮穿涵洞调头车道(22)、上层桥引桥下调头车道(20)、第6路口匝道下调头车道(17)构成;非机动车及人行道系统由下层跨线桥下的非机动车及人行道涵洞(5)和平行涵洞(5)的上层跨线桥(6)下沿下层桥方向、第6路口连接于上下层桥的各匝道系统下空间以及各路向机动车道外沿线所形成的非机动车及人行道及其纵横路线(18)所构成。
立交桥的非机动车及人行道流程为非机动车及人行道路线(18)利用下层跨线桥(5)、上层跨线桥引桥下空间、第6路口各条匝道下空间和各路向机动车道两外侧沿线,在交叉6路口形成一个在自然地面只有非机动车流及人流的四通八达的自由流通体系。
立交桥的机动车流程为下层桥直行车流按右侧通行规则沿直行车道(8)在穿过匝道(3)、(4)后经下层桥坡道(7)、下层桥调头车道涵洞(21)、下层跨线桥(5)、上层跨线桥(6)另侧的下层桥调头车道涵洞(21)、下层桥坡道(7)、匝道(4)、(3)后完成直行;下层桥第1右转向车流沿匝道(1)穿过第6路口直行匝道(14)后右转入相邻第6路口完成第1右转;下层桥第2右转向车流沿匝道(2)由自然地面起坡,穿过匝道(14)后继续起坡右转合流于上层跨线桥引桥完成第2右转;下层桥第1左转向车流沿匝道(3)的自然地面起坡段,经坡道(7)、下层跨线桥(5)后继续起坡左转轮跨线,走第6路口直行匝道(14)转入第6路口完成第1左转;下层桥第2左转向车流沿上述跨线后的匝道(3)经第6路口第1左转向匝道(15)合流于上层跨线桥引桥完成第2左转;下层桥调头车流有两条路线可走一条是沿上述跨线后的匝道(3)合流于匝道(4)并经第6路口第2左转向匝道(16)、下层跨线桥(5)完成调头,另一条是沿下层桥自然地面左转轮穿涵洞调头车道(22)路线经下层桥调头车道涵洞(21)完成调头。
上层桥直行车流按右侧通行规则沿直行车道(10)经上层桥引桥、上层跨线桥(6)、另侧上层跨线桥引桥下坡合流于自然地面完成直行;上层桥第1右转向车流经匝道(12)合流于下层桥方向而完成;上层桥第2右转向车流经匝道(19)与匝道(3)同高程起坡并合流于匝道(3)跨线后经匝道(19)转入第6路口而完成;上层桥第1左转向车流经左转分流车道(11)、匝道(4)完成;上层桥第2左转向车流沿上述匝道(4)下坡在下层跨线桥(5)处合流于匝道(3),跨线后经匝道(14)完成;上层桥调头也有两条路线可走一条是沿上述跨线后的匝道(3)经(15)合流于上层跨线桥引桥完成调头,另一条是沿上层桥引桥下调头车道及专用空间(20)直接完成调头。
第6路口第1右转向车流沿匝道(9)直接右转合流于上层桥引桥而完成;第6路口第2右转向车流沿匝道(13)经下层跨线桥(5)合流于匝道(12)而完成;第6路口直行车流沿匝道(14)起坡右转并成为下层跨线桥(5)的一部分,左向合流于匝道(3),跨线后经匝道(14)转入交叉口另侧第6路口完成直行;第6路口第1左转向车流沿上述匝道(14)路线在匝道(3)跨线后经(15)转入上层跨线桥引桥完成;第6路口第2左转向车流沿上述匝道(14)路线在匝道(3)跨线后并入匝道(4)下坡经(16)完成;第6路口调头车流经第6路口匝道下空间的调头车道(17)直接完成调头。
图2为图1中立交桥应用于长方形广场情况时的平面示意图,图2与图1的主要结构区别在于第6路口直行匝道(14)由上层跨线桥引桥向外分出,先跨过下层桥第2右转向匝道(2),再跨过第6路口直行及各转向匝道组合(13)、(14)、(15)、(16)后与下层桥第1右转向匝道(1)合流后形成第6路口直行车道线路;由上层跨线桥引桥直行车道(10)处从道路中心线向外依次是直行车道(10)、合流于直行车道(10)的第6路口第1左转向匝道(15)、合流于直行匝道(14)的上层桥第2右转向匝道(19)、第6路口直行匝道(14)、下层桥第2右转向匝道(2),第6路口直行及各转向匝道组合(13)、(14)、(15)、(16)和下层桥第1右转向匝道(1)。
