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曲线矮塔斜拉桥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铁路曲线矮塔斜拉桥,包括混凝土主梁、边墩基础、边墩、中墩桩基础、桥塔塔柱和斜拉索,所述边墩设在边墩基础上,所述混凝土主梁与桥塔塔柱固结,所述桥塔塔柱顶端设有索鞍,所述斜拉索两端分别与混凝土主梁和索鞍锚固,所述中墩桩基础设有转体转盘,所述桥塔塔柱设在转体转盘上。本实用新型主梁与塔柱固结,将转体施工对桥下既有铁路或既有道路干扰小的优点和铁路曲线矮塔斜拉桥结构型式相结合,对桥梁的设计和施工均有着良好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专利说明】铁路曲线矮塔斜拉桥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铁路曲线矮塔斜拉桥。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铁路矮塔斜拉桥的施工主要采用常规的施工方法,主梁一般采用支架现浇、顶推法或挂篮悬臂浇筑法等施工方法。但是,当遇到跨越既有铁路或既有道路时,若采用支架现浇、顶推法或挂篮悬臂浇筑等施工方法,桥梁施工期间对桥下既有铁路或既有道路的运营影响方面,采用支架现浇影响最大,挂篮悬臂浇筑影响次之,顶推法影响较小。而采用转体施工,由于转体时间短,转体到位后,再进行跨中合拢段施工即可,对桥下既有铁路或既有道路的运营影响最小。
[0003]一般铁路矮塔斜拉桥采用斜拉索两次张拉施工,第一次张拉施工即初张拉在斜拉索安装阶段,第二次张拉施工即终张拉在主梁施工完成及二期恒载施工完成后进行。若铁路矮塔斜拉桥采用转体施工,当转体施工时主梁处于最大悬臂状态,尚未合拢,连续结构尚未形成,二期恒载也未施工。若转体后再进行斜拉索的终张拉,张拉施工也将影响到桥型既有铁路或既有道路的运营。
[0004]但是,由于现有铁路曲线矮塔斜拉桥主梁是曲线的,转体时,结构的重心与桥墩的重心未重合,转体时结构自重将产生较大的横向弯矩,对转体施工时的稳定极其不利,严重影响施工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铁路曲线矮塔斜拉桥。
[0006]本实用新型包括混凝土主梁、边墩基础、边墩、中墩粧基础、桥塔塔柱和斜拉索,所述边墩设在边墩基础上,所述混凝土主梁与桥塔塔柱固结,所述桥塔塔柱顶端设有索鞍,所述斜拉索两端分别与混凝土主梁和索鞍锚固,所述中墩粧基础设有转体转盘,所述桥塔塔柱设在转体转盘上。
[0007]本实用新型主梁与塔柱固结,主梁自身刚度大,斜拉索采用预应力钢绞线,斜拉索与主梁刚度匹配,协调变形,提高了结构刚度,而且采用索鞍使得施工快速方便,最大程度的减少换索对铁路运营的影响,采用了转体结构可以先平行于既有铁路或既有道路方向进行主梁施工,然后平面转体至设计线位;斜拉索终张拉在转体前完成,完全避免斜拉索的张拉施工影响桥下既有铁路或既有道路运营,将转体施工对桥下既有铁路或既有道路干扰小的优点和铁路曲线矮塔斜拉桥结构型式相结合,对桥梁的设计和施工均有着良好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09]图2为铁路曲线矮塔斜拉桥转体前平面示意图。
[0010]图3为铁路曲线矮塔斜拉桥转体后平面示意图。
[0011]图4为铁路曲线矮塔斜拉桥施工完成后立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0013]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包括包括混凝土主梁1、边墩基础2、边墩3、中墩粧基础4、桥塔塔柱6和斜拉索7,所述边墩3设在边墩基础2上,所述混凝土主梁I与桥塔塔柱6固结,所述桥塔塔柱6顶端设有索鞍8,所述斜拉索7两端分别与混凝土主梁I和索鞍8锚固,所述中墩粧基础4设有转体转盘5,所述桥塔塔柱6设在转体转盘5上。
