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梁湿接缝横隔板可变空间作业平台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044162阅读:73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桥梁狭窄空间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预制梁湿接缝横隔板可变空间作业平台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桥梁施工过程中,桥下湍急的流水为施工带来巨大的困难,其中下部临时支撑搭设很难获得可靠基础,搭设下部临时支撑往往需要付出大量人力和财力,同时对项目来说是一处巨大危险源,若能找到一种上部承重的结构,它不仅安全经济,还非常方便,更无需考虑下部湍急的流水。这种上承式将是桥梁施工领域的一场工业革面。

桥梁预制梁是深梁,梁高度方向尺寸大,预制梁湿接缝是一种预制梁与预制梁狭小的通长接缝,如同后浇带一样且两侧也预埋钢筋,在狭小湿接缝长度方向上每隔一定距离存有与预制梁等高的横隔板,狭小湿接缝从上部无法直接进行湿接缝横隔板的模板支护和钢筋焊接,且这种狭小的空间,上口被湿接缝预埋钢筋进一步缩小上口尺寸,进一步加大了作业难度。若有一个能折叠,又能调整空间大小的操作平台,这对本身难以作业的狭小桥梁空间带来光芒。

预制梁湿接横隔板缝在日常施工中,进行支架搭设非常浪费,还不安全。现场往往为了完成湿接缝横隔板浇筑,部分通过吊安全绳,多人配合进行模板安装和钢筋焊接,这种绳结构既不安全,还不能发挥每位工人的价值,悬空作业的施工质量难以保证;也有的通过机械从下部进行操作,这种从下向上的结构为了形成作业条件,花费的代价也非产大,同时机械需要租赁费,也不能适用任何预制梁湿接缝条件;也有的通过电动机械从上向下进行操作,这种机械对于有项目来说,租赁费用昂贵,进场出场不便,机械作业移动困难,很难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制梁湿接缝横隔板可变空间作业平台及其制作方法,要解决传统的预制梁接缝施工中下部临时支撑搭设困难、施工成本高、操作危险、工作效率低以及施工质量难以保证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预制梁湿接缝横隔板可变空间作业平台,设置在相邻两个预制梁的接缝位置处,用于湿接缝的施工;包括有底板结构、围护结构和连接构件;所述底板结构有一个,水平设置在作业平台的底部;所述围护结构沿着底板结构的边缘设置,且与底板结构共同围成一个有底无盖的箱形结构;所述围护结构至少由两个第一围护结构单元和一个第二围护结构单元围合而成,其中,相邻两个第一围护结构单元之间以及第一围护结构单元和第二围护结构单元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围护结构单元的底边与底板结构之间、第二围护结构单元的底边与底板结构之间均为铰接连接;所述连接构件有两个,分别设置在围护结构的顶部两侧;两个所述连接构件的宽度均小于待施工的湿接缝宽度;其中,每个连接构件的底边与围护结构的顶边铰接连接,且每个连接构件的顶边穿过待施工湿接缝中的预埋钢筋间隙、可拆卸连接在预制梁顶面上方的固定构件上。

优选的,所述底板结构呈矩形,包括由钢筋焊接而成的矩形的底部钢筋网片和铺设在底部钢筋网片上的底板;其中,底板结构的长度小于等于2m。

优选的,所述第一围护结构单元由一组水平钢筋和一组竖向钢筋焊接连接而成;其中,水平钢筋的首端设有弯钩,竖向钢筋的下端设有弯钩。

优选的,所述第一围护结构单元有三个、依次首尾相连,且对应设置在底部钢筋网片的三条侧边位置处;其中竖向钢筋下端的弯钩钩挂在底部钢筋网片的侧边上,且竖向钢筋下端弯钩的开口通过扎丝绑扎闭合;相邻第一围护结构单元之间通过其中一个第一围护结构单元中水平钢筋首端的弯钩钩挂在另一个第一围护结构单元中水平钢筋尾端位置处的竖向钢筋上连接,且水平钢筋首端的弯钩开口通过扎丝绑扎闭合。

