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式铺路检测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0476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施工监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轨道式铺路检测机构。



背景技术:

道路从词义上讲就是供各种无轨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基础设施;按其使用特点分为公路、城市道路、乡村道路、厂矿道路、林业道路、考试道路、竞赛道路、汽车试验道路、车间通道以及学校道路等;随着社会的发展,道路的修建质量也是越来越高;沥青路面是指在矿质材料中掺入路用沥青材料铺筑的各种类型的路面。沥青结合料提高了铺路用粒料抵抗行车和自然因素对路面损害的能力,使路面平整少尘、不透水、经久耐用。因此,沥青路面是道路建设中一种被最广泛采用的高级路面。现有技术中对低等级道路(如乡村道路、厂矿道路、小区道路等)的设备存在铺路繁琐、设备简陋、机械化程度低以及监测不好等问题,人力资源投入过多,影响了铺路的时间和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轨道式铺路检测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轨道式铺路检测机构,其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路轨组及设置于所述路轨组上的沥青装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装载车包括有车轮组件及设置于车轮组件上的车体,所述车体的前侧设置有沥青存储槽,所述沥青存储槽内设置有沥青放置箱,所述车体的中部底面向上设置有一开槽,所述开槽的后侧面倾斜设置有路面压平组件,所述车体的后侧底部设置有一开口,所述开口内设置有能够向下伸缩的路面检测组件,所述沥青存储槽的前侧底面向下开设有一圆槽,所述沥青放置箱的底面于所述圆槽的位置设置有一出料筒,所述出料筒的底部连接有一连接筒,所述连接筒设置为上大下小的锥筒形设置,所述连接筒的底部连接有出料头,所述出料头的底部为由前向后倾斜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路面检测组件包括设置于车体左右侧面上的导轨,两所述导轨均为垂直设置,所述导轨上均对应设置有一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之间水平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设置有一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前后两侧均水平设置有多个红外线放射器,所述控制箱内设置有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路面压平组件包括设置于开槽后侧面顶部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左右两端均对应设置有一支座,所述支座上均设置有后轴承,两后轴承之间连接一辊轴,所述辊轴的两端均套接有一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前端均对应设置有前轴承,所述前轴承之间连接有旋转辊,所述旋转辊上套接有压辊筒。

进一步的,所述开槽顶部设置有一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内设置有一伸缩柱,所述伸缩柱包括有外固定柱及内移动柱,所述内移动柱包括有设置于外固定柱内的主连接柱,所述主连接柱的前端设置有两分开的“L”形分连接柱,两分连接柱的前端分别连接于两所述连接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出料头的底部设置有控制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沥青放置箱内的底面为倾斜设置,所述出料筒的位置为底面的最低点。

进一步的,所述车体的左右两侧均对应设置有一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轨道式铺路检测机构采用轨道式设置,在铺路的过程中,在规划好的道路的两侧平行设定好两条路轨组,而后在路轨组上装载好沥青装载车,通过沥青装载车在轨道上的移动而逐渐进行沥青的铺设,通过沥青装载车上装载的沥青放置箱存放沥青,再通过沥青放置箱底部设置的出料筒、连接筒及出料头进行沥青的倾倒和铺设,在沥青装载车通过路轨组移动的过程中,路面压平组件对铺设好的沥青进行压平工序,来完成铺路的初步工序,而在沥青放置箱和路面压平组件工作的过程中,路面检测组件通过开口向下延伸来实时监测路面的平整度,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精确性高、安全性好、铺设效率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轨道式铺路检测机构,其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路轨组1及设置于路轨组1上的沥青装载车2,其特征在于:沥青装载车2包括有车轮组件21及设置于车轮组件21上的车体22,车体22的前侧设置有沥青存储槽3,沥青存储槽3内设置有沥青放置箱30,车体22的中部底面向上设置有一开槽,开槽的后侧面倾斜设置有路面压平组件5,车体22的后侧底部设置有一开口24,开口24内设置有能够向下伸缩的路面检测组件7,沥青存储槽3的前侧底面向下开设有一圆槽31,沥青放置箱30的底面于圆槽31的位置设置有一出料筒32,出料筒32的底部连接有一连接筒33,连接筒33设置为上大下小的锥筒形设置,连接筒33的底部连接有出料头34,出料头34的底部为由前向后倾斜设置。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路面检测组件7包括设置于车体22左右侧面上的导轨71,两导轨71均为垂直设置,导轨71上均对应设置有一移动块72,移动块72之间水平连接有固定板73,固定板73的底部设置有一控制箱74,控制箱74的前后两侧均水平设置有多个红外线放射器76,控制箱74内设置有控制器75。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路面压平组件5包括设置于开槽后侧面顶部的弧形板51,弧形板51的左右两端均对应设置有一支座52,支座52上均设置有后轴承53,两后轴承53之间连接一辊轴54,辊轴54的两端均套接有一连接杆55,连接杆55的前端均对应设置有前轴承56,前轴承56之间连接有旋转辊57,旋转辊57上套接有压辊筒58。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开槽顶部设置有一液压缸59,液压缸59内设置有一伸缩柱,伸缩柱包括有外固定柱60及内移动柱,内移动柱包括有设置于外固定柱60内的主连接柱61,主连接柱61的前端设置有两分开的“L”形分连接柱62,两分连接柱62的前端分别连接于两连接杆55上。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出料头34的底部设置有控制开关35。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沥青放置箱30内的底面为倾斜设置,出料筒32的位置为底面的最低点。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车体22的左右两侧均对应设置有一把手25。

