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板面及道路铺面板电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4237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建筑物板面及道路铺面板电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结构物铺面板电热结构,特别是 关于一种具有导电混凝土的建筑物板面及道路铺面板电热结构。
背景技术
在高纬度地区,气候条件常会使得道路用路面容易结霜、积雪,而对道路上的行人、车辆等使用者造成严重影响,甚至有安全性的疑虑。若路面积雪严重,因考虑安全性而必须关闭道路、机场等运输方式,将对客运、货运带来不少的冲击,连带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因此,为了保持道路运输畅通及用路安全,在气候寒冷恶劣的情况下,需采取实时、快速且有效的路面结霜或积雪的清除,一直以来均为高纬度地区,道路交通上的一大考验。已知的道路除冰方式,包括机械式除冰法、化学融冰法。机械式除冰法不外乎通过人工的方式或除冰机具,利用机械方式移除路面积雪,此方法虽适用大面积的清除作业,但当气温较低时,冰与路面之间的黏结力较大,对路面积雪清除不彻底,此外,在除冰机具运作时,尚须中断交通以利除冰作业顺利进行。化学融冰法经由在路面倾撒化学药剂以使水的冰点下降而融化积雪,目前使用最普遍的主要通过倾撒氯化钠、氯化钙等盐类,使路面积雪融化。然而,以倾撒盐类的方式,将会对混凝土路面结构和环境造成冲击,如使路面结构中的钢筋锈蚀,使路面剥蚀破坏,并造成环境污染等许多负面问题。由此可知,道路除冰的传统方式仍具有诸多缺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提出一种结构物铺面板电热结构,设于建筑物板面及道路铺面板,利用导电混凝土本生所具有的电阻,使其经由电极单元通电而生热,而提高建筑物板面及道路铺面的温度,以达融化积雪、结霜的目的。此外,因本发明的结构物铺面板电热结构的底座以高性能混凝土浇铸,因底座亦属于一混凝土层结构,除了增加底座施工的便利性,更能增加底座的混凝土与导电混凝土的密合度。且利用最外层的底座的高性能混凝土致密的特性,作为道路路面的保护层,更可避免在本发明的建筑物板面及道路铺面板电热结构的运作过程中,产生朝向建筑物板面外或道路路基漏电而伤及使用者的危险。本发明的结构物铺面板电热结构,至少包含一底座,具有朝向一结构物铺面板的一凹槽;一电极单元,设于该凹槽内,并连接至一外部供电单元获得电源,该电极单元包含一第一电极层与一第二电极层,其中该第一电极层与该第二电极层相互平行设置,且分别平行于该结构物铺面板;以及一导电混凝土层,填充于该凹槽并包覆该电极单元一特定厚度,能提供该第一电极层与该第二电极层之间电流流通并产生热能。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该底座以一高性能混凝土(HPC)铸造。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进一步包含一电绝缘层,延该凹槽上表面而铺设于该凹槽与该导电混凝土层之间,以使该导电混凝土层与该底座电性绝缘。
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进一步包含一支撑单元,支撑于该第一电极层与该第二电极层之间,使该第一电极层与该第二电极层保持间隔一特定距离。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该第一电极层及该第二电极层分别选自一导电板、一导电网、一导电格栅、一导电箔膜、一导电带、以及一导电涂料的组合。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该导电混凝土层包含金属纤维、碳粒、石墨以供导电。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该导电混凝土层包含1% 3%体积百分比的金属纤维,及/或5% 40%体积百分比的碳粒、石墨。以下将配合图式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结构物铺面板电热结构的实施例。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图式的详细说明如下图I,为依据本发明的结构物铺面板电热结构的一实施例示意图;以及图2,为依据本发明的结构物铺面板电热结构的一实施例断面剖视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0 :结构物铺面板电热结构 130:导电混凝土层110:底座140:电绝缘层115:凹槽150 :支撑件120:电极单元组200 :结构物铺面板121 :第一电极层122:第二电极层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主要概念,利用导电混凝土本生所具有的电阻,而对导电混凝土通电以产生热能,使建筑物板面或道路铺面发热而升高温度,以达融化积雪、结霜的目的。配合参照图I、图2,分别为依据本发明的结构物铺面板电热结构的一实施例示意图及断面剖视图。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结构物铺面板电热结构100,由一底座110、一电极单元120、以及一导电混凝土层130所组成。底座110具有朝向该结构物铺面板200的一凹槽115,该底座110可利用高性能混凝土(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HPC)现场烧铸、或通过预铸的方式铸造。