优选的,所述第二围护结构单元由一组水平钢筋和一组竖向钢筋焊接连接而成;其中,水平钢筋的两端均设有弯钩,竖向钢筋的下端设有弯钩。

优选的,所述第二围护结构单元中水平钢筋首端的弯钩钩挂在对应一侧第一围护结构单元中水平钢筋尾端位置处的竖向钢筋上,且水平钢筋首端的弯钩开口通过扎丝绑扎闭合;所述第二围护结构单元中水平钢筋末端的弯钩与对应一侧第一围护结构单元中水平钢筋首端弯钩的中心重叠,通过插接在弯钩中的竖向插销连接;其中第二围护结构单元中水平钢筋末端的弯钩和第一围护结构单元中水平钢筋首端弯钩开口均通过扎丝绑扎闭合;所述第二围护结构单元中竖向钢筋下端的弯钩钩挂在底部钢筋网片对应一侧的侧边上,且竖向钢筋下端弯钩的开口通过扎丝绑扎闭合。

优选的,所述连接构件连接在由一组水平钢筋和一组竖向钢筋焊接连接而成;其中,竖向钢筋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弯钩;所述连接构件中竖向钢筋下端的弯钩钩挂其下方的第一围护结构单元或者第二围护结构单元顶部的水平钢筋上,且竖向钢筋下端的弯钩开口通过扎丝绑扎闭合,连接构件中竖向钢筋上端的弯钩穿过待施工湿接缝中的预埋钢筋间隙、钩挂在预制梁顶面上方的固定构件上,且竖向钢筋上端的弯钩开口通过扎丝绑扎闭合。

一种预制梁湿接缝横隔板可变空间作业平台的制作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一:制做底部钢筋网片、第一围护结构单元和第二围护结构单元。

步骤二:将第一围护结构单元、第二围护结构单元分别与底部钢筋网片中的底部钢筋网片铰接连接。

步骤三:将两个连接构件中的竖向钢筋下端分别与其下方的第一围护结构单元或者第二围护结构单元顶部的水平钢筋铰接连接。

步骤四:利用水平钢筋上的弯钩和竖向钢筋上的弯钩调整空间大小,记录钩挂位置,以便快速钩对钩挂位置,避免交叉钩挂。

步骤五:将底部钢筋网片、第一围护结构单元、第二围护结构单元和连接构件折叠,并且将折叠后的结构穿过预埋钢筋间隙放入待施工的湿接缝中,然后将两个连接构件分别从其上方的钢筋间隙中穿过、伸出预制梁顶面。

步骤六:将底部钢筋网片放平,并调节部底部钢筋网片的位置,利用连接构件中竖向钢筋上端的弯钩与预制梁顶面上方的固定构件可拆卸连接。

步骤七:操作人员配合安全设施,并利用第一围护结构单元或者第二围护结构单元上的水平钢筋作为梯步到达底部钢筋网片,然后进行第一围护结构单元与第一围护结构单元之间的钩挂连接以及第一围护结构单元与第二围护结构单元之间的钩挂连接,最后在第二围护结构单元中水平钢筋末端的弯钩与对应一侧第一围护结构单元中水平钢筋首端弯钩连接位置处,插入竖向插销。

步骤八:在底部钢筋网片上铺底板;至此,完成作业平台的制作。

优选的,步骤六中所述底部钢筋网片位于待施工的湿接缝中或者位于待施工的湿接缝的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1、传统的桥梁下部施工时临时支撑搭设很难获得可靠基础,搭设下部临时支撑往往需要付出大量人力和财力,同时是一处巨大危险隐患,而本发明的湿接缝横隔板替代了从下向上搭设的传统的满堂支架,解决了代价高,不经济、机械作业平台太过昂贵以及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2、本发明中横向钢筋和竖向钢筋端部的弯钩钢筋均设计成为瓶颈状,并通过扎丝绑扎闭合,瓶颈状弯钩连接既能使钢筋网片可折叠,也使连接很难脱落,同时这使安装、拆除、移动方便,适用于多种尺寸的湿接缝施工。

3、本发明的围护结构与底板结构之间通过竖向钢筋底部的弯钩钩挂连接,并且在弯钩的开口处通过扎丝绑扎闭合,这种连接方式实现了围护结构与底板之间的空间大小可整和可折叠。

4、本发明第一围护结构单元与第一围护结构单元之间两两相邻连接,第一围护结构单元与第二围护结构单元之间仅采用竖向插销连接,使之简便的连在一起,在最后一面连接时候不会困难,拆除时拔出竖向插销也使得拆卸简单。

5、本发明中连接构件从待施工湿接缝中的预埋钢筋间隙中穿过、且垂直于湿接缝长度方向,顺利解决被预埋钢筋进一步缩小上口问题,通过连接构件中竖向钢筋上端的弯钩获得有效上部连接,折叠后平行湿接缝预埋钢筋穿过间隙中预埋钢筋,获得从上向下拆除。