[0014]一种铁路曲线矮塔斜拉桥的转体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施工边墩基础2及边墩3,施工中墩粧基础4,其中边墩3顶帽不等高部分及支承垫石混凝土暂不浇筑,待本梁边跨梁端,预应力钢束张拉并封锚完成后再浇筑。
[0015]中墩转体装置5安装包括以下步骤:1.下转盘混凝土浇筑;转体球铰安装;上转盘混凝土浇筑,上转盘纵向轴线与线路中心线夹角16°与既有铁路9平行。2.转动牵引系统、助推系统、轴线微调系统等转体设备安装。
[0016]桥塔塔柱6施工包括以下步骤:1.安装桥塔塔柱6块临时支墩及托架,安装永久支座,安装临时固结,并对其中的活动支座临时纵向锁定。浇筑安装桥塔塔柱6正下方节段,张拉纵向预应力索以及相应的横、竖向预应力索。2.施工桥面以上桥塔塔柱6塔柱。
[0017]主梁I悬臂浇筑施工包括以下步骤:1.挂篮对称施工安装桥塔塔柱6两端节段,并张拉对应节段的纵向、横向及竖向预应力。2.浇筑有斜拉索7锚固的节段应安装并初张拉对应的斜拉索7,斜拉索7的初张拉应在纵向预应力张拉完成后对称进行。3.浇筑两个主梁I最旁边的节段前注意预埋中跨合拢段钢壳预埋段。4.拆除挂篮。
[0018]转体前进行斜拉索7索力调整:1.全桥斜拉索7索力测试,并调整至设计值。2.索力调整按先长索,后短索的顺序进行。
[0019]支架现浇边直段:在边墩3墩旁搭设边跨现浇支架,并进行预压。安装支座,并对活动支座临时纵向锁定。
[0020]转体施工包括以下步骤:1.本桥主梁I为曲梁,应考虑曲梁对转体球铰产生的横向不平衡力矩,考虑施工误差及其他因素引起的球铰纵向、横向不平衡力矩。2.主梁I中心线与线路中心线重合,竖向线形与本阶段计算线形吻合后,球铰封铰。
[0021]边跨合拢包括以下步骤:1.安装边跨合拢段的吊模及临时刚性连接构造,并进行张拉,浇筑现浇边跨合拢段。2.待梁段混凝土强度及弹模达到设计的100%且混凝土的龄期不小于7天时,拆除边墩3支座的临时纵向锁定以及中墩的临时转动固结,保留活动中墩的临时纵向锁定。3.拆除临时刚性支撑构造,张拉本阶段预应力束。4.拆除边墩墩旁支架。
[0022]中跨合拢包括以下步骤:1.安装相应节段临时刚性支撑,并进行临时张拉。2.浇筑中跨合拢段混凝土。3.待梁段混凝土强度及弹模达到设计的100%且混凝土的龄期不小于7天时,拆除活动中墩的临时纵向锁定,均转换成永久支座,拆除临时刚性支撑构造,张拉剩余预应力索。
[0023]二恒施工,成桥运营,60天后进行二期恒载铺设施工。完成施工后,通车运营即可。[0024]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铁路曲线矮塔斜拉桥,包括混凝土主梁(I )、边墩基础(2)、边墩(3)、中墩粧基础(4 )、桥塔塔柱(6 )和斜拉索(7 ),所述边墩(3 )设在边墩基础(2 )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主梁(I)与桥塔塔柱(6 )固结,所述桥塔塔柱(6 )顶端设有索鞍(8 ),所述斜拉索(7 )两端分别与混凝土主梁(I)和索鞍(8)锚固,所述中墩粧基础(4)设有转体转盘(5),所述桥塔塔柱(6)设在转体转盘(5)上。
【文档编号】E01D11/04GK203603026SQ201320760048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7日
【发明者】王新国, 罗春林, 张晓江, 周继, 吴智勇, 柳鸣, 李的平, 钱光, 姚慧 申请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