图2与图1中的非机动车及人行道流程没有区别。
图2与图1中的机动车流程主要区别有下层桥第2右转向车流沿匝道(2)跨过第6路口直行与转向组合匝道(13)、(14)、(15)、(16)后下坡在上层桥引桥段处从下方穿过由引桥外分出的第6路口直行匝道(14)后合流于引桥而完成第2右转流程;第6路口直行及各转向匝道组合车流沿(13)、(14)、(15)、(16)匝道从下方穿过由上层跨线桥引桥外分出的第6路口直行匝道(14)、再从下方穿过下层桥第2右转向匝道(2)后右转成为下层跨线桥(5)的一个组成部分。
图3为用于道路十字交叉路口对角线场地宽阔情况时的立交桥平面示意图。
图3标号说明23、建筑界;24、人行道;25、非机动车道;26、绿化带;27、上层桥左转向集散车道;28、上层桥先右后左转轮跨线下坡左转向匝道;29、下层桥上坡右转轮回头曲线左转向匝道;30、分流到临街建筑物停车场或右转到最近窄路的车行道;31、右转向匝道。
下面就立交桥的结构及流程结合图3作进一步说明。
桥的结构由下层桥系统、上层桥系统、连接上下层桥及地面的匝道系统和地面层等4个系统组成,其中下层桥系统由下层跨线桥即非机动车及人行道涵洞(5)与其两侧连接于地面的坡道(7)构成;上层桥系统由上层跨线桥(6)及其两侧连接于地面的引桥直行车道(10)构成;匝道系统由上层桥先右后左转轮跨线下坡左转向匝道(28)、上层桥右转向匝道(31)、下层桥上坡右转轮回头曲线左转向匝道(29)、下层桥右转向匝道(31)构成;其中在下层跨线桥一端坡道(7)处,从道路中心线向外依次是下层桥直行车道(8)、下层桥自然地面左转轮穿涵洞调头车道(22)、上层桥先右后左转轮跨线下坡左转向匝道(28)(前两者的垂直投影可以重合)、下层桥上坡右转轮回头曲线左转向匝道(29)和下层桥右转向匝道(31);下层跨线桥(5)另端坡道(7)处从道路中心线同方向向外依次是直行车道(8)、匝道(28)过下层跨线桥(5)后连接于自然地面之前的下坡段、下层桥自然地面左转轮穿涵洞调头车道(22)、匝道(29)过下层跨线桥(5)后起坡直线段(前两者的垂直投影可以重合)、匝道(29)连接于上层跨线桥引桥的上坡曲线段、匝道(28)由上层桥引桥先右转的斜线段和上层桥右转向匝道(31)的斜线段;下层跨线桥坡道(7)向连接于自然地面层道路方向是其上方的匝道(28)跨线段;坡道(7)向道路交叉中心方向依次是下层桥调头车道涵洞(21)、下层跨线桥(5)、跨线桥(5)另端的涵洞(21)、坡道(7)和匝道(28);上层跨线桥(6)一端引桥由路中心线向外依次是直行车道(10)、下层桥上坡右转轮回头曲线左转向匝道(29)合流于上层跨线桥引桥的直行段和上坡曲线段、左转向匝道(28)的分流车道、右转向匝道(31);另端引桥由路中心线向外同方向依次是直行车道(10)、匝道(29)过上层跨线桥(6)后直线段车流和下层桥右转向匝道(31);地面层系统分为机动车道系统和非机动车及人行道系统,其中机动车道系统由下层桥调头车道涵洞(21)、下层桥自然地面左转轮穿涵洞调头车道(22)构成(上层桥在街道宽度允许且不影响非机动车及人行道的前题下,也可以设置自然地面左转轮穿上层桥引桥下空间的调头车道);非机动车及人行道系统由下层跨线桥下的非机动车及人行道涵洞(5)、匝道系统下空间、平行涵洞(5)的上层跨线桥(6)下沿下层桥方向和沿上层桥方向机动车道两外侧所形成的非机动车及人行道及其纵横路线(18)所构成;立交桥的非机动车及人行道流程为非机动车及人行道路线(18)利用下层跨线桥(5)、上层跨线桥引桥下空间、匝道系统下空间和各路向机动车道两外侧沿线,在道路十字交叉口形成一个在自然地面只有非机动车流及人流的四通八达的自由流通体系。