电极单元120设于该凹槽115内,并连接至一外部供电单元(未图标)以获得电源,电极单兀120包含一第一电极层121与一第二电极层122,其中该第一电极层121可为正极,而该第二电极层122可为负极,且两者相互平行设置,并分别平行于该结构物铺面板200。但此配置仅为说明实施例,非限定正极与负极所配置的上下层顺序。导电混凝土层130填充于该凹槽115并包覆该电极单元120 —特定厚度,能提供该第一电极层121与该第二电极层122之间电流流通并产生热能。本发明的结构物铺面板电热结构100,进一步包含一电绝缘层140,延该凹槽115上表面而铺设于该凹槽115与该导电混凝土层130之间,以使该导电混凝土层130与该底座110电性绝缘。此外,本发明的结构物铺面板电热结构100,进一步包含一支撑单元,具有数个支撑件150,支撑于该第一电极层121与该第二电极层122之间,使该第一电极层121与该第二电极层122保持间隔一特定距离d。其中,上述的该第一电极层121及该第二电极层122可为一导电板、一导电网、一导电格栅、一导电箔膜、一导电带、或一导电涂料的任意一者或其组合。再者,上述的导电混凝土 130包含金属纤维、碳粒、石墨以供导电。且较佳为,导电混凝土 130至少包含全部体积I % 3%的金属纤维,及/或导电混凝土 130至少包含占全部体积5 % 40%的碳粒、石墨。由于,本发明的结构物铺面板电热结构100的底座110利用高性能混凝土(HPC)铸造,除了增加底座施工的便利性,更能增加底座Iio的高性能混凝土与导电混凝土 130的密合度。且利用最外层的底座110的高性能混凝土致密的特性,作为道路路面的保护层,更可避免在本发明的结构物铺面板电热结构100的运作过程中,产生朝向建筑物板面外或道路路基漏电而伤及使用者的危险。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结构物铺面板电热结构,至少包含 一底座,该底座具有朝向一结构物铺面板的一凹槽; 一电极单兀,设于该凹槽内,并连接至一外部供电单兀获得电源,该电极单兀包含一第一电极层与一第二电极层,其中该第一电极层与该第二电极层相互平行设置,且分别平行于该结构物铺面板;以及 一导电混凝土层,填充于该凹槽并包覆该电极单元一特定厚度,能提供该第一电极层与该第二电极层之间电流流通并产生热能。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结构物铺面板电热结构,其中该底座以一高性能混凝土铸造。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结构物铺面板电热结构,进一步包含一电绝缘层,延该凹槽上表面而铺设于该凹槽与该导电混凝土层之间,以使该导电混凝土层与该底座电性绝缘。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结构物铺面板电热结构,进一步包含一支撑单元,支撑于该第一电极层与该第二电极层之间,使该第一电极层与该第二电极层保持间隔一特定距离。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结构物铺面板电热结构,其中该第一电极层及该第二电极层分别选自一导电板、一导电网、一导电格栅、一导电箔膜、一导电带、以及一导电涂料的组合。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结构物铺面板电热结构,其中该导电混凝土层包含金属纤维、碳粒、石墨,其中金属纤维具有I % 3 %的体积百分比,及/或碳粒、石墨具有5 % 40 %的体积百分比。
7.一种结构物铺面板电热结构,至少包含 一底座,该底座具有朝向一结构物铺面板的一凹槽; 一第一电极层与一第二电极层,相互平行并经由一支撑单元以间隔一特定距离而设置于该凹槽内,其中该第一电极层与该第二电极层的一者平行地设于接近该结构物铺面板,而另一者平行地设于远离该结构物铺面板; 一导电混凝土层,填充于该凹槽并包覆该电极单元一特定厚度,该导电混凝土层能提供该第一电极层与该第二电极层之间电流流通并产生热能;以及 一电绝缘层,延该凹槽上表面而铺设于该凹槽与该导电混凝土层之间,以使该导电混凝土层与该底座电性绝缘。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结构物铺面板电热结构,其中该底座以一高性能混凝土铸造。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结构物铺面板电热结构,其中该第一电极层及该第二电极层分别选自一导电板、一导电网、一导电格栅、一导电箔膜、一导电带、以及一导电涂料的组合。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结构物铺面板电热结构,其中该导电混凝土层包含金属纤维、碳粒、石墨,其中金属纤维具有I % 3 %的体积百分比,及/或碳粒、石墨具有5% 40 %的体积百分比。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建筑物板面及道路铺面板电热结构,设置一电热结构于结构物铺面中,在一底座的凹槽中平行设置间隔一特定距离的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再浇铸导电混凝土以填充于凹槽内并覆盖正、第二电极层。藉此,对导电混凝土通电以产生热能,使一结构物铺面发热而升高路面温度。
文档编号E01C11/26GK102869132SQ201110199409
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8日
发明者段永弼, 段永定, 高金盛, 陈建成 申请人:立泰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