本实用新型的轨道式铺路检测机构采用轨道式设置,在铺路的过程中,在规划好的道路的两侧平行设定好两条路轨组1,而后在路轨组1上装载好沥青装载车2,通过沥青装载车2在轨道上的移动而逐渐进行沥青的铺设,通过沥青装载车2上装载的沥青放置箱30存放沥青,再通过沥青放置箱30底部设置的出料筒32、连接筒33及出料头34进行沥青的倾倒和铺设,在沥青装载车2通过路轨组1移动的过程中,路面压平组件5对铺设好的沥青进行压平工序,来完成铺路的初步工序,而在沥青放置箱30和路面压平组件5工作的过程中,路面检测组件7通过开口24向下延伸来实时监测路面的平整度,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精确性高、安全性好、铺设效率等优点。

沥青装载车2包括有车轮组件21和车体22,车轮组件21包括有车体22左右两侧的车轮,车轮和路轨组1相匹配便于车轮在路轨组1上进行移动,车体22的前侧面向下开设有沥青存储槽3用于沥青放置箱30的安装,沥青放置箱30内用于存放待铺路的沥青,沥青放置箱30内的底面为倾斜设置,出料筒32的位置为底面的最低点,这样方便沥青从出料筒32中向下顺利倾倒,在实际工作中,打开出料头34的底部的控制开关35,沥青逐步顺着出料筒32、连接筒33以及出料头34倾倒出来,连接筒33设置为上大下小的锥筒形设置便于沥青的流畅通过,出料头34的底部设置为由前向后倾斜设置使沥青在铺路的时候能够充分均匀的进行倾倒和铺设。

路面压平组件5设置于车体22的中部,在沥青逐步的铺满路面后,由于直接铺设的路面不会平整,路面压平组件5由于将铺好沥青的路面进行压平,路面压平组件5包括有设置于开槽后侧面顶部的弧形板51,弧形板51的左右两侧均对应设置有支座52,支座52上均设置有后轴承53,后轴承53之间设置的辊轴54用于连接杆55的设置,连接杆55能够随辊轴54上下转动,连接杆55的前端均对应设置有前轴承56,前轴承56之间连接有旋转辊57,旋转辊57上套接有压辊筒58,压滚筒用于直接接触路面对路面进行压平,开槽顶部设置的液压缸59用于驱动伸缩柱的工作,伸缩柱包括有外固定柱60及内移动柱,内移动柱能够在外固定柱60内往复移动,内移动柱包括有设置于外固定柱60内的主连接柱61,主连接柱61的前端设置有两分开的“L”形分连接柱62,两分连接柱62的前端分别连接于两连接杆55上,这样,当需要路面压平组件5工作时,液压缸59驱动伸缩柱向下伸,而后连接杆55在伸缩柱的驱动下带动压辊筒58下移,直至压辊筒58接触路面,当压辊筒58接触路面后,压辊筒58在伸缩柱带给的压力下在路面上滚动,对路面进行压平,而此时,路面检测组件7对压滚筒压过的路面进行实时的监测。

路面检测组件7包括有两对应设置的导轨71,两导轨71分别设置于车体22的左右两侧面上,导轨71上均设置的移动块72能够随导轨71上下移动,两移动块72之间的固定板73用于控制箱74的设置,控制箱74的前后两侧均水平设置有多个红外线放射器76用于放射红外线对路面进行检测,控制箱74内包括有控制器75,车体22的侧面设置有信号灯,当路面的平整度达不到要求时,信号灯便会一直发出红光,方便沥青装载车2往复开动对路面进行压平,当路面的平整度达不到要求时,信号灯便由红光转变为绿光;车体22的左右两侧均对应设置有一把手25便于工人的推动。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