立交桥的机动车流程为下层桥直行车流按右侧通行规则沿直行车道(8)在穿过匝道(28)后经下层桥坡道(7)、下层桥调头车道涵洞(21)、下层跨线桥(5)、上层跨线桥(6)另侧下层桥调头车道涵洞(21)、下层桥坡道(7)、匝道(28)后完成直行;下层桥右转向车流经匝道(31)合流于上层跨线桥引桥完成;下层桥左转向车流经匝道(29)在匝道(28)内侧合流于上层跨线桥引桥完成,下层桥调头车流沿自然地面左转轮穿涵洞(21)完成;上层桥直行车流按右侧通行规则沿直行车道(10)经过上层跨线桥(6)后完成;上层桥右转向车流经匝道(31)在匝道(28)外侧合流于下层桥后完成;上层桥左转向车流经匝道(28)在匝道(29)和匝道(31)之间通过后跨线左转合流于下层跨线桥(5)后下坡在另条匝道(29)内侧穿过上方的匝道(28)后完成;上层桥调头车流沿上述路线在下层跨线桥(5)处向外合流于匝道(29)后完成(如果上层桥所在街道宽度摆得下上层桥利用上层桥引桥下空间设置调头车道最小转弯半径的话,则上层桥调头车流按图1所示经上层桥引桥下调头车道及专用空间(20)完成调头)。
图4为用于道路交叉三路口情况时的立交桥平面示意图。
图4标号说明32、第三路口匝道下调头车道空间;33、从地面起经过跨线桥后起坡左转轮跨线再右转轮左转向匝道;34、从地面起坡至交叉口右转轮再左转轮跨线经过跨线桥下坡穿过匝道(33)后连接于地面的左转向匝道;35、直行车道;36、机动车跨线桥(非机动车及人行道涵洞);37、调头车道涵洞;38、右转向匝道;39、自然地面左转轮穿涵洞调头车道;40、第三路口自然地面左转轮穿匝道下空间调头车道;41、跨线桥坡道。
下面就立交桥结构及流程结合图4作进一步说明。
桥的结构由跨线桥系统、连接跨线桥及地面的匝道系统和地面层系统等三个系统组成。其中跨线桥系统由机动车跨线桥即非机动车及人行道涵洞(36)与其两侧连接于地面的跨线桥坡道(41)构成;匝道系统由从地面起经过跨线桥后起坡左转轮跨线再右转轮左转向匝道(33)、从地面起坡至交叉口右转轮再左转轮跨线经过跨线桥下坡穿过匝道(33)后连接于地面的左转向匝道(34)和右转向匝道(38)所构成;其中在跨线桥(36)一端坡道(41)处,从道路中心线向外依次是直行车道(35)、自然地面左转轮穿涵洞调头车道(39)、匝道(34)(前两者的垂直投影可以重合)和右转向匝道(38);跨线桥(36)另端坡道(41)处从道路中心线同方向向外依次是直行车道(35)、自然地面左转轮穿涵洞调头车道(39)、匝道(33)(前两者的垂直投影可以重合)和右转向匝道(38),非同方向向外依次是直行车道(35)、自然地面左转轮穿涵洞调头车道(39)、匝道(33)经过跨线桥(36)的起坡段(前两者的垂直投影可以重合);跨线桥两侧向外依次是调头车道涵洞(37)、跨线桥坡道(41)、而匝道(34)和匝道(33)的跨线段则分列在跨线桥(36)的两侧;匝道(33)右转轮后成为第三路口右侧通行的直行匝道,与其相邻的是匝道(34)右转前做为第三路口右侧通行的直行匝道;在第三路口直行匝道外侧的是右转向匝道(38);再外侧的是第三路口匝道下调头车道空间(32)的直行车道段;地面层系统分为机动车道系统和非机动车及人行道系统,其中机动车系统由调头车道涵洞(37)、自然地面左转轮穿涵洞调头车道(39)、第三路口匝道下调头车道空间(32)和第三路口自然地面左转轮穿匝道下空间调头车道(40)构成;非机动车及人行道系统由机动车跨线桥即非机动车及人行道涵洞(36)、匝道系统下空间、三路口机动车道两外侧空间所形成的非机动车及人行道及其纵横路线(18)所构成。
非机动车及人行道流程与图3没有大的区别。