6、本发明中作业平台组装后底部钢筋网片上放置底板,获得底部防跌落和保证底部空间方正能力,施工时,操作人员直接站在底板,解决了传统施工中安全绳吊人操作太过危险,仪器悬空控制困难和施工质量难以保证的技术问题。

7本发明中的作业平台所有材料为现场通用材料,所有工艺制作简便,造价低廉以及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第一围护结构单元与第二围护结构单元结构连接节点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底部钢筋网片与围护结构中的竖向钢筋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板结构、1.1-底部钢筋网片、1.2-底板、2-围护结构、2.1-第一围护结构单元、2.2-第二围护结构单元、3-连接构件、4-竖向插销、5-扎丝。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这种预制梁湿接缝横隔板可变空间作业平台,设置在相邻两个预制梁的接缝位置处,用于湿接缝的施工;包括有底板结构1、围护结构2和连接构件3;所述底板结构1有一个,水平设置在作业平台的底部;所述围护结构2沿着底板结构1的边缘设置,且与底板结构1共同围成一个有底无盖的箱形结构;所述围护结构2至少由两个第一围护结构单元2.1和一个第二围护结构单元2.2围合而成,其中,相邻两个第一围护结构单元2.1之间以及第一围护结构单元2.1和第二围护结构单元2.2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围护结构单元2.1的底边与底板结构1之间、第二围护结构单元2.2的底边与底板结构1之间均为铰接连接;所述连接构件3有两个,分别设置在围护结构2的顶部两侧;两个所述连接构件3的宽度均小于待施工的湿接缝宽度;其中,每个连接构件3的底边与围护结构2的顶边铰接连接,且每个连接构件3的顶边穿过待施工湿接缝中的预埋钢筋间隙、可拆卸连接在预制梁顶面上方的固定构件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板结构1呈矩形,包括由钢筋焊接而成的矩形的底部钢筋网片1.1和铺设在底部钢筋网片1.1上的底板1.2;其中,底板结构1的长度根据现场调整可调,以轻便为原则,一般小于等于2m(按两个成年人的宽度+仪器操作空间考虑);底板结构1的宽度可调,不限制,当大于湿接缝宽度时,竖向钢筋带幅度弯曲,形成变截面操作平台;小于湿接缝宽度时候(满足时候施工操作)竖向钢筋为无需弯曲带幅度,形成有底无盖的操作平台。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底板结构1还可以呈三角形、五边形、六边形或者其他多边形;所述第一围护结构单元2.1可以是两个或者三个或者四个等等,并且与第二围护结构单元2.2共同围成一个闭合的有底无盖的箱形结构,并且第一围护结构单元2.1与第二围护结构单元2.2之间围成的空间大小可根据湿接缝的尺寸调整。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围护结构单元2.1由一组水平钢筋和一组竖向钢筋焊接连接而成,水平钢筋和竖向钢筋均由q235圆钢制成;其中,水平钢筋的首端设有弯钩,竖向钢筋的下端设有弯钩。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围护结构单元2.1有三个、依次首尾相连,且对应设置在底部钢筋网片1.1的三条侧边位置处;其中竖向钢筋下端的弯钩钩挂在底部钢筋网片1.1的侧边上,且竖向钢筋下端弯钩的开口通过扎丝5绑扎闭合;相邻第一围护结构单元2.1之间通过其中一个第一围护结构单元2.1中水平钢筋首端的弯钩钩挂在另一个第一围护结构单元2.1中水平钢筋尾端位置处的竖向钢筋上连接,且水平钢筋首端的弯钩开口通过扎丝5绑扎闭合。

本实施例中,第一围护结构单元2.1中的水平钢筋和竖向钢筋端部的弯钩的形状均为靠近开口处部位向内紧缩,开口位置处向外张开的瓶颈状;并且所述水平钢筋与竖向钢筋之间的连接均为焊接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围护结构单元2.2由一组水平钢筋和一组竖向钢筋焊接连接而成;其中,水平钢筋的两端均设有弯钩,竖向钢筋的下端设有弯钩。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围护结构单元2.2中水平钢筋首端的弯钩钩挂在对应一侧第一围护结构单元2.1中水平钢筋尾端位置处的竖向钢筋上,且水平钢筋首端的弯钩开口通过扎丝5绑扎闭合;所述第二围护结构单元2.2中水平钢筋末端的弯钩与对应一侧第一围护结构单元2.1中水平钢筋首端弯钩的中心重叠,通过插接在弯钩中的竖向插销4连接;其中第二围护结构单元2.2中水平钢筋末端的弯钩和第一围护结构单元2.1中水平钢筋首端弯钩开口均通过扎丝5绑扎闭合;所述第二围护结构单元2.2中竖向钢筋下端的弯钩钩挂在底部钢筋网片1.1对应一侧的侧边上,且竖向钢筋下端弯钩的开口通过扎丝5绑扎闭合。

