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杆防撞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89372阅读:1506来源:国知局
电杆防撞墩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施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杆防撞墩。



背景技术:

一些电杆会栽埋在车流量较大的闹市区,一些甚至会在不易引起人们注意的拐角处。如此,这些电杆极可能会被机动车撞到,从而形成损坏,某些情况下还会引起较大的危险。为此,电力部门会在电杆下部包裹防撞套,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防撞墩。然而,常见的防撞墩的高度恒定,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高度不够或高度过高的情况。而且,常见的防撞墩在安装时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杆防撞墩,它具有安装方便,且高度便于调节的特点。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杆防撞墩,包括至少2个包围单元,该些包围单元从下至上的包裹在电杆下部,所述包围单元包括向下投影呈半圆形的前包围体和向下投影呈半圆形的后包围体,该前、后包围体卡在该电杆上之后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且包围单元的向下投影呈圆形。

所述位于最上方的包围单元的外部轮廓的下部为圆柱体、上部为圆锥体。

所述位于最上方的包围单元的外表面上设有太阳能提示灯。

所述太阳能提示灯的光源采用LED。

所述前、后包围体均为注塑一体件。

所述每个包围单元内部均设有2个缓冲泡沫套,缓冲泡沫套的向下投影均呈半圆形。

所述包围单元内部设有定位凸块,缓冲泡沫套的外部设有定位凹槽,定位凸块和定位凹槽相配。

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安装方便,且高度便于调节。本发明的电杆防撞墩在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在电杆上套设不同数量的包围单元,从而使防撞墩具有不同的高度。同时,每个包围单元在安装时仅需通过螺栓将前包围体和后包围体连接在一起即可,极为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杆防撞墩在使用状态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杆防撞墩在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包围单元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见图1至图3所示:电杆防撞墩,包括至少2个包围单元10,该些包围单元10从下至上的包裹在电杆100下部。即,可以根据需要装上不同数量的包围单元10,从而使电杆上的防撞墩具有不同的高度。

进一步的讲:

包围单元10包括向下投影呈半圆形的前包围体11和向下投影呈半圆形的后包围体12。前包围体11和相应的后包围体12卡在该电杆100上之后通过螺栓13连接在一起,且包围单元10的向下投影呈圆形。即,前包围体11和后包围体12上均设有呈水平的配合孔,配合孔对正后,将螺栓13穿过旋紧即可。

优化的:

位于最上方的包围单元10的外部轮廓的下部为圆柱体、上部为圆锥体。即,上端外径小、下端外径大。这样,不仅较为美观,且便于雨水顺畅的从外部流下。

位于最上方的包围单元10的外表面上设有太阳能提示灯20,该太阳能提示灯20的光源采用LED。这样,在夜晚能够起到一定的提示作用。所谓太阳能提示灯20指的是连接有太阳能板的光源。

前包围体11和后包围体12均为注塑一体件。这样,便于前包围体11和后包围体12的制备。

继续优化:

每个包围单元10内部均设有2个缓冲泡沫套30,缓冲泡沫套30的向下投影均呈半圆形。这样,能够更好的保护电杆100。

包围单元10内部设有向电杆100的方向凸出的定位凸块14,缓冲泡沫套30的外部设有向电杆100的方向凹陷的定位凹槽31,定位凸块14和定位凹槽31相配。即,定位凸块14卡在对应的定位凹槽31内,使包围单元10和与其对应的缓冲泡沫套30具有较佳的整体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