立交桥的机动车流程为图中下方直行车流按右侧通行规则沿直行车道(35)穿过匝道(33)后经跨线桥坡道(41)、调头车道涵洞(37)、机动车跨线桥(36)、跨线桥(36)另端的调头车道涵洞(37)、坡道(41)、穿过匝道(34)后完成;右转向车流经右转向匝道(38)完成,调头车流经调头车道(39)穿过调头车道涵洞(37)后完成;图中上方调头车流与上述调头流程相同,上方左转车流沿左转向匝道(33)完成;第三路口右转向车流经右转向匝道(38)完成;第三路口左转向车流沿左转向匝道(34)完成;第三路口调头车流沿调头车道(40)穿匝道下调头车道空间(32)后完成。
本发明与现有立交桥相比主要优点是1、具备两全两无功能两全机动车道具备直行、左转、右转、调头的全方向功能;非机动车及人行道具备由交叉口一个路口自由通达其余各路口的全方向功能。
两无机动车道之间无交叉、无交织;非机动车及人行道与机动车道之间无接触界面。
2、两层桥即可解决道路交叉3至6路口全部交通流问题;3、依据立交桥系列化及其变通组合和创新功能,可适用于各种形式的道路交叉口以及整个城市道路网。
4、无需控路堑,结构简单,造价低,属环保型设计。
权利要求
1.一种城市道路交叉6路口立体交叉桥,其特征在于桥的结构由下层桥系统、上层桥系统、连接上下层桥及地面的匝道系统和地面层等4个系统组成;其中下层桥系统由下层跨线桥即非机动车及人行道涵洞(5)与其两侧连接于地面的坡道(7)构成;上层桥系统由上层跨线桥(6)及其两侧连接于地面的引桥直行车道(10)构成;匝道系统由上层桥先右后左转轮跨线下坡左转向匝道(4)、上层桥第1右转向分流减速匝道(12)、下层桥第1右转向匝道(1)、下层桥第2右转向匝道(2)、下层桥上坡左转轮跨线左转向匝道(3)、第6路口第1右转向匝道(9)、第6路口第2右转向匝道(13)、第六路口直行匝道(14)、第6路口第1左转向匝道(15)、第6路口第2左转向匝道(16)构成;其中在下层跨线桥一端坡道(7)处,从道路中心线向外依次是下层桥直行车道(8)、匝道(4)的下坡连接到下层跨线桥(5)的直线段、匝道(3)一端连接于地面的上坡直线段、匝道(3)跨线后上坡连接于上层跨线桥引桥的直线段(前两者的垂直投影可以重合,或者上层桥匝道(3)直行段略向外移位)、下层桥第2右转向匝道(2)、下层桥调头车道(22)(前两者的垂直投影可以重合);下层跨线桥(5)另端坡道(7)处从道路中心线同方向向外依次是直行车道(8)、匝道(4)连接于地面层的直行车道段、匝道(4)从上层桥先右转后的直行段(前两者的垂直投影可以重合,或者上层桥匝道(4)直行段略向外移)、匝道(3)由下层跨线桥(5)起坡后的直线段、下层桥调头车道(22)(前两者垂直投影可以重合)和上层桥右转到下层桥沿线方向的匝道(12);下层跨线桥(5)处从道路中心线向外依次是直行车道(8)、匝道(4)跨线后下坡构成下层跨线桥(5)一部分的水平直线段、匝道(3)由自然地面起坡构成下层跨线桥(5)一部分的水平直线段和第6路口各种直行、转向匝道组合成的由自然地面起坡构成下层跨线桥(5)一部分的水平直线段;下层跨线桥坡道(7)向连接于自然地面层道路方向依次是匝道(4)和匝道(3),两者跨线段为同一路面高程的整板桥面;坡道(7)向上层跨线桥(6)方向依次是下层桥调头车道涵洞(21)、下层跨线桥(5)、跨线桥(6)另端的涵洞(21)、坡道(7)、匝道(4)和匝道(3);第6路口直行匝道(14)对称连接于匝道(3)跨线段及其跨线方向,下层桥第2右转向匝道(2)从匝道(14)下穿过后继续起坡合并于匝道(3)连接于上层跨线桥引桥的弧线段;匝道(12)、第6路口直行及各转向匝道(13)、(14)、(15)、(16)与匝道(3)在下层跨线桥(5)及匝道(12)续接下层跨线桥(5)处的弧段内密接为同一高程的整块道路板,并将匝道(19)与匝道(3)同板同高程起坡形成止于跨线段外顶端的合流匝道;第6路口第1右转向匝道(9)连接于上层跨线桥引桥段;上层桥引桥由路中心线向外的顺序依次是直行车道(10)、左转向车道(11)和