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沉试验标准车的加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1354阅读:5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弯沉试验标准车的加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建道路和对已完成的路面进行维修的装置或设备技术领域,具 体涉及到路基路面的回弹弯沉测定加载装置。
背景技术
行驶在路面上的车辆通过车轮把荷载传递给路面,由路面传递给路基,荷载在路 基结构的内部产生应力、应变及位移。如果路基的整体或某一部分的强度或抗变能力不足, 路基就会出现沉陷,同时路面会出现下沉、断裂、鼓包、车辙等病害。路面层的结构变化,通 行能力降低,影响到交通安全和行车的舒适性,因此,路基要有足够的承载力,需定期地进 行检测。目前国内测定路基路面承载力的设备主要有贝克曼梁、自动弯沉仪、落锤式弯沉 仪。这些检测仪器,都是采用了路面弯沉量进行检测的设备,路面弯沉量不仅反映了路基路 面结构的整体刚度和强度,而且还与路面的使用状态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通常弯沉值越 大,路面结构的塑性变形也越大,刚度越差,抗疲劳性能也差,难以承受重交通量;反之,则 路面结构的抗疲劳性能好,并能承受较大的交通量。我国现行的浙青路面设计方法,采用设 计弯沉为路面整体刚度的设计指标,并以标准轴载作用下,路表回弹弯沉值Ls不超过满足 路面使用状态和设计使用年限要求的路面设计弯沉值Ld作为设计标准,即Ls小于等于Ld.在进行测定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浙青混凝土路面的弯沉试验中,引起弯沉的标准配 重通常采用装载铁块或者集料来满足标准轴载的要求。这种加载方式,试验前在弯沉试验 标准车的车槽内装配重铁块或者集料,并且通过调整配重的质量来满足规范要求的轴重, 试验准备工作繁琐,在较长路段进行检测路基路面承载力时,连续检测作业,弯沉试验标准 车不得不拖着配重铁块或者集料来回行驶,而且长时间装载在弯沉试验标准车上,导致弯 沉试验标准车损耗大、寿命缩短、增加了燃料的消耗量。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测定路基路面承载力设备的缺点, 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检测效率高、检测费用低的弯沉试验标准车的加载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水箱的上端设置有水箱上盖,水箱上 盖上加工有加水口,加水口上盖有加水口盖,水箱上盖上设置有吊环和通过管道与水箱内 相联通的水泵,水泵的进口上设置有进水管,水箱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水箱内相联通的水位 联通管,水箱内设置有竖隔板,水箱的底部设置有与水箱内相联通的出水管,出水管上设置 有放水阀门。本实用新型的设置在水箱内的竖隔板至少有4块,每块竖隔板的上部加工有通气 孔,下部加工有联通孔。本实用新型采用在水箱内设置竖隔板,竖隔板上部加工有通气孔、下端加工有联 通孔,将水箱内分割成多个小区域,在非作业和转场运输时,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弯沉试验标准车上空车行走,减小了弯沉试验标准车的质量,节约了燃料,在异地检测作业,在水箱 内的小区域内装入水,在检测作业时,水不晃动,提高了检测数据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具 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等优点,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弯沉试验标准车上进行时,检测效率 高、检测数据准确、检测费用低,可在弯沉试验标准车上使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些 实施例。实施例1在图1、2中,本实施例的弯沉试验标准车的加载装置由进水管1、水泵2、加水口盖 3、水箱上盖4、吊环5、水位联通管6、水箱7、出水管8、放水阀门9、竖隔板10联接构成。在水箱7的上端焊接联接有水箱上盖4,水箱上盖4上加工有加水口,加水口上盖 有加水口盖3,水箱上盖4的外表面用螺纹紧固联接件固定联接安装有水泵2,水泵2通过 管道与水箱7内相联通,水泵2的进口上用螺纹紧固联接件固定联接安装有进水管1,弯 沉试验标准车在进行测定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浙青混凝土路面的弯沉试验时,向水箱7内加 水,接通水泵2的电源,可向水箱7内加水,也可不用水泵2向水箱7内加水,打开水箱上盖 4上的加水口盖3,直接向水箱7内加水,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浙青混凝土路面进行加载。水 箱7的上端外表面上焊接联接有吊环5,吊环5用于将本实用新型用吊车或起重设备安装在 弯沉试验标准车上。水箱7的侧壁通过螺纹联接安装有水位联通管6,水位联通管6与水箱 7内相联通,水位联通管6上标有刻度,可指示出水箱7内水的体积。水箱7内焊接联接有 8块竖隔板10,每块竖隔板10的上部加工有通气孔a,下部加工有联通孔b,竖隔板10将水 箱7内分割成9个小区域,9个小区域之间上部相联通,9个小区域之间下部相联通,水箱7 内的水可均勻地分装在9个小区域内,防止弯沉试验标准车在测试行走时水箱7内的水晃 荡,影响测试的准确性,水箱7内竖隔板10的具体数目应按照弯沉试验标准车的加载量和 水箱7的体积具体确定。水箱7的底部外表面用螺纹紧固联接件固定联接安装有出水管8, 出水管8与水箱7内相联通,出水管8上通过螺纹联接安装有放水阀门9,打开放水阀门9, 水箱7内的水可从出水管8放出,在检测完后,可将水箱7内的水从出水管8放出,弯沉试 验标准车在道路上行驶时,减小了车载,节约了能源。实施例2在本实施例中,水箱7内焊接联接有4块竖隔板10,每块竖隔板10的上部加工有 通气孔a,下部加工有联通孔b,竖隔板10将水箱7内分割成5个小区域,5个小区域之间上 部相联通,5个小区域之间下部相联通,水箱7内的水可均勻地分装在5个小区域内。其它 零部件以及零部件的联接关系与实施例1相同。
权利要求一种弯沉试验标准车的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水箱(7)的上端设置有水箱上盖(4),水箱上盖(4)上加工有加水口,加水口上盖有加水口盖(3),水箱上盖(4)上设置有吊环(5)和通过管道与水箱(7)内相联通的水泵(2),水泵(2)的进口上设置有进水管(1),水箱(7)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水箱(7)内相联通的水位联通管(6),水箱(7)内设置有竖隔板(10),水箱(7)的底部设置有与水箱(7)内相联通的出水管(8),出水管(8)上设置有放水阀门(9)。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沉试验标准车的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设置在水 箱内的竖隔板(10)至少有4块,每块竖隔板(10)的上部加工有通气孔(a),下部加工有联 通孔(b)。
专利摘要一种弯沉试验标准车的加载装置,在水箱的上端设水箱上盖,水箱上盖上加工加水口,加水口上盖有加水口盖,水箱上盖上设吊环和通过管道与水箱内相联通的水泵,水泵的进口上设进水管,水箱的侧壁上设与水箱内相联通的水位联通管,水箱内设竖隔板,水箱的底部设与水箱内相联通的出水管,出水管上设放水阀门,竖隔板上部加工通气孔、下端加工联通孔,将水箱内分割成多个小区域。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弯沉试验标准车上空车行走,减小了弯沉试验标准车的质量,节约了燃料,在异地检测作业时,水不晃动,提高了检测数据的稳定性,检测效率高、检测数据准确、检测费用低,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等优点,可在弯沉试验标准车上使用。
文档编号E01C23/01GK201660837SQ20102017073
公开日2010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26日
发明者刘廷国, 李志栋, 王军革 申请人:刘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