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监控型地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54471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实时监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时监控型地锁装置。



背景技术:

地锁,即车位锁,是一种机械装置,作用是防止别人占用自己的汽车车位,让自己的汽车随到随停。

地锁是一种安装在地面上的机械装置,防止别人抢占车位,所以称为地锁,也叫车位锁。

现有技术中的地锁结构过于简单,功能较为单一,没有利用好其分布广散的优势,例如,没有能够和警务部门的摄像头一样,实现对其所在场景的视频监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时监控型地锁装置,能够对经过的人体特征进行提取和识别,从而提高了停放车辆和其所在区域的安全性。

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三个重要发明点:

(1)通过改造地锁设备的原有结构,提高了地锁设备的集成程度,扩展了地锁设备的辅助功能;

(2)保证各个摄像组件拍摄的图像在亮度之间的差异最小化,方便后续的图像选择和图像处理;

(3)通过直方图聚类分析对待处理图像进行分块,对分块后的各个子图像执行基于噪声幅值的自适应的目标分割阈值范围的确定,从而能够提高后续目标识别的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实时监控型地锁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状态控制电机,设置在底座内,与水平结构连接,用以在状态驱动信号的控制下带动水平结构的旋转,以相应带动环形结构在立起状态和卧倒状态两种状态支架切换;

数据上传设备,设置在底座上表面,用以与附近的警务中心的服务器建立双向的无线通信链路连接;

安装卡口,设置在条形支架上,用于安装椭圆形金属构件;

所述底座设置在地面上,采用圆形形状,内部为金属材料,外部涂有红色油漆;

所述外部环形杆包括环形结构和水平结构,环形结构与水平结构连接,设置在底座的外部轮廓之外,水平结构插入底座内部,用于带动环形结构在立起状态和卧倒状态两种状态支架切换;

所述条形支架设置在环形结构内部,为水平放置状态,用于为环形结构提供支撑力;

椭圆形金属构件,包括椭圆形金属外壳、固定支架和自动除尘机构,椭圆形金属外壳和自动除尘机构都设置在固定支架的上方,自动除尘机构用于定时对椭圆形金属外壳表面进行除尘,椭圆形金属外壳上设置均匀分布的多个安装孔;

多个摄像组件,分别被放置在椭圆形金属外壳上的多个安装孔内,每一个摄像组件包括摄像镜头、亮度检测器、亮度调节器和图像传感器,亮度检测器,每一个摄像组件的亮度检测器用于检测并输出对应摄像组件所在位置的实时区域亮度,每一个摄像组件的图像传感器对周围环境内其所负责的区域进行拍摄并输出对应的区域图像。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描述,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示出的实时监控型地锁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示出的实时监控型地锁装置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条形支架;2底座;3外部环形杆;4无线通信接口;5安装卡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时监控型地锁装置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搭建了一种实时监控型地锁装置,能够对路过地锁的嫌疑分子进行实时检测和即时报警。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示出的实时监控型地锁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示出的实时监控型地锁装置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状态控制电机,设置在底座内,与水平结构连接,用以在状态驱动信号的控制下带动水平结构的旋转,以相应带动环形结构在立起状态和卧倒状态两种状态支架切换;

数据上传设备,设置在底座上表面,用以与附近的警务中心的服务器建立双向的无线通信链路连接;

安装卡口,设置在条形支架上,用于安装椭圆形金属构件;

所述底座设置在地面上,采用圆形形状,内部为金属材料,外部涂有红色油漆;

所述外部环形杆包括环形结构和水平结构,环形结构与水平结构连接,设置在底座的外部轮廓之外,水平结构插入底座内部,用于带动环形结构在立起状态和卧倒状态两种状态支架切换;

所述条形支架设置在环形结构内部,为水平放置状态,用于为环形结构提供支撑力;

椭圆形金属构件,包括椭圆形金属外壳、固定支架和自动除尘机构,椭圆形金属外壳和自动除尘机构都设置在固定支架的上方,自动除尘机构用于定时对椭圆形金属外壳表面进行除尘,椭圆形金属外壳上设置均匀分布的多个安装孔;

多个摄像组件,分别被放置在椭圆形金属外壳上的多个安装孔内,每一个摄像组件包括摄像镜头、亮度检测器、亮度调节器和图像传感器,亮度检测器,每一个摄像组件的亮度检测器用于检测并输出对应摄像组件所在位置的实时区域亮度,每一个摄像组件的图像传感器对周围环境内其所负责的区域进行拍摄并输出对应的区域图像;

亮度均衡设备,与每一个摄像组件的亮度检测器连接,用于接收每一个摄像组件的亮度检测器输出的实时区域亮度,并基于多个摄像组件的亮度检测器输出的各个实时区域亮度确定并输出实时均衡亮度;

图像拼接设备,与多个摄像组件连接,用于接收多个区域图像,并对多个区域图像进行拼接处理以获得并输出全景环境图像;

分块处理设备,与图像拼接设备连接,用于接收全景环境图像,通过直方图聚类分析对待处理图像进行分割,以获得各个子图像;