右转向匝道(12);地面层系统分为机动车道系统和非机动车及人行道系统,其中;机动车道系统由下层桥调头车道涵洞(21)、下层桥引桥下空间、第6路口连接于上下层桥的各匝道系统下空间以及下层桥自然地面左转轮穿涵洞调头车道(22)、上层桥引桥下调头车道(20)、第6路口匝道下调头车道(17)构成;非机动车及人行道系统由下层跨线桥下的非机动车及人行道涵洞(5)和平行涵洞(5)的上层跨线桥(6)下沿下层桥方向、第6路口连接于上下层桥的各匝道系统下空间以及各路向机动车道外沿线所形成的非机动车及人行道及其纵横路线(18)所构成;非机动车及人行道路线(18)上空的下层跨线桥(5)、上层跨线桥(6)引桥下空间、第6路口连接于上下层桥的匝道系统下空间等距地面的净高满足机动车通行的要求;机动车道上空的匝道系统距路面的净高与上层跨线桥(6)距下层跨线桥(5)的净高相同并满足有关规范规定;桥的支撑系统不影响桥下道路的平面流程布局;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及人行道无接触界面;各方向机动车道均具有直行、左转、右转和调头的全方向功能;各转向匝道之间以及匝道系统与所有直行道之间无交织;非机动车及人行道路线(18)在其纵横路线范围内可以由一个路口到达其余5个路口中的任意一个;桥面的坡度、转弯半经、平曲线、坚曲线等各项设计指标均符合相关设计规范的规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交桥,在用于上下跨线桥位置不变,6路口位于长方形广场的情况时,其特征是第6路口直行匝道(14)由上层跨线桥引桥向外分出,先跨过下层桥第2右转向匝道(2),再跨过第6路口直行及各转向匝道组合(13)、(14)、(15)、(16)后与下层桥第1右转向匝道(1)合流后形成第6路口直行车道线路;由上层跨线桥引桥直行车道(10)处从道路中心线向外依次是直行车道(10)、合流于直行车道(10)的第6路口第1左转向匝道(15)、合流于直行匝道(14)的上层桥第2右转向匝道(19)、第6路口直行匝道(14)、下层桥第2右转向匝道(2)、第6路口直行及各转向匝道组合(13)、(14)、(15)、(16)和下层桥第1右转向匝道(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交桥,在用于5路口的情况时,其特征是取消第6路口中一个路口的各种匝道。
4.一种城市道路十字交叉口立体交叉桥,其特征在于桥的结构由下层桥系统、上层桥系统、连接上下层桥及地面的匝道系统和地面层等4个系统组成,其中下层桥系统由下层跨线桥即非机动车及人行道涵洞(5)与其两侧连接于地面的坡道(7)构成;上层桥系统由上层跨线桥(6)及其两侧连接于地面的引桥直行车道(10)构成;匝道系统由上层桥先右后左转轮跨线下坡左转向匝道(28)、上层桥右转向匝道(31)、下层桥上坡右转轮回头曲线左转向匝道(29)、下层桥右转向匝道(31)构成;其中,在下层跨线桥一端坡道(7)处,从道路中心线向外依次是下层桥直行车道(8)、下层桥自然地面左转轮穿涵洞调头车道(22)、上层桥先右后左转轮跨线下坡左转向匝道(28)(前两者的垂直投影可以重合)、下层桥上坡右转轮回头曲线左转向匝道(29)和下层桥右转向匝道(31);下层跨线桥(5)另端坡道(7)处从道路中心线同方向向外依次是直行车道(8)、匝道(28)过下层跨线桥(5)后连接于自然地面之前的下坡段、下层桥自然地面左转轮穿涵洞调头车道(22)、匝道(29)过下层跨线桥(5)后起坡直线段(前两者的垂直投影可以重合)、匝道(29)连接于上层跨线桥引桥的上坡曲线段、匝道(28)由上层桥引桥先右转的斜线段和上层桥右转向匝道(31)的斜线段;下层跨线桥坡道(7)向连接于自然地面层道路方向是