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石灰、垃圾炉渣联合处治填筑路基用河道淤泥的方法

文档序号:2283253阅读:8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采用石灰、垃圾炉渣联合处治填筑路基用河道淤泥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公路路基施工方法领域,特别是一种采用石灰、垃圾炉渣联合处治填筑路基用河道淤泥的方法。
背景技术
河道淤泥工程性质复杂,产生量巨大,大多含有一定的污染物。由于颗粒细小,粘粒和有机质含量高,渗透系数低,很难通过脱水固结的方法提高其强度,通常很难直接进行使用。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疏浚淤泥被抛弃于海洋或废弃于陆地抛填区、低洼地区,污染、占用一定的土地资源。河道淤泥的资源化、无害化利用在某些地区已成为限制和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和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我国的公路交通事业发展迅速,需要大量的填土,若将河道淤泥进行适当处治,使其性能满足公路路基填土要求,既可以满足公路建设的用土需求,又能大量减少废弃淤泥量、解决占地、环境污染和人民生产、生活安全问题。研究中发现,河道淤泥由于以下原因,不能直接进行利用。首先河道淤泥自河水中捞出时的天然含水率可达55%以上,成稀泥状,基本没有强度。经短期堆坝排水后含水率仍可达到43%左右,阻碍了淤泥在筑路工程中的应用。其次,河道淤泥液限大于50%及塑性指数大于的土,透水性很差,具有较大的可塑性、粘结性和膨胀性,毛细现象也很显著,浸水后能长时间保持水分,承载力很低。其液限及塑性指数均大于路基设计规范中对路基填土的要求值,而且通过晾晒翻拌不能使其含水量降低到可供路基压实的含水量水平,给路基压实成型造成了很大困难。再次,河道淤泥的CBR值为2. 9%,承载力较低,不能满足公路土基承载力的要求, 因此,必须提高其承载能力,使其能够承受路面结构自重及由路面传来的行车荷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采用石灰、垃圾炉渣联合处治河道淤泥的方法,经处治后的河道淤泥,其各项路用性能指标均满足路基设计规范对路基填料的要求,可以用其填筑公路路基。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采用石灰、垃圾炉渣联合处治填筑路基用河道淤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垃圾炉渣垃圾炉渣物理性质指标为活性成份SiA+Al203+F%03含量彡70%,比表面积> 2500cm2/g,烧失量彡20% ;(2)选取石灰选用三级以上生石灰;(3)选取河道淤泥选用在河道清淤工程中由挖掘机械直接从河床中挖上来的淤泥,含水量在40% 60%,去除河道污泥中草皮、生活垃圾、树根、腐殖质等杂质,河道淤泥中的有机质含量处在10 30%,河道淤泥中重金属等污染物含量满足《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84)的要求;(4)预拌合工艺在预拌场地将垃圾炉渣、石灰与河道淤泥按配合比进行拌合得到混合料,验证混合料各项路用性能指标是否达到路基设计规范的要求,监测混合料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士2时,运至施工现场进行摊铺、整形。而且,所述配合比为石灰垃圾炉渣河道淤泥为4-8 22-26 65-75.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1.本发明的采用石灰、垃圾炉渣联合处治填筑路基用河道淤泥的方法,选择垃圾炉渣、石灰与河道淤泥的最佳配合比对其进行处治,使处治后的河道淤泥的粒径、液限、塑性指数、压实度、膨胀率等各项性能指标符合路基填筑的要求,路基填筑后能够良好的符合施工技术指标,而且,具有方法简单易行的优点。2.本发明的采用石灰、垃圾炉渣联合处治填筑路基用河道淤泥的方法,不仅可以解决大量废弃河道淤泥的处理问题和淤泥海洋抛泥或陆地填埋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还解决工程建设用土的问题,实现河道淤泥的资源化利用,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创新技术,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及广阔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采用石灰、垃圾炉渣联合处治填筑路基用河道淤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垃圾炉渣垃圾炉渣物理性质指标为活性成份SiA+Al203+Fe203含量彡70%,比表面积> 2500cm2/g,烧失量彡20% ;(2)选取石灰选用三级以上生石灰;(3)选取河道淤泥选用在河道清淤工程中由挖掘机械直接从河床中挖上来的淤泥,含水量在40% 60%,去除河道污泥中草皮、生活垃圾、树根、腐殖质等杂质,河道淤泥中的有机质含量处在10 30%,淤泥在使用中不会产生明显的环境污染,对环境危害问题具有可预见性,河道淤泥中重金属等污染物含量满足《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 (GB4284-84)的要求;(4)预拌合工艺在预拌场地将垃圾炉渣、石灰与河道淤泥按配合比进行拌合得到混合料,验证混合料各项路用性能指标是否达到路基设计规范的要求,监测混合料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士2时,运至施工现场进行摊铺、整形。配合比为石灰垃圾炉渣河道淤泥的重量比为4-8 22-26 65-75。优选石灰垃圾炉渣河道淤泥干质量比为 6 24 70。表1、处治后河道淤泥的特性
权利要求
1.一种采用石灰、垃圾炉渣联合处治填筑路基用河道淤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垃圾炉渣垃圾炉渣物理性质指标为活性成份Sih+Al203+Fe203含量彡70%, 比表面积> 2500cm2/g,烧失量彡20% ;(2)选取石灰选用三级以上生石灰;(3)选取河道淤泥用在河道清淤工程中由挖掘机械直接从河床中挖上来的淤泥,含水量在40% 60%,去除河道污泥中草皮、生活垃圾、树根、腐殖质等杂质,河道淤泥中的有机质含量处在10 30%,河道淤泥中重金属等污染物含量满足《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84)的要求;(4)预拌合工艺在预拌场地将垃圾炉渣、石灰与河道淤泥按配合比进行拌合得到混合料,验证混合料各项路用性能指标是否达到路基设计规范的要求,监测混合料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士 2时,运至施工现场进行摊铺、整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石灰、垃圾炉渣联合处治填筑路基用河道淤泥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比为石灰垃圾炉渣河道淤泥干质量比为4-8 22-26 65-75。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石灰、垃圾炉渣联合处治填筑路基用河道淤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垃圾炉渣;(2)选取石灰;(3)选取河道淤泥;(4)预拌合工艺。本发明的采用石灰、垃圾炉渣联合处治填筑路基用河道淤泥的方法,不仅可以解决大量废弃河道淤泥的处理问题和淤泥海洋抛泥或陆地填埋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还解决工程建设用土的问题,实现河道淤泥的资源化利用,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创新技术,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及广阔的应用前景。
文档编号E01C19/02GK102392403SQ201110363779
公开日2012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6日
发明者宋海云, 白繁义, 陈朝霞, 魏连雨 申请人:天津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天津市海顺交通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河北工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