噪声幅值检测设备,与分块处理设备连接,用于接收各个子图像,针对每一个子图像,对该子图像进行噪声类型检测,以获得各种类型噪声的幅值,并基于各种类型噪声的幅值以及各种类型噪声分别对应的幅值权值确定该子图像的总噪声幅值;

阈值选择设备,分别与分块处理设备和噪声幅值检测设备连接,用于接收各个子图像,以及接收各个子图像的各个总噪声幅值,基于每一个子图像的总噪声幅值确定该子图像的目标分割阈值范围,其中,子图像的总噪声幅值越大,该子图像的目标分割阈值范围宽度越小;

图像分割设备,与阈值选择设备连接,用于对每一个子图像执行基于对应人体分割阈值的人体分割处理,以获得对应的子图案,并将所有子图像的子图案进行拼接以获得各个拼接图案;

目标检测设备,与图像分割设备连接,用于对各个拼接图案分别进行嫌疑分子体形检测以确定与嫌疑分子体形相似度最高的拼接图案并作为嫌疑分子图案输出;

数据上传设备,与目标检测设备连接,用于在嫌疑分子图案的面积大于等于预设面积阈值时,将嫌疑分子图案以及全景环境图像一起打包并无线发送给附近的警务中心服务器处;

其中,所述实时均衡亮度的确定基于每一个实时区域亮度和每一个实时区域亮度对应的摄像组件位置所相应的亮度权重值。

接着,继续对本发明的实时监控型地锁装置的具体结构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在所述实时监控型地锁装置中:

每一个摄像组件的摄像镜头的表面与椭圆形金属外壳无缝连接,用于接受自动除尘机构的定时除尘处理。

在所述实时监控型地锁装置中:

每一个摄像组件中:亮度检测器设置在摄像镜头的下方且位于椭圆形金属外壳的内部;

在所述实时监控型地锁装置中:

每一个摄像组件中:亮度调节器设置在摄像镜头的下方且位于椭圆形金属外壳的内部;

在所述实时监控型地锁装置中:

每一个摄像组件中:图像传感器设置在摄像镜头的下方且位于椭圆形金属外壳的内部;

在所述实时监控型地锁装置中:

每一个摄像组件中:亮度检测器设置在摄像镜头的下方、图像传感器的上方。

在所述实时监控型地锁装置中:

亮度调节器与图像传感器连接,用于基于接收到的实时均衡亮度调节图像传感器的拍摄亮度。

以及在所述实时监控型地锁装置中:

每一个摄像组件中还包括滤光片,设置在摄像镜头前方;

其中,亮度检测器、亮度调节器和图像传感器被集成在同一块soc芯片内。

另外,所述数据上传设备采用频分双工通信接口。频分双工是指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传输分别在不同的频率上进行。

在频分双工模式中,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传输分别在不同的频率上进行。其原理如下图所示。f1和f2分别为正在进行业务传输的某一移动台的发送频率和接收频率。

在第一、二代蜂窝系统中,基本都是采用fdd技术来实现双工传输的。特别是在第一代蜂窝系统中,由于传输的是连续的基带信号,必须用不同的频率来提供双工的上下行链路信道。在第一代蜂窝系统中传输连续信息采用fdd技术时,收发两端都必须有产生不同载波频率的频率合成器,在接收端还必须有一个防止发射信号泄漏到接收机的双工滤波器。另外,为了便于双工器的制作,收发载波频率之间要有一定的频率间隔。在第二代的gsm、is-136和is-95等系统中,也采用了fdd技术。在这些系统中,由于信息是以时隙方式进行传输的,收发可以在不同的时隙中进行,移动台或基站的发射信号不会对本接收机产生干扰。所以,尽管采用的fdd技术,也不需要昂贵的双工滤波器。

fdd模式的特点是在分离(上下行频率间隔190mhz)的两个对称频率信道上,系统进行接收和传送,用保护频段来分离接收和传送信道。

采用包交换等技术,可突破二代发展的瓶颈,实现高速数据业务,并可提高频谱利用率,增加系统容量。但fdd必须采用成对的频率,即在每2x5mhz的带宽内提供第三代业务。该方式在支持对称业务时,能充分利用上下行的频谱,但在非对称的分组交换(互联网)工作时,频谱利用率则大大降低(由于低上行负载,造成频谱利用率降低约40%),在这点上,tdd模式有着fdd无法比拟的优势。

采用本发明的实时监控型地锁装置,针对现有技术中摆渡车辆难以完全电子化调度的技术问题,在高精度图像采集的基础上,引入目标检测设备,与图像分割设备连接,用于对各个拼接图案分别进行嫌疑分子体形检测以确定与嫌疑分子体形相似度最高的拼接图案并作为嫌疑分子图案输出,还引入了数据上传设备,与目标检测设备连接,用于在嫌疑分子图案的面积大于等于预设面积阈值时,将嫌疑分子图案以及全景环境图像一起打包并无线发送给附近的警务中心服务器处。

可以理解的是,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然而上述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对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