其上方的匝道(28)跨线段;坡道(7)向道路交叉中心方向依次是下层桥调头车道涵洞(21),下层跨线桥(5);跨线桥(5)另端的涵洞(21)、坡道(7)和匝道(28);上层跨线桥(6)一端引桥由路中心线向外依次是直行车道(10)、下层桥上坡右转轮回头曲线左转向匝道(29)合流于上层跨线桥引桥的直行段和上坡曲线段、左转向匝道(28)的分流车道、右转向匝道(31);另端引桥由路中心线向外同方向依次是直行车道(10)、匝道(29)过上层跨线桥(6)后直线段车流和下层桥右转向匝道(31);地面层系统分为机动车道系统和非机动车及人行道系统,其中机动车道系统由下层桥调头车道涵洞(21)、下层桥自然地面左转轮穿涵洞调头车道(22)构成(上层桥在街道宽度允许且不影响非机动车及人行道(18)的前题下,也可以设置自然地面左转轮穿上层桥引桥下空间的调头车道);非机动车及人行道系统由下层跨线桥下的非机动车及人行道涵洞(5)、匝道系统下空间、平行涵洞(5)的上层跨线桥(6)下沿下层桥方向和沿上层桥方向机动车道两外侧所形成的非机动车及人行道及其纵横路线(18)所构成;非机动车及人行道路线(18)上空的下层跨线桥(5)、上层跨线桥(6)引桥下空间、匝道系统下空间等距地面的净高满足机动车通行的要求;机动车道上空的匝道系统距路面的净高与上层跨线桥(6)距下层跨线桥(5)的净高相同并满足有关规范规定要求;桥的支撑系统不影响桥下道路的平面流程布局;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及人行道无接触界面;各方向机动车道均具有直行、左转、右转和调头的全方向功能;各转向匝道之间以及匝道系统与所有直行道之间无交叉、无交织;非机动车及人行道路线(18)在其纵横路线范围内可以由一个路口到达其余3个路口中的任意一个;桥面的坡度、转弯半径、平曲线、坚曲线等各项设计指标均符合相关设计规范的规定。
5.一种城市道路交叉三路口立体交叉桥,其特征在于桥的结构由跨线桥系统、连接跨线桥及地面的匝道系统和地面层系统等三个系统组成,其中跨线桥系统由机动车跨线桥即非机动车及人行道涵洞(36)与其两侧连接于地面的跨线桥坡道(41)构成;匝道系统由从地面起经过跨线桥后起坡左转轮跨线再右转轮左转向匝道(33)、从地面起坡至交叉口右转轮再左转轮跨线经过跨线桥下坡穿过匝道(33)后连接于地面的左转向匝道(34)和右转向匝道(38)所构成;其中在跨线桥(36)一端坡道(41)处,从道路中心线向外依次是直行车道(35)、自然地面左转轮穿涵洞调头车道(39)、匝道(34)(前两者的垂直投影可以重合)和右转向匝道(38);跨线桥(36)另端坡道(41)处,从道路中心线向外依次是直行车道(35)、自然地面左转轮穿涵洞调头车道(39)、匝道(33)(前两者的垂直投影可以重合)和右转向匝道(38),非同方向向外依次是直行车道(35)、自然地面左转轮穿涵洞调头车道(39)、匝道(33)经过跨线桥(36)的起坡段(前两者的垂直投影可以重合);跨线桥(36)两侧向外依次是调头车道涵洞(37)、跨线桥坡道(41)、而匝道(33)和匝道(34)的跨线段则分列在跨线桥(36)的两侧;匝道(33)右转轮后成为第三路口右侧通行的直行匝道,与其相邻的是匝道(34)右转前做为第三路口右侧通行的直行匝道;在第三路口直行匝道外侧的是右转向匝道(38),再外侧的是第三路口匝道下调头车道空间(32)的直行车道段;地面层系统分为机动车道系统和非机动车及人行道系统,其中;机动车道系统由调头车道涵洞(37)、自然地面左转轮穿涵洞调头车道(39)、第三路口匝道下调头车道空间(32)和第三路口自然地面左转轮穿匝道下空间调头车道(40)构成;非机动车及人行道系统由机动车跨线桥即非机动车及人行道涵洞(36)、匝道系统下空间、三路口机动车道两外侧空间所形成的非机