本实施例中,第二围护结构单元2.2中的水平钢筋和竖向钢筋端部的弯钩的形状均为靠近开口处部位向内紧缩,开口位置处向外张开的瓶颈状;并且所述水平钢筋与竖向钢筋之间的连接均为焊接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竖向插销4为一端带圆弧形弯钩钢筋;所述扎丝5为现场普通扎丝。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构件3连接在由一组水平钢筋和一组竖向钢筋焊接连接而成;其中,竖向钢筋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弯钩;所述连接构件3中竖向钢筋下端的弯钩钩挂其下方的第一围护结构单元2.1或者第二围护结构单元2.2顶部的水平钢筋上,且竖向钢筋下端的弯钩开口通过扎丝5绑扎闭合,连接构件3中竖向钢筋上端的弯钩穿过待施工湿接缝中的预埋钢筋间隙、钩挂在预制梁顶面上方的固定构件上,且竖向钢筋上端的弯钩开口通过扎丝5绑扎闭合。

本实施例中,连接构件3中的水平钢筋和竖向钢筋端部的弯钩的形状均为靠近开口处部位向内紧缩,开口位置处向外张开的瓶颈状;并且所述水平钢筋与竖向钢筋之间的连接均为焊接连接。

这种预制梁湿接缝横隔板可变空间作业平台的制作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一:制做底部钢筋网片1.1、第一围护结构单元2.1和第二围护结构单元2.2。

步骤二:将第一围护结构单元2.1、第二围护结构单元2.2分别与底部钢筋网片1.1中的底部钢筋网片1.1铰接连接。

步骤三:将两个连接构件3中的竖向钢筋下端分别与其下方的第一围护结构单元2.1或者第二围护结构单元2.2顶部的水平钢筋铰接连接。

步骤四:利用水平钢筋上的弯钩和竖向钢筋上的弯钩调整空间大小,记录钩挂位置,有利于组装平台初期,快速钩对钩挂位置,避免交叉钩挂,无法正常组装,从而影响组装时间,无法提供一个合格的操作平台。

步骤五:将底部钢筋网片1.1、第一围护结构单元2.1、第二围护结构单元2.2和连接构件3折叠,并且将折叠后的结构穿过预埋钢筋间隙放入待施工的湿接缝中,然后将两个连接构件3分别从其上方的钢筋间隙中穿过、伸出预制梁顶面。

步骤六:将底部钢筋网片1.1放平,并调节部底部钢筋网片1.1的位置,利用连接构件3中竖向钢筋上端的弯钩与预制梁顶面上方的固定构件可拆卸连接。

步骤七:操作人员配合安全设施,并利用第一围护结构单元2.1或者第二围护结构单元2.2上的水平钢筋作为梯步到达底部钢筋网片1.1,然后进行第一围护结构单元2.1与第一围护结构单元2.1之间的钩挂连接以及第一围护结构单元2.1与第二围护结构单元2.2之间的钩挂连接,最后在第二围护结构单元2.2中水平钢筋末端的弯钩与对应一侧第一围护结构单元2.1中水平钢筋首端弯钩连接位置处,插入竖向插销4。

步骤八:在底部钢筋网片1.1上铺底板1.2;至此,完成作业平台的制作。

步骤九,在完成的作业平台上开始模板支护和横隔板钢筋焊接作业,完成作业后拔出竖向插销,利用第一围护结构单元2.1或者第二围护结构单元2.2上的水平钢筋作为梯步,相反顺拆卸围护结构的勾连,拆成片式连接,平行预埋钢筋抽出各第一围护结构单元2.1、第二围护结构单元2.2以及连接构件3,整个作业完毕。

本实施例中,步骤六中所述底部钢筋网片1.1位于待施工的湿接缝中或者位于待施工的湿接缝的下方。

本实施例中,步骤六中的梁顶面上方的固定构件为梁上部结构中的钢管构件或型钢构件。

上述实施例并非具体实施方式的穷举,还可有其它的实施例,上述实施例目的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所有由本发明简单变化而来的应用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