动车及人行道及其纵横路线(18)所构成;非机动车及人行道路线(18)上空的跨线桥或匝道距地面的净高满足机动车通行的要求,机动车道上空的匝道系统距路面的净高满足大型机动车通行的要求并符合有关规定要求;桥的支撑系统不影响桥下道路的平面流程布局;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无接触界面;各方向机动车道均具有直行、左转、右转和调头的全方向功能;各转向匝道之间及匝道系统与所有直行车道之间无交叉、无交织;非机动车及人行道路线(18)在其纵横路线范围内可以由一个路口到达其余2个路口中的任意一个;桥面的坡度、转弯半经、平曲线、坚曲线等各项设计指标均符合相关设计规范的规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4或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交桥,在实际应用中的特征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是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载荷理论,结合城市性质、规划密度、经济发达程度、城市大小、新旧城区、地铁、地形、街道可利用宽度、重要建筑物的不可移动性点位对交叉路口的影响程度和密度等综合因素进行系统规划的,对于大城市规划的原则是路网密度及道路等级比率在交通峰值地区与道路载荷量相当;道路交通量超过允许交通载荷一半以上时要设道路交叉口立交桥;立交桥必须是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及人行道无接触界面、各路向机动车道具备直行、左转、右转和调头的全方向功能、各转向匝道之间及与直行车道之间无交叉无交织,各路向非机动车及人行道具备由一个路口可以通向其余各路口的自由通行全方向功能;路网机动车道除低级路出入口外,依道路等级实行全封闭或半封闭;用非机动车及人行道涵洞取代过街天桥;不设单行线、不设禁转向路标,取消或改造所有旧立交桥以消除现有立交桥的人车不分流,车道间交叉交织等瓶颈问题,通过建造两全(机动车道具备直行、左转、右转和调头的全方向功能,非机动车及人行道具备由交叉口一个路口自由通达其余各路口的全方向功能)两无(机动车道之间无交叉无交织;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及人行道之间无接触界面)立交桥并按上述城市道路规划原则对路网进行系统的变通组合和创新式的改造,彻底解决城市交通顽疾。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立交桥系列属于城市交通运输领域。它利用道路交叉口一个方向中自然路面涵洞桥和跨线桥引桥及匝道下空间,解决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人行道)无接触和非机动车(人行道)自由通达于各路口的问题;利用匝道跨线桥系统及匝道下空间,解决了机动车左转、右转及调头的全方向功能且机动车道之间无交织的问题;使两层立交桥具备机动车由3至6路口中的一个路口到达其余任一路口及回归本路口的功能。通过立交桥系列各桥型及其变通与组合,可适应各种道路交叉口。
文档编号E01C1/00GK1880578SQ20051004667
公开日2006年12月20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15日
发明者李学思 申请人:李学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